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鸿蒙os好用吗
鸿蒙os还是比较好用的。华为鸿蒙OS系统作为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物联网操作系统”,不仅仅可以搭载到手机产品上,同时还可以在汽车、智能家居、音响、手表、PC、电视等几乎所有智能终端设备,可以让用户在现实生活中,享受到全场景、多智能终端的科技体验。
通过华为鸿蒙OS系统就可以实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极大提高了用户日常使用体验,同时华为鸿蒙OS系统还内嵌了方舟编译器,在软件使用流畅度方面也是优于目前安卓系统。
未来发展
2020年华为除了手机、平板和电脑,其他终端产品将全线搭载鸿蒙系统,并在海内外同步推进。
截至2020年9月10日,面向RAM在128KB~128MB的IoT智能硬件源代码已经开放;计划在2021年4月前,RAM在128MB到4GB间的终端设备,包括轻车机及带屏音箱等在内的设备均可以获得相关的开源代码;计划到2021年10月,HarmonyOS源代码将会面向更多全场景终端设备开放。
HarmonyOS通过SDK、源代码、开发板/模组和HUAWEIDevEco等装备共同构成完备的开发平台与工具链,设备厂商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加入全场景智慧生态:通过使用分布式SDK,获得畅连、HiCar等7大能力快速接入。
2020年9月10日后,30+品类的128MB以下IoT设备整机可以使用开源代码接入;对于128MB以上、4GB以下的智能设备整机,HarmonyOS已经通过申请定向代码开始招募伙伴加入。
Ⅱ 鸿蒙OS 2.0即将开源,是自研还是套壳,460万关键代码揭晓答案
自从华为宣布自家的鸿蒙OS之后,外界的各种质疑声就一直不断。就像华为最开始宣布研发麒麟芯片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认为华为会成功,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华为的麒麟芯片已经完全不输于主流的手机芯片。然而在遭到打压之后,华为也是宣布了自家的操作系统鸿蒙OS,和上一次研发芯片一样,外界对鸿蒙OS的发展同样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之前也确实有不少大厂研发自家的系统,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除了不看好华为鸿蒙OS的发展之外,对于鸿蒙OS究竟真的是一款全新自研的操作系统,还是说它只是安卓换皮而已,至今还在网上有不同的说法。
因为在鸿蒙OS公布之初,华为方面表示将会兼容安卓应用。同时在鸿蒙OS 2.0开发者版本公布之后,支持的APP绝大部分还是基于安卓平台运行的。最近还有一个尴尬的事情,那就是用鸿蒙OS玩 游戏 ,被 游戏 误认为是安卓模拟器。种种迹象都让人认为鸿蒙只是安卓套皮而已。
所以,华为想要证明自己是不是自研系统,或许公布核心代码就是最好的证明。最近就有消息表示,华为将会在6.2号之后,陆续对鸿蒙OS 2.0开源。
鸿蒙OS 2.0大概有460万行关键代码,相当于Android 10 1525万行的三成,大约有1.8万个关键API,这也只有安卓10的一半左右。应用安装包的大小只有安卓的60%-70%左右。而且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电视等产品都可以通用。
既然华为敢开源鸿蒙OS的代码,就表示华为有信心认为自己并非是套皮而已。之所以目前华为兼容安卓应用,也是一种妥协吧,在前期鸿蒙OS并没有太多的应用可以使用,为了发展自家的系统,前期让用户先使用基于安卓平台的APP,等到自家的生态发展起来,安卓自然就可以全部抛弃了。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华为鸿蒙OS到底是不是套皮系统,相信答案很快就可以揭晓了。
Ⅲ 华为计划在手机上推出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系统相较于安卓有哪些优势
首先我从这两点先了解鸿蒙系统。
鸿蒙OS是华为为物联网时代打造的最先进的物联网统一的操作系统,目前已完成内核2.0版本、系统1.0版本研发,并且已发布了第一个应用产品荣耀智慧屏,也有计划不断升级和打造生态系统。从这一点看,鸿蒙OS就完全超越了除了谷歌FuchsiaOS之外的现有所有操作系统,鸿蒙是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而相比于谷歌FuchsiaOS还未正式发布,鸿蒙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了生态打造。未来是物联网+人工智能(Iot+AI)时代,现有的操作系统都不适用,所以在这一点上华为鸿蒙OS已经领先。
Ⅳ iOS 和 HarmonyOS(鸿蒙系统)更安全的是
HarmonyOS(鸿蒙系统)更安全,苹果系统经历事件检验和公司以及国家信用大量事实来看均不是安全的系统,只是和大部分系统一样没有病毒而已,没有病毒并不代表没有木马后门,只是没有影响你使用的病毒,但有窃取隐私和数据的后门以及无时无刻的收集资料!
