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库调度的理论与方法
水库调度的理论与方法是随着20世纪初水库和水电站的大量兴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实现了综合利用和水库群的水库调度。在调度方法上,1926年苏联Α.Α.莫洛佐夫提出水电站水库调配调节的概念,并逐步发展形成了水库调度图。这种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应用数学、径流调节理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与应用。随着各种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使水库实时调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国自50年代以来,水库调度工作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而逐步发展。大中型水库比较普遍地编制了年度调度计划,有的还编制了较完善的水库调度规程,研究和拟定了适合本水库的调度方式,逐步由单一目标的调度走向综合利用调度,由单独水库调度开始向水库群调度方向发展,考虑水情预报进行的水库预报调度也有不少实践经验,使水库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对多沙河流上的水库,为使其能延长使用年限而采取的水沙调度方式已经取得了成果。由于水库的大量兴建,对于水库优化调度也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探讨。在中国,丰满水电站、丹江口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等水库的调度工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⑵ 水库对洪水调度有什么作用
水库对洪水的调度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滞洪就是使洪水在水库中暂时停留。当水库的溢洪道上无闸门控制,水库蓄水位与溢洪道堰顶高程平齐时,则水库只能起到暂时滞留洪水的作用。
⑶ 水库调度的主要内容
水库调度的主要内容:拟定水库调度方式、编制水库调度计划及确定各项控制运用指标、进行面临时段的实时调度等。
(3)水库调度遗传算法代码扩展阅读:
水库控制运用指标主要有:
1、允许最高水位,即水库遇校核洪水允许充蓄到的最高水位,是判断水库防洪安全的重要指标;
2、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为预留防洪库容而限制蓄水的上限水位;
3、汛末蓄水位,即水库在汛末计划充蓄到的正常高水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库在下一个汛期到来之前可能发挥的兴利效益;
4、兴利下限水位,即水库在正常兴利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它反映兴利需要及各方面的控制条件;
5、防洪运用标准,即为水库本身及为下游防洪安全制定的防洪标准,一般采用一定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或以可能最大洪水为标准。
⑷ 利用C或C++或Matlab编程怎么绘制常规水库调度图
绘制常规调度图的步骤:
(1)选典型年
(2)逆时序按保证出力图推算
编程实现的话,我没做过,关键是以下两点:
(1)根据来水排频选年:排序、求个经验频率就行
(2)已知出力的逆时序试算:可以用迭代试算
然后再加一下,容错判断之类的,就差不多了
顺便说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专业问题里面,可能会有更多人回答的
⑸ 丹江口水库的调度运行
(1)泵站建成前.由于清泉沟、陶岔自流引水需控制库水位在供水期束(5月初)不低于146.50m,以满足灌溉保 证要求,而发电固供水期末水位较高,在进入主汛期后易产生大量弃水,不利于充分利用水量。这个矛盾一直困 扰着初期规模丹江口水库调度。
(2)泵站建成受益后,不必控制供水期末库水位146.50m,相反电站可降低库水位,腾出库容,以和减少汛期 弃水.充分利用水量.方案I体现了这种精神。多年平均弃水为67.1亿m,较原设计方案77.4亿m减少弃水10.3亿 m。,提高水量利用系散2.6,增发电量1.12亿kwh,水库蓄满机率加大.梢落加快,水位变幅加大,调节库容得 到充分利用。
(3)若泵站建成前后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不作调整,仍维持原设计方案.则年发电量不变,均为41.5亿kWh,保 证出力为247Mw,相应保证率泵站建成后略低,为94.4,灌溉引水方面,泵站建成后引水13.0亿m,较泵站建成 前的12.5亿m增加引水0.5亿m。可见,泵站建成后,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不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调整,就不能 充分利用泵站特点。发挥丹江口水库最大的综合利用效益。
⑹ 水库调度的简介
一种控制运用水库的技术管理方法。是根据各用水部门的合理需要,参照水库每年蓄水情况与预计的可能天然来水及含沙情况,有计划地合理控制水库在各个时期的蓄水和放水过程,亦即控制其水位升、降过程。一般在设计水库时,要提出预计的水库调度方案,而在以后实际运行中不断修订校正,以求符合客观实际。在制定水库调度方案时,要考虑与其它水库联合工作互相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⑺ 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三峡水库调度,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和安全运行的监督,三峡库区水资源和河道的管理以及水行政监督检查等。
前款所称三峡水库调度,是指三峡水库汛期的防洪调度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第三条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灌溉、旅游等综合功能。第四条水利部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的监督工作。
长江水利委员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水利部的授权,负责三峡水库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工作。
