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针对美团骑手案例分析:美团压榨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改善300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11
Ⅱ 外卖困局困住了谁饿了么问题频出,美团外卖也翻车,但争战继续
目前,我国的外卖市场大局已定, 美团外卖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去年第一季度 达到67.3%。而饿了么收购网络外卖后,曾一度领先,但后来依然被美团超越,不过饿了么活跃用户数大于美团。 两雄争霸,外卖困局已现,各种问题频繁出现!
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背靠大树向美团发起过多次攻击,但意外的是,市场份额不升反降,去年第一季度下滑至26.9%。 市场份额的焦虑,必须催生缺乏人情味的竞争,因此,饿了么近期频出事故,经常站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此前,饿了么骑手韩某在第34单外卖配送途中猝死, 然而饿了么给出的结果是,协议显示骑手和平台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劳动和雇佣关系,只能出于人道主义,给家属2000元抚慰金。 最后,在网络舆论下,饿了么才提供60万元抚恤金。
前些天,饿了么骑手刘某在配送站门口引火自焚, 原因竟然是为了讨要自己被扣的5000元工资,多次沟通未能要回,只能用这种极端方式。 结果,刘某全身烧伤面积达80%,整体治疗费用约需100万元,最后饿了么支付刘师傅的治疗及相关费用。
还有广东肇庆陈先生应聘骑手,要求签协议自愿放弃社保等。这些事件反映出一个事实, 骑手们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不顾个人安危与时间和死神赛跑,撑起了外卖公司千亿美元的市值,然而骑手的一些基本权益却往往得不到保障。
外卖平台要求骑手们身着平台配送制服,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 然而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和压缩成本,与大多骑手没有完全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只是通过劳动外包的方式。 这是外卖平台对骑手不负责任,对消费者当然还有别的招数。
近期,有一篇《我被美团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了,揭露的内容就是美团“大数据杀熟”,作者称会员和非会员账号,同一时间、地点,点相同外卖,配送费有4元差距。 而美团对此的回应是,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是定位缓存偏差导致。
“缓存”之说,当然难以服众。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有不少用户在使用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过程中,竟然被贷款了,等到系统通知还款时才知道, 原因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了“美团月付”。美团对此回应是,这是对优质客户的默认服务。
美团月付类似于支付宝的“花呗”,当月消费下月还款,如果还款逾期,按照日利率0.05%来计算,折合年化利率约为18.25%。 像大数据杀熟、美团月付,这样的消费“坑”防不胜防,用户权益难以保障,外卖平台的责任难以推脱。
以上说的是外卖平台,对骑手的百般压榨,对消费者变着花样的欺骗,对商家呢也不例外, 江苏张女士被要求在美团外卖、饿了么“二选一”, 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控诉美团外卖向餐饮企业收取高额外卖佣金,此类事件比比皆是。
经过激烈竞争过后,外卖市场格局似乎已经明朗,但疯狂补贴过后, 资本必然要开始回笼,这也将是问题的开始。对于商家,佣金抽成比例不断上涨 ,美团有些地方涨至22%,饿了么有的提高 到24%,这似乎还不是终点,这让商家进退两难。
对于骑手, 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说得很明白,严苛的算法系统和奖惩机制,驱使配送员不顾安全与 健康 ,一路狂奔。 对于消费者, 略微涨价还能够接受,不能容忍的是被大数据杀熟、被莫名贷款等“坑”!
对于平台,问题不断,竞争不断,充满焦虑。 饿了么不断出击,市场份额依然下降。美团份额上升,将要面对支付宝的重磅来袭。去年,在饿了么不敌美团后,阿里把支付宝全面改版升级,在生活领域全面对标美团,两大巨头争战开启!
巨头争战之下,外卖困局更加明显!困在其中的,当然不只是骑手、商家、平台,还有身边的你我他! 要打破外卖困局,最关键的还是平台。平台不要仅仅盯着眼前的利益,要积极承担相应的 社会 责任,要致力于做长远的生意!
Ⅲ 利用博弈论分析如何实现外卖平台,骑手,商家,消费者的共赢
最近杂志《人物》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引发大家的热议,文章中表示,外卖员已成高危职业。
然而一切社会现状的背后,都有他存在的经济学逻辑
我们先理清楚事实,再去探讨解决的办法。
其实外卖小哥成为高危职业背后,是无限次“美团骑手、店家、消费者”三者博弈的结果。
如果对经济学或者博弈论有所学习应该会明白,目前的博弈结果,是最有效率的,也是社会福利最大的。
那么如何在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的背景下,努力实现公平,成为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做个提示:读完文章可能会让你觉得有所不适。
一
...
