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谁知道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香农定理)是怎样算的啊!
香农定理: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
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关系为: Rmax=B*LOG⒉(1+S/N)
在信号处理和信息理论的相关领域中,通过研究信号在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以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着名的公式,叫做香农(Shannon)定理。它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表示为链路信噪比的一个函数,链路信噪比用分贝(dB)衡量。因此我们可以用香农定理来检测电话线的数据速率。
香农定理由如下的公式给出: C=Blog2(1+S/N) 其中C是可得到的链路速度,B是链路的带宽,S是平均信号功率,N是平均噪声功率,信噪比(S/N)通常用分贝(dB)表示,分贝数=10×log10(S/N)。
具体的你可以查下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课本<<计算机网络技术>>
㈡ 关于信息传输速率 的计算公式
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 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 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log2=0.30102999566398,是自然对数,和数学里的log2一样
㈢ 数据传输速率的运算
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与Tb/s,目前最快的以太局域网理论传输速率(也就是所说的“带宽”)为10Gbit/s。其中:
1Kbps= 10^3 bps
1Mbps= 10^6bps
1Gbps= 10^9 bps
1Tbps= 10^12 bps
数据传输速率计算公式:
R=(1/T)*log₂N (bps)
其中: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一个数字脉冲也称为一个码元,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N一般取2的整数次方值。若一个码元可取0和1两种离散值,则该码元只能携带一位(bit)二进制信息;若一个码元可取00,01,10,11四种离散值,则该码元就能携带两位二进制信息。以此类推,若一个码元可取N种离散值,则该码元能携带log₂N 位二进制信息。当N=2时,数据传输速率的公式就可简化为:R=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由此,可引出另一技术指标——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信号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若每个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1比特,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计算公式:B=1/T(Baud),式中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由以上两公式可以得出:R=B log₂N(bit/s),或B=R/ log₂N(Baud)
在计算机中,一个符号的含义为高低电平,分别代表逻辑“1”和逻辑“0”,所以每个符号所含的信息量刚好为1比特,因此在计算机通信中,+常将“比特率”称为“波特率”,即:
1波特(B)= 1比特(bit)= 1位/秒(1bit/s)
例如:电传打字机最快传输率为每秒10个字符/秒,每个字符包含11个二进制位,则数据传输率为:11位/字符×10个字符/秒=110位/秒=110波特(Baud)。
还有一种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就是“位时间”(Td),它是指传送一个二进制位所需时间,用Td表示。计算机公式如下。
Td = 1/波特率= 1/B
例如:B=110bit/s,则Td = 1/110 ≈ 0.0091s (9.1ms)
㈣ 如何计算总线数据传输速率
周期=1/频率
设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则(1个)时钟周期=1/100MHz=0.01μs,
设总线的传输周期T为4个时钟周期,则T=4*0.01=0.04μs,
设总线宽度为32位=4B(字节)
故而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总线宽度*频率=总线宽度*(1/周期)=总线宽度/周期=4B/0.04μs=100MBps
ps:MBps表示兆字节每秒
pps:注意最后除的是传输周期不是时钟周期。
㈤ 数据传输率的计算。
数据传输速率是超过一个给定的时间期间内,一定量的数据传送的速率。一个例子是当你网上下载的东西。在下载的进度条和数据传输率(EI千字节每秒KB /秒)。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式,使用多少数据已转移,且过了多长时间,总的数据传输。计算公式是:“传输的数据”除以“拍摄时间”注:传送的数据可能会在各种形式的测量EI KB,MB,GB,TB等。 AS以及,同样也适用于TIME TAKEN荣毫秒,秒,分钟,小时等。..例如:你25兆字节(MB)的数据,在2分钟内传输。
步骤如下:
KB / s的你必须先转换成兆字节,千字节。由于兆字节大约是1000千字节,我们将它乘以1000。我们得到25,000千字节。
(2)/分钟转换成秒。由于一分钟的时间为60秒,我们知道,2分钟是120秒(2X60 = 120)。
千字节/除法秒率。 25000/120 = 208.3。我们将围绕着210。所以,现在我们有210 KB / s.missing_last_ads的=真正的速度。
