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测试用例的编译和运行要足够快

测试用例的编译和运行要足够快

发布时间:2022-06-18 03:16:36

‘壹’ 软件测试用例的编写技巧

技巧就是覆盖所有测试点,并对测试点进行扩展,并且根据你对产品或者项目的了解,加大测试重点的测试用例深度和覆盖率,但是别把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搞混了。

‘贰’ 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在测试执行中的主要性有哪些

编写测试用例可以使测试更加方便的执行,
同时还可以提高测试效率,节省执行测试的时间.使测试更能按照时间计划进行,
使测试过程更方便管理.

同时通过测试用例设计评审和结果评审,严把测试用例质量关,可以更好强化和优化测试用例。不断提高整体软件测试的质量。

‘叁’ 执行测试用例应该注意哪些

当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并通过审核后,就进入到软件测试最主要的阶段,就是执行测试用例,进行软件测试。不过在执行测试是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1、仔细检查软件测试环境是否搭建成功。执行测试前要按照测试用例中描述的测试环境去搭建,因为测试用例中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测试环境之上的,如果测试环境的不一致,会影响测试用例的执行,和测试目的的证明。

2、注意测试用例中的前提条件和特殊规程说明。因为有些测试软件是有顺序性的,那么它的测试用例就会有一些执行前提或特殊说明。比如要测试某个软件的登陆功能,那么测试前必须创建用户,并为用户分配一定的权限等。如果前提条件和特殊说明没有注意,会导致测试用例的无法执行。

3、测试用例要执行全部执行,每条用例至少执行一遍。因为编写测试用例时,它考虑了测试覆盖率的问题,每条测试用例都对应一个功能点,如果少执行一条,就会有一个功能点没有测试到。我们执行测试前要认为待测试软件的每条功能点都是未实现的,每个功能点我们都要测试一遍,才能保证待测试软件能正确满足用户需求。

4、执行测试用例时,要详细记录软件系统的实际输入输出,仔细对比实际输入和测试用例中的期望输入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要从多个角度多测试几次,尽量详细的定位软件出错的位置和原因,并测试出因为这个错误会不会导致更严重的错误出现,最后把详细的输入和实际的输出,以及对问题的描述写到测试报告中。在一个项目组中,项目的开发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测试时能把问题描述的详细一些,那么开发人员就会很容易的重现这个问题,也就能更快的解决问题,节省项目时间。

5、不要放过任何偶然想象。我们在测试时,有时会发现某条用例执行时,软件会出错,但是当再次执行时这个错误就不再重现。这种情况,一般大家就会认为是偶然现象,就会忽略过去。其实,这种错误才是隐藏最深的,最难发现的错误。我们要遇到这种情况时,要仔细分析这种情况,不要放过任何小的细节,多测试几次,要准确的找出问题的原因。我以前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刚打开这个软件,执行某项操作时,软件抛出了一个异常,然后我再次执行同样的操作时,这个异常确消失了,软件功能正常。后来我又多次执行这项功能的相关操作,问题依然没有重新,最后当我意外关闭这个软件后重新打开时,问题才重现了出来,后来查出因为其中的一个变量没有赋初始值造成的。

以上部分就是执行测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再说一下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条件,按照下面的条件执行软件测试。

测试开始标准:

1、测试计划评审通过

2、测试用例已编写完成,并已通过评审;

3、存在已提交的可测试的系统;

4、测试环境已搭建完毕。

测试退出标准:

1、测试用例全部通过;

2、存在的问题已得到合理的处理。

测试停止标准:

1、近半数以上测试用例无法执行;

2、测试环境与要求不符。

3、开发中需求频繁变动

‘肆’ 测试用例该何时准备,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和你分享一下我的理解,首先我们这边采用的开发模式是敏捷式开发,测试和开发是分开的,测试进入的是比较早的,当有需求形成文档的时候测试会进行需求测试,然后设计时,开发测试都会坐在一起讨论这一个迭代周期内问题处理的优先级,一般这个时候测试会给出风险性的意见,然后进入迭代周期,开发编写代码,程序跑起来后编写单元测试用例,测试人员,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测试经理,进行评审,单元测试通过之后,测试人员会进行迭代周期测试,他们也会编写测试用例,若测试通过,则这个迭代结束,后期他们会行进冒烟测试验收测试等