美团骑手被剥削被压榨的始作俑者不是美团公司,不是餐饮业者,更不是咱们消费者,而是他们自己。
我们经常会听到外卖骑手感慨,为什么我的送餐时间又少了2分钟,美团太可恶了。
下面我们就来解释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
我们先看美团的背景,由于消费者对外送的需求不断上升,美团的业务也不在不断扩大。
在美团公布的19年财报中,目前总共有295万的人,加入到美团的配送行业之中,同比18年,行业人员增长了18%。
也就是说,有30万人新加入了这个行业参与竞争。
从统计的数据中,消费者每在美团上点外卖100元,美团公司赚取2.19元,骑手赚10.47元,店家赚87.35元,为了方便后面的计算,咱们全部取整
即100元,美团分2元,骑手分10元,店家分88元,加起来是100元
我们就从骑手接单开始分析:
一开始,美团可能给与配送的规则是,1公里规定10分钟送达,也就是说,如果你用美团点了一份100元的麻辣烫,麻辣烫的店距离你2公里,那么你需要等20分钟可以吃到。
也就是说,外卖小哥在20分钟赚了10块钱。
但是有很多外卖小哥不满足20分钟只赚10块钱,他们渴望能赚更多的钱,于是他们选择了更激进的配送速度
不惜闯红灯、逆行,使得他们的配送时间,1公里5分钟就完成了。
于是,这份100元的麻辣烫,有些积极的外卖骑手,在10分钟就赚了10块钱。
由于外卖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行业竞争越来越大,每个人都想要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用最快的速度,接到更多的单,赚到更多的钱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最悲哀的事情发生了:
大数据系统在原先的数据模型中,1公里规定10分钟送达
但是在越来越多的“积极外卖骑手”累计的数据中,系统也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算法方程。
在一次次数据的积累下,系统开始规定:1公里需要在5分钟送达
这就是所谓的:美团,消失的2分钟。就是这样来的。
是因为美团的问题吗?不是;
是因为消费者的苛刻吗?也不是!
而是这些外卖骑手,通过自己产生的数据,影响改变了整个运算,大数据本身只不过是被动接受了骑手行为模式的结果。
地狱性的送餐难度,源自于骑手本身。
我们看到美团或者饿了么在呼吁让消费者给骑手多5分钟。
饿了么这就是把锅甩给消费者,其实根本不是消费者不给骑手时间。
如果300万骑手结成同盟,骑手们统一送餐时间缓慢5分钟,那么整个美团和饿了么的系统也会再次调整自己的“配送公式”。
客观的想,我们那个消费者真的在乎过,介意过,送餐时间多个5分钟?
饿了么这样的声明,好像就是在责怪当今的消费者是有多么的苛刻,着实过分。
我们感觉是消费者在压迫外卖小哥,包括人物杂志的文章也希望消费者能对外卖小哥多一份宽容。
可是真的不是我们在压迫骑手们。
这些外卖骑手的工作,可以说满足了他们对的工作期待。
时间灵活、收入一般有个一万多块,达到生活预期,不用看老板的脸色,尤其是没有门槛,熟悉道路的人都能胜任,可以支配自己的工作场景。
这样的工作条件,其实已经非常令人满足了,所以说送餐行业成为中国这两年最受追捧的行业,也容易理解了。
要怎么解决外卖小哥的安全问题,方法有二
第一,设置最短送餐限制。
美团通过分派任务后,根据当地拥挤度等路况,估计出送餐所用的时间,如果估计送餐时间是30分钟,那么35分钟内,不再允许骑手接单,这样就杜绝了骑手猛烈的行业竞争。
美团限制了最短时间后,骑手们就没有必要赶时间拼命送到了,只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安稳稳送达即可。
也就不会再出现“消失的两分钟问题”。
第二,外卖小哥结成买方垄断市场。
也就是说,全部的外卖从业员,通过某种模式统一起来,大家结成“工会”模式。
通过自己的垄断力量,在整个市场拿到更多的收益,所有人都守住底线,不做提速配送的事。
(读者朋友们,这可是大商机哦,这个市场是个上兆的市场,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目前仍然没有这样的组织 )
二
...
说完了事实,接下来我们聊聊这件事背后的底层思维
我们不得不说,美团大数据系统,让骑手、店家、消费者三者之间,形成了纳什均衡。
美团骑手在这个生态系中,在安全与收入之间做选择。
店家在这个生态系中,个人收入与给美团平台收入做选择。
消费者在这个生态系中,个人消费与获得时间做选择。
在美团大数据的不断修正与进化之下,中国生产商家获得了9成的利润,我们知道这个数据非常难得。
除了中国之外的国外送餐平台,能给店家7成的利润就不错了,由此可见美国是多么渴望抖音的数据运算能力。
这就是中国数据运算科技的实力,充分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让市场里力量自主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这三方的不断博弈之下,每一方都找到了一个均衡点,使得当前的纳什均衡不被打破。
很多人呼吁美团要仁慈,对待骑手好一点。
其实咱们仅仅从从事骑手行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就可以明白,骑手从这个市场获得的红利并不少。毕竟只有红利高的市场,才会持续吸引人才进入。
美团在做的事,只不过是通过科技的力量,使得整个社会的竞争变得更加公平。
就比如,美团所谓的消失的两分钟配送时间,受益的其实是全体的消费者。
美团为商家,谋取了比之全球,更好的回报,不少商家已经开始选择不租门面房,专心搞外卖生意了。
今天骑手的困局,是因为算法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在美团骑手,店家,消费者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这只看不见的手,把外卖骑手置于了最危险的工作环境中。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外卖骑手,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被数据所改变。
从石器时代、农耕时代,终于有了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5G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再次把人置于被数字支配的年代中。
外卖骑手今天的困局,就是一场机器解放人类,再由机器统治人类的冰山一角罢了。
困在系统中的,何尝只有骑手,而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笑着拥抱这个被数据支配的时代吧!
