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几年级学乘法口诀
日本二年级的孩子们开始学背乘法口诀,日本小学六年级学生中,也有很多人不会做带有小数点的乘除法题,他们的教学没那么快。
九九乘法表是数学中的乘法口诀,别名有九九歌,产生年代是春秋战国。出自《算法大成》。
相关历史:
用乘法表进行乘法运算,并非进位制的必然结果。巴比伦有进位制,但它们并没有发明或使用九九表式的乘法表,而是发明用平方表法计算乘积。玛雅人的数学是西半球古文明中最先进的,用20进位制,但也没有发明乘法表。可见从进位制到乘法表是一个不少的进步。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不但发明了十进位制,还发明九九表。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十进位制和九九表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今日世界各国较少使用希腊等国的乘法。
‘贰’ 乘法怎么算
例如:横式 11X500=5500
竖式
500
X 11
一一一一一一
500
+ 550
一一一一一一
5500
‘叁’ 竖式计算和横式计算
横式,是不是口算还是心算。
加法:
如果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可以直接口算,比如:4+5=9。如果是一位数加一位数满十进一,得数就只能在18以下。一般用1.0秒完成计算
二位数加二位数,比如:24+72=96。数位分清,可以先4+2先算,得6。然后算2+7,得9。然后让两个得数合起来,注意要个位分个位,十位分十位。如果满十进一,得数最高是198。一般1.5秒完成计算
一位数加二位数,也可以直接口算,比如4+44=48。没满十,十位的和不变,满十十位加一。没满十时,不要管十位,算个位。满十十位得出来的结果加一。得数最高没有规律。1.5秒
加法以此类推
减法:
一位数减一位数,比如:9-5=4。如果5-7=?,这需要负数。所以一般没有这些负数题目,在此不发明。9-5=4,只算9-5就好了。一般1.0秒
二位数减二位数,比如98-27,需要算9-2和8-7。如果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一般2.0秒
加减法比较简便,不说了
乘法:
一位数乘一位,在九九乘法表就有。一般1.5秒
二位乘以一位,比如14*3。这需要1*3和4*3合起来,注意,乘号*不是这样写的。1*3+4*3=42,需要进一。
二位乘以二位,需要两个手。比如41*75=3075。左手算百位,右手算十位。千位是满十进一才出现数字的的,根本不用管他。就是1*5=5,如果满十满几,就在右手那里把数字列出来。然后算4*5,四五二十,左手列出2,二十的个位是0,右手就不变,现在左手2,右手0。现在1*7等于7,在右手列出数字7。现在左手2,右手7,右手的最后得数写在十位。最后,算4*7=28,千位进二,再加上得数个位的8和左手的2相加得10,满十了,在千位再加一,左手中二因为4*7=28中的8相加,个位变成0,所以左手是0,千位是3,写上30最后的得数。一般6.5秒
‘肆’ karatsuba乘法的介绍
Karatsuba乘法是一种快速乘法。此算法在1960年由Anatolii Alexeevitch Karatsuba 提出,并于1962年得以发表。1此算法主要用于两个大数相乘。普通乘法的复杂度是n2,而Karatsuba算法的复杂度仅为3nlog3≈3n1.585(log3是以2为底的)2。
‘伍’ 日本,中国,印度乘法算式,究竟哪国算法最强
乘法算术是小学的基础知识,哪个国家都一样,都是建筑在九九表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数学由于语言优势,所以相对九九表比较好背,也相对容易掌握乘法技巧。
‘陆’ 37乘以26横式算法
37x26
=(40-3)x26
=40x26-3x26
=1040-78
=962
‘柒’ 日本人怎么算除法
他们有他们的语音,也像中国一样吧,只是语言不同。
‘捌’ 横式应该怎么计算
横式计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横式计算: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横式计算:加数 +加数 =和被减数 -减数 =差 因数* 因数 =积被除数÷除数=商。
技巧: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