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滑模控制算法与洛伦兹系统的结合

滑模控制算法与洛伦兹系统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3-06-11 18:26:10

① 滑模变结构的简介

滑模变结构控制作为一种特殊的鲁棒控制方法,在解决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特征是具有一套反馈控制律和一个决策规则,该决策规则就是所谓的切换函数,将其作为输入来衡量当前系统的运动状态,并决定在该瞬间系统所应采取的反馈控制律,结果形成了变结构控制系统。该变结构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连接而成,每个子系统有其固定的控制结构且仅在特定的区域内起作用。引进这种变结构特性的优势之一是系统具有每一个结构有用的特性,并可进一步使系统具有单独每个结构都没有的新的特性,这种新的特性即是变结构系统的滑动模态。滑动模态的存在,使得系统在滑动模态下不仅保持对系统结构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的鲁棒性,而且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动态性能。迄今为止,变结构控制理论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自动控制系统中一种一般的设计方法。它适用的控制任务有镇定与运动跟踪等。

② 滑模控制的原理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原理,是根据系统所期望的动态特性来设计系统的切换超平面,通过滑动模态控制器使系统状态从超平面之外向切换超平面收束。系统一旦到达切换超平面,控制作用将保证系统沿切换超平面到达系统原点,这一沿切换超平面向原点滑动的过程称为滑模控制。由于系统的特性和参数只取决于设计的切换超平面而与外界干扰没有关系,所以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超平面的设计方法有极点配置,特征向量配置设计法,最优化设计方法等,所设计的切换超平面需满足达到条件,即系统在滑模平面后将保持在该平面的条件。控制器的设计有固定顺序控制器设计、自由顺序控制器设计和最终滑动控制器设计等设计方法[1]。现在以N维状态空间模型为例,采用极点配置方法得到M(N<M)维切换超平面,控制器采用固定顺序控制器的设计方式,首先控制器控制任意点到Q1超平面(M维)形成M-1阶滑动模态,系统到达Q1超平面后由于该平面的达到条件而保持在该超平面上所以后面的超平面将是该超平面的子集;然后控制器采用Q1对应的控制规则驱动到Q1与Q2交接的Q12平面(M-1维)得到M-2滑动模态,然后在Q12对应的控制规则驱动下到Q12与Q3交接的Q123平面(M-2维),依次到Q123..m平面,得到最终的滑模,系统在将在达到条件下保持在该平面,使系统得到期望的性能。

阅读全文

与滑模控制算法与洛伦兹系统的结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柯洁在哪个app下围棋 浏览:751
平板用什么app看内在美 浏览:607
cad计算机命令 浏览:173
邮箱设置域名服务器错误什么意思 浏览:671
硬盘解压失败受损蓝屏 浏览:654
应用和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浏览:485
程序员需要知道的网站 浏览:713
微信支付页面加密码怎么加 浏览:57
网络加密狗问题 浏览:698
cnc曲面编程实例 浏览:170
什么app零粉分发视频有收益 浏览:164
肯尼亚程序员 浏览:640
新科源码 浏览:661
如何判断服务器有没有带宽 浏览:44
天正建筑批量删除命令 浏览:96
cad最下面的一排命令都什么意思 浏览:456
pythonimportcpp 浏览:852
W10的系统怎么给U盘加密 浏览:372
华为手机代码编程教学入门 浏览:764
和彩云没会员怎样解压 浏览: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