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写诗(AI写诗)
首先无论是人工智能写诗还是写小说,都是文学创作,不过我认为,人工智能写诗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难。因为诗歌还是比较有规律可遵循的,特别是中国的五言七言诗,都是非常工整而且分别都是对齐的。
这样一种有很大规律可循的文学创作,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最在行的,因为目前有监督学习就是一种在有很大规律性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如人脸识别,就很有规律可遵循,所有才发展得这么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㈡ 人工智能也能写诗了,这样的诗算不算作品你有何看法
我认为人工智能写的诗,不能算诗,只能称之为作品。
着名作家钱穆在文章《谈诗》中,曾经说道:“我是这样一个性格,在诗里也总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
我认为,一个诗人的作品中真正表达的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自己人生经历的凝练和结晶。
在创作的过程中他深知自己在做什么,要表达什么,所以这样的作品才能叫作诗。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果您也赞同,欢迎点赞支持!
㈢ AI写诗:少女诗人小冰,用人工智能让你瑟瑟发抖
入口界面就是一首由小冰创作的诗歌,于2017年12月16日发表在《华西都市报 浣花溪》 。本次小冰诗歌联合创作2.0公开声明:放弃她(AI)创作的诗歌版权,用户可以任意发表最终的作品,甚至不必提及她参与了用户的创作。
开始写诗
操作的步骤也非常简单: 上传图片,如果愿意可以填写文字提示。
但实际使用中还是会遇到上传失败的情况,即上传图片成功、提示内容并提交后,生成失败。具体原因尚不明确。
上传界面相当简洁,用启发式引导,告知用户如何让小冰创作初稿。 文字提示是可选项,通过补充文字描述丰富诗歌创作的信息,可能涉及文本提取与分析,但具体算法尚不清晰。
上传成功,跳转界面也颇有趣味:拟人化的小冰为你奋笔疾书,为你写诗。
小冰会生成三段诗歌供你选择,可以点击查看选择自己喜欢的,并生成一张诗歌卡片:
****实测:输入图片+文字****
输入的内容是:
图片:一张石榴花图片
文本:路边绽放的石榴花
输出的三段诗歌文本如下: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输入的文本中的关键字:路,石榴花,花,绽放
诗歌1:均未出现关键字
诗歌2:均未出现关键字
诗歌3:仅出现“花”
****实测:仅输入图片****
输入的内容是:
图片:一张石榴花图片
输出的三段诗歌文本如下:
同样的图片每次随机产生的诗歌文本是不同的
************实测:输入logo墙图片************
输入前几天很火热的一组logo图,输出如下:
(嗯,不可描述。。。)
********人工修正:共同创作********
从文本质量来看,还是比较令人惊喜的。语句的逻辑、语法等,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并且词句的韵律与朗读起来的节奏感是欠缺的。但从词句的情感表现来说,已经相当惊艳。
对此小冰提供了人工修正的功能:共同创作。
一键复制粘贴到“大家来写诗”,首部人类与AI联合创作的诗集等你来投稿。 在文本输入框可以对小冰生成的诗歌初稿进行修改,满意后点击投稿参加活动。
当然你也可以把复制的文本自行保存,作为你的个人诗歌集。 在积累一定的冷启动数据后,微软小冰的写诗功力能迭代到什么程度?也许不久后的诗歌汇展,可以告诉我们。
㈣ ai是文学创作的搅局者吗
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龙应台《星夜》
AI被称为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模拟人脑的思维,进而创造出很多惊人的奇迹。有人研发出网络小说生成器,能把上万部网络小说输入到素材库,然后做分析,只要操作者给出一个题目,就会生成一部十几万字到上百万字的网络小说。当然,这种小说都是机器学习之后,进行意思归纳,排列组合,剪切、粘贴的结果。
就像人人都会说话,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其他动物能说一句简单的话,我们依然觉得很好奇,很有意思,这样的动物就会成为明星。当AI发展到普及之后,社会的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文学创作亦是如此。
㈤ 人工智能创作诗歌的优势
速度快,产出高,不会出现不规范的字迹。
人工智能写诗超过一般人的水平,最终能否超过杰出诗人的水准,还要假以时日。在掌握词语和技巧方面,人工智能有其特殊优势。
