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操作系統 > pic單片機反匯編

pic單片機反匯編

發布時間:2025-09-02 04:18:21

單片機時鍾製作的可行性研究,短點的,一二百字足矣

多功能電子時鍾
概述: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中國會面臨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將是一場科技實力、
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質的較量,風險和機遇共存。於是老師在單片機理論課程學習的基
礎上,為我們安排了一個涉及MCS—51 單片機多種資源應用及具有綜合功能的電子
時鍾設計。
關鍵字: 顯示時間 定時 溫度採集 系統模擬
1 引 言
《單片原理及應用》是一門技術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它的一個極
為重要的環節。不論是硬體擴展、介面應用還是編程方法、程序調試,都離不開實驗
教學。如果不在切實認真地抓好學生的實踐技能的鍛煉上下功夫,單憑課堂理論課學
習,勢必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局面。任隨書本上把單片機技術介紹得多麼重要、多
么實用多麼好用,同學們仍然會感到那隻是空中樓閣,離自己十分遙遠,或者會感到
對它失去興趣,或者會感到它高深莫測無從下手,這些情況都會令課堂教學的效果大
打折扣。
模擬設計的目的就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完成一個涉及MCS
—51 單片機都種資源應用並具有綜合功能的小系統目標板的設計與編程應用,使學生
不但能夠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而且能夠對電子電路、電子
元器件、印製電路板等方面的知識進一步加深認識,同時在軟體編程、排版調試、焊
接技術、相關儀器設備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較全面的鍛煉和提高,為今後能夠獨立
進行某些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設計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該電子時鍾不但具有定時作用還有溫度採集作用。定時部分可以顯示時、分、秒,
而且用按鍵還可以實現時間的調整和鬧鈴的設定。溫度採集部分實現環境溫度數據的
採集。
2 系統結構
整個電子時鍾系統電路可分為五大部分:中央處理單元(CPU)、電源電路部分、
顯示部分、鍵盤輸入部分、溫度採集部分。
2. 1 中央處理單元
CPU選用AT89C—2051 對整個系統進行控制:
1)它將定時數據輸出到LED,實現時間的顯示;
2)根據鍵盤輸入調用相應鍵處理子程序,實現時間的調整和鬧鈴的設定;
3)接收溫度感測器輸入的溫度數據,進行一定的轉換,然後輸出到2 位的LED
更多資料請訪問 福星電子網-收集整理
3
顯示器顯示出來。
2.2 電源電路部分
在各種電子設備中,直流穩壓電源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是電子設備唯一能
量來源,它的設計思路是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模電電子技術,要想得到我們所要的
+6V輸出電壓,就需將交流220V的電壓經過變壓器、整流電路、濾波電路和穩壓電
路四個部分。
2.3 顯示部分
顯示部分是整個電子時鍾最為重要的部分,它分為時間的顯示和溫度的顯示兩部
分,共需要8 位LED 顯示器。採用動態顯示方式,所謂動態顯示方式是時間(或溫
度)數字在LED 上一個一個逐個顯示,它是通過位選端控制在哪個LED 上顯示數字,
由於這些LED 數字顯示之間的時間非常的短,使的人眼看來它們是一起顯示時間數
字的,並且動態顯示方式所用的介面少,節省了CPU 的管腳。由於埠的問題以及
動態顯示方式的優越性,在此設計的連接方式上採用共陰級接法。顯示器LED 有段
選和位選兩個埠,首先說段選端,它由LED 八個埠構成,通過對這八個埠輸
