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并行编译技术的发展

并行编译技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9 13:40:55

1. 语言处理系统的发展过程

随着程序设计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语言处理系统也跟着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和发展。最初人们直接用机器语言来描述问题的解法,这种程序无需任何处理就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但是这样的编程方式太繁琐,极易出错,效率极低,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人们就在努力设法改变这种编程方式。开始时倾向于准备好一个由一些常用的例程程序组成的库,并借用一些代码来引用该库中的例行程序。后来改用一些字符或语言来表示这些代码,这样就成了符号语言的雏形。在此基础上,人们努力使机器语言符号化。机器语言发展成了汇编语言。语言的这一发展导致要求有一翻译程序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这种翻译程序称为汇编程序。
紧随汇编语言和汇编程序之后发展的是自动编译器。在自动编译器中,程序人员用的语言更接近通常的数学表示体系。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的第一批自动编译器都十分初步,它们只允许简单的单目运算,数据元素的命名方式有很多限制,然而它们促进了对高级语源歼闹言处理系统和通用的翻译过程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FORTRAN等一批高级语言,与此相适用的语言处理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也相继开发成功。
随着编译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对编译程序需求的不断增长,50年代末有人开始研究编译程序的自动生成工具,提出并研制编译程序的编译程序,它的功能是从任一语言的词法规则、语法规则和语义解释出发,自动产生该语言的编译程序。研制一个功能完全且实用的编译程序的编译程序是很困难的。多数编雹罩译程序的编译程序都是一些专用编程序生成系统,如自动生成词法分析程序的扫描程序生成系统,自动生成语法分析程序的语法分析程序生成系统。
60年代起,不断有人开始使用自展技术来构造编译程序。自展的主要特征是用被编译的语言来书写该语言自身的编译程序。自展的思想最早在50年代中间就有人提出,到1971年,PASCAL的编译程序用改帆自展技术生成后,其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并行技术和并行语言的发展,处理并行语言的并行编译技术正在深入研究之中,将串行程序转换成并行程序的自动并行编译技术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

阅读全文

与并行编译技术的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lc编译后错误18 浏览:612
python数组分片 浏览:251
linux图形化编程 浏览:175
阿里国际站app端怎么装修 浏览:528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简单搭建源码 浏览:851
以后缺程序员吗 浏览:294
jsp源码不能运行 浏览:363
淘客助手源码下载 浏览:733
如何使用app记账报税 浏览:562
python线程捕捉键盘 浏览:25
地推统计图app怎么做 浏览:162
android文件夹不能用了 浏览:857
加密软件的日志 浏览:892
肾病pdf 浏览:230
网站怎么用本地服务器 浏览:120
javadoc导入android 浏览:517
文件扫描成pdf 浏览:696
凉山火灾救援命令 浏览:54
压缩机三相检测 浏览:861
linux怎么安装光盘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