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么教孩子算数掰手指头
你见过10岁的孩子掰着手指头算数的吗?没有吧?所以说这只是宝宝某个阶段的表现,等到对数字熟练了,自己就不用掰手指了。
❷ 小孩子爱掰手指算数学算式,请问有什么办
答:这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正确引导,可以让他学习速算;可以学习史丰收速算法。用左手一只手来算:所有的10以内的数字都是以拇指为准,拇指收起来就是1;拇指食指同时收起来为;,依此类推,全收起来握成拳头,就是5。从拳头开始伸出拇指为6;伸出拇指和食指为7;依此类推,手指全部伸出为10。有一些计算口诀,我在1979年看过。书名《史丰收速算法》在网络查孔夫子旧书网或其它旧书网,应该有卖。
孩子一旦养成习惯,不容易改,如果强行改过,孩子可能从此会放弃这门功课。那就适得其反了。中国式的教育主张改变孩子的习惯,而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是尊重孩子的习惯;从引导方面下功夫,既满足了孩子的习惯,又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长处发展,使短处变为长处。其实掰手指算数有为法之处吗?没有!影响谁了吗?也没有!无非是家长觉得自己脸面不好看罢了。如果将来你的孩子成为了数学家,又有谁不佩服您呢?走自己的路,我们是为自己为孩子而生活,不是活给那些说三道四的人看的。培养孩子要经常表扬和鼓励,不要摆出家长的架子,孩子的一切必须服从你;那样的话,你的孩子会学成四不像。他不会有成就的。
如果孩子长期遭受批评,将来他什么都不敢自己做,凡事都要依靠父母,就会成为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人吗?
再强调一遍,孩子的成长是在鼓励的声中逐步发展的,批评只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才是家长该做的。等到孩子成长起来了,别人只会羡慕你,不会其实你的。与从不同,就会有人说长道短,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提醒注意:给孩子买书一定要买最新版的,孩子就是你们夫妻最大的资本。
❸ 四年级的小朋友数学算术还要用手指掰,怎样提高小朋友
四年级的孩子按理说应该已经开始学习乘除法了,手指明显已经不够用了。。
现在需要做的首先是帮孩子补缺补漏,加减法先熟练掌握。
四则运算的熟练运用是需要大量做题的,下个啄木鸟查查,一键检查。
检查后针对不会的题型用app带的口算练习功能针对性练习。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一定的帮助。
❹ 掰手指算数学题,真的科学吗
我觉的挺科学的。
虽然我们有很多让孩子算题的简单方法,拜手指算数学题,有的家长觉的是很老土的教学方法。
其实拜手指算数有很多优点的:
1.拜手指算数,可以手脑并用,可以锻炼脑筋,又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
2.拜手指计算的过程,让孩子有个数量的概念,比如一个手指和十个手指在数量上有多大区别,也有用小玩具或小棒来进行教学的,孩子们会对数量在大脑中有个直观的印象,比如1个和10个多多少、还是少多少呢,只用数字写在纸上可能会计算,理解上就差一个层次了。
3.我们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反对孩子小时候就用简便方法计算算数题,说那样算题速度是快了,但孩子的逻辑思维就没有锻炼的机会了,把算数的动脑筋题搞成写答案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一般不让孩子们用计数器做题的原因。
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大家怎么想的呢?欢迎留言!
