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算水体蒸发量的时候有哪三种途径和哪五种方法
三种途径:
1.用仪器和某种手段直接测定
2.根据典型资料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估算
3.通过成因分析建立理论公式进行计算
五种方法:
1.器测法:利用各种蒸发器
2.水量平衡法:根据径流、降水、蓄水量等要素推求某一时段的水面蒸发量。
3.热量平衡法:通过测算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水面的长波辐射,进而水体的热量,对流的热量和水体储热量来估算蒸发量。
4.空气动力学法:
5.经验公式法:(网上有许多经验公式,在此不再赘述)
㈡ 水的蒸发量怎么计算比如一个容器里,装有一定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问每小时蒸发量
每小时蒸发量=(水的总量-容器中剩余水量)/时间
㈢ 水的蒸发量怎么算
你谈的应该是水分的蒸发吧?蒸发和表面状态、温度、空气中水蒸汽含量(湿度)、空气温度、流速有关。这个是复杂的系统,很难有简单的公式,但可以明确的是,风速越大,蒸发量也越大,——废话!
搜索一下“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研究”,有一篇论文,可参考。
㈣ 蒸发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蒸发量计算公式:H=52.0(Pm-P)(1+0.135Vm)[L/(d·m)]。
H:表面蒸发损失[L/(d·m)]
Pm:按水池表面温度计算的饱和蒸气压(Pa)
Vm:日平均风速(m/s)
在计算月平均蒸发损失时,应将式中Pm、P、Vm分别以日均值代入,并将计算结果乘以30。
测量方法
测量蒸发的仪器常用的有小型蒸发器、大型蒸发桶和蒸发皿等几种。
小型蒸发器是口径为20厘米,高约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㈤ 关于蒸发量如何算。
蒸发量应该没有确切的计算公式,因为他跟时间,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诸多环境因素相关。在工程上测定蒸发量如果要确切的话一般是考虑试验观察,就像测量降雨量一样,就是摆一个蒸发水箱,在一定时间内跑出去多少水作为蒸发量。一般工程上凭经验,敞开游泳池每天需要考虑2公分的 蒸发水量
㈥ 常温下,水的蒸发量怎么计算其他任意温度的又是怎么计算
蒸发量B=(循环量*(回水温度-上水温度))/580
㈦ 水池蒸发量怎么计算
水池表面蒸发量计算公式:
H=52.0(Pm-P)(1+0.135Vm)[L/(d·m)]
H:表面蒸发损失[L/(d·m)]
Pm:按水池表面温度计算的饱和蒸气压(Pa)
Vm:日平均风速(m/s)
在计算月平均蒸发损失时,应将式中Pm、P、Vm分别以日均值代入,并将计算结果乘以30。
注: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
(7)自来水蒸发量的算法扩展阅读:
水池蒸发量的测量方法:
测量蒸发的仪器常用的有小型蒸发器、大型蒸发桶和蒸发皿等几种。
小型蒸发器是口径为20厘米,高约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大型蒸发桶是一个器口面积为0.3平方米的圆柱形桶,桶底中心装一直管,直管上端装有测针座和水面指示针,桶体埋入地中,桶口略高于地面。每天20时观测,将测针插入测针座,读取水面高度,根据每天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计算蒸发量。
每天向蒸发皿中加进2厘米深的水层,晚上把余水倒进量杯,量出剩余水深。把20厘米减去剩余水深就是当天的蒸发量。如果当天有雨,余水中还要扣除当天的降水量。这就是蒸发皿的直径和离地面高度都要和雨量筒一致的原因。否则,两者就不能简单相减。
㈧ 水库水面蒸发量怎么计算
水库水面蒸发量计算公式如下:
V=0.1αAZ。
其中:V—水库水面蒸发损失,单位为万立方米;α—计算月的蒸发换算系数;A—计算月的相应平均库水位的水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Z—计算月的蒸发总量,单位为毫米。
㈨ 蒸发水量计算公式
V=0.1αAZ。
其中:V—水库水面蒸发损失,单位为万立方米;α—计算月的蒸发换算系数;A—计算月的相应平均库水位的水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Z—计算月的蒸发总量,单位为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