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片機系統擴展的兩種類型
並行擴展的兩種類型: (1)並行匯流排擴展採用三匯流排方式: 採用三匯流排方式: DB -AB -CB -(2)並行 口擴展並行I/O口擴展 數據與交互信息均由I/O口來完成 數據與交互信息均由口來完成兄雀1.MCS-51單片機的片外匯流排結構 . 單片機的片外匯流排結構耐衫 MCS-51系列單片機片外引腳可以構成如圖所 系列單片機片外引腳可以構成如圖所 示的三匯流排結構: 示的三匯流排結構: 地址匯流排、 地址匯流排(AB) 數據匯流排、數據匯流排(DB) 控制匯流排、控制匯流排(CB) 所有外部晶元都通過這三組匯流排進行擴展。 所有外部晶元都通過這三組匯流排進行擴展。
2. MCS-51單片機並行 口的擴展 單片機並行I/O口的擴展 單片機並行 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當不擴展外部存儲器時, 當不擴展外部存儲器時,有P0 ~ P3四個埠可 四個埠可 以作為I/O口用 當擴展外部存儲器時,由於P0與 口用; 以作為 口用;當擴展外部存儲器時,由於羨畝早 與 P2口被匯流排佔用,只有 與 P3埠可以作為 口被匯流排佔用, 埠可以作為I/O 口被匯流排佔用 只有P1 埠可以作為 口用。無論哪種情況, 口用。無論哪種情況,這幾個埠都難以滿足大部 分應用系統的要求。因此並行I/O的擴展是一項常分應用系統的要求。因此並行的擴展是一項常 見的技術問題。
『貳』 單片機系統的硬體主要由哪些功能部件組成
單片機系統的硬體由單片機晶元和外部設備組成c
單片機晶元則包含微處理器(CPU)、存儲器(存放程序指令或數據的ROM、RAM等),
輸入/輸出口(I/O口)及其他功能部件如定時/計數器、中斷系統等,它們通過地址匯流排(AB)、數據匯流排(DB)和控制匯流排(CB)連接起來。
外部設備即單片機系統的輸入/輸出設備,簡稱I/O設備。輸入設備是輸入原始數據、
程序和控制命令的部件,『如鍵盤、滑鼠、掃描儀、攝像機等。輸出設備是輸出計算機數據信息處理的結果和計算機工作狀態信息的部件,如屏幕顯示器、列印機、1,ED數碼管顯示器繪圖儀等。但輸入輸出設備一般不能與CPU直接相連,而是通過某種電路完成定址、數據緩沖、輸入輸出控制、功率驅動、A/D、D/A等功能,這種電路稱為I/O介面電路,如8255、8155、8279、0809、0832等晶元。
『叄』 編碼器輸出線有幾根,怎麼與單片機相連接,它輸出的信號與測量的角度怎麼聯系呢
問題過於籠統,需要具體化。一般情況下,增量式編碼器常用有3個信號,即ABZ,輸出可以是ABZ三個信號,也可以是ABZA|B|Z|六個信號。連接單片機時,除了電源線外,3信號輸出的應有3根線,6信號輸出的應有6根線。並口絕對式編碼器的信號線數量取決於其位數,如10位的需10根信號線,12位的需12根,16位的需16根。串口絕對式編碼器的信號線數量取決於串口類型,例如4根線中通常有兩根是電源線。
連接單片機時,還要考慮編碼器的類型及其使用方法。增量式編碼器可能不需要Z信號,可能僅使用主信號A或B,也可能使用兩個主信號AB來實現正反方向判斷。如果單片機具有編碼器功能,就無需額外設置判向電路。
角度測量時,首先需要確定所需解析度的編碼器,並計算每個脈沖對應的角度當量。例如,如果一個脈沖對應的角度為0.5度,那麼每旋轉一圈會產生360/0.5=720個脈沖。因此,通過計數脈沖的數量,即可計算出編碼器旋轉的角度。
為了准確連接編碼器和單片機,必須仔細閱讀編碼器和單片機的數據手冊,了解它們的介面類型、信號線數量及信號特性。此外,還需要確保電源電壓和電流符合編碼器的要求,以避免損壞設備。
對於復雜的系統,可能還需要設計額外的電路來處理編碼器信號,例如濾波電路、隔離電路等,以提高信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總之,編碼器的連接和信號處理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和設備特性進行細致的設計和調試。
『肆』 單片機Uart實現RS485通信,電路圖如何實現RX/TX2條線和我主機通信就夠還是需要一個485的轉換晶元
485類似於電流環的通訊方式,靠AB線之間的電壓差來進行數據收發的,而且是半雙工的通訊方式,需要個轉換晶元,例如max485
RX接MAX485的DO
TX接DI
還要個IO口控制收發引腳,然後把主機和從機的AB線對應連接就行了。具體的你可以找個數據手冊看看,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