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一阶梯度类最优化算法简介

一阶梯度类最优化算法简介

发布时间:2022-09-14 02:15:14

Ⅰ 梯度下降法是什么

梯度下降法(英语:Gradient descent)是一个一阶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陡下降法。

要使用梯度下降法找到一个函数的局部极小值,必须向函数上当前点对应梯度(或者是近似梯度)的反方向的规定步长距离点进行迭代搜索。如果相反地向梯度正方向迭代进行搜索,则会接近函数的局部极大值点;这个过程则被称为梯度上升法。

梯度下降一般归功于柯西,他在 1847 年首次提出它。Hadamard在 1907 年独立提出了类似的方法。Haskell Curry在 1944 年首先研究了它对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收敛性,随着该方法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使用,通常也称为最速下降。

梯度下降适用于任意维数的空间,甚至是无限维的空间。在后一种情况下,搜索空间通常是一个函数空间,并且计算要最小化的函数的Fréchet 导数以确定下降方向。

梯度下降适用于任意数量的维度(至少是有限数量)可以看作是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的结果。那篇文章证明了任意维度的两个向量的内(点)积的大小在它们共线时最大化。在梯度下降的情况下,当自变量调整的向量与偏导数的梯度向量成正比时。

修改

为了打破梯度下降的锯齿形模式,动量或重球方法使用动量项,类似于重球在被最小化的函数值的表面上滑动,或牛顿动力学中的质量运动在保守力场中通过粘性介质。具有动量的梯度下降记住每次迭代时的解更新,并将下一次更新确定为梯度和前一次更新的线性组合。

对于无约束二次极小化,重球法的理论收敛速度界与最优共轭梯度法的理论收敛速度界渐近相同。

该技术用于随机梯度下降,并作为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的反向传播算法的扩展。

Ⅱ 几种常用最优化方法

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大多问题都可以建模成一种最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比如我们现在学习的机器学习算法,大部分的机器学习算法的本质都是建立优化模型,通过最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或损失函数)进行优化,从而训练出最好的模型。常见的优化方法(optimization)有梯度下降法、牛顿法和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等等。

1.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

梯度下降法是最早最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最优化方法。梯度下降法实现简单,当目标函数是凸函数时,梯度下降法的解是全局解。一般情况下,其解不保证是全局最优解,梯度下降法的速度也未必是最快的。 梯度下降法的优化思想是用当前位置负梯度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因为该方向为当前位置的最快下降方向,所以也被称为是”最速下降法“。最速下降法越接近目标值,步长越小,前进越慢。

梯度下降 法的缺点:

(1)靠近极小值时收敛速度减慢;

(2)直线搜索时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3)可能会“之字形”地下降。

在机器学习中,基于基本的梯度下降法发展了两种梯度下降方法,分别为随机梯度下降法和批量梯度下降法。

比如对一个线性回归(Linear Logistics)模型,假设下面的h(x)是要拟合的函数,J( )为损失函数, 是参数,要迭代求解的值,求解出来了那最终要拟合的函数h( )就出来了。其中m是训练集的样本个数,n是特征的个数。

1)批量梯度下降法(Batch Gradient Descent,BGD)

(1)将J( )对 求偏导,得到每个theta对应的的梯度:

(2)由于是要最小化风险函数,所以按每个参数 的梯度负方向,来更新每个 :

        (3)从上面公式可以注意到,它得到的是一个全局最优解,但是每迭代一步,都要用到训练集所有的数据,如果m很大,那么可想而知这种方法的迭代速度会相当的慢。所以,这就引入了另外一种方法——随机梯度下降。

对于批量梯度下降法,样本个数m,x为n维向量,一次迭代需要把m个样本全部带入计算,迭代一次计算量为m*n2。

2)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SGD)

        (1)上面的风险函数可以写成如下这种形式,损失函数对应的是训练集中每个样本的粒度,而上面批量梯度下降对应的是所有的训练样本:

(2)每个样本的损失函数,对 求偏导得到对应梯度,来更新 :