(5)平均数据传输速率算法扩展阅读:
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 Rate)是衡量硬盘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和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通常也称外部传输率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是指从硬盘的缓存中向外输出数据的速度。
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或最小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硬盘的转速、接口类型、系统总线类型有很大关系,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输到内存的速率,以每秒可传输多少兆字节来衡量(MB/s),IDE接口目前最高的是133MB/s,SATA已经达到了600MB/s。
㈥ 计算 传输率mbps怎么算
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 log2N(bps)
数据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是指通信线上传输信息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一秒)传输的比特数。数据传输速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即信号速率和调制速率。
信号速率S: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送的二进制代 码的有效位数,以每秒多少比特 (Bit) 数计,即 BPS。调制速率B:是脉冲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以波特(Baud) 为单位,通常用于表示调制器之间传输信号的速率。
(6)平均数据传输速率算法扩展阅读: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由数据通路传输数据的数量。它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数据信号速率,表示一秒内传输数据信息的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b/s)。
2、调制速率,调制速率反映信号波形变换的频繁程度,其定义是每秒传输信号码元(波形)的个数,又称符号速率、码元速率或波特率,单位为波特(baud) 。
3、数据传输速率,表示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两个相应设备之间单位时间通过的比特、字符或信息组的平均数。它的单位可以是比特、字符或信息组/秒、分或小时,相应设备是指调制解调器,中间设备或数据源。传输速率可以应用于不同功能。
反应时间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查明网络里面什么位置速率下降和潜在的阻断。通过分析数据传输速率来相应做调整,作为一个保护性措施,系统可以运行得更加有效,并可以在高负荷的时候预防处理特别的带宽限制。测试设备比如光纤回路测试可以帮助测量和管理数据传输速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数据传输速率
㈦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目求解答,急需
最大磁道直径呢????122888y的单位是否有误????
提供以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总磁道数计算:Cn=m*TPI*(de-di)/2
m:磁盘面数
TPI:磁道密度
de:外圈直径
di:内圈直径
===============
非格式化容量
Cn=w*3.14*d*m*n
w:位密度
3.14*d=周长
m:盘片数量
n:每盘面磁道数
格式化容量:Cn=m*n*s*b
m:磁盘面数
n:磁道数
s:扇区数
b:字节数
※计算容量时应保持单位统一
平均等待时间=磁盘转速时间的一半
平均存取时间是反应磁盘数据操作速度的指标,单位是毫秒(ms),他包括3个时间段: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定位时间,转动延迟,其中后面两个统称为等待时间。
文件保存原则:
保存一个文件应当尽量保存在同一个磁盘柱面上,当一个柱面保存不下文件时,应保存在相邻的磁盘柱面上,
当文件存储超出一个磁道容量时,数据应保存在其它盘面同一编号的磁道上,也就是另外一个柱面的其它磁道上。
柱面号,磁头号(盘面号),扇区号来确定文件位置
数据传输速率:
R=TB/T
TP:一个磁道存储的字节数
T:磁盘旋转一圈的时间
TB=S*B
S:磁道扇区数
B:扇区字节数
T=60/RPM
RPM:每分钟转速
R=S*B*RPM/60(单位:字节)
或者
R=W*3.14*D*RPM/60(单位:位)
W:位密度
3.14*D:周长
RPM:转速
举例:
假设一个有3个盘片的硬盘,共有4个记录面,转速为7200/分钟,盘面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为30CM,内直径为10CM,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M,磁道密度为8道/mm,每个磁道分16扇区,每扇区512字节。
总磁道数:Ct=m*(de-di)/2*磁道密度=4*(30-10)*10/2*8=3200
非格式化容量:Cuf=总磁道数*内径磁道周长*位密度=3200*3.14*10*10*250/8=29.95M
格式化容量:Cf=总磁道数×每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4*=25M
平均数据传输速率:Cg=每磁道扇区数×每扇区字节数×转速/60=983040=960KB/S
㈧ 数据传输速率的算法
那就倒数嘛 1E7 b/s 也就是 10m bps = 1.25m 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