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决定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弱天线数量
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弱,其实与天线数量的关系不是太大,现在的三天线,四天线,多天线,多数是商家的炒作而已,你要想信号强一点的话,有以下几点:
路由器放置的位置,尽量放在所有房间的中间位置,让路由器与每个终端距离尽量小
在放置路由器时不要将路由器放置在墙壁位置,因为路由器的信号是以天线为圆心的旋转发射,墙壁会影响传输。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⑵ 信道的多少与收发天线的数量有关系吗在一个通信系统中如何确定信道的多少
信道的多少与收发天线的数量有关系,而信道的多少,则要看该基站覆盖用户数来确定,一般来说,用户数越多,而需要的信道就多,相应的增加天线数。但一个基站最多就3根天线,按120度的覆盖角度,3根天线就达到360度全方位覆盖。
⑶ TDS-LTE小区的天线数量到底是多少
正常来说,一根天线,有9个接口,其中8个用来工作,另外一个用来校正。
而后面说的port0与port1这个就要跟mimo关系有关,比较复杂,楼上可以再看看mimo中相关技术文档,希望能帮到你
⑷ 请问智能天线两种算法EBB和GOB比较仿真要用什么软件,有哪位高手进行过类似的研究实验吗
用Matlab仿真比较好。
目前智能天线的赋形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GOB(Grid Of Beam)算法(又称波束扫描法):它是基于参数模型(利用信道的空域参数)的算法,使基站实现下行指向性发射。
GOB算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将整个空间分为L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初始角度。以各个区域的初始角度的方向向量为加权系数,计算接收信号功率,然后找到最大功率对应的区域,再将该区域的初始角度当作估计的到达角。 利用上下行信道对称的特点,确定赋形角度。
二、EBB(Eigenvalue Based Beamforming)算法(即特征向量法):通过对空间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值的分解来得到权矢量。实现方法就是找到第K个用户的权矢量w^(k) 使得r最大。
EBB算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1)对于整个波束空间,找到使接收信号功率最大的赋形权矢量。这通过对用户空间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找到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权矢量。
(2)对用户空间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求得到达角度个数和对应方向。
两种算法的比较:
从算法难度来看,EBB算法的实现难度略高于GOB算法;
EBB算法得到的是全局最优解,而GOB算法得到的是局部最优解;
在低速情况下,EBB算法性能优于GOB;
在高速情况下,EBB算法与GOB算法性能基本相当
在城区,无线的传播环境很恶劣,EBB算法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另一种描述:
目前比较常用的波束赋形算法有2种:GOB算法和EBB算法。
GOB算法是一种固定波束扫描的方法,对于固定位置的用户,其波束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宽度也随天线阵元数目而确定。当用户在小区中移动时,它通过测向确定用户信号DOA,然后根据信号DOA选取预先设定的波束赋形系数进行加权,将方向图的主瓣指向用户方向,从而提高用户的信噪比。
EBB算法是一种自适应的波束赋形算法,方向图没有固定的形状,随着信号及干扰而变化。其原则是使期望用户接收功率最大的同时,还要满足对其他用户干扰最小。
实际设备中采用了EBB算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仅下行有波束赋形技术,上行方向,手机天线无法进行波束赋形,基站多个天线此时主要用于分集接收。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天线阵的运用,上行信号到达每个天线的时间是不一致的,但天线之间的相差是可以预知的,只要将每个天线上的上行信号做一个加权处理,所得信号将是同相信号,将天线阵上的信号相加,即可增加10logN*N db(此处应为10logN db——本人注)的信噪比; 同理下行时,首先根据上行信号估计空间特性,然后在天线阵上发送具有相差的信号,使各个天线下行信号到达接受机的信号同相。上下行中相位的加权运算就是波束赋形。