人工智能的“创作”基于强大的算法与数据储备,背后是严密的逻辑与计算,与人类的艺术创作有本质不同。当下的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具有情感与思想,而文学创作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相关信息
中国古人讲:“文章憎命达。”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许多独特的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个体与国家的苦难,杜甫很难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千古名句。
同理,《红楼梦》这样伟大的作品也饱含了作者的血泪。情感的抒发、改造与升华,造就了动人心魄的佳作。这些与人紧密相关的东西,很难在人工智能身上得到体现。
从这一点来说,当下的人工智能,就算写出来的作品再“像样”,也无法取代人类进行真正的文学创作。其最高的上限,也只不过是精巧的“模拟创作”——这些成果看起来像文学作品,但本质上是并不是真正的创作。
㈥ 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成媒体,DeepFake 了解一下
ITDaily & AI 中国
每日最新 IT 圈 AI 圈新鲜事吐槽 给你想看的
想象一下,在选举前几天,一个候选人的视频被发布,显示他们使用仇恨言论,种族污蔑,以及削弱他们作为亲少数族裔的形象。想象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看着一段令人尴尬的露骨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想象一下,一个CEO在筹集资金的路上,当一段陈述她对产品的恐惧和焦虑的音频片段被发送给投资人时,毁掉了她成功的机会。
以上所有的场景都是假的、编造的,并不是真实的,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成媒体,也就是所谓的DeepFake[1],使之成为现实。同样的技术,可以让一位因卢伽雷氏病而失声的母亲用合成语音与家人对话,也可以用来生成政治候选人的假演讲,以损害其名誉。同样的技术,可以让老师使用合成视频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也可以用来制作一个青少年的假视频来损害其声誉。
人工智能(AI)和云计算技术、GPU虚拟机和平台服务的进步,使得音频、视频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复杂性得到了快速发展。商品化云计算的接入、公共研究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丰富的数据和多样化海量媒体的可用性,为合成媒体的创作民主化创造了一场完美的风暴。这种人工智能生成的合成媒体被称为深层假造。通过社交平台,合成媒体的传播实现了规模化的民主化。
GAN技术的创新和研究,加上计算的日益普及,使得合成数据的质量以惊人的速度提高。新的工具,其中许多是公开的,可以以越来越可信的方式操纵媒体,例如创建一个公众人物的声音副本或将一个人的脸叠加到另一个人的身体上。GAN和deepfakes已经从研究和学术课题发展到企业创新、 娱乐 和参与 社会 活动的实际应用。
Cheapfake是通过简单的常规编辑技术,如加速、减速、剪切等,以及非技术性的操作,如重新编排或重构现有媒体。廉价伪造的一个例子是 "醉酒的佩洛西 "视频[2]。最近,我们看到一些政治广告中使用了重新着色和修饰的手法,这也是一种廉价的假货[3]。
Deepfakes已经成为换脸和对口型的代名词。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音频、视频和图像的操作都可以被称为Deepfakes。
换脸是指一个人的脸被另一个人的脸或另一张脸的关键特征所取代或重构。脸部交换或用滤镜进行操作,几乎是所有社交媒体、视频聊天应用的常见功能。从2014年开始,社交媒体应用Snapchat就有了增强人脸的滤镜。利用人脸检测镜头技术,你可以让自己变老,添加美颜滤镜,或者给自己装上猫耳朵和胡须。这些应用和技术的输出将被定性为AI-Generated合成媒体或deepfakes。大量的免费和付费应用和在线工具让两个人的换脸变得超级简单。开发者可以使用GitHub上的Faceswap和DeepFaceLab的开源代码来创建非常复杂的deepfakes,并在定制代码和训练AI模型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操控术是用人工智能渲染操纵的全身动作和行为。它是一种在视频中创建目标脸部和身体的3D模型来作为木偶人的行为和说的技术。它也被称为全身深度假动作。2018年8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了一篇名为《Everybody Dance Now》的论文[4]。这是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将专业舞者的动作转移到业余爱好者的身上。日本人工智能公司Data Grid创造了一个AI引擎,可以自动生成广告和 时尚 的虚拟模型。
