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电表,总,峰平谷尖怎么计算电量
总电量=峰电量+平电量+谷电量+尖峰电量;总电量为累计用电量。电表的尖、峰、平、谷主要是指为了根据电网负荷量大小来制定的,由于电量不能存储,发电站发出的电量在用电量大的时候会出现供电量不足,在夜间凌晨时用电少时,发电量过剩;因此,实施峰谷不同电价,可以有效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抑制高峰时期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提高低谷时候的用电量;
时段
尖峰时段:10:30——11:30; 19:00——21:00
峰时段:08:30——10:30;
18:00——19:00 21:00——23:00
平 时段:07:00——08:30; 11:30——18:00
谷 时段:23:00——07:00
2. 峰谷电表的工作原理如何
峰谷电表就是按照定义的峰、谷、平时间,分别记录峰、谷、平时段内的用电量。
将这些用电量分别乘以峰、谷、平用电单价,得到峰、谷、平电价,再累加峰、谷、平电价,就是总电价。
3. 实行峰谷电价用户的电费如何计算
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是目前在城市居民当中开展试点的一种新电价类别。它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成两个时间段,把8:00—22:00共14小时称为峰段,执行峰电价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个小时称为谷段,执行谷电价为0.288元/kwh。
电费计算方法为:
高峰电费=高峰时段电量×高峰电价。
平段电费=(总电量-高峰时段电量-低谷时段电量)×平电价。
低谷电费=低谷时段电量×低谷电价。
峰谷电价也称“分时电价”。按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分别计算电费的一种电价制度。高峰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集中,供电紧张时的用电,如在白天,收费标准较高低谷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少、供电较充足时的用电,如在夜间,收费标准较低。实行峰谷电价有利于促使用电单位错开用电时间,充分利用设备和能源。有很多国家都实行峰谷电价,峰谷之间的价差有的达50%。我国有的地方也在试行中。
4. 峰谷电费如何计算
凭电费收据发票到所在的供电营业所交上100元安装费就可开通峰谷电!
并不是每户居民都适合“峰谷电价”.虽然实行峰谷电价后,夜间的费用只需0.28元一度,但只有那些用电量高的居民才比较实惠.如果要使每月平均电价比现时电价每千瓦时下降0.05元,一户人家每月用电总量在170度以上,那么每月的电费支出就可下降8.5元以上.这样,只需一年时间,就能收回申请“峰谷电价”时缴纳的100元成本费.因此,电力部门请市民申请前仔细算一笔账,根据自家的用电实际考虑是否申请安装.
峰谷电到什么比例才省钱
“峰电”电价比原来一户一表时上涨了0.03元,而“谷电”便宜0.25元.装了峰谷电表后,只知道“谷电”用得越多越合算,但究竟“峰电”和“谷电”在怎样的状况下才算省钱,而且究竟省了多少钱呢?
告诉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只要看看“峰电量”和“谷电量”的实际比例,就可以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利可图”了.不妨用下面这把“尺子”衡量一下:
峰电量 ∶ 谷电量 平均电价
1 ∶ 2 0.373元
1 ∶ 1 0.42元
2 ∶ 1 0.467元
3 ∶ 1 0.49元
4 ∶ 1 0.504元
5 ∶ 1 0.513元
……
8∶1 0.529元
由此可知“峰电量”和“谷电量”的实际比例大于8∶1时,平均电价将超过一户一表电价(0.53元/千瓦时),小于8∶1申请使用峰谷电价比较划算.