入的不同的二進制數據使得它的時間(或溫度)顯示也不同,從而可以得到我們所要
的時間顯示和溫度。但對於二十個管腳的AT89C2051來說,LED 八個段選管腳太多,
於是我選用74LS164 晶元來擴展主晶元的管腳,74LS164 是數據移位寄存器,還選用
了74LS244 作為數據緩存器。
2.4 鍵盤部分
它是整個系統中最簡單的部分,根據功能要求,本系統共需四個按鍵:
功能移位鍵、功能加鍵、功能減鍵、定鬧鍵。並採用獨立式按鍵。溫度采
集部分
此部分選用DS18B20 感測器,主要由四部分組成:64 位ROM、溫度感測器、非揮
發的溫度報警觸發器TH 和TL、配置寄存器。有三個管腳:DQ 為數字信號輸入/輸出
端;GND 為電源地;VDD 為外接供電電源輸入端。電源有兩種接法:1)遠端因入;2)
寄生電源方式。它是支持「一線匯流排」介面的溫度感測器,測量溫度范圍為
-55°C~+125°C,在-10~+85°C 范圍內,可編程為9 位—12 位A/D 轉換精度,工作電
壓在3V—5V之間。現場溫度直接以「一線匯流排」的數字方式傳輸,大大提高了系統
的抗干擾性。
何為「一線匯流排」:獨特的電源和信號復合在一起;僅使用一條口線;每個晶元
唯一編碼,支持聯網定址;簡單的網路化的溫度感知;零功耗等待。
2.電路製作
根據元器件種類和體積以及技術要求將其布局在電路板上的適當位置。可以先從
體積較大的器件開始,如單片機底座、電源穩壓器、變壓線圈、鎖存器、溫度感測器
等。待體積較大的元器件布局好之後,小型的電子元器件就可以根據間隙面積靈活布
置。二極體、電感器、阻容元件的裝配方式一般有直立式、俯卧式和混合式三種。
①直立式。電阻、電容、二極體等都是豎直安裝在印刷板上的。這種方式的特點
是:在一定的單位面積內可以容納較多的電子元件,同時元件的排列也比較緊湊。缺
點是:元件的引線過長,在一個平面上,欠美觀,元器件引腳彎曲,且密度較大,元
器件之間容易引腳碰觸,可靠性欠佳,且不太適合頻率較高的電路採用。
②俯卧式。電阻、電容、二極體等都是俯卧式安裝在印刷板上的。這樣可以明顯
地降低元件的排列高度,可實現薄形化,同時元器件的引腳也最短,適合於較高工作
頻率的電路採用,也是目前採用最廣泛的一種安裝方式。
③混合式。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條件的要求或某些位置受面積所限,在一塊印刷電
路板上,有的元器件則採用俯卧式。這受到電路結構各式以及機殼內尺寸的限制,同
時靈活處理。
元器件配置布局應考慮的因素:
①電路板是矩形,元件排列的長度方向一般應與電路板的長邊平行,這樣不但可
以提高元件的裝配好的印刷電路板更美觀。
②應盡可能地縮短元件及元件之間的引線。盡量避免電路板上的導線的交叉,設
法減小它們的分布電容和互相之間的電磁干擾,以提高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③應以功能電路的核心器件為中心,外圍元件圍繞它進行布局。
更多資料請訪問 福星電子網-收集整理
5
④要注意各種門電路多餘的處理,或接電源端或接地端,並按照正確的 方法實
現不同邏輯門的組合轉換。
⑤元器件的配置和布局應有利於設備的裝配、檢查、高度和維修。
元器件焊接注意事項:
焊接前務必認准元件數值,會認元件上的標識和會用數字多用表測試。焊接時速
度要快,電烙鐵不可長時間停留在電路板和元件的焊腳上。特別是晶振、發光二極體、
電解電容、9041 三極體等元件,時間過長容易導致元器件損壞。
3.軟體模擬
3.1模擬器介紹
模擬器採用偉福模擬器系統,該模擬器介紹如下:
系統的特點介紹
本模擬器系統由模擬主機+模擬頭、MULTIA用戶板、實驗板、開關電源等組成。
本系統的特點是:
1.主機+模擬頭的組合,通過更換不同型號的模擬頭即可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單片
機進行模擬,是一種靈活的多CPU 模擬系統。採用主機+POD 組合方式,更換POD,可
以對各種CPU 進行模擬。本模擬器主機型號為E2000/S,模擬頭型號為POD8X5X(可
模擬系列8X5X單片機)。
2.雙平台,具有DOS版本和WINDOWS 版本,後者功能強大,中/英文界面任選,
用戶源程序的大小不再有任何限制,支持ASM,C,PLM 語言混合編程,具有項目管理
功能,為用戶的資源共享、課題重組提供強有力的手段。支持點屏顯示,用滑鼠左鍵
點一下源程序中的某一變數,即可顯示該變數的數值。有豐富的窗口顯示方式,多方