总括一下:
1、测试时和开发并行的,但测试用例要看是什么时候用
2、测试用例评审一般是要设计人员,需求人员 测试人员然后就是一些经理级别的工作人员 进行评审,他们分别评审的角度不同,设计人员是要看你这个测试用例是否能够覆盖测试系统的设计,需求分析师是要看测试用例能否覆盖全部功能点,测试人员是从易用性等角度分析,至于经理级别的应该是从整体的角度吧,这个我不是很清楚。
3、测试对于整个项目来说起的是质量监控的作用,非常有必要啊,我经理过几个项目,有没有测试结果是很不一样的啊,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什么需要探讨的随时欢迎 (*^__^*) ……

‘伍’ 软件测试的测试用例怎么设计

设计测试用例,首先要读透需求说明书,对业务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需求文档中描述的需求点来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首先是越细越好,对于测试新手这点尤其重要,然后是需求覆盖率,一定要覆盖所有的需求,第三就是测试优先级要体现在测试用例中,作为测试执行的依据,测试用例的设计一定要做到颗粒足够小,执行率足够快等,至于具体的设计你可以去西安曼诚科技网站看看,这种网站去看看实例,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设计方法。

‘陆’ 做好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个人认为做好测试计划的编写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问题:
1、要充分考虑测试计划的实用性,即,测试计划与实际之间的接近程度和可操作性。
2、要坚持“5W1H”的原则,明确测试内容与过程。
明确测试的范围和内容(WHAT);
明确测试的目的(WHY);
明确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日期(WHEN);
明确给出测试文档和软件册存放位置(WHERE);
明确测试人员的任务分配(WHO);
明确指出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工具(HOW)。
3、采用评审和更新机制,确保测试计划满足实际需求。
因为软件项目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需求变化,为满足需求变化,测试计划也需要及时地进行变更。
之所以采取相应的评审制度,就是要对测试计划的完整性、正确性、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保证测试的质量。
4、测试策略要作为测试的重点进行描述。
测试策略是测试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计划是从宏观上说明一个项目的测试需求、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安排等因素,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可以认为测试计划就是测试工作的预期输出,而测试执行是测试工作的实际输出,在预期输出!=实际输出
至于测试用例工作,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明确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个人认为,测试用例在整个测试工作中的
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用例是测试执行的实体,是测试方法、测试质量、测试覆盖率的重要依据和表现形式;
2、测试用例是团队内部交流以及交叉测试的依据;
3、在回归测试中,测试用例的存在可以大大的降低测试的工作量,从而提高测试的工作效率;
4、测试用例便于测试工作的跟踪管理,包括测试执行的进度跟踪,测试质量的跟踪,以及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的跟踪和考核;
5、在测试工作开展前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可以避免测试工作开展的盲目性;
6、测试用例是说服用户相信产品质量的最佳依据,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客户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
当我们认识到测试用例在政工测试工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认识到了测试用例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做好测试人员的项目培训(主要指对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测试计划的认知程度)工作。要想发挥团队中每一个成员的所有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个项目中的所有细节,以及自己要在这个项目中所承担的责任。
2、尽可能的利用以往其他项目的测试用例;并将该项目中类似模块进行归类,按类编写测试用例,再根据每个模块的特点进行修改,要充分利用测试用例的可重用性。
3、在时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测试的关键路径编写测试用例,针对关键路径的测试用例一定要详尽,其他边缘模块的测试用例可以考虑仅通过性测试(既仅证真测试)。
4、采用针对测试用例的模块化编写。个人建议将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分开,测试用例中的操作步骤应主要体现于业务流程的检验,而测试数据主要体现于针对系统的数据处理结果的检验。考虑到软件项目的需求变更问题,建议将这两项分开,通过测试用例编号进行关联,以应对需求变化造成的测试用例的修改,从而减少测试用例的修改量,缩短项目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柒’ 编写测试用例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测试用例范围精准;
2.用例编写精简;
3.用例等级分明;
4.用例覆盖完全;

