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pic單片機的內部時鍾問題
內部時鍾不是系統時鍾,系統時鍾是單片機在運行時的時基時鍾,而內部時鍾是由片內振盪器產生的時鍾。也就是說,時鍾源可以是內部時鍾也可以是外部時鍾來產生。而產生的這個時鍾源進入系統後由於dspic有4級流水線,所以時鍾頻率乘以4.
比如說最高30MIPS,時鍾源是15M的,應用8倍頻,那麼15M
*
8
=
120M(即FOSC)
1/120M
=
0.0083333
0.0083333
*
4(4級流水)
=
0.03333(單指令周期)
1/0.03333
=
30MIPS
單指令周期為33.3nS
Ⅱ 單片機的時鍾電路 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有什麼不同
區別:
1、XTAL1和XTAL2引腳
內部時鍾方式:必須在XTAL1和XTAL2引腳兩端跨接石英晶體振盪器和兩個微調電容構成振盪電路。
外部時鍾方式:要求XTAL1接地,XTAL2腳接外部時鍾。
2、電容,頻率
內部時鍾方式: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頻率取值在1.2MHz~12MHz之間。
外部時鍾方式:對於外部時鍾信號並無特殊要求,只要保證一定的脈沖寬度,時鍾頻率低於12MHz即可。
3、產生信號
內部時鍾方式:單片機的XTAL1和XTAL2內部有一片內振盪器結構,但仍需要在XTAL1和XTAL2兩端連接一個晶振和兩個電容才能組成時鍾電路,使用晶振配合產生信號。
外部時鍾方式:直接向單片機XTAL1引腳輸入時鍾信號方波,而XTAL2管腳懸空。
(2)單片機內部時鍾擴展閱讀
晶體振盪器的在MCS-51單片機片內有一個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輸入端為XTAL1,輸出端為XTAL2,由該放大器構成的振盪電路和時鍾電路一起構成了單片機的時鍾方式。根據硬體電路的不同,單片機的時鍾連接方式可分為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振盪信號從XTAL2端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它將該振盪信號二分頻,產生一個兩相時鍾信號P1和P2供單片機使用。
時鍾信號的周期稱為狀態時間S,它是振盪周期的2倍,P1信號在每個狀態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個狀態的後半周期P2信號有效。CPU就是以兩相時鍾P1和P2為基本節拍協調單片機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Ⅲ 單片機系統時鍾是多少
學校裡面使用的51單片機,如89C51系列的單片機一般為11.0592MHZ,12MHZ。時鍾周期就是晶振的頻率,機器周期是12*時鍾周期,指令周期執行一條指令所需要的時間,一般由若干個機器周期組成。
你所說的系統時鍾其實就是時鍾周期,也就是晶振頻率
Ⅳ at89c52單片機的時鍾頻率是多少
時鍾頻率和晶振的頻率相同。
單片機datasheet寫的0-24MHz。
如果模擬選12MHz,這是理想狀態時鍾。一個機器周期等於12個時鍾周期,就是1uS。但是實際應用中選擇11.0592MHz,因為
其一:因為它能夠准確地劃分成時鍾頻率,與UART(通用非同步接收器/發送器)量常見的波特率相關。特別是較高的波特率(19600,19200),不管多麼古怪的值,這些晶振都是准確,常被使用的。
其二: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單片機的定時器導致的。用51單片機的定時器做波特率發生器時,如果用11.0592Mhz的晶振,根據公式算下來需要定時器設置的值都是整數;
如果用12Mhz晶振,則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比如9600,用定時器取0XFD,實際波特率10000,一般波特率偏差在4%左右都是可以的,所以也還能用STC90C516 晶振12M 波特率9600 ,倍數時誤差率6.99%,不倍數時誤差率8.51%,數據肯定會出錯。
這也就是串口通信時大家喜歡用11.0592MHz晶振的原因,在波特率倍速時,最高可達到57600,誤差率0.00%。 用12MHz,最高也就4800,而且有0.16%誤差率,但在允許范圍,所以沒多大影響。
另外不建議使用內部時鍾,單片機內部時鍾都是有誤差的。
Ⅳ 單片機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什麼意思
一、內部時鍾方式:
利用單片機內部的振盪器,然後在引腳XTAL1(18腳)和XTAL2(19腳)兩端接晶振,就構成了穩定的自激振盪器,其發出的脈沖直接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外接晶振時,晶振兩端的電容一般選擇為30PF左右;這兩個電容對頻率有微調的作用,晶振的頻率范圍可在1.2MHz-12MHz之間選擇。為了減少寄生電容,更好地保證振盪器穩定、可靠地工作,振盪器和電容應盡可能安裝得與單片機晶元靠近。
二、外部時鍾方式:
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盪脈沖接入XTAL1或XTAL2。HMOS和CHMOS單片機外時鍾信號接入方式不同,HMOS型單片機(例如8051)外時鍾信號由XTAL2端腳注入後直接送至內部時鍾電路,輸入端XTAL1應接地。由於XTAL2端的邏輯電平不是TTL的,故建議外接一個上接電阻。對於CHMOS型的單片機(例如80C51),因內部時鍾發生器的信號取自反相器的輸入端,故採用外部時鍾源時,接線方式為外時鍾信號接到XTAL1而XTAL2懸空。如下圖