5. 求峰谷电详细计算方式
计算方式:
它将一天划分为两个时间段,把8:00-22:00共14个小时称为高峰时段,执行峰电价;22:00-次日8:00共10个小时称为低谷时段,执行谷电价(其中:第一档电量峰、谷电价仍按0.568元、0.288元执行,第二、三档电量峰、谷电价均同步提高5分钱、3角钱)。
并不是每户居民都适合“峰谷电价”。虽然实行峰谷电价后,夜间的费用只需0.28元一度,但只有那些用电量高的居民才比较实惠。如果要使每月平均电价比现时电价每千瓦时下降0.05元,一户人家每月用电总量在170度以上,那么每月的电费支出就可下降8.5元以上。
这样,只需一年时间,就能收回申请“峰谷电价”时缴纳的100元成本费。因此,电力部门请市民申请前仔细算一笔账,根据自家的用电实际考虑是否申请安装。
峰电量 ∶ 谷电量 平均电价
1 ∶ 2 0.373元
1 ∶ 1 0.42元
2 ∶ 1 0.467元
3 ∶ 1 0.49元
4 ∶ 1 0.504元
5 ∶ 1 0.513元
(5)峰谷电表自动算法扩展阅读:
根据物价局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工业局联合发文的文件精神,居民生活用电峰谷电,是目前在城市居民当中开展试点的一种新电价类别。它是将一天24小时划分成两个时间段,把8:00—22:00共14小时称为峰段,执行峰电价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个小时称为谷段,执行谷电价为0.288元/kwh。
看读电量
居民峰谷电能表分设两个计度器,上面为总电量计度器,指示灯为红灯,下面为谷电量计度器,指示灯为绿灯。峰谷电能表在原来计量总电量的基础上对22:00—次日8:00期间使用的电量单独进行计算,分别称为总电量和低谷电量,通过总电量减低谷电量再得出高峰电量。高峰电量执行高峰电价,低谷电量执行低谷电价。
6. 峰谷电表电费怎样计算 计费
根据电费单显示的峰、平、谷单价:
峰:0.92195元
平:0.685元
谷:0.44805元
各时段电度分别乘以单价得出总电费:11075.55元。
考核功率因数标准:0.9,而实际功率因数:0.83(低于标准0.07),罚款比例为:从电费总额罚款3.46%,即罚款金额:383.37元,所以,需缴附电费:
11075.55+383.37=11458.92(元)
7. 峰谷电表怎样算度数
根据您的描述,如您使用的是智能电表,建议您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屏幕查看当前的电表读数;屏幕上的一串数字会直接显示电表读数的整数和小数,电表的型号不一样,液晶屏显示的数据可能存在差异;您可以按屏幕旁边的轮显按钮切换显示界面,查看液晶屏上显示为“当前总电量”或“当前正向有功总”字样的数据,即为当前电表的累计用电量。
如需计算某一用电期间的实际用电量,用电量=本次抄表读数-上次抄表读数,如您的电表配有互感器,还需要乘以互感器的倍率。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8. 峰谷表怎么计算电费
在做期初数据的时候,就要分峰谷统计,峰时期末电表数减去期初电表数,然后乘以峰时电价,得出的时峰时电费;谷时期末电表数减去期初电表数,然后乘以谷时电价,得出的是谷时电费。两者相加就是总的电费。
9. 峰、谷、平的电费怎么计算
高峰电费=高峰时段电量×高峰电价。
平段电费=(总电量-高峰时段电量-低谷时段电量)×平电价。
低谷电费=低谷时段电量×低谷电价。
峰谷平的意思是这样的指的是城市用电的高峰时间段、平峰时间段和谷峰时间段。高峰时间段指的是用电量的高峰,用电量相对集中,为了均衡用电的使用时间,错开高峰时间,供电管理部门就提高高峰用电的电价,降低谷峰时间用电的电价,鼓励谷峰时间用电。高峰8小时:9:00~12:00,17:00~22:00;平段7小时:8:00~9:00,12:00~17:00,22:00~23:00;低谷9小时:23:00~次日8:00。电量=峰电量+平电量+谷电量。
峰谷分时电价是把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峰、谷、平三个时段,以平时段电价为基础电价,高峰时段用电电价上浮,低谷时段用电电价下浮,而且高峰和低谷之间的价差非常大,这样就鼓励用户调整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更加合理用电。电网直供的容量在320(含315)千伏安及以上的大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普通工业用户;趸售转供单位(指农电)。
10. 我们公司的电表是峰谷电表,它是如何计费的
8时-22时的电价在分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3分钱。
以河南省为例,选择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用户,8时-22时的电价在分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3分钱,22时-次日8时的电价在分档电价的基础上每千瓦时降低0.12元。
供电部门务于今年12月10日前完成自愿执行峰谷电价政策居民用户的确认工作,以上价格自居民用户选择之日起执行。相关价格主管部门和电力部门,要高度重视,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强宣传,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为完善全省居民阶梯电价制度积累经验。
(10)峰谷电表自动算法扩展阅读:
居民峰谷分时电价的相关要求规定:
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客户执行峰谷电价,遵循客户自愿的原则。执行峰谷电价满一年后,要求停止执行峰谷电价的,在申请获准后可对其恢复执行非峰谷电价,但已缴纳的改装费用不予退还。
2、未安装单相或三相峰谷表的居民生活用电客户,需改装峰谷表的,费用收取标准为:单相峰谷表50元/户;三相峰谷表100元/户。
3、已安装单相或三相峰谷表、未使用峰谷电价功能的居民生活用电客户,可以直接申请使用峰谷电价功能,不另行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