‘捌’ 如何提高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首先是合适的测试样本,比如测试某个功能,它是有一些前提已经存在的,可以理解为一些数据限制。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测试一个会记录用户历史数据的软件,对于一个全新的样本和有历史数据的样本是不一样的,样本的不同元素条件也决定了他在做一些操作时软件的反馈是不一样的。
然后是准确的测试路径,理论上最保险的应该是A*B*C*D*E*F*...个路径。一个流程,就是一条路径,但一个流程中包含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几种测试边界。根据数学的排列组合,最保险的路径数是不是应该把每个边界数相乘?但这个就不高效了。如果能发现其中不同环节之间的出bug的相连性呢。比如知道在A步骤的第三种边界如果出bug,那在C步骤的第二种边界肯定出bug。或者比如知道在B步骤的第二种边界表现是正常的,那在D步骤的第一种边界肯定也是正常的。那是不是就能省掉一些亢余重复的路径了呢?如果你知道两个步骤中的两个数据都读的数据库中的同一个字段,那这两个步骤显然就可以看一个地方的边界就好了。如果你知道两个地方共用的一个控件,那如果控件出问题,那肯定两个地方都会出问题。所以高效点的测试路径,应该精简为A*(B-M)*(C-N)*D*E*F...再然后如果确定E、F步骤跟A、B、C、D生成的数据毫无关系,那可以再精简为A*(B-M)*(C-N)*D+E*F...我们知道如果对于一次修改,往往不是所有的步骤的边界都受影响的,如果确定出某次改动只影响了A、C、E步骤的边界,那测试路径可以再精简为A*1*(C-N)*1+E*1...上面说的这些都是理论上的数学组合分析,而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如果对一个系统比较熟悉,我们只要抓住影响的相关性、影响的不相关性、步骤边界的相互限制,就能抓住几条最高效且有效的测试路径,对一个改动带给一个系统的风险进行测试。
最后说下明确的测试目的。只要是测试用例,都有测试目的,可能是对一个全新的功能进行测试,可能是对一个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测试,可能是验证现有的一个功能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的表现。测试目的一定要明确,这就好比你是要去吃一顿丰盛的午餐,还是去喝杯下午茶,还是半夜饿了爬起来吃点夜宵,我想这其中的区别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更多问题可以加群:333782754

‘玖’ 一个测试用例编写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从很多角度考虑的啊,首先你的用例来源于需求分析,那么项目或者产品是否有功能性及非功能性需求呢。比如说系统可用性需求,网络带宽需求,系统响应性能需求等等。如果存在这些需求,那么用例设计时就需要考虑这些角度。
其次功能性需求在设计用例时也需要考虑诸如大用户量并发的情况之类的。
再次,测试用例包含容错用例。
最后,测试用例编写的同时,是有等级区分的,有的用例是关键流程或者功能点,那么等级就高;有的用例很少使用,就会低。这样便于你进行回归或者重复使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拾’ 软件测试用例的编写问题!

是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测试计划来写的,其中还可以参考一些相关项目文档,例如;项目计划、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说等。
测试步骤要求是尽量详细,确保其他任何人拿到你写的用例都能按照步骤执行,尤其是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其中的预期结果一定要写清楚。

阅读全文

与测试用例的编译和运行要足够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丁字框架梁处用加密吗 浏览:678
海聊app怎么玩 浏览:207
单文件夹是什么 浏览:234
程序员生财案例 浏览:354
男兵接上级命令电视剧全集 浏览:5
什么是系统级编译 浏览:336
学习php最好的入门书籍 浏览:592
当上程序员的八年是怎么过来的 浏览:104
android两个焦点 浏览:875
如何在核桃编程app报名 浏览:642
linux基础命令教程豪华版chm 浏览:147
失物招领代码python 浏览:247
基于c51单片机的设计 浏览:350
服务器升级什么鬼 浏览:912
微信做照片小程序源码 浏览:561
linuxsftp连接命令 浏览:190
string函数php 浏览:342
输入接收邮件服务器地址 浏览:807
程序员炒股的段子 浏览:208
php执行流程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