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單片機EA引腳
內部存儲器和外部存儲器指的都是程序存儲器ROM,ROM相當於電腦的硬碟,用來存儲程序和固定的表格;過去的單片機內部ROM(晶元上)比較小,可以外擴ROM,現今單片機內部ROM都已經很大了,無需擴展,好多單片機也就無此引腳了。
『貳』 如何將程序代碼燒錄進STC單片機 詳細�0�3
STC 先安裝<STC 單片機編程工具>軟體到計算機中, 然後進行下面的操作。 以下是燒錄程序的主要界面。 燒錄過程非常簡單, 操作也非常簡單。 圖中紅色的五個大數字就 表示了整個過程。簡簡單單的五步就可以了(實際上只需 4 步)。 啟動本燒錄程序後, 第一步就是選擇燒錄器件。 本燒錄軟體支持STC 全系列的 51 單片機晶元, 因此, 第一步必須選擇相對應的型號。 由於本實驗板選用的單片機晶元就是本燒錄軟 件首次啟動默認的型號,所以,本項一般都不需要選擇。另外,「 AP Memory」是指該晶元的內存大小和起止地址, 根據器件型號自動更改, 不必 理會。 選擇了器件型號, 第二步就應該選擇將要被燒錄的 HEX 機器碼文件。 HEX 文件由單片機開發環境輸入、 編輯代碼, 最後編繹產生。至於如何產生 HEX 文件, 很多資料也都有介紹, 本板光碟中有詳細的說明, 並且提供了多套開發軟體(每套都能用) 。 通過對照自學完全可以很快掌握操作。 並且,本實驗板光碟也提供了多 種單片機開發環境供大家學習研究。 本光碟中提供了一些例子程序, 大家可以點「open file」按鈕, 彈出以下窗口(源程序也 有,但這里不顯示),先選擇一些例子程序燒錄實驗。 選好了文件後, 大家可以發現「文件校驗和」 中的數據發生了變化, 大家可以通過留意這個數據是否 變化來確 定打開文件是否成功, 或者文件刷 新是否 有更改。 當然, 文件打開後, 會顯示在右邊的數據區, 大家也可以觀查右邊數據區是否有更改。不過, 當數據太多時, 更改的地方又很少時, 觀查「文件校驗和」 會更快更准確。 選好了器件, 選好了文件, 第三步就可以設置串口和串口通信速度了。 串口是一個九針的插座, 老式的滑鼠口就是串口。 為了讓通信可靠, 我們可以適當的選低一些的速度, 這個串 口線較長時非常重要。 燒錄過程中, 如果出現失敗, 可以考慮將串口通信速度降低再試, 這是由於機器配置以及當地環境因素決定的, 當環境干擾過大時, 必需選低一點的波特率(即通信速率) 。燒錄成功與失敗,可以從信息區的提示看出。 選擇並設置好串口後(一般不需更改) , 進入第四步, 而這一步基本上不用更改。 設置時鍾倍頻主要是為了提高工作速度, 設置時鍾增益是為了降低電磁幅射。 這些, 對於高級工程人員和最終產品會很有用, 對於初學者來說, 只當沒有看見就行了。第五步是最後一步, 點擊「Download/下載」 , 就可以進入燒錄狀態。特別 說明 :點擊「 Download/ 下載」之前實驗板的電源開關必須關閉,使單片 機徹底斷電, 點擊「Download/下載」 之後才可以使單片機上電,完成 程序的燒錄。 注意: 點擊「Re-Download/重復下載」 也可以, 這常用於大批量的編程, 不必每次都去點「Download/下載」 。 出現以下圖狀態時, 給實驗板通電就可以完成編程過程(如果實驗 板已經通電,則必須關掉電源 1 秒鍾再次通電)。 重點注意事項: 注意: 整個燒錄過程中(任何過程中) , 不要用手或者導體接觸單片機集成電路的引腳或者電路! 這樣很可能會永久性的損壞單片機實驗板或者集成電路或者電腦主機。 原因: 絕對大多數的電腦沒有採取良好的接地措施! 而電腦主機、 顯示器的電源電路中,又有電容直接連接到市電, 這個電壓和電流經常會達到很高, 當我們觸摸電腦機箱後, 有時會感受到明顯的電擊, 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盡量消除人體的高壓靜電, 高壓靜電也可能對 集成電路或者電路已經造成永久性的損壞。 解決方法: 當實驗板與電腦連接時, 盡量不要用手接觸單片機引腳; 盡量消除人體的高 壓靜電(實驗時保持手有一定的潮濕度,可有效抑制靜電產生) 現在就過過癮吧! 在本光碟中提供了一些例子程序, 並且提供了已經編譯好的HEX文件, 立即打開,試著分別燒錄試試吧! 同一塊集成電路(MCU), 通過不同的源程序代碼, 傾刻間表現出不同的功能, 並且可以長期穩定工作, 這就是單片機的魅力所在! 只有懂了單片機, 才能設計開發出更復雜 、更可靠、更穩定的產品! 所以說, 不論學習電子技術多少年, 不論有了多少年電子工作經驗, 不論是否會修理電 子產品,如果不懂單片機,就始終低人一等!!! 單片機不難, 採用本站最新S TC 編程、 實驗、 開發一體化功能單片機板, 先實踐, 後理 論,在書和光碟的幫助下,讓你最快速度學會單片機! 仕別三日, 當令人刮目相看! 要實現理想, 從現在做起!