位,動態地顯示模擬的各種過程,使用極為便利。本操作系統一經推出,立即被廣大
用戶所喜愛。
3.雙工作模式
1)軟體模擬模擬(不要模擬器也能模擬模擬)。
2)硬體模擬。
4.雙CPU 結構,100%不佔用戶資源。
全空間硬體斷點,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支持地址、數據、外部信號、事件斷點、
支持實時斷點計數、軟體運行時間統計。
5.雙集成環境
編輯、編譯、下載、調試全部集中在一個環境下
多種模擬器,多類CPU 模擬全部集成在一個環境下。可模擬51 系列,196 系列,
PIC 系列,飛利蒲公司的552、LPC764、DALLAS320,華邦438 等51 增強型CPU。為
了跟上形勢,現在很多工程師需要面對和掌握不同的項目管理器、編輯器、編譯器。
他們由不同的廠家開發,相互不兼容,使用不同的界面,學習使用都很吃力。偉福
WINDOWS 調試軟體提供了一個全集成環境,統一的界面,包含一個項目管理器,一個
功能強大的編輯器,匯編Make,Build 和調試工具並提供千個與第三方編譯器的介面。
更多資料請訪問 6
由於風格統一,大大節省了精力和時間。
6.強大的邏輯分析儀綜合調試功能。
邏輯分析儀由互動式軟體菜單窗口對系統硬體的邏輯或時序進行同步實時采樣,
並實時在線調試分析,採集深度32K(E2000/L),最高時基采樣頻率達20MHz,40
路波形,可精確實時反映用戶程序運行時的歷史時間。系統在使用邏輯分析儀時,除
普通的單步運行、鍵盤斷點運行、全速硬體斷點運行外,還可實現各種條件組合斷點
如:數據、地址、外部控制信號、CPU 內部控制信號、程序區間斷點等。由於邏輯儀
可以直接對程序的執行結果進行分析,因此極大地便利於程序的調試。
7.強大的追蹤器功能
追蹤功能以匯流排周期為單位,實時記錄模擬過程中CPU 發生的匯流排事件,其觸
發條件方式同邏輯分析儀。追蹤窗口在模擬停止時可收集顯示追蹤的CPU指令記憶信
息,可以以匯流排反匯編碼模式、源程序模式對應顯示追蹤結果。屏幕窗口顯示波形圖
最多追蹤記憶指令32K並通過模擬器的斷點、單步、全速運行或各種條件組合斷點來
完成追蹤功能。匯流排跟蹤可以跟蹤程序的運行軌跡。可以統計軟體運行時間。
偉福系統模擬
3.2 模擬器編程
雙擊桌面上的WAVE 圖標或從開始/程序/WAVE FOR WINDOWS/WAVE 進入本開發環
境。在實驗開始時要先根據需要設置好模擬器類型、模擬頭類型以及CPU類型,並注
7
意是否「使用偉福軟體模擬器」,若使用硬體模擬,請注意去掉「使用偉福軟體模擬
器」前的選擇。在文件窗口下可進行包括新建、打開、保存等文件操作。在編譯文件
窗口下可將源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在窗口窗口下可以觀察各種窗口信息,其中最常
用到的是CPU 窗口和數據窗口。在CPU 窗口下可以通過CPU 窗口看到編譯正確的機器
碼及反匯編程序,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程序執行過程。CPU 窗口中還有SFR窗口和位窗
口,了解程序執行過程中寄存器內容的變化。在數據窗口下有DATA 內部數據窗口;
CODE 程序數據窗口;XDATA 外部數據窗口;PDTA外部數據窗口。
結束語
通過這次的設計使我認識到我對單片機方面的知識知道的太少了,對於書本上的
很多知識還不能靈活運用,有很多我們需要掌握的知識在等著我去學習,我會在以後
的學習生活中彌補我所缺少的知識。本次的設計使我從中學到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
那就是如何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怎樣將我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以後的工作中去。
在大學的課堂的學習只是在給我們灌輸專業知識,而我們應把所學的用到我們現實的
生活中去,此次的電子時鍾設計給我奠定了一個實踐基礎,我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
中磨練自己,使自己適應於以後的競爭。
參考文獻
[1] 李建忠主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⑵ 需要什麼工具才能解開加密的晶元