1、初识鸿蒙,混沌中生
鸿蒙是谁?从哪里来?要干什么?
2019年8月9日,华为在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该系统率先部署在智慧屏、车载终端、穿戴等智能终端上,同时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也开始使用开源的鸿蒙OS。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介绍鸿蒙OS开发初衷时表示:“随着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到来,华为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操作系统的跨平台能力,包括支持全场景、跨多设备和平台的能力以及应对低时延、高安全性挑战的能力,因此逐渐形成了鸿蒙OS的雏形,可以说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鸿蒙应未来而生。”
不得不佩服华为远见卓识的发展战略以及自力更生的顽强斗志,就在最近,华为又推出HMS
Core(华为移动服务,Huawei Mobile Services),以及App Gallery
(主要面向海外华为手机用户的应用商店)。足以说明,华为已经正式把自主研发的产品应用生态放到台面上,和谷歌、苹果硬刚了。这个生态究竟能否稳固壮大,继而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呢?我们拭目以待。
下面,咱们回到今天的主角鸿蒙OS,来欣赏一下它的鸿鹄之志(开辟天地的壮志)吧!
(图片来源及版权所有:鸿蒙学堂)
2、鸿蒙OS凭什么与谷歌的Android、苹果的iOS竞争?
当前,用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天下两分,一哥是安卓,二哥是苹果,近乎达到垄断的地步。那么,初出茅庐的鸿蒙OS可以撼动两寡头的地位进而在市场上分一杯羹吗?我们且看鸿蒙OS的四大技术特性,孰优孰劣,自有分晓。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3) 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着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3、鸿蒙OS问题集锦
(1)鸿蒙OS的项目背景
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已经影响和渗透到许多科技行业和传统行业,智能化是必然的趋势。机器智能化是必然的,但是机器种类众多,若需要智能互联,就要求操作系统能适应多种设备多种终端。这意味着,操作系统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以适用不同种类的机器,并保持分布式的互联互通。为迎接和拥抱AI全场景时代和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华为特别定义出下一代的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操作系统——鸿蒙OS。 华为的初衷是,自立自强,开放合作,并努力做到核心技术上不受制于人不局限于人,这也是让华为更加领先的原因之一。
(2)什么是全场景?
根据鸿蒙OS架构设计,系统可运行在智慧大屏、穿戴、车机、音响、手表、手机、PC等等各种各样设备。通过一套系统,一个OS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以弹性部署,不管硬件能力强还是硬件能力弱的,都可以一套操作系统,可以统一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进行加载部署。同时应用强大灵活统一部署能力,我们一套OS能够运行在不同硬件能力上进行部署,适配丰富的万物互联时代IoT时代能力的操作系统。
(3)什么是分布式架构?
目前,我们目前所有的主流OS架构都是集中式的,即你的手机OS和你家的智能电视的OS各自独立,除了共同享有后台的数据,本身没什么联系。打个比方,即使你在手机和智能电视上同时打开一个APP,现在的实现也是各自运行各自的,你手机的操作不会影响到智能电视上APP的运行,除非是改了后台保存的数据。而华为的分布式OS,可以实现应用的协同处理。你在手机上的操作,可以同时在智能电视的APP界面上得到体现,手机关闭APP,电视上的APP也关闭。这就是多终端的协同处理,鸿蒙OS可以把多个终端统一管理,联合来实现某项功能。
(4)为什么叫鸿蒙?
鸿蒙在中文里面可能有“开天辟地”的意思,最接近的英语单词就是Genesis,开天辟地的意思。由于用汉语拼音表达鸿蒙太难发音了,华为给取名Harmony,希望给世界带来更多和平、方便。
(5)鸿蒙OS的研发始于何时?
华为10年前就开始探索鸿蒙。现在投入的人力接近5000人,短期内要把整个系统完善,所以工作量非常大。
(6)鸿蒙OS主要特点是什么?
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四大特点。
鸿蒙OS在分布架构上,实现模块化解耦,对不同设备进行可弹性部署。采用分布式软总线核心技术,将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和网络层等协议精简为一层,能提升有效载荷。还通过多方面提升IPC性能,在进程间通信效率提升5倍。
(7)鸿蒙OS可以用在智能手机上吗?
鸿蒙OS已经完全达到具备商用的程度,随时都可以出鸿蒙系统的手机,华为也做好了全面的准备。但华为还是希望继续使用全球共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生态,换句话说,一个开放的安卓系统和生态依然是我们的首选。 鸿蒙未来在穿戴设备、车机、PC等都可以使用。
(8)什么是微内核,它有什么特点?
