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数学 算法 程序
整体结构是三个while循环,最里面的就是两个if判断,x,y,z依次加一直到满足第一个if然后满足第二个if 然后打印 然后继续枚举
可以换一种方法理解
那就这个程序就等同于
for x=1;x小于等于30 ;x++
for y=1;y小于等于30 ;y++
for z=1; z小于等于30;z++
if x+y+z = 30
if 3x+2y+z=50
then print
Ⅱ 高中数学算法流程图求解
第一次循环:i=6,s=3
(2)i=9,s=9
(3) i=12, s=18
(4)i=15,s=30
(5)i=18,s=45
(6)i=21,s=63
(7)i=24,s=84
以此类推……
Ⅲ 高中数学 算法程序
X=-1
DO
f(x)=2^x+2x-√x(然后及时输出F(X))
X=X+0.2
UNTIL X=1
只写了比较关键的部分程序
Ⅳ 高中数学算法、程序的题
1. 说法1和3是正确的(2错,算法是不唯一的,故有好算法与差算法之分,在编程时应选择最好的算法,加快程序的运行速度)
2. 1错了(赋值号=右端需为确定的值,而非变量;)
Ⅳ 高中数学的算法,程序框图
其实你把课好好听、作业认真完成都搞懂就可以了,不要这么紧张。我经验是最后考试题目非常简单。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模仿计算机按步骤办事计算。有问题再问我好了。
附上:对高中数学中算法的几点认识(网上找的,意义不大)
算法属于新教材的新增内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供各位同仁参考:
1、算法的内容
(1)自然语言(2)程序框图(3)算法语句,其中,在每种语言中有各自的结构,如:顺序结构、循环结构、条件结构等。
2、算法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
算法内容的设计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主要介绍算法的基础知识,可以称作算法的“三基”:算法基本思想,算法基本结构,算法基本语句。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介绍算法的基本思想,使学生了解: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系列步骤,任何人实施这些步骤就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这是对算法的一种广义的理解。对算法的理解,更多地是与计算机联系在一起,计算机可以完成这些步骤。
算法的基本结构一般有三种:顺序结构,分叉结构,循环结构。前两种结构很容易理解,循环结构稍微有点难,这里用到函数思想,难在理解反映循环过程的循环变量。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具体的案例,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入概念,会使问题变得很简单。
介绍算法语句的时候,要区分算法语言和基本的算法语句。我们知道,现在使用的算法语言是很多的,例如,basic 语言,q-basic 语言,c-语言,等等。在高中的数学课程中,不要求介绍算法语言,仅仅需要了解基本语句,例如,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等。在不同的语言中,这些语句的表示可能不一样,数学课程要求采用公认的统一表示,称为伪代码。很容易把伪代码翻译成任何一种算法语言。
描述算法有三种语言:自然语言、框图语言、基本算法语句。
算法的另一部分设计,是把算法的思想融入相关数学内容中。实际上,算法思想是贯穿在高中数学课程始终的基本思想。例如,二分法求方程的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直线距离;立体几何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线性规划;等等内容中,都运用了算法思想。
用算法思想学习和认识数学对于提高数学素养是很有用的,希望老师予以重视。
3、理解赋值语句:
赋值是算法中的难点之一,理解赋值对于理解算法是非常重要的。
赋值就是把数值赋予给定的变量。例如,a:=5,就表示变量a被赋予的值是5,即a=5,这个被赋值的变量可以与其他的值进行运算。对于被赋值的变量a,还可以赋予其它的值取代原来的值。我们可以用磁带录音来比喻赋值,在我们录音时,是把磁带上旧的录音材料冲掉之后,才能把新的录音材料加载上去。同样的道理,我们这里的赋值也是先把原来的值清零之后,再把新的值赋上去。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设置变量和给变量赋值。
例:设计一个算法,从4个不同的数中找出最大数。
解:记这5个不同的数分别为a1,a2,a3,a4,a5,算法步骤如下:
1、比较a1与a2将较大的数记作b.
(在这一步中,b表示的是前2个数中的最大数)
2、再将b与a3进行比较,将较大的数记作b.