(3)随机梯度下降是通过每个样本来迭代更新一次,如果样本量很大的情况(例如几十万),那么可能只用其中几万条或者几千条的样本,就已经将

迭代到最优解了,对比上面的批量梯度下降,迭代一次需要用到十几万训练样本,一次迭代不可能最优,如果迭代10次的话就需要遍历训练样本10次。但是,SGD伴随的一个问题是噪音较BGD要多,使得SGD并不是每次迭代都向着整体最优化方向。

随机梯度下降每次迭代只使用一个样本,迭代一次计算量为n2,当样本个数m很大的时候,随机梯度下降迭代一次的速度要远高于批量梯度下降方法。 两者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随机梯度下降方法以损失很小的一部分精确度和增加一定数量的迭代次数为代价,换取了总体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增加的迭代次数远远小于样本的数量。

对批量梯度下降法和随机梯度下降法的总结:

批量梯度下降---最小化所有训练样本的损失函数,使得最终求解的是全局的最优解,即求解的参数是使得风险函数最小,但是对于大规模样本问题效率低下。

随机梯度下降---最小化每条样本的损失函数,虽然不是每次迭代得到的损失函数都向着全局最优方向, 但是大的整体的方向是向全局最优解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在全局最优解附近,适用于大规模训练样本情况。

2. 牛顿法和拟牛顿法(Newton's method & Quasi-Newton Methods)

1)牛顿法(Newton's method)

牛顿法是一种在实数域和复数域上近似求解方程的方法。方法使用函数 f  ( x )的泰勒级数的前面几项来寻找方程 f  ( x ) = 0的根。牛顿法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收敛速度很快。

具体步骤:

首先,选择一个接近函数 f  ( x )零点的x0,计算相应的 f  ( x 0)和切线斜率 f  '  ( x 0)(这里 f '  表示函数 f   的导数)。然后我们计算穿过点( x 0, f   ( x 0))并且斜率为 f  '( x 0)的直线和 x  轴的交点的 x 坐标,也就是求如下方程的解:

我们将新求得的点的 x  坐标命名为 x 1,通常 x 1会比 x 0更接近方程 f   ( x ) = 0的解。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利用 x 1开始下一轮迭代。迭代公式可化简为如下所示:

已经证明,如果 f   '是连续的,并且待求的零点 x 是孤立的,那么在零点 x 周围存在一个区域,只要初始值 x 0位于这个邻近区域内,那么牛顿法必定收敛。 并且,如果 f   ' ( x )不为0, 那么牛顿法将具有平方收敛的性能. 粗略的说,这意味着每迭代一次,牛顿法结果的有效数字将增加一倍。下图为一个牛顿法执行过程的例子。

由于牛顿法是基于当前位置的切线来确定下一次的位置,所以牛顿法又被很形象地称为是"切线法"。

关于牛顿法和梯度下降法的效率对比:

从本质上去看,牛顿法是二阶收敛,梯度下降是一阶收敛,所以牛顿法就更快。如果更通俗地说的话,比如你想找一条最短的路径走到一个盆地的最底部,梯度下降法每次只从你当前所处位置选一个坡度最大的方向走一步,牛顿法在选择方向时,不仅会考虑坡度是否够大,还会考虑你走了一步之后,坡度是否会变得更大。所以,可以说牛顿法比梯度下降法看得更远一点,能更快地走到最底部。(牛顿法目光更加长远,所以少走弯路;相对而言,梯度下降法只考虑了局部的最优,没有全局思想。)

根据wiki上的解释,从几何上说,牛顿法就是用一个二次曲面去拟合你当前所处位置的局部曲面,而梯度下降法是用一个平面去拟合当前的局部曲面,通常情况下,二次曲面的拟合会比平面更好,所以牛顿法选择的下降路径会更符合真实的最优下降路径。

注:红色的牛顿法的迭代路径,绿色的是梯度下降法的迭代路径。

牛顿法的优缺点总结:

优点:二阶收敛,收敛速度快;

缺点:牛顿法是一种迭代算法,每一步都需要求解目标函数的Hessian矩阵的逆矩阵,计算比较复杂。

2)拟牛顿法(Quasi-Newton Methods)

