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ott盒子
1、 OTT影音系统是电视盒中使用到的影音点播直播软件,主要功能是可以像使用腾讯、优酷、搜狐等视频网站一样实现随时随地方面观看视频的需要,但是可以解决部分网站自有内容只能在其客户端观看的弊端,可以实现全网资源随心看。直播的话主要是指把传统有限电视台直接也融入到我们的app中,目前我们支持的的电视台有央视系列、部分地方卫视、咪咕和乐视电视的内容。除此之外和IPTV系统相比,它的优势是可以更好的覆盖资源,而且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实现在线购物、教育等多种功能。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同类影音类产品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电视猫、泰捷、VST全聚合、魔力视频、天天影视、蜜蜂视频等等几十甚至上百款。我们的定位是技术支持,可以提供源码、各种定制、也有标准版产品。OTT盒子由于政策的原因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正式规范,但是移动有在做。现在国家规范的是IPTV盒子。
2. IPTV盒子系统。看直播可以实现回看、时移(像点播一样快进、暂停)、点播、虽然理论上是可以看直播和点播,但是因为内容是由广电总局的7个牌照商提供,所以在内容方面更新不是很及时。但是优势在于直播的资源比较稳定流畅,直播走的是电信和联通宽带运营商的专网。是 运营商带宽的一种附加产品,一般是免费送盒子,但是每年交年费,就像有线电视一样。但是费用是交给运营商。现在在运营商的推广下,IPTV盒子的发展很快,用户量达到9000万,IPTV+OTT盒子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有线电视,仅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超过了有线电视几十年的用户积累。
点量OTT的优势:
1.视频聚合组件优势:
1)支持网站多:目前支持国内外70多家网站的视频聚合,基本涵盖全网资源
2)稳定性好:我们有专人维护,对于网站的改动能迅速做出反应,一般24小时内解决问题,上次优酷改动,几个小时就可正常使用
3)支持本地SDK解析:除了webapi接口形式外,我们还支持本地sdk解析,这种方式的,很好的解决了部分网站限速的问题,用在app中效果更好,这种方式在国内目前只有我们能做到。在国外的客户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能解决限速的问题。
2、后台管理功能+采集
1)已经是成品了,多家客户已经在用了,这种比较稳定
2)后台功能完善,包括代理功能、各种安装量、用户统计、box授权、试用机制等丰富的功能,以及影音管理、APP界面布局管理等功能。
3)有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我们的技术人员大都有5年以上研发经验,很多同事甚至有10年以上研发经验。团队管理经验丰富,模式成熟
3、产品优势:
1)案例比较丰富、youko、韩国ott、中国数字图书馆等,而且包含的端多:安卓、ios、web都可以,既可以用在盒子中也可以用在手机中。
2)价格优势,采用的视频聚合的方式成本更低。其他一套下来包含硬件的话差不多要30万以上,而且很多没有点播,只有直播。我们直播是采用第三方对接,只要频道有网站就可以定制解析。
3)合作模式多样化:软件授权使用、技术入股、源码出售等,而且可以定制功能。
❷ 怎么把iptv修改成ott
1、把有线转为无线的AP。无线路由器开起AP+wds(AP+Bridge) 注意:在开起桥接模式时,要填入你的无线AP的mac地址,也就是开起AP功能,还要同时桥接功能。
2、将无线AP设置为wds模式,设置的时候注意,要填上无线路由器上的AP热点的mac地址,这里注意是AP热点的mac地址,也就是无线路由器的LAN地址。
3、把无线AP的rj45口出一根线,要么接电脑要么接交换机。
4、网线那端插入iptv机顶盒,天线接收路由信号即可。
IPTV走的是IP城域网,OTT走的是互联网Internet。两者物理网络传输性质的不同。
OTT盒子优点:(1)扩展性强,一般都可以安装第三方应用。(2)无网络限制,哪个网络都可使用。(3)内容丰富,更新快,同步互联网资源。(4)功能更多更强大,可四端互通,PC端,电视端、手机端、pad端。
OTT盒子的缺点:(1)很多没有直播功能,点量OTT系统可以实现多个直播频道的观看,包括央视、部分地方卫视等,如果需要其地区频道可定制。(2)点播资源不稳定,这个是针对以前的OTT系统而言,现在很稳定。