晶元破解方法

(1)軟體攻擊
該技術通常使用處理器通信介面並利用協議、加密演算法或這些演算法中的安全漏洞來進行攻擊。軟體攻擊取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事例是對早期ATMEL AT89C 系列單片機的攻擊。攻擊者利用了該系列單片機擦除操作時序設計上的漏洞,使用自編程序在擦除加密鎖定位後,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內程序存儲器數據的操作,從而使加過密的單片機變成沒加密的單片機,然後利用編程器讀出片內程序。
目前在其他加密方法的基礎上,可以研究出一些設備,配合一定的軟體,來做軟體攻擊。
近期國內出現了了一種51晶元破解設備(成都一位高手搞出來的),這種解密器主要針對SyncMos. Winbond,在生產工藝上的漏洞,利用某些編程器定位插位元組,通過一定的方法查找晶元中是否有連續空位,也就是說查找晶元中連續的FF FF位元組,插入的位元組能夠執行把片內的程序送到片外的指令,然後用解密的設備進行截獲,這樣晶元內部的程序就被解密完成了。
(2) 電子探測攻擊
該技術通常以高時間解析度來監控處理器在正常操作時所有電源和介面連接的模擬特性,並通過監控它的電磁輻射特性來實施攻擊。因為單片機是一個活動的電子器件,當它執行不同的指令時,對應的電源功率消耗也相應變化。這樣通過使用特殊的電子測量儀器和數學統計方法分析和檢測這些變化,即可獲取單片機中的特定關鍵信息。
目前RF編程器可以直接讀出老的型號的加密MCU中的程序,就是採用這個原理。
(3)過錯產生技術
該技術使用異常工作條件來使處理器出錯,然後提供額外的訪問來進行攻擊。使用最廣泛的過錯產生攻擊手段包括電壓沖擊和時鍾沖擊。低電壓和高電壓攻擊可用來禁止保護電路工作或強制處理器執行錯誤操作。時鍾瞬態跳變也許會復位保護電路而不會破壞受保護信息。電源和時鍾瞬態跳變可以在某些處理器中影響單條指令的解碼和執行。
(4)探針技術
該技術是直接暴露晶元內部連線,然後觀察、操控、干擾單片機以達到攻擊目的。
為了方便起見,人們將以上四種攻擊技術分成兩類,一類是侵入型攻擊(物理攻擊),這類攻擊需要破壞封裝,然後藉助半導體測試設備、顯微鏡和微定位器,在專門的實驗室花上幾小時甚至幾周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微探針技術都屬於侵入型攻擊。另外三種方法屬於非侵入型攻擊,被攻擊的單片機不會被物理損壞。在某些場合非侵入型攻擊是特別危險的,這是因為非侵入型攻擊所需設備通常可以自製和升級,因此非常廉價。
大部分非侵入型攻擊需要攻擊者具備良好的處理器知識和軟體知識。與之相反,侵入型的探針攻擊則不需要太多的初始知識,而且通常可用一整套相似的技術對付寬范圍的產品。因此,對單片機的攻擊往往從侵入型的反向工程開始,積累的經驗有助於開發更加廉價和快速的非侵入型攻擊技術。
編輯本段
侵入型晶元破解過程