(执行完这一步后,b的值就是前3个数中的最大数)
3、再将b与a4进行比较,将较大的数记作b.
(执行完这一步后,b的值就是前4个数中的最大数)
4、输出b,b的值即为所求得最大数。
分析:上述算法的4个步骤中,每步都要与上一步中得到的最大数b进行比较,得出新的最大数。b可以取不同的值,b就称之为变量。在第1步到第3步的算法过程中,我们都把比较后的较大数记作b,即把值赋予了b,这个过程就是赋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功能,第一,我们可以不断地对b的值进行改变,即把数值放入b中;第二,b的值每变化一次都是为下一步的比较服务。
4、函数在循环结构中的作用:
(1)循环结构是算法的一种基本结构。
例如,设计算法,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正整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引入变量a表示待输出的数,则a=15n (n=1,2,3,…,66).n从n从1变到66,反复输出a,就能输出1000以内的所有能被3和5整除的正整数。像这样的算法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其中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变量n控制着循环的开始和结束,称为循环变量。
(2)循环结构是理解算法的另一个难点,难点在于对于循环变量的理解。
循环结构中的循环变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控制循环次数的变量,例如,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正整数这个循环结构中,n就是控制循环次数的循环变量。另一种是控制结果精确度的变量,例如用二分法算法求方程f(x)=0在区间[0,1]上的一个近似解的流程图,要求精确度为。在这个算法过程中,精确度就是控制结果精确度的循环变量。
循环变量使得循环体得以“循环”,循环变量控制了循环的“开始”和“结束”,是刻画循环结构的关键。
以上几点是对算法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Ⅵ 高中数学算法题,求详细过程!
这个程序很清楚啊,S就是个累加,n从2开始,每次加1,直到n等于10了就跳出循环,输出S,此时S累加到n=9时对应的值。
那么S=1/3*5+1/5*7+1/7*9+……+1/17*19
=1/2(1/3-1/5)+1/2(1/5-1/7)+1/2(1/7-1/9)
+……+1/2(1/17-1/19)
=1/2(1/3-1/19)
=8/57
你选的这个答案错了一点点,计算的时候弄丢了前面的二分之一了。相信你肯定会做。
Ⅶ 高中数学算法程序技巧
高中数学
算法首先需要熟练,熟练了之后就可以使用算法,这个没有什么技巧,或者说技巧就是不断的重复,然后量变到质变。
Ⅷ 高中数学算法 程序
1到m之间质数有多少个
质数也称素数,
我们把只有1和其本身两个正因数的自然数称为质数(又称素数),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唯一的一个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也就是说,除了2以外,质数都是奇数,小于100的质数如下25个:2,3,5,7,............
当然我们也想知道1到
1000或1到更多的数之间到底有多少个质数,
下面就是用计算
机通过编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1到m之间有多少外质数的程序。
INPUT m
a = 1
p = 0
DO
i = 1
DO
i = i + 1
r = (a) MOD (i)
LOOP UNTIL i > a - 1 OR r = 0
IF r = 0 AND i > a - 1 THEN
p = p + 1
PRINT a; p
END IF
a = a + 1
LOOP UNTIL a > m
END
运行后结果如下
1到400之间有78个质数
Ⅸ 高中数学:算法与程序图框
1.获取该整数
2.这个整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吗?(是→下一步,否→完成)
3.其他因数中有合数吗?(是→下一步,否→6)
4.列举这些合数,这些合数都是非完全平方数吗?(是→5(2),否→5(1))
5.(1)对完全平方数开平方得出算术平方根;(2)对非完全平方数分解质因数
6.得到所有质因数
7.完成
将上述7步画出程序图即可,所有因数在2、4、5、6中全部出现
Ⅹ 一道高中数学算法程序题
t=xmond10 就是取x除以10的余数 如 123mod10=3
对了题目中x=x/10 /的方向是这样子吗 有没有反过来
反过来代表取整 如 123/(反过来)10=12
这样程序就能解释通啦
代表把X各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求和
没错,因为循环语句加上了输出t 所以还输出了X各个位上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