IPTV盒子优点:(1)具备直播功能。拥有需缺节目源,例如港澳台,甚至包含境外电视频道。(2)直播节目源质量高,清晰又稳定。
IPTV盒子缺点:(1)网络限制,不可用外网。(2)扩展性差,不可安装第三方应用,需要破解才能安装。(3)直播频道少,颜值差,外观不好看。贵,付费较多。
❸ OTT平台搭建点播直播系统哪里最专业
点量DOLIT
❹ OTT影音系统是什么
OTT影音系统是电视盒中使用到的影音点播直播软件,主要功能是可以像使用腾讯、优酷、搜狐等视频网站一样实现随时随地方面观看视频的需要,但是可以解决部分网站自有内容只能在其客户端观看的弊端,可以实现全网资源随心看。直播的话主要是指把传统有限电视台直接也融入到我们的app中,目前我们支持的的电视台有央视系列、部分地方卫视、咪咕和乐视电视的内容。除此之外和IPTV系统相比,它的优势是可以更好的覆盖资源,而且可以安装第三方软件,实现在线购物、教育等多种功能。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同类影音类产品有很多,比较出名的有电视猫、泰捷、VST全聚合、魔力视频、天天影视、蜜蜂视频等等几十甚至上百款。我们的定位是技术支持,可以提供源码、各种定制、也有标准版产品。OTT盒子由于政策的原因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正式规范,但是移动有在做。现在国家规范的是IPTV盒子。
❺ 互联网ott盒子不具备电视直播频道合法播出权什么意思
IPTV和OTT盒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区分:
1、运营主体:IPTV盒子是运营商主推的,目前可以实现的功能有电视直播、回看、时移、视频点播,而且电视直播的清晰度比较好,而且是经过广电总局批准的正规军。OTT最初也是可以实现直播和点播,而且在点播方面资源和网路是同步更新,这个是优势,但是后来正规化了之后,就不在具备电视直播功能,OTT盒子的运营主要是一些互联网公司。
2、传输渠道:IPTV是利用运营商的专用网络,而OTT盒子是利用的公网网络,所以OTT盒子在点播资源的 更新上才更有优势。
3、内容:IPTV主要是牌照商的内容;OTT除了牌照商内容+视频网内容(有版权)+其他。
4、多平台:IPTV还是只对电视屏;OTT多了Pad、Phone的屏幕(所谓的多屏互动)
5、前景:最好的是二者能够融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最大的便利,不过这个过程还需各方进行博弈。IPTV有政策优势,OTT有内容优势
总的来说,现在无论哪种盒子都是满足用户对于视频的需求,不过作为客户消费的入口,以后这两种盒子中肯定会有更丰富的内容,比如更加完善的购物、教育、人家互动、甚至是直播、大屏通话都有可能。
❻ OTT盒子和IPTV盒子有什么区别
OTT盒子和IPTV盒子区别为:点播不同、直播不同、多平台支持不同。
一、点播不同
1、OTT盒子:OTT盒子的点播资源丰富,和网络同步更新。
2、IPTV盒子:IPTV盒子的点播资源稀缺,可扩展性差,受到点播限制。
二、直播不同
1、OTT盒子:OTT盒子如果想看直播的话,需要自己安装第三方直播软件。
2、IPTV盒子:IPTV盒子的直播资源丰富但,基本上央视、各大卫视、各地主流地方台都会涵盖。
三、多平台支持不同
1、OTT盒子:在多平台支持上,OTT盒子基本上可实现四端互通。
2、IPTV盒子:在多平台支持上,IPTV盒子只能在大屏端电视盒里用。
❼ 想要搭建网络电视,有哪些OTT IPTV技术方案
解决盗链问题,就直接对自己的视频进行加密就可以。对于宽带消耗大的问题,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P2P直播传输,可以用聚合的方式也可以自己用编码器收集信号源进行P2P传输,如果对于硬件比较陌生,也可以直接接第三方的直播系统,比如原理P2P直播。APP界面体验就是UI的设计,这个在于交互的理解,但是要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方便美观便捷,这个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设计体验。技术支持维护这个要看中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个系统是不是完全自己做,还有就是已有的案例。
❽ OTT模式是什么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通信行业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指的是球类运动员(player)在他们头之上来回传送而到达目的地。即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
