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0.8Y,投资I=1500-60r,货币供给M=1500,货币需求L=0.2
十三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 (1) 国民收入 (2) 国民生产净值 (3) 国民生产总值 (4) 个人收入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6) 个人储蓄 单位:亿美元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红利社会保险税个人所得税消费者支付的利息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消费支出 356.41866.6264.9266.334.1164.8120.866.4253.9402.164.4105.1374.51991.9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 (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 (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 (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6.假定一国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4800800300300096030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 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 =4800-(800-300)=4300 (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 =4800-(3000+8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 =960+3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 =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 (2) 政府支出 (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 (2)因为:I+G+(X-M)=S+T 所以:I=S+(T-G)-(X-M)=300-200-(-100)=200 (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MPC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APC总是大于零,但不一定小于1,因为在收入为零时,自然消费总是存在的。 5.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答: 储蓄增加将使需求减少,从而均衡收入也会减少。 6.当税收为收入的函数时,为什么税率提高时,均衡收入会减少? 定量税增加会使收入水平上升还是下降,为什么?答:税率提高时,个人收入将减少,从而使消费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8.乘数和加速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答:见书P509。(1)资源闲置;(2)投资和储蓄并非相互独立;(3)货币供给能否适应需求。 9.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1) 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 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 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4) 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答:c=100+0.8y,i =50(1)由 100+0.8y+50=y y=(100+50)/(1-0.8)=750 c=100+0.8×750=750 s=i=50(2)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3)△y=△I÷(1-b)=50÷(1-0.8)=250(4)y=(100+50)÷(1-0.9)=1500(5)s=50(6)y=50÷(1-0.9)=500(7)自发消费a的变化不影响乘数,边际消费倾向b越大,则乘数也越大。 10.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8y,投资从300增至500时(单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答:由均衡条件可知:(1)i = s =-11+0.25y 当i =300时,y=(1000+300)÷0.25=5200当 i =500时,y=(100+500) ÷0.25=6000均衡收入增加(6000-5200)=800(2)因为: 所以: 1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 i =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率t=0.25。(1) 求均衡收入。(2) 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 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用:<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答:(1) (2)(3)△Y=1200-1000=200第十五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2.请对下列各题中可能有的情况做选择并说明理由。(1) (1)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 A. 右移10亿美元;B. B. 左移10亿美元;C. C. 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2) (2) 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A. A. 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 B. 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 C. 右移支出乘以10亿美元;D. D. 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3) (3)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 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 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 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4) (4) 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A. A. 右移10亿美元;B. B. 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 C. 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 D. 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5) (5)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6) (6) 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A. A.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B. B. 利率上升,收入不变;C. C.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D.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答案:(1) (1) 选C。理由见书p524。(2) (2) 选B。理由见书p429、p525。(3) (3) 选A。理由:L1(y)上升,r上升使L2(r)下降(4) (4) 选C。理由见书p535、540。(5) (5) 选A。理由见书p544。(6) (6) 选D。理由见书p543、图15-16。4.(1) 若投资函数为 i =100 (美元)-5r ,找出当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 答:略。 (2) 若储蓄为S=-40+0.25y (单位:美元),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答:令 (由此表达式可以解得结果) (3) 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 答:略。7.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 画出利率为10%、8%和6%而收入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 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和利率。(3) 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4) 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LM曲线相比,有何不同?(5) 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 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答:(1)略。 (2) (3)略。 (4) (5)因为:0.2×1100-5×100=170≠200 所以:该点为非均衡点。此时,货币需求小于供给,利率将下降。 9.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 i =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单位都是亿美元)。