唇语同步是一种渲染嘴部动作和面部表情的技术,让目标人物用声音和正确的语气和音调说事情。AI算法可以将一个人说话的现有视频,改变视频中的唇部动作,以匹配新的音频。这些音频可能是断章取义的旧讲话,也可能是模仿者说话或合成的讲话。演员和导演乔丹-皮尔就用这种技术制作了奥巴马的病毒视频。
Voice Coning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算法,它可以接收个人的语音记录,生成与原声过分相似的合成语音。它是一种创建个人的自定义语音字库,然后用字库来生成语音的技术。开发合成语音的应用和云服务有很多,微软定制语音、Lyrebird AI、iSpeech和VOCALiD,个人和企业都可以使用这样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机构。
图像生成或图像合成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深度学习和生成式对抗网络(GANs)来合成新图像的技术。它可以生成计算机生成的人或任何非真实物体的图像。英伟达的一个团队用从Flickr上提取的人脸图片训练了一台计算机,创建了网站ThisPersonDoesnotExist.com。在网站ThisXDoesnotExist.com上还有其他例子。
文本生成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文本和深度学习,自动生成文本,写故事、散文和诗歌,创建长文档的摘要,以及综合的方法。使用RNN(循环神经网络)和现在的GANs,文本生成有很多实际的使用案例。文本生成可以帮助行业中新的自动化新闻或机器人新闻工作。OpenAI的GPT-3可以生成任何文本,包括吉他标签或计算机代码。
技术能够增强人们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力。技术可以让人们有话语权,有目标,有能力大规模、快速地产生影响。由于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出现了新的赋能理念和能力。人工智能合成媒体有很多积极的应用案例。技术可以为所有人创造可能性和机会,不管他们是谁,也不管他们如何听、如何说、如何沟通。深假技术的进步在某些领域有明显的好处,比如无障碍、教育、电影制作、刑事取证和艺术表达。[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探讨积极的使用案例]。
与任何新技术一样,邪恶的行为者会利用这种创新并为他们的利益服务。GAN和Deepfakes已经不仅仅是研究课题或工程玩具。从一个创新的研究概念开始,现在它们可以作为一种通信武器使用。Deepfakes正变得容易创造,甚至更容易在政策和立法真空中传播。
Deepfakes使编造媒体--换脸、对口型和木偶人--成为可能,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同意,并给心理安全、政治稳定和商业干扰带来威胁。深度造假可以用来损害名誉、捏造证据、欺骗公众、破坏对民主体制的信任。近两年,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创建的合成数据被恶意使用的可能性开始引起人们的警惕。该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可能被武器化,对个人、 社会 、机构和民主制度进行破坏和伤害。Deepfakes可以促进事实相对主义,并使专制领导人得以发展。Deepfakes不仅会造成伤害,还将进一步侵蚀人们对媒体已经下降的信任。它还可以帮助公众人物将自己的不道德行为隐藏在Deepfakes和假新闻的面纱中,将他们的实际危害行为称为虚假行为,也就是所谓的骗子红利。
非国家行为者,如叛乱组织和恐怖组织,可以利用Deepfakes来代表他们的对手发表煽动性言论或从事挑衅性行动,以煽动人们的反国家情绪。例如,一个恐怖组织可以很容易地制作一个假视频,显示士兵对宗教场所的不敬,以点燃现有的反国家情绪,造成进一步的不和谐。国家可以使用类似的策略来传播针对少数族裔社区或另一个国家的计算宣传,例如,一个假视频显示一个警察高喊反宗教的污言秽语,或者一个政治活动家呼吁暴力。所有这些都可以用较少的资源、互联网规模和速度来实现,甚至可以通过微目标来激发支持。
[我将在今后的文章中探讨深层伪装的负面使用案例和危害]
为了捍卫真相和保障言论自由,我们需要采取多利益攸关方和多模式的方法。任何减轻恶意深层造假的 社会 负面影响的对策,其主要目标必须是双重的。其一,减少恶意深层造假的风险,其二,将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恶意深造的有效对策可分为立法行动与法规、平台政策与治理、技术干预和媒介素养四大类。
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探讨有效的对策。
㈦ 人工智能可以作曲吗
其实,人们对于人工智能能否作曲、能够画画或者写诗、能否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超过170年。
也许在这种情况下, 创意是来自于程序设计师,但是他们并不了解整个创作过程。
究竟,什么是人类的创造力?