所谓微内核,当然是相对宏内核来说的。微内核是提供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微内核仅仅提供基础的系统运行能力,以及为不同的程序/进程间提供一种消息的交互机制。而宏内核相当于一个是一个大主管,提供很全面的系统运行功能,例如时间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网络管理等等,安卓就是一种宏内核的OS。微内核的好处就是系统运行效率高,系统更加健壮,不容易出问题。微内核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进程间的消息交互的效率不高,如果有很多的消息同时交互,可能会有消息丢失、重传导致系统反应变慢。
宏内核不存在这个进程交互的消息通信问题,宏内核的系统功能常驻内核和内存,执行效率的确高一点。但是宏内核越来越多的功能会让系统越来越冗余,对系统硬件的要求很高,而且内部模块过于冗余,维护调试越来越难。
所以,宏内核的OS系统不适合一些轻量级的应用,如物联网。谷歌自己也在研究微内核的OS,为了万物互联,打造统一的OS,微内核的OS是必须的。但是华为的鸿蒙OS比谷歌的Funchsia走的更快了一些,因为鸿蒙在荣耀智慧屏马上要商用了。
(9)鸿蒙OS如何做到低延时高性能?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我们在前面说了,微内核的OS,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进程间的消息通信时,大量进程间消息一拥而上,导致大量消息被阻塞,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
鸿蒙OS的这个特性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鸿蒙OS内部把不同的进程消息确定优先级,采用专业的调度算法来合理调度进程间的通信消息,高优先级的应用优先保障,低优先级的应用排队处理。
这种机制就让微内核进程间的通信变的有序,不会出现大家一拥而上导致消息丢失的现象。其实这种基于优先级消息的调度机制在华为的高端通信设备,如路由器设备中早就使用,只是把这种机制用在了鸿蒙OS。
(10)为什么鸿蒙OS的安全性更高?
鸿蒙OS采用微内核设计,微内核本身的健壮性和安全性就比宏内核高很多。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因此不存在和系统功能的耦合性,让整个系统相对健壮。
宏内核集成了很多系统功能,功能越复杂,系统越复杂。虽然系统功能的通信效率有所提升,但是复杂的耦合性让系统的故障率也更高,这是宏内核OS的特点。
华为的鸿蒙OS基于微内核,因此可以让整个系统更加健壮,不会因为对系统功能的攻击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华为先进的验证测试算法,可以确保整个OS更加安全,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系统更加稳定。
(11)鸿蒙OS如何提高开发效率?
鸿蒙OS支持多终端的开发IDE,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也就是开发者可以一次性的生成在不同类型的终端中运行的APP。这个策略是和鸿蒙的跨多终端部署的策略紧密相关,如果相同的或不同的终端都需要重新编译适配,那么这个对开发人员典型是不友好的。
也就是如果开发者的应用,需要同时在手机、车载、物联网路由器使用,那么如果使用鸿蒙OS加上方舟编译器,只需要编译一次就可以,这样就可以实现多终端的部署和共享。
华为的方舟编译器可以为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将高级语言编译为系统底层的机器语言,机器语言的执行效率更高,同时也可以屏蔽不同的虚拟机的差异。
(12)鸿蒙是什么条件的开源 ?
鸿蒙开源是一个全面的开源。为了技术保密和核心的东西,在有一些地方分节奏开源,最终都会开源。
Ⅳ 鸿蒙系统当时在编译的时候用的是什么编程语言
根据华为公布的方舟编译器资料 可以推测鸿蒙系统是用C、C++语言编写
如何看待华为鸿蒙系统的开发?
可以预见的鸿蒙系统。
1、除华为外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会安装或重视。由于google禁售的是华为,对于小米等其他国产手机公司不禁售,因此小米等其他国产公司不会安装鸿蒙系统,即便出于公共形象的压力而安装,也不会真正重视,最多就是做个样子。
反正,内斗内行吧——除非华为让渡鸿蒙系统的控制权!