侵入型攻擊的第一步是揭去晶元封裝(簡稱「開蓋」有時候稱「開封」,英文為「DECAP」,decapsulation)。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第一種是完全溶解掉晶元封裝,暴露金屬連線。第二種是只移掉硅核上面的塑料封裝。第一種方法需要將晶元綁定到測試夾具上,藉助綁定台來操作。第二種方法除了需要具備攻擊者一定的知識和必要的技能外,還需要個人的智慧和耐心,但操作起來相對比較方便,完全家庭中操作。
晶元上面的塑料可以用小刀揭開,晶元周圍的環氧樹脂可以用濃硝酸腐蝕掉。熱的濃硝酸會溶解掉晶元封裝而不會影響晶元及連線。該過程一般在非常乾燥的條件下進行,因為水的存在可能會侵蝕已暴露的鋁線連接 (這就可能造成解密失敗)。
接著在超聲池裡先用丙酮清洗該晶元以除去殘余硝酸,並浸泡。
最後一步是尋找保護熔絲的位置並將保護熔絲暴露在紫外光下。一般用一台放大倍數至少100倍的顯微鏡,從編程電壓輸入腳的連線跟蹤進去,來尋找保護熔絲。若沒有顯微鏡,則採用將晶元的不同部分暴露到紫外光下並觀察結果的方式進行簡單的搜索。操作時應用不透明的紙片覆蓋晶元以保護程序存儲器不被紫外光擦除。將保護熔絲暴露在紫外光下5~10分鍾就能破壞掉保護位的保護作用,之後,使用簡單的編程器就可直接讀出程序存儲器的內容。
對於使用了防護層來保護EEPROM單元的單片機來說,使用紫外光復位保護電路是不可行的。對於這種類型的單片機,一般使用微探針技術來讀取存儲器內容。在晶元封裝打開後,將晶元置於顯微鏡下就能夠很容易的找到從存儲器連到電路其它部分的數據匯流排。由於某種原因,晶元鎖定位在編程模式下並不鎖定對存儲器的訪問。利用這一缺陷將探針放在數據線的上面就能讀到所有想要的數據。在編程模式下,重啟讀過程並連接探針到另外的數據線上就可以讀出程序和數據存儲器中的所有信息。
還有一種可能的攻擊手段是藉助顯微鏡和激光切割機等設備來尋找保護熔絲,從而尋查和這部分電路相聯系的所有信號線。由於設計有缺陷,因此,只要切斷從保護熔絲到其它電路的某一根信號線(或切割掉整個加密電路)或連接1~3根金線(通常稱FIB:focused ion beam),就能禁止整個保護功能,這樣,使用簡單的編程器就能直接讀出程序存儲器的內容。
雖然大多數普通單片機都具有熔絲燒斷保護單片機內代碼的功能,但由於通用低檔的單片機並非定位於製作安全類產品,因此,它們往往沒有提供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且安全級別較低。加上單片機應用場合廣泛,銷售量大,廠商間委託加工與技術轉讓頻繁,大量技術資料外瀉,使得利用該類晶元的設計漏洞和廠商的測試介面,並通過修改熔絲保護位等侵入型攻擊或非侵入型攻擊手段來讀取單片機的內部程序變得比較容易。
目前國內比較有名的晶元破解公司有滬生電子,余洋電子,星辰單片機,恆豐單片機和龍人科技等。
編輯本段
應對晶元破解的建議

任何一款單片機從理論上講,攻擊者均可利用足夠的投資和時間使用以上方法來攻破。這是系統設計者應該始終牢記的基本原則。因此,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我們根據滬生的解密實踐提出下面建議:
(1)在選定加密晶元前,要充分調研,了解晶元破解技術的新進展,包括哪些單片機是已經確認可以破解的。盡量不選用已可破解或同系列、同型號的晶元選擇採用新工藝、新結構、上市時間較短的單片機,如可以使用ATMEGA88/ATMEGA88V,這種國內目前破解的費用一需要6K左右,另外目前相對難解密的有ST12系列,DSPPIC等;其他也可以和CPLD結合加密,這樣解密費用很高,解密一般的CPLD也要1萬左右。
(2)盡量不要選用MCS51系列單片機,因為該單片機在國內的普及程度最高,被研究得也最透。
(3)產品的原創者,一般具有產量大的特點,所以可選用比較生僻、偏冷門的單片機來加大仿冒者采購的難度,選用一些生僻的單片機,比如ATTINY2313,AT89C51RD2,AT89C51RC2,motorola單片機等比較難解密的晶元,目前國內會開發使用熟悉motorola單片機的人很少,所以破解的費用也相當高,從3000~3萬左右。
(4)在設計成本許可的條件下,應選用具有硬體自毀功能的智能卡晶元,以有效對付物理攻擊;另外程序設計的時候,加入時間到計時功能,比如使用到1年,自動停止所有功能的運行,這樣會增加破解者的成本。
(5)如果條件許可,可採用兩片不同型號單片機互為備份,相互驗證,從而增加破解成本。
(6)打磨掉晶元型號等信息或者重新印上其它的型號,以假亂真(注意,反面有LOGO的也要抹掉,很多晶元,解密者可以從反面判斷出型號,比如51,WINBOND,MDT等)。
(7)可以利用單片機未公開,未被利用的標志位或單元,作為軟體標志位。
(8)利用MCS-51中A5指令加密,其實世界上所有資料,包括英文資料都沒有講這條指令,其實這是很好的加密指令,A5功能是二位元組空操作指令加密方法在A5後加一個二位元組或三位元組操作碼,因為所有反匯編軟體都不會反匯編A5指令,造成正常程序反匯編亂套,執行程序無問題仿製者就不能改變你的源程序。
(9)你應在程序區寫上你的大名單位開發時間及仿製必究的說法,以備獲得法律保護;另外寫上你的大名的時候,可以是隨機的,也就是說,採用某種演算法,外部不同條件下,你的名字不同,比如wwwhusooncom1011、wwwhusooncn1012等,這樣比較難反匯編修改。
(10)採用高檔的編程器,燒斷內部的部分管腳,還可以採用自製的設備燒斷金線,這個目前國內幾乎不能解密,即使解密,也需要上萬的費用,需要多個母片。
(11)採用保密硅膠(環氧樹脂灌封膠)封住整個電路板,PCB上多一些沒有用途的焊盤,在硅膠中還可以摻雜一些沒有用途的元件,同時把MCU周圍電路的電子元件盡量抹掉型號。
(12)對SyncMos,Winbond單片機,將把要燒錄的文件轉成HEX文件,這樣燒錄到晶元內部的程序空位自動添00,如果你習慣BIN文件,也可以用編程器把空白區域中的FF改成00,這樣一般解密器也就找不到晶元中的空位,也就無法執行以後的解密操作。
當然,要想從根本上防止單片機被解密,那是不可能的,加密技術不斷發展,解密技術也不斷發展,現在不管哪個單片機,只要有人肯出錢去做,基本都可以做出來,只不過代價高低和周期長短的問題,編程者還可以從法律的途徑對自己的開發作出保護(比如專利)。剛好電腦上有這個文檔 希望能幫到你