也许,创意并不仅仅是一个由生物演算过程所发展而成, 相互链接的神经元系统,也不仅仅是 形成我们的生活的一些随机经验。秩序与混乱,机器和人类。这些共同构成了 机器创作的核心动力,使得机器能创作出 音乐、雕塑、绘画、诗歌和更多的作品。
我们仍然无法定论机器创作是否可以算是具有创意。
但是如果一件艺术作品, 能够令人感动,或是令你毕生难忘,甚至是令你觉得毛骨悚然,究竟作者是人还是机器, 真的重要吗?
㈧ 人工智能创作诗歌的优势和缺点
“读起来朦朦胧胧的,但就是一些漂亮的词、一些诗意的辞藻的组合。既没有情感,也没有想象力,更没有经验的构造能力。”这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姜涛对这本诗集的看法。
诗人于坚则说得更为明白。“冷酷、无心,修辞的空转,东一句西一句随意组合,意象缺乏内在逻辑,软语浮词,令人生厌的油腔滑调,原材料来自平庸之句。这个软件对诗的理解是电视台诗歌朗诵会的水平。这个软件设计不出灵性,设计不了‘诗成泣鬼神’。”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
诗人欧阳江河也认可这样的说法。“不是人话,没有人味”。在欧阳江河看来,小冰只是在对已有的诗歌重新进行判断、组合。“这个过程中,人味、人的个性,还有诗句后面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修辞组合、词语的游戏。”
而对于这样的诗,欧阳江河认为,随着小冰不断学习,它的诗可能能够达到二流诗人的水平。“但它永远成不了原创性意义上的伟大诗人。” 欧阳江河认为,在诗歌上,人工智能绝不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面对诗歌,小冰没有人类伟大诗人的那种“原创性、独特性”。
“你熟读杜甫所有的诗就能成为杜甫吗?学习组合李白的全部诗之后就能成为半个李白吗?是零的可能。所以这就是人工智能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原创的诗歌。”
㈨ 人工智能可以作曲吗
我觉得可以啊,根据现在的科技发达的程度跟实力,然后不断的进行改造跟创新,我觉得作曲这方面的能力还是有的。
㈩ 人工智能会艺术创作吗
事实证明人工智能是能够进行创作的,因为其强大的算法已经能够精准的计算出该怎样进行创作。
当然目前人工智能的绘画水平等级还比较低,想要超越人类自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从科学层面来看,超越人类只是时间问题。我想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人类都会恐慌吧,因为人类曾经在创造人工智能时都思考过,最后人类会不会反而受到人工智能的反斥,自己创造出了一个毁灭自己的东西,本来人工智能只是创造出来服务于人类的,可是现在总有一些人想要往机器里面加入人类的感情,那么这样就势必会导致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出现不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