外接時鍾信號通過一個二分頻的觸發器而成為內部時鍾信號,要求高、低電平的持續時間都大於20ns,一般為頻率低於12MHz的方波。片內時鍾發生器就是上述的二分頻觸發器,它向晶元提供了一個2節拍的時鍾信號。
前面已提到,計算機工作時,是在統一的時鍾脈沖控制下一拍一拍地進行的。由於指令的位元組數不同,取這些指令所需要的時間也就不同,即使是位元組數相同的指令,由於執行操作有較大的差別,不同的指令執行時間也不一定相同,即所需的拍節數不同。為了便於對CPU時序進行分析,一般按指令的執行過程規定了幾中周期
單片機開發板學習有一套 單片機開發板最好,吳鑒鷹單片機開發板做得不錯,比較適合學習使用
Ⅵ 什麼是單片機內部時鍾方式和外部時鍾方式
一、內部時鍾方式:
利用單片機內部的振盪器,然後在引腳XTAL1(18腳)和XTAL2(19腳)兩端接晶振,就構成了穩定的自激振盪器,其發出的脈沖直接送入內部時鍾電路,外接晶振時,晶振兩端的電容一般選擇為30PF左右;這兩個電容對頻率有微調的作用,晶振的頻率范圍可在1.2MHz-12MHz之間選擇。為了減少寄生電容,更好地保證振盪器穩定、可靠地工作,振盪器和電容應盡可能安裝得與單片機晶元靠近。
二、外部時鍾方式:
此方式是利用外部振盪脈沖接入XTAL1或XTAL2。HMOS和CHMOS單片機外時鍾信號接入方式不同,HMOS型單片機(例如8051)外時鍾信號由XTAL2端腳注入後直接送至內部時鍾電路,輸入端XTAL1應接地。由於XTAL2端的邏輯電平不是TTL的,故建議外接一個上接電阻。對於CHMOS型的單片機(例如80C51),因內部時鍾發生器的信號取自反相器的輸入端,故採用外部時鍾源時,接線方式為外時鍾信號接到XTAL1而XTAL2懸空
Ⅶ (單片機)外部時鍾與內部時鍾區別、作用、使用條件
1)使用壽命。壽命主要指以下2方面:單片機開發產品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10年或是20多年;與微處理器相比擁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提高,MPU更新換代速度的不斷提升,部分已經成功上市,同時年齡較小的CPU核心同樣會隨著I/O模塊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生存周期較長。隨著新型CPU產品的出現,單片機領域也不斷擴展,用戶選擇餘地也相繼增加。目前單片機的主要發展趨勢就是32位、16位和8位單片機的共同進步。最初單片機主要是從8位開始的,隨著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32位單片機逐漸發展起來。比如32位的CPU單片機Mororola68k曾經就實現過八千萬枚的銷量,而16位單片機的發展從產量和品種兩種層面上看也有著巨大的進步,呈現出增長的態勢。[5]
(2)運行速度。MUP發展中的主要是不斷提升速度,主要是以時鍾頻率為主要標志,時鍾頻率逐漸增高。但是單片機卻和MUP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進一步提升單片機的抗干擾能力,減少噪音影響,單片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開始從降低時鍾頻率入手,為此不惜降低運算效率。從單片機內部系統入手,改變內在時序,在不提升時鍾頻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單片機的運算速度。[
Ⅷ 關於單片機內部時鍾和外部時鍾的問題
答:當單片機有內部時鍾的時候。其工作的時候是可以用內部時鍾和自己接外部時鍾。
這個是沒有硬性要求的,但是一般都用外部時鍾,因為外部時鍾比較穩定可靠。但是如果你想電路簡單也可用內部時鍾,不接外部時鍾。這個也是可以的。使用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Ⅸ 單片機中時鍾、晶振分別是起什麼作用的
晶振用來提供時鍾頻率,時鍾頻率決定了單片機執行的快慢。沒有晶振,就沒有時鍾周期,沒有時鍾周期,就無法執行程序代碼,單片機就無法工作。
單片機工作時,是一條一條地從RoM中取指令,然後一步一步地執行。單片機訪問一次存儲器的時間,稱之為一個機器周期,這是一個時間基準。一個機器周期包括12個時鍾周期。如果一個單片機選擇了12MHz晶振,它的時鍾周期是1/12us, 它的一個機器周期是12X (1/12)us,也就是1us。
(9)單片機內部時鍾擴展閱讀
每個單片機系統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體震盪器,在單片機系統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鍾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鍾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鍾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Ⅹ 單片機中時鍾是指什麼
單片機是依照時鍾節拍來工作的,單片機主要是靠執行先前已經編譯好的程序來工作的,程序要一條條地被執行。這樣時鍾就給執行一條條的程序做一個標准,即時鍾的多少分頻----指令周期。
時鍾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來源於單片機的外部,由時鍾輸入引腳xtal0輸入,xtal1懸掛即可。另外一種就是來源於單片機的內部時鍾源,但需要外部接晶體振盪器(接在xtal0和xtal1端)和電容,這兩個引腳的時鍾源是可以輸出到外部的,具體的使用應該還需要先接上分頻器再使用,和一般的時鍾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