注解:波束赋形工作由基站完成
⑸ 天线增益的计算公式
可用下式估算其增益:G(dBi)=10Lg{32000/(2θ3dB,E×2θ3dB,H)},式中, 2θ3dB,E与2θ3dB,H分别为天线在两个主平面上的波瓣宽度;32000为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可以这样来理解增益的物理含义: 在一定的距离上的某点处产生一定大小的信号,如果用理想的无方向性点源作为发射天线,需要100W的输入功率,而用增益为G=13dB=20的某定向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时,输入功率只需100/20=5W 。
换言之,某天线的增益,就其最大辐射方向上的辐射效果来说,与无方向性的理想点源相比,把输入功率放大的倍数。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2.15dBi。4个半波对称振子沿垂线上下排列,构成一个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dBi( dBi 这个单位表示比较对象是各向均匀辐射的理想点源)。
如果以半波对称振子作比较对象,其增益的单位是dBd 。半波对称振子的增益为G=0dBd(因为是自己跟自己比,比值为1 ,取对数得零值。)垂直四元阵,其增益约为G=8.15 –2.15=6dBd 。
(5)天线数量算法扩展阅读
无线天线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扇形天线、平板天线等类型。 其中全向天线适在各无线接点距离较近、需要覆盖较多数量无线设备及客户端的场合,但这些设备的增益大多较小,信号传递距离较短。
定向天线包括八木定向天线、角型定向天线、抛物面定向天线等品种,适在各无线接点位置距离很远,并且无线接入点集中、数量较少且位置固定的环境。这种天线具有信号传递距离长、能量汇聚能力强的特点。
扇形天线可以多角度的覆盖,如果无线接入点集中在该天线的覆盖范围内,可考虑选购此类天线,它具有能量定向和汇聚功能。平板天线的角度范围可分为30度和15度,比扇形天线的信号覆盖范围小,但它的能量汇聚能力更强,可用在无线接入点相对较远、更为集中的环境。
⑹ 无限路由器,一根天线和多根天线有没有区别
有,两点区别总结:
1.实际运用过程中的影响并不大,这包括信号掩盖、信号强度,天线多速度快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抛开现已很少见的单天线,剩余的“多天线”都只是完成MIMO技能的“介质”或许说是“东西”,区别在于运用的架构不相同罢了:常见的双天线商品主要用1T2R或2T2R,三天线商品则用到的是2T3R或3T3R。理论上,添加天线数量会削减信号掩盖盲点,但我们通过很多的评测证明,这种区别在一般家庭环境中彻底能够忽略不计。至于信号强度和“穿墙”则取决于发射功率,这个东西工信部作过规则,不得高于20dBm(即100mW),“天线越多信号越强”也就不攻自破了。最终的定论即是,只需路由采用了有用的MIMO技能,无须介意天线数量。
2.天线数量越多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就越好,但是,信号好的意思并不是说无线路由器天线数量越多,它的无线信号的发射能力就成倍增长,穿透力就越好,事实上,多天线无线路由器信号只是比单天线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强10%到15%左右而已,简单的表现就是单天线无线路由器在经过一堵墙相隔后,它的信号剩下一格,而多天线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则徘徊在单格与两格之间,一般不敏感的人群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差异,除非使用WIFI信号测试软件才能很直观的看见无线信号的差异,而且双天线与四天线的无线路由器相比,无线信号强度几乎是一样的。根据实验测试结果我们总结了一下意见,无线路由器天线数量对于信号增强帮助不大,只是厂家利用大家的心理作用来提升产品价格的营销手段而已。
下面是相关的术语:
