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谈谈APICloud的使用感受啊不知道怎么样
一直在做PC端的HTML5开发,之前也用过Phonegap,一直关注Hybird开发的发展。前几天看到APICloud,试用了一下,整体感觉不错,我的看法如下:
优点:
1、方案完整,简化,上手快。因为有Phonegap的基础,了解概念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做出第一个小App花了一天半。
2、IDE整合做的不错,直接连接云端,SVN代码同步,直接连接手机App Loader真机调试,Log可以通过IDE输出,比模拟器真实,直观。
3、云编译很方便,跨平台打包,直接生成二维码,我的小App做完打包,直接发二维码给朋友用。
4、手机底层硬件/组件调用API很实用,测了一些,比如语音识别,都不错。
5、文档完备,相比开源项目往往缺乏文档,信息需要东拼西凑来说,APICloud的文档比较集中和全面。
② APICloud 社区ios编译失败 怎么办
最近公司有使用APICloud发开的需求,需要我这边提供一些模块包得封装。因为没有也是刚接触APICloud,所以也就在看官方文档 。下面讲一讲我再使用过程中得一点点东西。 首先,下载官方SDK,下载最新版本的模块开发SDK,找到里面的MolesDevProject_iOS.zip,这里面包含MoleDemo、MolesDevProject和说明文件。MoleDemo是一个官方的模块包封装和静态库生成的工程。MolesDevProject则是可以让我们自己调试的工程。 模块类实现 2.1. 新建模块类 新建一个UZMoleDemo类,继承于UZMole类,其中UZMole类为模块的基类。模块开发过程中文件命名时提倡加前缀,以避免和其它模块冲突。 2.2. 模块生命周期 当前端js中调用模块方法时,模块首先会被初始化,引擎会调用其 - (id)initWithUZWebView:(UZWebView *)webView 方法; 当模块所在的页面被销毁时,引擎会调用其 - (void)dispose 方法。 2.3. 启动方法 如果模块需要在应用启动的时候就执行一些操作,那么首先得在mole.json里面配置launchClassMethod,例如配置的方法为launch,然后在模块里面实现该方法,当应用启动时该方法就会被执行。 + (void)launch{ //在mole.json里面配置的launchClassMethod,必须为类方法,引擎会在应用启动时调用配置的方法,模块可以在其中做一些初始化操作;下面代码为注册一个实现了UIApplicationDelegate协议方法的对象,该对象中方法就会在需要的时候被调用,通过此方式可以实现第三方应用回调url解析、推送等常用功能 //UZApphandler 基础Object基类 可以做一些需要AppDelegate 实现的初始化 如初始化推送的AppKey等等 // UZAppHandler *appHandler = [[UZAppHandler alloc] init]; // [theApp addAppHandle:appHandler]; } 2.4. 方法调用 实现 - (void)showAlert:(NSDictionary *)paramDict 方法,用于显示一个对话框,该方法需要在mole.json里面配置,然后在前端js里面才可以调用该方法。 如果前端调用该方法时传入了一个function,那么在这里可以通过cbId字段获取该function对应的id,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把数据通过该function回调给js。 - (void)showAlert:(NSDictionary *)paramDict { _cbId = [paramDict integerValueForKey:@"cbId" defaultValue:-1]; NSString *message = [paramDict stringValueForKey:@"msg" defaultValue:nil]; UIAlertView *alert = [[UIAlertView alloc] initWithTitle:nil message:message delegate:self cancelButtonTitle:@"取消" otherButtonTitles:@"确定", nil]; [alert show]; } 2.5. 回调 我们在这里实现UIAlertViewDelegate中的 - (void)alertView:(UIAlertView *)alertView didDismissWithButtonIndex:(NSInteger)buttonIndex 方法,将用户点击的按钮index回调给js端,代码如下: - (void)alertView:(UIAlertView *)alertView didDismissWithButtonIndex:(NSInteger)buttonIndex { if (_cbId >= 0) { NSDictionary *ret = @{@"index":@(buttonIndex)}; [self sendResultEventWithCallbackId:_cbId dataDict:ret errDict:nil doDelete:YES]; } } 当然,也可以定义自己的方法method,同时要修改mole.json的配置 注意不要[+]以及引号的英 汉。{ "name":"moleDemo",//模块包名一致 "class":"UZMoleDemo",//模块类名 "methods":["showAlert","method"],//自己定义的方法名 "launchClassMethod":"launch"//是否执行launc类方法 } 找到widget目录下html目录里面的mole-con.html,我们在这里面调用showAlert等方法,如下 var param = { msg:"Hello App!" }; var demo = api.require('moleDemo');//模块包名称 (mole.json 这里 模块包名称 三者要一致) demo.showAlert(param, callBack);//传参数调用方法 和回调 function callBack(ret, err){ var msg; if (ret.index == 0){ msg = "点击了第一个按钮"; } else { msg = "点击了第二个按钮"; } api.toast({ msg:msg }); } 调试好了之后,把添加 修改的文件 加入MoleDemo的静态库工程(也可以自己创建),去掉没用的,选择iOS device编译,复制静态库文件。 创建文件夹名称和模块包一致,里面在创建target文件夹,把静态库文件粘贴进来,加入用到了第三方的Framework和bundle束也放进来。 target同级目录粘贴mole.json文件,返回压缩成zip文件. 获取在apicloud创建的应用的Id 修改widget下config.xml 顶部的id,复制压缩widget文件。在apicloud控制台,转到该应用,选择代码部分,上传widget.zip 跳转模块中自定义模块上传模块包,名称必须和模块包名称一致。保存 编译,如果没有意外,你就能扫二维码 下载安装你的应用到手机了。 这里默认的时apicloud提供的证书,加入要改自己的就看证书栏目,都有教程的。Mark!