互联网企业利用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如国外的谷歌、苹果、Skype、Netflix、国内的QQ等。Netflix网络视频以及各种移动应用商店里的应用都是OTT。不少OTT服务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和计费,使运营商沦为单纯的“传输管道”,根本无法触及管道中传输的巨大价值。
❾ 移动ott有没有电视直播
OTT目前来说,正规的是不具备的,因为广电总局文件有要求,目前只有IPTV可以做直播,而且IPTV的直播是和七个牌照商合作的。OTT是以点播内容为主的,不过目前大多数盒子自己经过处理也是可以看电视直播的。
❿ OTT是什么
OTT(Over The Top)是一种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管可控服务,其接收终端为智能电视(Smart TV)或者OTT盒子。近年来OTT大屏产业在智能电视、OTT盒子等终端硬件厂商以及视频服务平台等OTT内容方的推动下,吸引人们愿意重回客厅,在电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用户开机和使用时间回升,在线视频直线增长,广告公司、营销公司、应用服务机构等纷纷加入,围绕OTT大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体系。
一、OTT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终端激活量显着提升
(一)可管可控的宏观政策规范OTT行业发展环境
对于OTT来说,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应用基础、安全管理等重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形成。自2007年至今11年时间,以广电总局为核心的监管机构先后公布数十项监管规定,并通过56号文《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07年)、181号文《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的通知》(2011年)和6号令《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16年)确定了整个OTT市场的准入、运营和监管模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证OTT行业在可管可控的政策环境下健康发展。政策监管从宏观到细节,OTT竞争环境逐步摆脱混乱,越来越规范、有序。OTT内容服务机构严控“持证上岗”,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达588家。OTT内容监管与直播频道“标准统一”,OTT从媒体环境的品质上与直播频道无限接近。
图 28 2015-2020年OTT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
未来针对OTT广告目标受众进行组合投放、定向投放、策略投放和精准投放,成为OTT电视系统运营重点。
从广告形式来讲,非开机广告资源的关注度不断攀升。开机广告取决于智能电视终端量,且开机广告因其曝光强制、开机时长稳定、触达范围广等特点,广告将很快饱和,倒逼广告形势创新,多样化的OTT广告形式将支撑广告市场需求。
广告跨屏投放受广告主青睐。家庭设备关系网络的出现,为跨屏营销和投放奠定了基础。智能电视所带来的探针能力,可以把处于同一局域网内的家庭智能设备关联起来。据相关机构推算,目前共有1.03亿智能电视具备探针能力,能够关联至少3.1亿PC和移动设备。跨屏的投放效果在广告记忆度、品牌认知度和购买倾向上,比单屏高出10~15%。
随着家庭娱乐重回客厅以及消费模式升级,OTT行业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围绕OTT大屏展开的客厅经济成为行业竞逐热点。OTT行业引领者逐渐由硬件厂商向平台运营商过渡,巨头加速抢占终端市场份额,行业资源向少数企业汇聚,投资价值得以体现。随着大屏广告市场井喷期的到来,开机广告资源终将饱和。广告主当前考量重点已经从是否在OTT平台投放广告转而思考如何更加多样化、定制化的在大屏广告市场进行更加精准的规模化投放。 OTT广告标准亟待建立,广告效果评价体系需要统一,广告数据监测覆盖面更加广泛,大屏广告价值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