MIMO(多入多出)也就是多天线的技术是从802.11n协议之后才有的,之前的802.11a,b,g都没有。也就是说首先老一代的路由器(802.11n之前)绝对不会有超过一个以上的天线。而你买了一个最新的3天线支持802.11ac(最新协议)的路由器,如果你的设备是老产品,比如只支持802.11a,b,g的iphone3G,那么很遗憾,那么多天线对你没任何意义。如果硬要多天线同时发射,反而不会有好效果。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wifi应用的环境是室内。我们常用的802.11系列协议也是针对这种条件来建立的。那就是由于有很多建筑物或者障碍,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几乎不存在直射信号。我们管这个叫做多径传输。既然是多径,那么传输的路程就有长有短,有的可能是从桌子反射过来的,有的可能是穿墙的。于是这些携带相同信息但是拥有不同相位的信号一起汇集在接收机上。我们知道现代通信用的是分组交换,传输的是码(symbol)。由于上面所述不同的时延,造成了码间干扰ISI(inter symbol interference)。为了避免ISI,通信的带宽必须小于可容忍时延的倒数。
对于802.11 a,b,g 20MHz的带宽,最大时延为50ns,多径条件下无ISI的传输半径为15m。在IEEE 802.11协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最大范围是35m,这是协议中还有误码重传等各种手段保证通信,并不是说有一点ISI就完全不能工作。
也就是说,路由器的发射范围其实是协议决定的。对于802.11a,b,g,增多天线没有任何意义。假设这些天线可以同时工作,反而会使多径效应更加恶劣。
MIMO:
在维基网络的链接中(IEEE 802.11)我们可以发现从802.11n开始,数据有了很大的提升,首先802.11n有了40MHz模式,按照之前的理论,他的发射范围应该因此降低一半才对,而数据反而提升了一倍(70m),为什么呢。
这主要得益于多天线技术,刚才我们讨论的种种手段都是为了对抗恶劣的多径环境,但是多径有没有好的一面呢?事实上多天线技术也是基于多径的,我们称之为空间多样性。多天线的应用有很多种技术手段,这里简单介绍2种:波束成型(Beamforming)和时空分组码(主要介绍Alamouti's code)。这两种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多个接收天线。尤其是alamouti码,连信道信息都不用,只用数学运算就用两根天线实现了3dB的增益,所有老师都对此赞不绝口!
不需要多个接收天线的优点是,并不是所有设备都能装上多天线的。为了避免旁瓣辐射,满足空间上的采样定理,一般以发送信号之一半波长作为实体的天线间距。无论是GSM信号1.8GHz,1.9GHz还是wifi信号2.4GHz,我们暂取2GHz便于计算,半波长为7.5cm。所以我们看到的路由器上天线的距离大多如此。也应为这个原因,我们很难在手机上安装多个天线(别提三星那个7寸的手机谢谢)。
1波束成型(Beamforming):
借由多根天线产生一个具有指向性的波束,将能量集中在欲传输的方向,增加信号品质,并减少与其他用户间的干扰。我们可以简单笼统地这样理解天线的指向性:假设全指向性天线功率为1,范围只有180度的指向性天线功率可以达到2。于是我们可以用4根90度的天线在理论上提高4倍的功率。波束成型的另外一种模式是通过信道估计判断接收机的方位,然后有指向性的针对该点发射,提高发射功率。(类似于聚光的手电筒,范围越小,光越亮)。不过这种模式在哪个协议里应用我还不清楚。
2空时分组码STBC(Space—Time Block Code)
是在多天线上的不同时刻发送不同信息来提高数据可靠性的。Alamouti码是空时分组码里最简单的一种。为了传输d1d2两个码,在两根天线1,2上分别发送d1,-d2*和d2,d1*。由于多径,我们假设两根天线的信道分别为h1 h2,于是第一时刻接收机收到的信息r1=d1h1+d2h2,之后接受的信息r2=-d2*h1+d1*h2。接收到的这个2维方阵只要乘以信道,就可得到d1 d2的信息了……呃,似乎没解释清楚,没办法笔记不在身边,搜了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材料。总之呢就是Alamouti找到一组正交的码率为一2×2矩阵,用这种方式在两根天线上发射可以互不影响;可以用一根天线接收,经过数学运算以后得到发射信息的方法。
其他的MIMO呢,在概念上可能比较好理解,比如2个发射天线t1 t2分别对两个接收天线r1 r2发射,那么相当于两拨人同时干活,速度提升2倍等等。但是实际实现起来一方面在硬件上需要多个接收天线,另一方面需要信道估计等通信算法,那都是非常复杂,并且耗时耗硬件的计算。