『叄』 STC89C51和IAP系列的單片機有什麼區別立創上賣的怎麼樣
STC89C51是ISP單片機即在系統編程單片機,是6T單片機,速度比普通的8051快不到1倍,可以利用串口下載程序到單片機。IAP是在應用編程,也就是說,在單片機運行期間可以更新程序,功能上當然更強大一些了。STC絕大部分單片機都是ISP,新出的一些單片機有IAP功能。功能上而言,STC89C51可以取代8051,比如Atmel的AT89C51,8051,8751等等產品,引腳完全兼容,程序上只是在軟體延時方面需要處理一下,畢竟6T和12T速度上有一倍的差別。
『肆』 問一下各位單片機答人學單片機有前途么
沒什麼優勢,單片機相對於通用計算機而言學科差距很大,即使對於電科和自動化來言單片機也是非常基礎的工具,沒有比較高層次的人是僅通過單片機來找工作的,當然設計單片機或者開發板的除外。
單片機雖然現在可以用高級語言編程,單實質上一般是通過軟體翻譯工具譯成匯編寫到片子里的,所以單片機的應用主要是低級的工程式控制制或者是簡單演算法,和你的專業是完全脫節的,如果做這個等於你的計算機白學,而軟體開發也不可能用到單片機這種東西。
即使你舍棄專業單一的從事單片機開發,那也是不可取的,單片機對於自動化有點像科學計算器相對於數學,一般做技術含量高一些的工作不會太考慮單片機方面的東西,只要演算法或者控制思想能夠達到要求,具體的活都是底層的技術工人乾的,至於技術工人是用這種或者那種控制晶元,採用什麼樣的編程方法等問題一般不會太關心。就像搞數學的高層技術人員弄出來針對性的公式演算法,接下來怎麼代入數據來算或者用哪個品牌什麼型號的計算器來算,這個雖然他們都懂但是不可能去做,因為這種工作付一中專生即可。
歸根結底是沒有對單片機應用做好定位:低層次的勞動乾的再好也是低層次的勞動,很爛的電鋸設計人員也比最好的伐木工人有優勢。另外您所參加的單片機校園實踐活動這些並非是像電科或者自動化那個層次對單片機的使用。比如你所定義的智能車,自動化定義的智能是有自學習或者通俗一點能自己適應工作環境的含義的,在飛思卡爾汽車設計比賽當中也有人用單片機控制的,但是必須要提出新的智能控制理論或者建立新的智能控制演算法並寫出論文才敢定義智能二字;再比如機器人,也有用單片機設計的,但是往往都會提出新的平衡演算法和力學方程,或者是對硬體比如濾波器,單片機時鍾電路,介面等做出突破性的改進才算取得成果,並非是簡單的接個數字電路再配點外設寫個程序接上好使就行。
所謂的專攻單片機的也有,而且成果很豐碩,但是不適合你的專業。比如吉林大學做的博碩系列開發板就很有市場佔有率,再比如我有個老師,提出了一些時鍾信號誤差規避演算法和採用老式通用計算機CPU外接TTL電路設計專有單片機的思想。這些工作對於您的專業很不對口,如果讓您設計一款單片機開發板或者給你一些硬體條件讓您做一款符合工作環境的專用單片機的話肯定比較困難,所以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專業的工作才是正道,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路,走別人的路就成了歪門邪道了。
『伍』 用單片機如何對4個紅外接收管同時解碼4個接收管子可能同時受到紅外數據。
你需要做一下工作:
1. 選擇高速單片機。以前的老式單片機速度太低,不能完成多路解碼任務。所以需要採用較新的高速單片機,價格也很低。
2. 4個接收管若是集成帶接收處理電路的,則可以直接接到單片機的4個引腳上,另外將這4個信號經過一個4輸入的門電路綜合(與門/與非門/或門/或非門,根據邏輯處理)後接到一個外部中斷引腳。
若4個接收管是簡單的二極體或者三極體,則需要分別作復雜的38kHz窄帶濾波、RC濾波、比較器比較才能做成與上述集成帶接收處理電路的接收管。後面的處理辦法與上述一樣。
3. 編程上採用外部中斷與內部定時器結合完成解碼。
『陸』 請問如何向單片機的ROM中寫入數據
這要看目標單片機什麼型號,如果是老式EPROM的,需要用到20V的編程電壓,然後用一定的時序就像寫EPROM那樣,就能寫進去了,這需要特殊的硬體,老式編程器都是這樣的。新型FLASH單片機,支持ISP功能的,內部都會有一個出廠自帶小程序,啟動的時候會掛載串口,你就有機會通過串口發一些指令操作裡面的flash,這樣的話只要一個單片機最小系統和一個能控制串口的上位機軟體就行了。
『柒』 PIC與C51哪個好