⑶ 用於單片機燒寫的文件-----.hex文件,如何將.hex文件轉換為容易解讀的語言---C語言。詳細步驟!

用51反匯編工具 V1.0 智能版(這個可以反匯編的)
Hex-Rays插件 v1.0.071108。。。(這個可以反C語言的,貌似是最好的了)
但是反出來的效果不太好。。
因為官方的要付費,所以沒用過,不能給你提供詳細步驟了,不好意思
自己去搜索下,研究下吧 呵呵

⑷ 單片機解密的方法有哪些啊

晶元破解 2017/08/18 10:26:02
單片機解密,主要有以下方法
1、漏洞破解
早年Atmel的一個Flash片子有一個bug,就是晶元擦除的時候,會先擦除保護位再擦除內容 。
於是破解法就來了,擦除的時候,准確定時,中途斷電,於是保護去掉了,內容也可以讀出 了。
但此類,越來越少,新晶元用此法幾乎絕種了,因為沒有一個客戶會容忍自己的供應商竟然 如此置客戶代碼安全於不顧。
2、後門破解
因為FAE晶元分析,很多廠商在IC內部放入後門,通過花花腸子式的時序進入測試模式,然 後可以讀出用戶程序。也有的晶元內部藏有另外一個存儲區,必要時候寫一段代碼進去,然 後用這段代碼把 用戶程序讀取出來。
這個也越來越少,但仍有一些廠商一直保留有此類後門。但進入不是那麼簡單的時序,資料 管控也不是大陸的低端IC廠可比的。
3、FIB修改
很多電工有PCB割線的經驗,單片機破解也一樣,把晶元打開後,用離子束把保護邏輯破壞 ,而保持其他電路不變,然後用標準的燒錄器讀取出來。這個最麻煩的是,尋找IC內部的保 護邏輯電路。很 多二手的低端FIB設備,也從IC測試領域逐步流向單片機解密行業。
目前FIB修改,是破解的主力。想想STC破解成本高的原因,不是它保護技術高,是因為它沒 有公開的讀取工具。還有就是PIC的熔絲深埋技術,就是把保護邏輯放在IC的內層,也是大 幅提高破解成本。還 有燒斷燒錄IO也是個好法子,致芯科技對大部分STC、PIC晶元都已經 有非常成熟的解密方案。