Ⅳ 到底是什么让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
核心原因是:
1、外卖平台想不断降本增效,提升利润。
2、用户数据越来越海量,算法不断得到优化,让发单更智能。
3、类似乐外卖这种外卖SaaS厂商在不断的研究算法,跟团队做竞争。
Ⅳ 如何看待外卖小哥被困在系统里社会是不是应该做一些事情改变这种现状呢
如何解救“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小哥
背景:
近日,有媒体发布的题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迅速刷屏网络。文章指出: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疲于奔命,导致他们违反交规、与死神赛跑,外卖员成了高危职业。随后,饿了么率先发声,宣布增加“多等5/10分钟”新功能,但该功能却被很多知名专家和媒体质疑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同日,某团外卖发布声明,表示将更好优化系统,在为用户提供准时配送服务的同时,调度系统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同时改进骑手奖励模式,让骑手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获得更实际的回报。
@瑾瑾:饿了么的回应的确是缺乏全面考虑的。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大部分的订餐者是善良的,也相信更多的订餐者愿意或可以考虑多给外卖员五分钟,只求大家平安无事,其实几分钟的等待时间对消费者的影响很小。
@微一辰:我们现在的外卖平台系统是有缺陷的,系统在进行最优配送方案的设计时,并没有或并未能实时地将当时的路面情况和天气状况放到智能系统的配送影响因素内。最优配送方案并不会时时存在,系统更应该人性化地考虑现实的配送条件,这才能从根本上保障配送员的安全。
@商业市场笔记:我们应该多渠道、多方式获取实时数据,从而应用大数据提升外卖平台的整体调度能力。另外,企业也应该多渠道、多方式收取用户反馈,除了消费者对骑手进行评价,也允许骑手对消费者进行评价。美团就在回应中提出,定期召开骑手座谈会,设立产品体验官,充分听取骑手、公众、学者、媒体多方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泰克:与其说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不如说是困在商家与消费者的需求平衡之中,商家与消费者都应当为外卖骑手的安全作出努力。算法是无情的,但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冰冷的系统增加人性的温度。
Ⅵ 外卖小哥回应“被困在系统里”文章,是否言过其实
外卖小哥这段时间成了热点话题,原因是个别外卖公司推出了让用户有权利选择多等几分钟的功能,此功能一出让很多网友不买账,同时也展开了一顿口诛笔伐,其中有一篇文章名字叫做“被困在系统里的骑手”。大多数都是在指责这个系统的不好,外面小哥此时出来澄清,说这篇文章写的有点言过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事情的大概内容。
综上所述,外卖小哥回应被困在系统里的骑手这篇文章主要观点就是并非文章所说的那么严重,程序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申诉渠道可以他们免受罚单。
Ⅶ 外卖骑手,为何会被说困在系统里呢
随着外卖产业的蓬勃发展,从事外卖配送的人越来越多。外卖系统依靠算法和大数据,计算配送距离、配送时间和配送路线,由此指引外卖骑手完成外卖的配送任务。但是系统经常会出现时间缩短的情况,为了能够准时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上,外卖骑手不得已在马路上加速行驶,与时间赛跑。在这个过程中,骑手就遇见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如今,外卖骑手成为了高危职业,外卖骑手被系统控制,为了生活几乎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这就是外卖骑手被说困在系统里的原因。
除了消费者应该给骑手多一些包容外,整体的外卖系统应该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监管。让更多人的参与到系统算法规则的制定中,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设置的合理性由此才能实现算法在理性的同时充满温情。
Ⅷ 外卖骑手被算法挤压的人生,大数据真的是万能的吗
大数据当然不是万能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大数据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让大众的生活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大数据带来诸多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扰。技术本身虽然不带有善与恶的性质,但使用技术的人的初衷,却决定了技术会给人带来好或坏的影响。大数据从出现到使用推广,正在验证这条定律。
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存在绝不是全然百利而无一害。大数据的好,我们能够感受到,如个性化推荐、私人订制等让我们能够更加自我的享受网络生活。但大数据也是把双刃剑,如果使用的人怀着坏心思,或者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那么大数据将不是最好的工具,而是最好的伤人武器。
Ⅸ 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算法系统如何“压榨”外卖骑手的
外卖服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用出门也能在家享受到外面餐馆的美食,对于宅在家的人或者太忙没时间的人来说,外卖服务帮了他们很大的忙。而外卖小哥频繁发生的事故,让更多人开始重视起外卖小哥这个群体。
“饿了么”外卖平台近日推出了顾客可以选择推迟5分钟配送,看似给外卖小哥缓解了一些压力,其实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根本问题在于惩罚机制和合理的配送时效,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外卖小哥的合理权益才会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