Ⅰ PVE部署SA6400黑群暉及核顯硬解
PVE部署SA6400黑群暉及核顯硬解
在PVE(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虛擬機環境中部署SA6400機型的黑群暉,並實現核顯硬解,是一個相對復雜但非常實用的操作。以下是詳細的步驟指南:
一、准備階段
下載rr鏡像:
訪問rr鏡像的官方GitHub倉庫:https://github.com/RROrg/rr
下載最新版本的rr鏡像,例如:https://github.com/RROrg/rr/releases/download/24.5.6/rr-24.5.6.img.zip
解壓鏡像文件,並上傳到PVE系統的存儲中。
顯卡虛擬化直通:
在PVE系統中完成顯卡虛擬化的前置操作,確保Intel核顯能夠虛擬化直通給虛擬機使用。
二、創建虛擬機
新建虛擬機:
在PVE管理界面中,新建一個虛擬機。
系統類型選擇「Linux 6.x-2.6 Kernel」,因為rr鏡像基於Linux系統。
配置虛擬機:
機器類型選擇「q35」,BIOS設置為「SeaBIOS」。
添加一個20G以上的SATA虛擬磁碟用於安裝系統,先不要添加其他硬碟。
CPU和內存根據實際情況配置,如果要直通核顯,CPU模式需要設置為「host」。
虛擬機創建完成後,可先不添加核顯、擴展卡等PCIe設備直通(先後添加都沒問題)。
三、導入rr鏡像並配置
導入rr鏡像:
使用PVE的命令行工具,將rr鏡像導入到對應的虛擬機編號中。
例如:qm importdisk 102 /var/lib/vz/template/iso/rr.img local-lvm(其中102是虛擬機的編號)。
配置鏡像:
將導入的鏡像新建成一個SATA硬碟,並設置為首選引導分區。
四、啟動虛擬機並設置ARPL
啟動虛擬機:
啟動虛擬機,等待rr啟動,直到屏幕出現IP地址提示。
訪問設置頁面:
通過IP:7681訪問rr的設置頁面。
設置機型為SA6400,系統版本為DSM7.2(或其他你需要的版本),其餘保持默認。
編譯引導:
開始編譯引導,等待直至提示訪問IP:5000埠。
五、安裝DSM固件
下載並安裝DSM固件:
在IP:5000頁面,選擇在線下載或手動下載DSM固件進行安裝。
完成安裝:
安裝完畢後,通過IP:5001訪問群暉Web控制台,完成最終配置。
六、驗證核顯硬解
檢查核顯驅動:
使用命令檢查核顯驅動是否正常載入,例如:ls /dev/dri、dmesg | grep i915、lsmod | grep i915。
測試硬解性能:
使用Jellyfin等軟體進行4K 10bit視頻轉碼,觀察核顯佔用情況。
七、注意事項
IPV6通信問題:
如果虛擬機Windows11和黑群暉均開啟了IPV6,可能會導致群暉存儲掉盤池損毀。建議關閉Windows的IPV6使用。
DSM容器管理器:
DSM的容器管理器使用體驗不佳,對於新手而言可能會有些麻煩。建議在使用前充分了解其功能和限制。
硬碟管理:
建議購買PCIe轉SATA拓展卡或伺服器陣列卡,並直通給SA6400。這樣可以實現批量管理所有通過拓展卡/陣列卡接入的硬碟,提高管理效率。
通過以上步驟,你可以在PVE虛擬機環境中成功部署SA6400機型的黑群暉,並實現核顯硬解。這不僅提高了系統的性能,還增強了硬碟管理的便利性。
Ⅱ 在Linux上使用命令行查看硬體信息
在Linux上使用命令行查看硬體信息
在Linux系統中,有多種命令行工具可用於查看硬體信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命令及其詳細說明:
1. lscpu
2. lspci
3. lshw
lshw -short:提供簡短的系統硬體概述。
lshw -C CLASS:查看特定類別的硬體信息,如lshw -C display查看顯卡信息。
4. lsusb
lsusb:顯示簡要摘要信息。
lsusb -v:顯示每個USB埠的詳細信息。
5. inxi
6. df 和 free
df –H:顯示分區及其掛載點的可用空間摘要信息。
free –m:顯示內存的總數和空閑空間(以MB為單位)。
7. dmidecode
sudo dmidecode -t processor:查看CPU信息。
sudo dmidecode -t memory:查看內存信息。
sudo dmidecode -t bios:查看BIOS信息。
8. hdparm
9. 顯卡硬體信息及驅動查看
這些命令提供了Linux系統上查看硬體信息的全面方法,可以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命令來獲取所需的硬體信息。
Ⅲ 如何在Linux上使用命令行查看硬體信息
圖形處理器(GPU)又稱視覺處理單元(VPU),又稱顯示核心、視覺處理器、顯示晶元,是一種專門在個人電腦、工作站、游戲機和一些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上運行繪圖運算工作的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可單獨與專用電路板以及附屬組件組成顯卡,或單獨一片晶元直接內嵌入到主板上,或者內置於主板的北橋晶元中。 如果要安裝相應的顯卡驅動程序讓顯卡正常工作,首先必需要知道顯卡廠商及其正確的型號。大多數 Linux 發行版都可以檢測出顯卡品牌,但並不總能正確識別型號。所以,我們可能需要手動查看顯卡型號/序列號。 下面,我們將介紹在 Linux 中如何使用命令行來查看顯卡硬體信息。 獲取顯卡硬體信息 在 Linux 中目前有幾個命令可以用來獲取硬體信息,其中 lspic 命令行工具便可用來獲取顯卡的硬體信息。 大家可使用如下命令來獲取系統上的顯卡信息: lspci -vnn grep VGA -A 12 執行之後大家可以看到類似如下輸出: 第一行輸出便有硬體廠商、型號名稱/序列號和 PCI ID。大家可以看到上圖中所示的 8086:0416,其中冒號前半部分的 8086 表示廠商 ID(這里是 Intel),後半部分 0416 表示 PCI ID,用於指示圖形單元模型。 此外,大家還可以使用 lshw 命令來獲取上述信息: lshw -C display 執行之後大家可以看到類似如下輸出: 查看當前使用的顯卡驅動 要查看當前 Linux 系統上所使用的顯卡驅動名稱,同樣可以使用 lshw 命令: sudo lshw -c video grep configuration 上圖中可以看到輸出的顯卡驅動名稱有兩條,其中一條為 driver=i915,我們則可以使用如下命令來檢查顯卡驅動的詳情(另外一條操作類似): modinfo i915 檢查硬體加速 啟用基於硬體的 3D 加速可以在繪制 3D 圖形時直接使用硬體進行處理,這大大加快了 3D 渲染的速度。要使用該功能,必需顯卡支持硬體加速並安裝了正確的驅動。 我們可以使用 glxinfo 命令來獲查看得 OpenGL 的詳細信息: glxinfo grep Ope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