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判断沙子的粗细程度
简单的通过筛网,复杂的通过粒度机器测定
粗砂是砂土中砾粒含量不大于25%,而粒径大于0.5毫米的含量超过总质量50%的砂.细沙是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全重85% 细度模数为2.1.6.
您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⑵ 沙的筛分后如何计算
计算步骤:
①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②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
③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④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Mx(精确至0.01)。普通混凝土模数只能用来划分砂的粗细程度,并不能来反映砂的级配优劣。细度模数相同的砂,其级配不一定相同。天然砂的颗粒级配情况用级配区来判别;
⑤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 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此式mr=A√d/300的规定,式中:mr: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d:筛孔尺寸(mm);A:筛孔面积(mm2)。生产控制检验时不得超过式mr=A√d/200规定的量,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
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筛余量。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
(2)沙细度算法扩展阅读
沙的筛分规定
粒径小于5 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统称为砂。按产源不同,有河砂、海砂、山砂等天然砂和机制砂。《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和《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对混凝土用砂的质量要求均作了明确规定,分别从有害物质含量、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以及坚固性方面进行砂子质量的检测。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中大小颗粒搭配的情况,如果大小颗粒搭配适当,他们相互填充,使砂子的空隙率达到最小值,这样的颗粒级配称为级配良好。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中,较粗颗粒所占的分量,若粗颗粒较多,砂就显得粗些。
反之,若粗颗粒较少,砂就显得细些。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和特细砂之分。数量相同的砂,粗砂和中砂的总表面积较小,而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混凝土用砂应同时考虑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两个因素,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粗砂。
这样的砂空隙率较小,总面积也较小,在拌制混凝土时,在水泥浆一定的情况下,填空需将少,余下浆料在砂子表面形成较厚的包裹层,有利于发挥水泥浆的胶结作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⑶ 混凝土的沙子的细度模数怎么算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集料程度。
二、主要试验步骤
1、若为水泥混凝土用砂,按筛孔大小顺序进行手筛,称量出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m1,精确至0.5g。
三、计算
1、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
2、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3、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4、绘制级配曲线。
5、对于水泥混凝土用砂:
细度模数Mx=(A0.16+A0.315+A0.63+A1.25+A2.5-5A5)/(100-A5)
A0.16、A0.315、……A5--分别为0.16mm、0.315mm、……5m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6、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⑷ 表示沙子粗细程度的指标是细度模数,通过什么实验确定
砂厚指标为细度模数。建筑用细砂和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产品知识粗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就越厚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在3.7~1.6之间,最好是中砂,或粗砂加少量细砂,比例为4:1。细度模数:表示砂粒粒径的厚度,用指定筛孔内砂粒累积筛渣百分比之和除以100即可得到。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的天然砂、人造砂和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骨料是指粒径小于5m的天然砂和人工砂。合格的优质细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细度模量(约2.78)、硬度、含砂量、砂当量、角等。只有用优质的石材,合理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人工砂才能满足以上要求。
(4)沙细度算法扩展阅读:
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1、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2、中砂:细度模数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3、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4、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⑸ 砂的细度模数怎么计算
Mx=(A2+A3+A4+A5+A6-5A1)/(100-A1)。
弄懂两个概念
1、什么是砂?粒径小于4.75毫米的岩石颗粒。大于这个数值的属于石。
2、分计筛余的单位是%,含义是每百克样本所含分计粒径的砂质量的多少,是不带百分号的。
二、搞清三个情况
1、细度模数是一个理论值,不可以超越砂定义中的粒径限定,即小于4.75mm。理论中不计取大于4.75mm的A1。
2、施工实际中,现场筛砂用的是9.5mm孔筛,所以样本500克要用9.5mm的筛提取。
3、粒径小于0.15mm的属于土,对混合材料有害,故理论上不计算在分计筛余内,但计算在100-A1内。
(5)沙细度算法扩展阅读:
砂是疏松的、未粘结的粒状物质,其颗粒或格架要素按定义上讲必须是属于砂粒级的。更精确地给砂下定义已作过各种尝试,这些尝试大部分是用某一特定大小的颗粒“直径”来表示颗粒的大小。
在矿物学中,矿物分气态、液态、固态三种,但在砂矿物中,主要为固态。因此,砂矿物的形成方式主要是结晶作用和胶体凝聚作用。
⑹ 砂子的细度模数计算..要计算过程 谢谢
解:散失:(500-39+77+70+78+95+106+34)/500=0.2%
累计筛余:39、116、186、164、359、465
累计筛余百分数:7.8%、23.2%、37.2%、32.8%、71.8%、93%
细度模数:【(23.2+37.2+32.8+71.8+93)-5*7.8】/(100-7.8)=2.4
细度模数计算公式如下:
细度模数是衡量细骨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及经济指标。细度模数只能代表该种细骨料的平均细度,而不能体现出该细骨料的粗细分布情况,两种细度模数相同的细骨料其粗细分布也不一定相同。
在《混凝土技术要求》最大水胶比的基础上,依次减小水胶比,选取3~5个值,计算各材料用量后 进行试配,检测所指定性能指标值,从中选取符合目标值的水胶比,再次进行试配。根据实测试配结果得出配合比的拌合物密度,对计算密度进行配合比的调整。
(6)沙细度算法扩展阅读
公式由来:
M=(A2.36+A1.18+A0.6+A0.3+A0.15-5A4.75)
MX ——细度模数;
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混凝土中不同细度模数的砂对混凝土影响较大,与水结合状态不同,细度模数小,砂子的比表面积大,与水结合的多。
在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导致混凝土中自由水数量降低,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不良,同时胶凝材料与水反应不充分,影响混凝土强度。细度模数偏大时,比表面积小,与水结合的少;
混凝土中自由水数量增加,使混凝土离析,由于水的过盛,不能完全与胶凝材料反应,会以蒸发的形式排出,使混凝土中留下微细孔,降低混凝土强度。
⑺ 砂粗细程度的指标是什么
砂粗细程度的指标是细度模数。建筑粗砂中砂细沙和特细砂的细度模数产品知识河南建筑用砂细度模数是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3.7-1.6,以中砂为宜,或者用粗砂加少量的细砂,其比例为4:1。细度模数:表征砂子粒径的粗细程度,以砂在规定各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之和除以100求得。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2.36m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m的天然砂、人工砂。而合格的、优质的细集料应该有良好的级配、细度模数(2.78左右)、坚固性、含泥量、砂当量、棱角性等。只有用优质的石料、合理先进的生产工艺制造的人工砂才可以同时满足以上要求。
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1、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2、中砂:细度模数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3、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4、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⑻ 中砂的细度范围是多少
中砂的细度范围是: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建筑用砂中砂的标准:指粒径小于5mm,在湖、海、河等天然水域中形成和堆积的岩石碎屑。也可以是岩体风化后在山间适当地形中堆积下来的岩石碎屑。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称为细度模数。
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
MX ——细度模数;
[(0.15+0.3+0.6+1.18+2.36)-5*4.75]/(100-4.75)
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天然砂按原产地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⑼ 如何计算沙子的细度模数
MX=[(A0.15+A0.3+AO.6+A1.18+A2.36)-5A4.75]/(100-A4.75)
MX ——细度模数;
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