重庆市、湖北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三峡库区水资源和河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三峡库区相关管理工作。第五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商重庆市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划定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第六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三峡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并按照管理权限,对管辖范围内各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活动。第七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联合执法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和巡查制度。第二章水库调度第八条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和三峡水库洪水调度方案、调度规程、年度汛期调度运用计划以及防洪调度指令进行,并服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管理。第九条三峡水库的洪水调度方案,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编制,征求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第十条三峡水库的年度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应当依据工程规划设计、经批准的长江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和洪水调度方案、三峡水库洪水调度方案以及工程实际状况,由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在兴利服从防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编制,经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查同意后,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批准。第十一条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或者长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下达的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指令,具体负责三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实施。
三峡水库的发电与航运调度应当服从防洪调度。第十二条三峡水库的水量调度,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或者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三峡水库调度规程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水量实时调度指令进行,并服从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调度指挥和监督管理。第十三条三峡水库的水量分配与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与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注意维持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的合理水位和流量,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第十四条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商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制订,经水利部审查,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第十五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组织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编制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征求重庆市、湖北省以及三峡水库下游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后,报水利部批准。第十六条长江水利委员会应当依据经批准的三峡库区及下游河段水量分配方案(或者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以及汛前消落期、汛后蓄水期和枯水运用期的水量调度运用计划,下达水量实时调度指令。
三峡水利枢纽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水量实时调度指令,具体负责三峡水库水量调度的实施,并按照水量调度指令做好发电计划的安排。
⑻ 什么是水库调度的洪水错峰 三峡水库属于什么类型的水库
水库错峰调度是指,水库的上游、下游同时发生洪水,为避免上下游洪水遭遇,通过水库拦蓄消减水库上游洪水,待下游洪水平安度过防洪保护对象后再把水库拦蓄洪水排泄的调度方式。
水库类型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地形分,可分为峡谷型和湖泊型。三峡水库属于峡谷型水库,特点是库区狭长,尾水顶托较远。
⑼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文频率计算与研究
1)根据大任水库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比较,以矩法、概率权重矩法、单权函数法和双权函数法的参数估计成果为依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适当调整后作为GA(遗传算法)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评价个体适应度应把目标函数求极小值转换为求极大值。
2)采用12组GA运行参数组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分析GA运行输出的成果图,确定GA运行参数较合理的取值。
3)采用30次连续计算的方案,对GA进行操作,然后分别计算这30次GA计算所得的降雨量值与实测降雨量值之间的相对误差,选出相对误差较小的一组所对应的水文特征值,计算理论降雨量,与实测降雨量一起绘于图上,分析拟合情况,并与传统的矩法、概率权重矩法、单权函数法和双权函数法计算成果相比较,分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最后,计算设计洪水,绘制洪水过程线。
⑽ C语言水库调度程序
防洪调度方式 可分为水库对下游无防洪任务和有防洪任务两类。前者只需解决大坝安全渡汛问题,一般采取库水位达到一定高程后即敞泄的调度方式;后者应统一考虑大坝安全渡汛及下游防洪安全,在调度中严格按照所用的判别条件(如防洪特征库水位、入库洪峰流量等)决定水库的蓄泄量,在水库防洪标准以内按下游防洪要求调度,来水超过水库防洪标准,则以保大坝安全为主进行调度。下游防洪调度方式一般有固定下泄量方式及补偿调节方式。(见水库调洪计算、防洪调度)
兴利调度方式 包括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方面,一般要求尽量提高需水期的供水量,常采用以实测入库径流资料为依据绘制的水库调度图进行调度,以具体控制水库的供水量。调度图由调度线划分为若干个运行区,其中主要包括:①以保证正常供水为目标的保证运行区;②以充分利用多余水量扩大效益为目标的加大供水区;③遇枯水年降低供水量幅度以尽量减少损失的降低供水区。在运行中由库水位所在运行区决定水库的运行方式及供水量。对于发电方面,除了尽可能减少弃水、充分利用水量以外,还要十分注意利用水头的问题(见水电站运行调度)。
综合利用调度方式 承担防洪、兴利两种以上水利任务的水库的调度方式,除了考虑以上所述防洪、兴利的调度方式之外,还要着重研究处理防洪与兴利的结合及兴利各任务之间结合的问题(见综合利用水库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