③ 如何在APICloud平台使用腾讯X5浏览器
原生APP使用腾讯X5的流程:
1,登录APICloud官网
2,进入控制台创建 “Native”
3,创建成功后进入该应用的预览界面,点击左侧“动态生成”,进入SDK编译界面
4,在平台选择处勾选“腾讯X5(android)”
5,点击“编译SDK”按钮进行编译
6,将编译完成后的SDK下载,集成至你的APP项目中使用
7,集成该SDK后的APP在调用SuperWebview加载H5页面时,将使用X5引擎执行
如果是打包"webapp" 应用,也是一样的,登陆APICloud后,进入控制台创建“webapp”,设置完“端设置”、“证书”等配置后,点击云编译,可直接选择腾讯X5(Android)进行编译,编译完成的APP将使用X5引擎加载运行。
④ 如何在APICloud平台使用腾讯X5引擎
原生APP使用腾讯X5的流程:
1,登录APICloud官网
2,进入控制台创建 “Native”
3,创建成功后进入该应用的预览界面,点击左侧“动态生成”,进入SDK编译界面
4,在平台选择处勾选“腾讯X5(Android)”
5,点击“编译SDK”按钮进行编译
6,将编译完成后的SDK下载,集成至你的APP项目中使用
7,集成该SDK后的APP在调用SuperWebview加载H5页面时,将使用X5引擎执行
如果是打包"webapp" 应用,也是一样的,登陆APICloud后,进入控制台创建“webapp”,设置完“端设置”、“证书”等配置后,点击云编译,可直接选择腾讯X5(Android)进行编译,编译完成的APP将使用X5引擎加载运行。
⑤ APICloud平台云编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编译失败只有2种原因:1.证书信息不符。2.widget文件夹中含有中文名的文件。
⑥ apicloud和hbuilder哪个性能好,开发的app流畅
最佳答案好水啊,实在看不过眼,首先apicloud是一个框架,hbuidler是ide工具,两者没什么可比性。
我来推荐一个国外免费开源的项目吧,Ionic framework,我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它支持google的angular js,相信有过angular js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肯定体验到了angular风格比jquery风格的优势。
另外说到这类混合app的流畅度,关键要看各个平台的webview对html5的支持程度和解析方式,ios不说了,无论appcan,appcloud还是hbuilder里集成的mui都非常流畅,问题在android平台上,4.4之前版本的webview性能太差,而且对html5的展现效果是有差异的,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android平台上继承了intel的crosswalk作为webview,低端机上的流畅度大大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我推荐的解决方案是ionic+cordova+crosswalk的框架,当然ide可以选择hbuilder,,还挺方便。
⑦ 请问APICloud可以把一个web网站快速打包成APP么
有更简单的,且功能更强大,花3分钟时间立马拥有自己的APP,一键生成Android与IOS,点击进入初雪云
⑧ APICloud的App定制是什么流程
第一步:需求预评估
登录App定制平台网址,3分钟填写您的需求
第三步:云编译和上线
App开发步骤完成后,所有文件将集中进行云编译,打包成安装包并生成iOS和Android双系统
最后,APICloud官方保证您的项目顺利上线至Apple Store和Android各大应用商店中。
⑨ apicloud怎么封装app
你创建的APP里,该设置的都设置完后,选择云编译,就可以生成APK了~
⑩ 听说APICloud开发手机APP只需要七天,真的有那么快速么
分享一下APICloud的使用体验:
一直在做PC端的HTML5开发,之前也用过Phonegap,一直关注Hybird开发的发展。前几天看到APICloud,试用了一下,整体感觉不错,我的看法如下:
优点:
1、方案完整,简化,上手快。因为有Phonegap的基础,了解概念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做出第一个小App花了一天半。
2、IDE整合做的不错,直接连接云端,SVN代码同步,直接连接手机App Loader真机调试,Log可以通过IDE输出,比模拟器真实,直观。
3、云编译很方便,跨平台打包,直接生成二维码,我的小App做完打包,直接发二维码给朋友用。
4、手机底层硬件/组件调用API很实用,测了一些,比如语音识别,都不错。
5、文档完备,相比开源项目往往缺乏文档,信息需要东拼西凑来说,APICloud的文档比较集中和全面。
缺点:
1、缺乏常见模式App的完整框架Demo,比如:一个带头部信息,底部导航和侧边菜单的应用框架用APICloud的UI组件怎么写,页面间跳转和参数传递怎么写,这些都是动手开发之前最先要解决的问题。Demo App里的组件示例有用,但是框架和基本流程要先跑起来。
2、UI组件不够丰富(也可能是我了解还不够),我尝试写测试App的时候最先考虑用APICloud提供的UI组件,但是发现很散且不成体系,无奈只好用JQMobi搭建了UI框架,虽然知道既然APICloud宣称可以实现原生App体验,像我这样使用第三方JS框架的方式肯定是不推荐的。
3、IDE联机调试的Log输出不稳定,经常断线。
4、文档层次和细致程度还不够。文档现在的层次有点混乱,不好定位信息,最好分一下类别,比如媒体类,通讯类,等等。另外还有一些API没有说明文字。
总结:
由于只试用了两天,具体底层API是否可以很好的支持常见功能还没能完整测试。但是就我用到的部分,可以说已经很好用的,比Phonegap易学易用,很方便。对于应用类App开发来说绝对是利器,尤其是对我这样PC端HTML5开发很熟但是手机原生开发不熟的人,入门成本基本为0。所以,很棒,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