⑸ 單片機破解的應對單片機破解的幾點建議

任何一款單片機從理論上講,攻擊者均可利用足夠的投資和時間使用以上方法來攻破。這是系統設計者應該始終牢記的基本原則。因此,作為電子產品的設計工程師非常有必要了解當前單片機攻擊的最新技術,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數,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辛辛苦苦設計出來的產品被人家一夜之間仿冒的事情發生。我們根據滬生電子的解密實踐提出下面建議:
(1)在選定加密晶元前,要充分調研,了解單片機破解技術的新進展,包括哪些單片機是已經確認可以破解的。盡量不選用已可破解或同系列、同型號的晶元選擇採用新工藝、新結構、上市時間較短的單片機,如可以使用ATMEGA88/ATMEGA88V,這種國內目前破解的費用一需要6K左右,另外目前相對難解密的有ST12系列,DSPPIC等;其他也可以和CPLD結合加密,這樣解密費用很高,解密一般的CPLD也要1萬左右。
(2)盡量不要選用MCS51系列單片機,因為該單片機在國內的普及程度最高,被研究得也最透。
(3)產品的原創者,一般具有產量大的特點,所以可選用比較生僻、偏冷門的單片機來加大仿冒者采購的難度,選用一些生僻的單片機,比如ATTINY2313,AT89C51RD2,AT89C51RC2,motorola單片機等比較難解密的晶元,目前國內會開發使用熟悉motorola單片機的人很少,所以破解的費用也相當高,從3000~3萬左右。
(4)在設計成本許可的條件下,應選用具有硬體自毀功能的智能卡晶元,以有效對付物理攻擊;另外程序設計的時候,加入時間到計時功能,比如使用到1年,自動停止所有功能的運行,這樣會增加破解者的成本。
(5)如果條件許可,可採用兩片不同型號單片機互為備份,相互驗證,從而增加破解成本。
(6)打磨掉晶元型號等信息或者重新印上其它的型號,以假亂真(注意,反面有LOGO的也要抹掉,很多晶元,解密者可以從反面判斷出型號,比如51,WINBOND,MDT等)。
(7)可以利用單片機未公開,未被利用的標志位或單元,作為軟體標志位。
(8)利用MCS-51中A5指令加密,其實世界上所有資料,包括英文資料都沒有講這條指令,其實這是很好的加密指令,A5功能是二位元組空操作指令加密方法在A5後加一個二位元組或三位元組操作碼,因為所有反匯編軟體都不會反匯編A5指令,造成正常程序反匯編亂套,執行程序無問題仿製者就不能改變你的源程序。
(9)你應在程序區寫上你的大名單位開發時間及仿製必究的說法,以備獲得法律保護;另外寫上你的大名的時候,可以是隨機的,也就是說,採用某種演算法,外部不同條件下,你的名字不同,比如wwwhusooncom1011、wwwhusooncn1012等,這樣比較難反匯編修改。
(10)採用高檔的編程器,燒斷內部的部分管腳,還可以採用自製的設備燒斷金線,這個目前國內幾乎不能解密,即使解密,也需要上萬的費用,需要多個母片。
(11)採用保密硅膠(環氧樹脂灌封膠)封住整個電路板,PCB上多一些沒有用途的焊盤,在硅膠中還可以摻雜一些沒有用途的元件,同時把MCU周圍電路的電子元件盡量抹掉型號。
(12)對SyncMos,Winbond單片機,將把要燒錄的文件轉成HEX文件,這樣燒錄到晶元內部的程序空位自動添00,如果你習慣BIN文件,也可以用編程器把空白區域中的FF改成00,這樣一般解密器也就找不到晶元中的空位,也就無法執行以後的解密操作。
當然,要想從根本上防止單片機被解密,那是不可能的,加密技術不斷發展,解密技術也不斷發展,現在不管哪個單片機,只要有人肯出錢去做,基本都可以做出來,只不過代價高低和周期長短的問題,編程者還可以從法律的途徑對自己的開發作出保護(比如專利)。

閱讀全文

與pic單片機反匯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記住這次提到黨的命令 瀏覽:982
電影伺服器怎麼搭建 瀏覽:766
單片機傳送數據到電腦 瀏覽:685
預編譯獲得元數據 瀏覽:267
misuo手機u盤文件加密軟體 瀏覽:726
標准日本語中級pdf 瀏覽:294
創建文件夾總顯示管理員 瀏覽:164
免費pdf轉換word在線 瀏覽:40
以太坊app如何操作 瀏覽:825
圖片是怎麼保存在伺服器上的 瀏覽:159
單片機音樂ic 瀏覽:581
怎樣才可以讓相冊加密碼 瀏覽:436
linux下剪切命令 瀏覽:792
工作電腦加密管理 瀏覽:431
android目錄許可權設置 瀏覽:232
bat存入文件夾 瀏覽:705
伺服器雲端軟體是什麼架構 瀏覽:703
熱血傳奇喊話命令 瀏覽:884
pic單片機反匯編 瀏覽:398
boa支持php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