拟牛顿法是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W.C.Davidon所提出来。Davidon设计的这种算法在当时看来是非线性优化领域最具创造性的发明之一。不久R. Fletcher和M. J. D. Powell证实了这种新的算法远比其他方法快速和可靠,使得非线性优化这门学科在一夜之间突飞猛进。

拟牛顿法的本质思想是改善牛顿法每次需要求解复杂的Hessian矩阵的逆矩阵的缺陷,它使用正定矩阵来近似Hessian矩阵的逆,从而简化了运算的复杂度。 拟牛顿法和最速下降法一样只要求每一步迭代时知道目标函数的梯度。通过测量梯度的变化,构造一个目标函数的模型使之足以产生超线性收敛性。这类方法大大优于最速下降法,尤其对于困难的问题。另外,因为拟牛顿法不需要二阶导数的信息,所以有时比牛顿法更为有效。如今,优化软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拟牛顿算法用来解决无约束,约束,和大规模的优化问题。

具体步骤:

拟牛顿法的基本思想如下。首先构造目标函数在当前迭代xk的二次模型:

这里Bk是一个对称正定矩阵,于是我们取这个二次模型的最优解作为搜索方向,并且得到新的迭代点:

其中我们要求步长ak 满足Wolfe条件。这样的迭代与牛顿法类似,区别就在于用近似的Hesse矩阵Bk 代替真实的Hesse矩阵。所以拟牛顿法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每一步迭代中矩阵Bk的更新。现在假设得到一个新的迭代xk+1,并得到一个新的二次模型:

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上一步的信息来选取Bk。具体地,我们要求

从而得到

这个公式被称为割线方程。常用的拟牛顿法有DFP算法和BFGS算法。

原文链接: [Math] 常见的几种最优化方法 - Poll的笔记 - 博客园

Ⅲ 梯度下降法是什么

梯度下降法(英语:Gradient descent)是一个一阶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陡下降法,但是不该与近似积分的最陡下降法(英语:Method of steepest descent)混淆。

要使用梯度下降法找到一个函数的局部极小值,必须向函数上当前点对应梯度(或者是近似梯度)的反方向的规定步长距离点进行迭代搜索。

如果相反地向梯度正方向迭代进行搜索,则会接近函数的局部极大值点;这个过程则被称为梯度上升法。

梯度下降算法使用当前位置的梯度迭代计算下一个点,然后对其进行缩放(按学习率)并从当前位置减去获得的值(迈出一步)。它减去该值,因为我们想要最小化函数(最大化它会增加)。

缺点

梯度下降法的缺点包括:

1、靠近局部极小值时速度减慢。

2、直线搜索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

3、可能会“之字型”地下降。

Ⅳ 为什么随机梯度下降方法能够收敛

其实这个还是要好好的看看论文,然后让导师再给你好好的讲解一下吧,我这里只能说我自己的理解。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其实等于没有模型的优化的算法,就是更加的适用于那种控制变量比较多的,但是系统比较复杂的,又没有办法准确的去建立数学模型的优化控制的过程。


总结

其实我觉得我说这么多,不一定说明白啥,基本上我个人是觉得对于这种随机梯度下降的方法是期望收敛而已,真的是没有办法确定是否收敛的。

毕竟我没有论文专业,更没有导师专业,我只是用我自己的知识能力去回答的问题,所以说我由衷的建议你去看论文,看不懂就去问导师了,那才是正道啊,像我们这种人,毕竟没有那么专业,我害怕让你误入歧途。

Ⅳ 梯度下降法是什么

梯度下降法是一个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速下降法。

最速下降法是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最简单和最古老的方法之一,虽然现已不具有实用性,但是许多有效算法都是以它为基础进行改进和修正而得到的。最速下降法是用负梯度方向为搜索方向的,最速下降法越接近目标值,步长越小,前进越慢。

