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加权平均法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大兴公司2005年期初存货10000件,成本为40 000元,本期销货60 000件。本期进货情况如下;
日期 单价 数量
4月7日 4.10元 20 000件
5月18日 4.15元 30 000件
9月6日 4.21元 20 000件
11月20日 4.25元 8 000件
采用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40000+20000*4.1+30000*4.15+20000*4.21+8000*4.25)/(10000+20000+30000+20000+8000)=4.1443
发出存货成本=60000*1.1443=68658元
本期分录:
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8658
贷:原材料 68658
一次性加权平均法是相对于移动加权平均法来说的,一次性加权平均法是一个会计期间只采用一次以上这种加权计算法。
而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每次销售的时候都要按加权计算法计算。假如一个月内卖10次货,那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月底内用加权算法计算一次,而移动是每次卖货都要用加权算法计算。移动加权平均法在频繁销货的时候计算量很大
❷ 请问用gpa北大算法算出来各科成绩后,怎么根据各科学分高低再加权呢还是直接平均wes呢
按照学分加权。
比如5学分的课,就用学分和绩点相乘。最后加起来除以总学分。
比较坑爹。
另,绩点计算公式还是凸函数。。。。你懂的
❸ GPA和加权换算
本质上来说你可以把gpa看成是一种加权的特殊方式。区分在于:正如gpa英语全称是grade
point
average,意思就是平均成绩点数,它不是用每个绝对分数,而是分数段的一视同仁化(忽略微小差值)。
比如说,1个人2门课,88,86
四分制gpa算法下,88和86可能归入一档来计算,用其对应绩点分来计算。比如都是3分(现在的趋势是分档更为细化)
加权算法下,用88乘以学分,加上86乘以学分,加权计算平均。
gpa主要是从英美五分制(abc那种)演变过来的,一方面更为宽松因为不要求那么一两分的分差比较,另一方面由于不同档之间差距较大所以趋势是分档愈发细化(比如原来有可能88和81都算入80-89的档,现在细分为80-84和85-89两档归入)
❹ 什么是加权算法
加权算法就是“各科分数(百分制)乘以各科学分,然后把相加的总和除以学分总数,再乘以4/100”
❺ “加权算法”是什么意思
你说的太笼统了。所谓的加权就是每一位按照权值进行相乘,然后再相加。
比如说十进制数,每一位都有相应的权值,个位的权是1,十位的权是10,一次类推。那么十进制数的值哪?就是用每一位上的实际值乘以这个位上的权值,然后再加到一起。
当然加权算法有很多别的应用,也有很多别的扩展。概念上是这个样子,看你用的特定领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❻ 大学学分加权平均绩点怎么算
大学里的加权平均分也就是平均学分绩点,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国内高校通用的绩点计算方法为: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
教育局关于绩点的规定有:
为了使GPA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务部还规定各门课程都大致符合正态分布,再次强调:各门课程最后确定的总成绩中,优秀率(85分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应有1%-10%。
各院系教务员在录入成绩之前,应对成绩分布进行检查,如偏离太远,应将成绩交院系主管教学的院长/主任,要求任课教师对成绩作出微调。另外,全校通选课、公共选修课作为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成绩更加应该符合学校给出的分布,这对于GPA评价的公正性尤其重要。
❼ 出国GPA怎么计算“加权算法”和“标准算法”用哪个算法
出国GPA=∑课程学分绩点÷∑课程学分,GPA用标准算法。
绩点的计算,是将学生修过的每一门课程(包括重修的课程)的课程绩点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累加后再除以总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能方便地与美国的GPA制挂钩。想出国留学的中国本科生应该引以为重。
(7)再加权算法扩展阅读
GPA各种计分方式
计分方式主要有算术平均分、加权平均分、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四种。
1、算术平均分是把所有科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科目数;
2、加权平均分是每门课的分数乘以该科对应的学分后相加,再除以总学分的平均数;
3、学分绩点和是每门课的绩点乘以相应学分后的总和;
4、平均学分绩点则是每门课的学分乘相应绩点后的总和除以总学分,也就是学分绩点和除以总学分。
在四种计分方式中,中国主要计算学分加权平均分,国外为五分制,主要采用平均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和学分绩点和的效果相同。
❽ 加权平均数怎么算举个具体的例子
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加权平均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数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例子:
假设以下是小明某科的考试成绩:
平时测验:80分 期中考试:90分 期末考试:95 分
学校规定的学科综合成绩的计算方式是:
平时测验占比:20% 期中考试占比:30% 期末考试占比:50%
(注:在这里,每个成绩所占的比重叫做权重)
那么,加权平均值(综合成绩)
意义: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
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应用:
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且由于权的变化,其结果就会大相径庭,他的这一特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❾ 加权得分怎么算
加权得分等于:实得分 * 权值;加权平均分等于:所有的加权等分和 除以所有权值的和。
举例
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
80×40%+90×60%=86
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 χ 人,吃两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3×χ + 2×y + 1×z)÷(χ + y + z)
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9)再加权算法扩展阅读:
在加权分数中,除了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的频数称为权重外,权重还有更广泛的含义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
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
3、4、3、3、3、2、4、4、3、3、
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
加权求法为(6*3+3*4+2)/10=3.2
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
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
(p1+p2+p3+…..+pn)/n;
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
❿ 加权平均算法
加权平均成绩就是指每门成绩加上它的权值后算出的平均成绩。
一般,不同的科目,所占的学分是不一样的,像我们学校,高等数学一册有四个学分,电路理论却又六个学分。一个科目占得的学分就是该科目的权值。所以加权成绩就是科目成绩乘以科目所占的学分值,加权平均分就是所有科目的加权成绩的和再除以总的学分。
加权平均分等于——每门功课成绩乘以该门学分 相加的总和,然后除以总的学分多少。
比如语文80 学分2 ;数学90,学分3 ;英语100,学分4
这两门加权平均分应该是 (80*2+90*3+100*4)/9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