PIC單片機屬於RISC(精簡指令集)結構單片機。51系列單片機屬於CISC(集中指令集)單片機。PIC18系列屬於PIC的8位單片機。但是它是有中斷向量的,並且中斷優先順序是可以通過軟體選擇的。而且PIC18系列以上單片機(指的是PIC18F系列 PIC24F系列 dsPIC系列(後兩個是16位單片機)PIC32系列(32位單片機))內部一般都用PLL(鎖相環倍頻技術)其他功能也比51強大的多。比如UART通訊,SPI通訊(有的51單片機根本就沒有這個功能的,比如AT89C2051 AT89C4051 AT89C51),A/D轉換功能(AT89沒有的)這些PIC單片機大部分全部具有。還有就是51單片機是12分頻的。而PIC是4分頻的。所以在相同頻率的時鍾源條件下,PIC的速度比51要快的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PIC是RISC結構的單片機,一般RISC結構單片機跑的都比51快)。還有就是PIC的驅動能力大於51.(不過STC的驅動能力也挺強的)
但是事情也不是絕對的。51單片機也有一定優勢的,比如51單片機出的比較早,它的各種資料比較豐富。各種老式的電子產品如果有單片機的話一般都是51單片機做的。51單片機因為是CISC結構單片機,所以晶元裡面沒有翻頁的現象,如果用匯編語言編程。51的難度要小於PIC。(PIC中低檔的8位單片機有翻頁現象,用匯編語言編程的話編程比較困難,個人認為這是PIC的一個致命的弱點)。
如果你以前從來沒有學過單片機的話,建議你從51看是看起。如果你51學過一段時間的。你可以考慮學習單片機。如果是新開發的項目的話,建議你用PIC單片機。具體的你要看實際應用,不能一概而論的。
『捌』 單片機用哪種編程語言好
單片機編程的語言既可以用C,也可以用匯編。
用匯編的優勢主要是程序可以被編程者優化,而不是由編譯器優化,這樣就可以絕對可控,程序的安全性和執行速度受編程者水平限制,不過總的執行速度較C語言快,代碼占程序存儲器的容量較C語言小。這樣,匯編程序更適合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較小的老式單片機。但是,匯編程序畢竟是機器語言的匯編助記符,所以存在指令難記,指令功能弱的缺點,造成學習困難。
C語言的優勢與缺點正好與匯編相反。C語言畢竟是一種高級語言,具有較好的學習性,幾乎不必記憶指令,學習容易,而且編譯時的優化由編譯器管理,一般不受編程者水平限制。由於機器優化的局限性,C語言總的執行速度較匯編語言慢,代碼占程序存儲器的容量較匯編語言大。這樣,C程序更適合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較大的新式單片機。
建議初學者先使用C語言快速入門,然後再研究匯編語言,優化程序設計。
『玖』 STC89C51與AT89C51的區別
1、STC89C51在AT89C51的基礎上加入了AD數模轉換,集成程度更高;AT89C51是老式的255位單片機
2、STC89C51是宏晶公司生產;AT89C51是Atmel公司生產。
3、STC89C51可以在線編程,即有ISP功能;而AT89C51必須通過編程器編程。
4、STC89C51具有6T模式,速度更快;AT89C51是12T模式,速度較慢。
5、STC89C51集成了512或1280位元組的RAM ,而AT89C51沒有。
6、STC89C51有三個16位定時器;AT89C51隻有兩個(AT89C52是三個)。
7、STC89C51的工作電壓是5.5V~3.3V;AT89C51的工作電壓是5.25V~4.75V。
8、STC89C51用戶的程序空間從4K到64K不等,可以選擇;而AT89C51用戶的程序空間是4K。
(9)老式單片機編程擴展閱讀:
1、STC89C51的特點:
(1)增強型1T 流水線/精簡指令集結構8051 CPU。
(2)(5V單片機)/ 2.0V-3.8V 。
(3)時鍾頻率0~35MHz,相當於普通8051 的0~420MHz,實際工作頻率可達48MHz。
(4)用戶應用程序空間12K / 10K / 8K / 6K / 4K / 2K位元組。
(5)片上集成512 位元組RAM。
(6)通用I/O 口(27/23個),復位後為:准雙向口/ 弱上拉(普通8051 傳統I/O 口)可設置成四種模式:准雙向口/ 弱上拉,推挽/ 強上拉,僅為輸入/高阻,開漏。每個I/O 口驅動能力均可達到20mA,但整個晶元最大不得超過55mA。
(7)ISP(在系統可編程)/IAP(在應用可編程),無需專用編程器。可通過串口(P3.0/P3.1)直接下載用戶程序,數秒即可完成一片。
(8)有2個16 位定時器/ 計數器
2、AT89C51的主要特性:
(1)與MCS-51 兼容
(2)4K位元組可編程FLASH存儲器
(3)壽命:1000寫/擦循環
(4)數據保留時間:10年
(5)全靜態工作:0Hz-24MHz
(6)三級程序存儲器鎖定
(7)128×8位內部RAM
(8)5個中斷源
(9)可編程串列通道
(10)低功耗的閑置和掉電模式
參考資料:stc89c51-網路 AT89C51-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