可以用于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简介

梯度下降是迭代法的一种,可以用于求解最小二乘问题(线性和非线性都可以)。在求解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参数,即无约束优化问题时,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在求解损失函数的最小值时,可以通过梯度下降法来一步步的迭代求解,得到最小化的损失函数和模型参数值。反过来,如果我们需要求解损失函数的最大值,这时就需要用梯度上升法来迭代了。

在机器学习中,基于基本的梯度下降法发展了两种梯度下降方法,分别为随机梯度下降法和批量梯度下降法。

Ⅵ 机器学习中的降维算法和梯度下降法

机器学习中有很多算法都是十分经典的,比如说降维算法以及梯度下降法,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因此学习机器学习一定要掌握这些算法,而且这些算法都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降维算法和梯度下降法。
降维算法
首先,来说一说降维算法,降维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其主要特征是将数据从高维降低到低维层次。在这里,维度其实表示的是数据的特征量的大小,当特征量大的话,那么就给计算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降维计算,把维度高的特征量降到维度低的特征量,比如说从4维的数据压缩到2维。类似这样将数据从高维降低到低维有两个好处,第一就是利于表示,第二就是在计算上也能带来加速。
当然,有很多降维过程中减少的维度属于肉眼可视的层次,同时压缩也不会带来信息的损失。但是如果肉眼不可视,或者没有冗余的特征,这怎么办呢?其实这样的方式降维算法也能工作,不过这样会带来一些信息的损失。不过,降维算法可以从数学上证明,从高维压缩到的低维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数据的信息。所以说,降维算法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那么降维算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具体就是压缩数据与提升机器学习其他算法的效率。通过降维算法,可以将具有几千个特征的数据压缩至若干个特征。另外,降维算法的另一个好处是数据的可视化。这个优点一直别广泛应用。
梯度下降法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梯度下降法,所谓梯度下降法就是一个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速下降法。最速下降法是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最简单和最古老的方法之一,虽然现在已经不具有实用性,但是许多有效算法都是以它为基础进行改进和修正而得到的。最速下降法是用负梯度方向为搜索方向的,最速下降法越接近目标值,步长越小,前进越慢。好比将函数比作一座山,我们站在某个山坡上,往四周看,从哪个方向向下走一小步,能够下降的最快;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梯度下降只是其中一个,还有很多种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机器算法中的降维算法以及梯度下降法,这两种方法是机器学习中十分常用的算法,降维算法和梯度下降法都是十分实用的,大家在进行学习机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两种算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这两种算法。

Ⅶ 梯度下降法是什么

梯度下降法是一个一阶最优化算法,通常也称为最陡下降法,但是不该与近似积分的最陡下降法(英语:Method of steepest descent)混淆。

梯度下降算法使用当前位置的梯度迭代计算下一个点,然后对其进行缩放(按学习率)并从当前位置减去获得的值(迈出一步)。它减去该值,因为我们想要最小化函数(最大化它会增加)。

注意事项

从数学上的角度来看,梯度的方向是函数增长速度最快的方向,那么梯度的反方向就是函数减少最快的方向。那么,如果想计算一个函数的最小值,就可以使用梯度下降法的思想来做。

注意得到的函数临界点,临界点并不一定是全局最大值或者全局最小值,甚至不是局部的最大值或者局部最小值。

阅读全文

与一阶梯度类最优化算法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卡尔曼滤波算法书籍 浏览:763
安卓手机怎么用爱思助手传文件进苹果手机上 浏览:841
安卓怎么下载60秒生存 浏览:800
外向式文件夹 浏览:232
dospdf 浏览:428
怎么修改腾讯云服务器ip 浏览:383
pdftoeps 浏览:490
为什么鸿蒙那么像安卓 浏览:732
安卓手机怎么拍自媒体视频 浏览:183
单片机各个中断的初始化 浏览:721
python怎么集合元素 浏览:477
python逐条解读 浏览:829
基于单片机的湿度控制 浏览:496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帐号 浏览:880
程序员公园采访 浏览:807
程序员实战教程要多长时间 浏览:970
企业数据加密技巧 浏览:132
租云服务器开发 浏览:809
程序员告白妈妈不同意 浏览:332
攻城掠地怎么查看服务器 浏览: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