(1) 求IS和LM曲线;(2) 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 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为L=0.2y-2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答:(1)易知:S=-100+0.2y 令 150-6r=-100+0.2y IS曲线为:0.2y+6r=250 LM曲线为:0.2y-4r=150 (2)解联立方程组 0.2y+6r=250 0.2y-4r=150 得:y=950 r=10% (3)(150-6r)+100=(-100+(1-0.8)×(1-0.25)×y)+0.25y 得:IS曲线 0.4y+6r=350 LM曲线 0.2y-4r=150 解得: y=5750/7 r=25/7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3.假设LM方程为y=500+25r (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为100美元)。(1) 计算:<1>当IS为y=950-50r (消费c=40+0.8y,投资 i =140-10r,税收 t=50 ,政府支出g=50);和<2>当IS为y=800-25r (消费 c=40+0.8y,投资 i = 110-5r,税收 t=50,政府支出 g=50) 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 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1>和<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 说明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答:(1)情况<1> LM曲线:y=500+25r IS曲线:y=950-50r 解得:r=6 y=650 i =140-10r=80 情况<2> LM曲线:y=500+25r IS曲线:y=800-25r 解得:r=6 y=650 i =110-5r=80 (2)情况<1> 求IS曲线:I+(G+△G)=S+T (140-10r)+(50+30)= -40+(1-0.8)(y-50)+50 所以:y=1100-50r G增加,LM不变,LM仍为:y=500+25r IS曲线为:y=1100-50r 解得:r=8 y=700 情况<2> 类似地求得: IS曲线:y=950-25r LM曲线:y=500+25r 解得:r=9 y=725 (3)因为情况<1>的投资利率乘数为10,情况<2>中为5,故:当△G使r 上升时, 情况<1>中,△i =(140-80)-(140-60)= -20 情况<2>中,△i =(110-45)-(110-30)= -15 由于KG=5,求挤出效应: 情况<1>中,-20×5= -100 情况<2>中,-15×5= -75 可以求得无挤出效应时:△y=30×5= 150 所以:情况<1>中,△y=150-100=50 情况<2>中,△y=150-75= 75 故:情况<1>中,y=650+50=700 情况<2>中,y=650+75=7255.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200美元,c=60+0.8y,t=100,i =150,g=100。(1) 求IS和LM方程;(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 政府支出从100美元增加到120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 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答:(1)IS:150+100= -60+0.2(y – 100)+100 y=1150 LM:0.2y-10r= 200 y=1000+50r (2)y=1150 r=50 i = 150 (3)y=1250 r=50 i = 150 y增加100 r增加2 i 不变。 (4)不存在挤出效应,所以:△y=100=△G/(1- b) (5)略。 6.画两个IS—LM图形(a)和(b)。LM曲线都是 y=750美元+20r (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150美元),但图(a)的IS为y=1250美元-30r,图(b)的IS为y=1100美元-15r。(1) 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2) 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即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做一条LM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它相交所得均衡收入与利率。(3) 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 为什么?答:已知:图(a)中,LM:y=750+20r IS:y=1250-30r 图(b)中,LM:y=750+20r IS:y=1100-15r(1)图(a)中,r=10 y=950 图(b)中,r=10 y=950(2)LM:y=850+20r 图(a)中,r=8 y=1010 图(b)中,r=50/7 y=850+1000/7(3)图(a)中,y变动多一些,图(b)中,r下降要多一些。因为图(a)中,IS曲线比图(b)中的IS曲线平缓一些,等量移动LM,图(a)中y 变动较大,r下降较少;而图(b)则相反。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7.假设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答:国民收入将减少 200×1/(1-0.8′0.75)=500(亿)税收收入将减少 500×0.25=125(亿)因为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税收收入将减少125亿,原来的75亿赤字正好抵消。 11.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Cu / D=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试问货币创造系数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答:k=1+ rc / (rc + r )= 1+ rc / (0.38+0.18 )= 1.18/ 0. 56=2.46 公式参见教材 △M= △H×rc / (rc + r ) = 100×2.46=246。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贰’ 宏观经济学计算
G呢?难道第1问计算IS没有G??
(1)IS:Y=C+I,Y=100+0.75Y+20-2r,Y=480-8r;
LM:L=M,0.2Y-0.5r=50,Y=250+2.5r
(2)联立,解关于Y,r的方程组(都不是整数解);同时把结果带入投资函数,得到均衡投资I
(3)把G=50,带入IS:Y=C+I+G,重新得到IS曲线,再次联立IS,LM方程组,求解Y,r的值,与原来的均衡解,比较,(应当是Y,r都增加)
(4)在(3)的均衡结果下,根据I=20-2r得到新的均衡投资,和(2)中的I比较就可以得到挤出效应了。
Mathematica没有了,不想计算。思路清楚自己计算。
‘叁’ 关于在IS LM模型中,计算考虑挤出效应的政府购买乘数
我倒是没有推导出这个式子,但是有另一个,能算出相同的结果来。右下角
‘肆’ 宏观经济学挤出效应计算
[1]LM:MS=MD,200=0.2Y,Y=1000;
IS:Y=C+I+G=90+0.8YD+140-5r+50=280+0.8(Y-50)
Y=1200-25r
IS-LM:Y=1000,r=8,i=140-5*8=100
[2]同样的方法,求得新的IS曲线:Y=1300-25r,
IS-LM:Y=1000,r=12,i=140-5*12=80
[3]私人投资i减少了20,存在挤出效应,减少的投资正是政府购买增加的部分20.这表明,LM处于古典区域,即LM垂直时,财政扩张的结果是利率的上升,出现了完全的挤出效应。
【注意】你的题目可能抄错了,投资函数利率前面的系数因该是5吧,不是500。另外第二问,政府购买应该是增加20,不是增加到20吧。
‘伍’ 宏观经济学中怎么算挤出效应
IS LM 曲线的变动影响挤出效应的大小吧。
‘陆’ 宏观经济学 挤出效应计算题 求过程
这道题先得到IS-LM曲线
C+I+G=Y,代入数值,得到2500+G/0.4-5000r=Y
M/P=kY-hr,带入数值,得到2500=y-10000r
先联立得到初始的,G=300,y=3000,r=0.05
之后G=600,y=3000,r=0.05代入原始的IS曲线,得到y=3750
再用G=600时,联立IS-LM得到y=3500,r=0.1
y的减小量是3750-3500=250
‘柒’ 怎么理解财政效应和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进效应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着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帕金先生提出的挤进效应的概念为现代财政理论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根据帕金的阐述,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比如,政府对公共事业增加投资会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起私人投资成本的下降,产生企业的外在经济效应,因此,有可能诱导私人投资的增加,进而导致产出增加;再如,政府用财政资金为居民建立养老和医疗保障,可以形成人们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打消谨慎消费的念头,从而引起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增加等一系列扩张性经济行为。
相比之下,挤出效应则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成机理。如果说挤进效应是由于政府支出行为的正的外部性导致的,那么,挤出效应则是政府支出行为形成对私人部门的负的外部性造成的,这种负的外部性是通过利率变量来传导的。一般由于私人部门的投资对利率很敏感,因此,在利率提高的情况下,私人投资的机会成本将增加,导致私人部门的投资积极性降低,投资量会减少。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在LM曲线位置相对不变时,均衡点会向右上方移动,于是整个社会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提高了,根据投资函数的定义,私人投资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