讲上面两种实际上是MISO的方法也是想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天线多了不代表他们能一起干活。100年前人们就知道天线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了,但是天才的Alamouti码1998年才被提出来多天线技术的802.11n协议2009年才开始应用。
20年前人们用OFDM技术对抗由于城市间或室内障碍太多造成的多径衰落,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利用多径来提高通信质量。这是技术上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想当然”就可以实现的。由于上课时的笔记不在身边,总感觉有些没太大把握的地方。对于“假设工作在802.11 a,b,g SISO模式的三天线路由器,可否认为3根天线有较大的增益?”以及“处于两桥接模式路由器间的设备是否同时从两路由器下载数据,怎么进行同步?”亦心存疑惑。
⑺ 怎样求接收天线的增益
天线的增益计算公式为:
1、天线主瓣宽度越窄,增益越高。对于一般天线,可用下式估算其增益:
“G(dBi)=10Lg{32000/(2θ3dB,E×2θ3dB,H)}”。式中, 2θ3dB,E与2θ3dB,H分别为天线在两个主平面上的波瓣宽度;32000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2、对于抛物面天线,可用下式近似计算其增益:
“G(dBi)=10Lg{4.5×(D/λ0)2}”。式中,D 为抛物面直径;λ0为中心工作波长;4.5 是统计出来的经验数据。
3、对于直立全向天线,有近似计算式:
“G(dBi)=10Lg{2L/λ0}”。式中,L 为天线长度;λ0 为中心工作波长。
天线增益的意义:
天线增益不仅是天线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且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也非常重要,增加天线增益,就可以增大某个方向上的信号覆盖范围,或者范围不变,但该范围内的信号强度增强。
对于单天线而言,要想提高天线的增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天线的发射方向进一步缩窄,就是所谓的缩窄波瓣宽度。而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性能改善毕竟有限。通常直接提升带宽和频谱的方法也会受到各种条件制约,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在带宽和频谱不变的前提下,为了提高系统的用户容量、数据吞吐量和覆盖距离和范围,智能天线技术和MIMO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智能天线技术利用多个天线组成天线阵列,利用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向用户发送相同的数据,相当于某个方向上集中辐射能量,从而提高天线增益,而MIMO技术则在收发端都采用多个天线系统,利用多径传播等电磁波特性,发收不同数据,提高传输效率的同时,实现了空间复用。
从天线增益角度看,也可以认为不增大单个天线增益,而是增加天线数量,从而获得收发天线增益乘积的效果。
另外,无论天线阵列还是MIMO技术在传输信号时都采用了分集的技术,而该技术能够降低信号衰落的机会,减小信噪比的波动,从而获取一部分额外的增益,称之为分集增益。MIMO技术已经在基于LTE技术的4G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
⑻ 无线路由器的天线多少意味着什么望高手指点
关键是看天线增益,数量没什么太大意义,除了有些支持MIMO技术的又2根或者3根天线之外,大多数都是1根的
一般来说一根线是150M 两个线是300M 貌似还有3根线的~ 但主流还是前两种~(还有种54M的)
150M和300M主要是最大传输速度
无线信号的范围和稳定新主要取决于天线的个数
品牌也是很关键的
不同的品牌穿墙能力是不一样的 有些3米信号衰减一格 有些5米才减一格
无线路由还有安全性的考虑
⑼ 基站 天线 ADC数量
10个。基站天线就是用来和终端收发数据的天线,一般都在楼顶上。其中ADC是数据图形生成器是一种式仪器有10个。
⑽ 手机天线长度的计算方法
取手机通信频率为900MHz,根据公司入=c*f.可计算出手机信号波长为:0.33米。由于天线长度和电磁波长度成正比关系,经验值天线长度为波长的四分之一时效果最好,所以天线长度0.083米=8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