2、鸿蒙系统即便能够兼容安卓应用,在过了新鲜期之后,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度是关键。如果像阿里OS一样可以远程删除用户的app,就直接死翘翘吧。
保持软件开发商的利益和用户体验度的平衡,是鸿蒙系统能否生存的关键。开发商没有得到利益,不会开发鸿蒙系统的app;用户体验度差,用户就不会用鸿蒙系统。
Ⅵ 华为鸿蒙系统有什么特点
鸿蒙OS的设计初衷是为满足全场景智慧体验的高标准的连接要求,为此华为提出了4大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
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的“分布式OS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通过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和虚拟外设四大能力,将相应分布式应用的底层技术实现难度对应用开发者屏蔽,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也使最终消费者享受到强大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为各使用场景带来的无缝体验。
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 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3.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数学方法,从源头验证系统正确,无漏洞的有效手段。传统验证方法如功能验证,模拟攻击等只能在选择的有限场景进行验证,而形式化方法可通过数据模型验证所有软件运行路径。 鸿蒙OS首次将形式化方法用于终端TEE,显着提升安全等级。同时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华为方舟编译器是首个取代Android虚拟机模式的静态编译器,可供开发者在开发环境中一次性将高级语言编译为机器码。此外,方舟编译器未来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可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开发者计划及生态建设
此外,华为还公布了鸿蒙内核及OS的演进路标,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率先使用鸿蒙 OS 1.0。未来三年,除完善相关技术外,鸿蒙OS会逐步应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车机等更多智能设备中。
鸿蒙OS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生态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开发者。为快速推动鸿蒙OS的生态发展,鸿蒙OS将向全球开发者开源,并推动成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与开发者一起共同推动鸿蒙的发展,并通过讨论对产业或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健全的应用生态和庞大的用户基础,未来华为将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鸿蒙OS生态,通过聚焦新的价值,开放在通信、照相、全场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与各界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出面向消费者体验更佳的应用和服务,为产业注入新活力,共创全场景智慧化新体验与新生态。在超前的技术特性和战略布局下,鸿蒙OS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的极致体验,也能让设备商在5G+AI+IOT爆发的全场景智慧化时代抢占先机,让开发者以最少投入覆盖最多用户,快速实现全场景业务创新。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我们相信鸿蒙OS的推出会极大地提升产业的活力和生态的丰富性,希望鸿蒙OS的推出能够为全场景时代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我们欢迎全球开发者积极支持鸿蒙OS生态建设,共同为消费者打造全场景智慧化生活体验”。毕马威报告:区块链有望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投资者关注,尤其是在小额融资领域
据中证网报道,毕马威9日发布半年度《金融科技脉搏》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的金融科技投资活动相对淡静,部分原因是中国支付行业受惠于过去两年的投资增长和巨额交易,发展成熟度已显着提高。但金融科技业中多个较欠成熟的领域目前仍在快速成长,包括小额融资和消费金融。区块链有望吸引更多金融科技投资者关注,尤其是在小额融资领域。
Ⅶ 鸿蒙os用什么语言开发app
鸿蒙os所用的语言开发APP软件,这个只有是内部人员才能够知道的,应该是一些计算机方面的c语言之类的或者是更高级的语言。
Ⅷ 鸿蒙OS是用什么语言编写的,它的应用又是用什么语言可以编写
鸿蒙OS是基于Linux内核源码开发实现的,OS实现代码主要是C语言,并且内核提供的原生系统调用接口肯定也是C语言接口,上层APP应用兼容现有的安卓java程序,可能需要重新编译JAVA应用程序代码即可运行。
应用编写需要用java语言。
鸿蒙OS(英文:HarmonyOS)。在2019年8月9日,华为在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操作系统鸿蒙OS。鸿蒙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操作系统,一款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它将适配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等多终端设备。
(8)鸿蒙os代码编译扩展阅读:
技术特性:
1、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
鸿蒙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鸿蒙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使IPC(进程间通信)性能大大提高,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2、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
鸿蒙OS采用全新的微内核设计,拥有更强的安全特性和低时延等特点。微内核设计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内核功能,在内核之外的用户态尽可能多地实现系统服务,同时加入相互之间的安全保护。微内核只提供最基础的服务,比如多进程调度和多进程通信等。
3、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通过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
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鸿蒙OS凭借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分布式架构Kit提供屏幕布局控件以及交互的自动适配,支持控件拖拽,面向预览的可视化编程,从而使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真正的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在跨设备之间实现共享生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华为鸿蒙系统
Ⅸ 华为鸿蒙os的app包后缀是什么,用什么语言编写,和安卓app有区别吗
1、构建理念不同:谷歌的安卓系统主要出于移动终端以及智能电视、智能穿戴设备所考虑。华为的鸿蒙系统主要出于未来万物互联的角度,囊括了所有能够接入物联网的设备。并不仅仅局限于基于ARM架构的设备,甚至是基于X86或者其他更新架构的设备。
2、理念不同:导致系统复杂度、难易度不同,华为鸿蒙系统综合性要高于安卓系统。
3、资源获取的能力不同:华为的生态系统建设而困扰,物联网将会为华为带来大量的内容资源。短期内华为系统的生态建设将会被安卓系统所压制,毕竟两者不在同一个数量级。
(9)鸿蒙os代码编译扩展阅读:
至于华为为什么要基于Linux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其实很容易理解。首先,它可以很好地与Android应用程序兼容。毕竟,Android也是基于Linux开发的,这解决了很大一部分的生态问题。
此外,红梦是集计算机、手机、汽车等设备于一体的统一系统,Linux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生态也很好,基于Linux来开发,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生态,也解决了很大一部分。
Ⅹ 鸿蒙系统的代码是什么
基于C++开发的开源操作系统。鸿蒙系统一般指华为鸿蒙系统。华为鸿蒙系统(HUAWEIHarmonyOS),是华为在2019年8月9日于东莞举行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正式发布的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