❺ 幼儿在算数过程中掰手指头好吗
幼儿在算数过程中掰手指是不太好的,可是你又克制不了他,因为这是小朋友学算数的一个必经过程。他们下意识地就会想要用手指头去算数,这是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住的,但是怎么改掉小孩子这种习惯呢?这有点难度,我们改不掉他们的习惯,那就得学会用另一种方法。
小孩子的思维方式是行为性的,但算数这种东西又是抽象性的,所以他们在做算数题的时候,才会不自觉想要掰手指。因为他们需要用一种现实的行动来把抽象变得现实,从而得到答案。所以父母老师在教小孩子算数的时候可以尝试用小木棍,小石头,小方块等具体实物来教他们,毕竟手指头也有不够用的时候。用这些小玩意,不仅可以给他们一个形象具体的东西来将抽象变成现实,更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忘掉掰手指头这回事。小孩子还太小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相比于成年人来说还比较落后,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一成不变,所以需要家长老师的引导,才可以让他们学得更好,才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想要教好小孩子真的是一件很费力的事,因为他们真的是好难教,他们认为对的一般都不好纠正。可是要是你现在不纠正过来,等以后就麻烦了。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给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样对他们以后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很好的,有句话说得好,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掰手指算数也是一样。
❻ 10-2=( ) 1年纪水平 老师让掰手指的计算方法 谁能视频演示下、财富很高
先把十根手指伸出来,两只手都把大指弯过去就是10-2=?再数有几根手指。
最后得出10-2=8
❼ 由掰手指谈起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很多妈妈问过我,为什么孩子学习计算总是掰手指呢?怎样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呢?面对这些计算问题,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的经验,现在来和大家分享。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来说,学前儿童计算掰手指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的计算启蒙是依靠动作来计算的,需要的是直观形象先看,然后是动作上的思维。不久,随着孩子计算经验的积累,就不需要动手了,而是想着动手的过程就可以心算了,这个时候是孩子思维的一个飞跃,说明孩子会心算了,但这只是形象思维的心算。更高层次的心算是无形的,根据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去推算的,这用的是抽象思维。这时,孩子的思维水平就更高了。 其实计算最难的是会,快就容易多了。快没有好办法,快的方法孩子知道,不信你问孩子他一定会告诉你。那是唯一的方法。因为快速计算是一种技能,技能形成的原来很简单,就是那个方法,不说也明白的那个方法,哈哈!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掰手指计算,家长应该意识到问题的实质不是孩子的抽象思维比较弱,而是孩子练习量达不到,一道简单的计算没有上千遍的练习,孩子是难以理解难以达到心算状态的。对此,不应该强制撤销掰手指,也不能任其停留于掰手指。解决问题的出路是:要顺应孩子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让孩子积极借助“拐棍”来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不要让孩子因此而羞惭、内疚),借助的“拐棍”要逐渐由很具象过度到逐渐抽象,为了让孩子对数的概念更清楚,我们研发团队研发了专利的教具计数器,它的道理和掰手指,数小棒有相同的道理,但比数小棒和掰手指会让孩子更加直观的理解数的概念,还可以帮助孩子解决手指头不够的问题。嘻嘻 在生活中掰手指计算——数小棒计算——数图画计算——数点子计算——数字计算。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孩子“水到渠成”地甩掉“拐棍”,让孩子的抽象思维发展起来了。 从直观上先进行第一步的感知理解,第二步让孩子进行动手操作,这一步是孩子学好计算很重要的过程,在动手数和摆的过程中,孩子会对数的概念非常的清楚。再说说计数器对孩子学好计算能起到怎样的效果,计数器上的珠子,一颗珠子就表示一,在课堂上我会先要求孩子按顺序1到10的拨入和拨去。然后我会报数孩子进行拨珠练计算,例如3+2+1+4+5-3-2-4-1等于几一系列的练习,这一步对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自信心和对计算的兴趣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自信心,下一步就可以脱离计数器,孩子用眼睛看着拨,最后是不看计数器老师报数孩子也能很快的说出答案。在课堂上,每到这个环节,家长们都会感到非常神奇,没有用任何的口诀和方法。家长们算不出来的题孩子们一下子都会了。除了这些练习孩子们还可以在计数器上练习10以内的分解组合,在动手拨的过程中,10以内的分解组合孩子们会练的特别熟练,那么计算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20以内100以内的计算家长都是不用担心的。学好计算除了在计数器上练习分解组合,还可以让孩子拿物品动手来摆分解组合,先按顺序来摆,再打乱顺序来摆,最后在让孩子来说。这个环节对孩子学习计算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