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fa的解释是什么
dfa是面向装配的设计的简称,全称为Design for assembly。
面向装配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产品使得产品具有良好的可装配性,面向装配的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产品的每一个装配工序,通过产品设计的优化,使得产品的每个装配工序具有最好装配工序的特征。
要求: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应该在设计过程的所有阶段都有所考虑,尤其是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在设计团队考虑多种方案时,需要认真考虑产品或部件的装配难易程度。
设计团队需要一个DFA工具来有效地分析产品或部件的装配难易程度,设计工具应能快速地提供结果,且简单、易操作,它应能确保产品可装配性评估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它还应该可以消除装配设计中的主观判断,允许自由联想,易于对不同的设计进行比较,确保能对最终解决方案进行科学评估,确定装配问题的范围,并能够提供简化产品结构的多种替代方法,从而降低制造和装配的成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dfa
B. 编译原理中为什么要将NFA转化为DFA
编译原理中DFA是确定的有限自动机,而NFA是非确定有限自动机,将NFA化为DFA是将状态数减少,更为简单确定
希望能给你帮助。
C. !!编译原理DFA和NFA
DFA或NFA是对计算机程序的行为的抽象模型。你编写的程序其实就对应了一个自动机。简单举例来说,如果a,b可以取值0或1; 程序: if(a==1) b=1; 这个程序对应了一个自动机。
对应的自动机就有状态 (0,0), (0,1), (1,1), (1, 0)
比如你自动机的初始状态是 (1,0)即a=1,b=0时,运行程序的下一个状态就是(1,1)。
画图出来就是 这4个状态作为顶点,并且有下面几条边
(0,0) --> (0,0)(自环), (1,0)-->(1,1), (1,1)-->(1,1)(自环), (0,1)-->(0,1)自环
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种理论模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编程思想。 词法分析系也离不开 if else, 这一系列的if else和条件也就组成自动机。。。
最经典体现自动机思想的算法就是KMP算法,你肯定学过,字符串子串匹配的算法。 回忆这个算法的过程:算法第一步构造的next表(数据结构教材的说法)其实就是根据子串的内容构造了一个自动机! 算法第二步将原串作为自动机输入,自动机的输出就是匹配到的子串位置或者无匹配。
D. 编译原理中为什么要将NFA转化为DFA
编译原理中DFA是确定的有限自动机,而NFA是非确定有限自动机,将NFA化为DFA是将状态数减少,更为简单确定
E. 简述什么是DFA和NFA的区别
基本概念:
确定有限自动机(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on) 简称DFA。dfa是匹配速度,是确定的。
非确定有限自动机(Non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on) 简称NFA,nfa是匹配结果,是不确定的。
区别:
DFA比较快,但不提供Backtrack(回溯)功能,NFA比较慢,但提供了Backtrack功能。
NFA是基于表达式的(Regex-Directed),而DFA是基于文本的(Text-Directed)。
DFA引擎在任意时刻必定处于某个确定的状态,而NFA引擎可能处于一组状态之中的任何一个,所以,NFA引擎必须记录所有的可能路径(trace multiple possible routes through the NFA),NFA之所以能够提供Backtrack的功能,原因就在这里。
F. 编译原理中DFA的终态和非终态怎么区分啊,谁说的通俗点啊
编译原理中DFA的终态和非终态区别为:包含不同、空集不同、状态不同。
一、包含不同
1、DFA的终态:DFA的终态包含了NFA终点结点的状态集合。
2、DFA的非终态:DFA的非终态不包含NFA终点结点的状态集合。
二、空集不同
1、DFA的终态:DFA的终态不可能为空集,因为NFA的终点一定会包含在某个DFA的状态集合中。
2、DFA的非终态:DFA有可能得到的非终态是空集,意味着所有的DFA的状态集合都包含了NFA的终点。
三、状态不同
1、DFA的终态:DFA的终态每个状态之间属于同一个状态。
2、DFA的非终态:DFA的非终态每个状态之间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状态。
G. 如题,编译原理中为什么要将NFA转化为DFA
对DFA来说,一个输入必然对应唯一的路径与结果,而这正是我们设计编译器所需要的。
如果从一个状态经过同样的一个输入可以通过两条或更多路径达到不同的状态,我们的编译器就会迷惑(不知道怎么办),只能通过穷举测试每个状态是否可行,而穷举算法的效率通常都很低下。
DFA的最简化是有固定算法的,NFA有没有我不知道,通常最简化之后的DFA要比NFA简单得多
H. 编译原理中的dfa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术语的缩写
DFA(确定性有限自动机)
其实就是有限自动机,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on
其实我记得好像是词义分析阶段用到的一个技术。。。
I. 编译原理,如何判断一个FA是DFA还是NFA
DFA或NFA是对计算机程序的行为的抽象模型.你编写的程序其实就对应了一个自动机.简单举例来说,如果a,b可以取值0或1; 程序:if(a==1) b=1; 这个程序对应了一个自动机.
对应的自动机就有状态 (0,0),(0,1),(1,1),(1,0)
比如你自动机的初始状态是 (1,0)即a=1,b=0时,运行程序的下一个状态就是(1,1).
画图出来就是 这4个状态作为顶点,并且有下面几条边
(0,0) --> (0,0)(自环),(1,0)-->(1,1),(1,1)-->(1,1)(自环),(0,1)-->(0,1)自环
存在的意义就是一种理论模型,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编程思想.词法分析系也离不开 if else,这一系列的if else和条件也就组成自动机.
最经典体现自动机思想的算法就是KMP算法,你肯定学过,字符串子串匹配的算法.回忆这个算法的过程:算法第一步构造的next表(数据结构教材的说法)其实就是根据子串的内容构造了一个自动机!算法第二步将原串作为自动机输入,自动机的输出就是匹配到的子串位置或者无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