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家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词语”技巧
一、 正确认识行测的核心本质
(一)题量大。两个小时要做140道左右的题目,打印成A4纸足足有二十多三十页。相信那些没心理准备的同学当时就蒙圈了,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不怎么把那些智商不足的刷掉啊,那么大的题量,首先对应试者的反应速度做出了考验。(其实就看你是不是智商余额不足)。
(二)范围广。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法律法规,时事政治,行测题基本无所不包,实际考察的就是考生的知识面,看你平时是否涉猎广泛,是否有积累。由于这么大范围的知识不可能完全来源于课本,也就考察了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就是看你平时是爱读书看报还是爱玩王者农药啊亲)。
(三)题型多。虽然都是选择题,但其实题型很多样。包括了常识判断、阅读理解、数据计算、演绎推理等,其实是对你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其实就是看你从小到大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还是翘课泡妞打游戏啊)。
(四)难度不大。大部分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难题可能只有10%,也就是说,要是给足够的时间认真去做的话,很多人得分都能上90+。(其实就是告诉你,骚年们,凭借后(kao)期(qian)努(tu)力(ji)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二、 行测备考的基本原则
第一、整体思维原则;公务员考试看似是一些模块的简单组合,实则是系统性思维和能力的考量。公务员考试行测分为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五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在考验大家的系统思维,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比如,在文字阅读方面,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都需要很长文段的阅读,那么此时阅读文章的技巧和能力便是互通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都需要对数字有一种敏感性,对于特殊数字能够及时反馈出来。数量关系做题不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出来,但是可以根据特殊数值快速解答。资料分析更需要特殊数值的反馈,以便简化做题步骤,加快做题速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有充分准备时间的情况下,一定不要舍弃某个模块,或许你舍弃的便是你最可能那分的。公务员申论汇总成一句话便是要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好梳理和总结工作。无论是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还是公文写作题,都需要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发挥。因此,整体思维就是要有全局观,在备考过程中知道整个考试在考什么,整个模块在考什么,这种总揽全局的意识能够让自己不容易迷失方向,随时都能做好复习调整。
第二、根据个人特点,学会取舍。猿叔刚开始复习行测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和目的,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但是慢慢练习的过程中,也掌握,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我认为的总体思维是,文科生:行测主要抓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申论主抓大作文。理科生,数学好的小伙伴,行测的数量关系15个题和资料分析20个题万万不能丢分。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备考的准备,总体上的布局。行测是一门都得舍弃的艺术。你要通过日常练习,知道自己哪些题型就是属于要舍弃的类型,一看题目,马上定位题型,匹配自己的日常练习的情况,然后果断放弃。
三、 各模块的答题技巧
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复习策略。国考的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般40道题目,所占分值较大,这部分至关重要。选词填空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文功底,除了平时积累,要以做题复习为主,注重分析一些词语的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做了题目以后,要回看错题,总结方法。要把握好词义辨析,主要是对近义词、同义词的分析。在片段阅读的题目中,内容包罗万象,考生要注重总结几类题型:比如主旨观点的题目要把握关键词,意图推断类的题目要理解题干文字隐含的意思,细节判断类题目要把握题目设置的陷阱等等。归纳起来,言语理解题目需要大量做题、研究分析、总结规律、形成方法、触类旁通。
二是关于数量关系题目的复习策略。数量关系题是拉开行测分数的重要板块,总体是较难不易得分。这需要分两种情况,数学能力较强的考生,要吃透题目的类型和答题规律,能够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快速解答。数学能力较差的考生,考试时可以把这部分题目放在最后做,但也不能放弃这一部分,重点是掌握常规解题的方法,能够做多少做多少,但千万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切记一点:数量关系的题目,看清了题目的套路,能够掌握方法的可以快速解答,掌握不了方法的花再多时间也白费,反而顾此失彼了。
三是关于判断推理的复习策略。判断推理主要考察图形推理、逻辑判断、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猿叔以为,这是最好玩的一个模块,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玩,经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咋一看偏理科,其实不然,判断推理是相对中性的,因为文理科都没收基础,其实就是注意观察,了解分类,多做题积累经验,再加上考场上福灵心至。
四是关于资料分析的复习策略。资料分析题目耗时长,但易得分。重点是熟练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熟记一些速算方法,比如一些运算的口诀、和一些估计、预计的技巧。尽量要把这部分分值拿到。
五是关于常识判断的复习策略。所谓常识这部分,其实考的很多都是中学政治、历史、地理、物流、化学和生物题,但是由于范围太广,学习起来找不着边,却往往吃力不讨好,考的就是知识面,这块没有系统的策略,建议考生适当练习加上多看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就好。总结起来,行政能力测试想拿高分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大家一定要注意,历年国考的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建议拿5年来的真题反复练习,反复研究,找出错误,总结规律方法。
Ⅱ 口算心算的速算方法是什么
1、加大减差法:前面加数加上后面加数的整数,减去后面加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和。
2、减大加差法:被减数减去减数的整数,再加上减数与整数的差,等于差。
3、互补两个数的差:两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乘以2;三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乘以2;四位互补的数相减,被减数减5000乘以2,以此类推。
4、数字位置颠倒两个两位数的和:一个数的十位数加上它的个位数乘以11等于和。
(2)速算法口诀行测扩展阅读:
破十法即: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破十法口诀
十几减九,几加一;十几减七,几加三;十几减五,几加五;十几减三,几加七;十几减八,几加二;十几减六,几加四;十几减四,几加六;十几减二,几加八。
Ⅲ 速算方法
(1)以手作为运算器并产生直观的运算过程。
(2)以大脑作为存储器将运算的过程快速产生反应并表示出。
例如:6752 + 1629 = ?
运算过程和方法: 首位6+1是7,看后位(7+6)满10,进位进1,首位7+1写8,百位7减去6的补数4写3,(后位因5+2不满10,本位不进位),十位5+2是7,看后位(2+9)满10进1,本位7+1写8,个位2减去9的补数1写1,所以本题结果为8381。
金华全脑速算乘法运算部分原理
令A、B、C、D为待定数字,则任意两个因数的积都可以表示成:
AB×CD=(AB+A×D/C)×C0+B×D
= AB×C0+A×D×C0/C+B×D
= AB×C0+A×D×10+B×D
= AB×CD+A0×D+B×D
= AB×C0+(A0+B)×D
= AB×C0+AB×D
= AB×(C0+D)
= AB×CD
此方法比较适用于C能整除A×D的乘法,特别适用于两个因数的“首数”是整数倍,或者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的“尾数”是“首数”的整数倍。
速算它可以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使学习者,用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快速准确地掌握任意数加、减、乘、除的速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习者口算和心算的速算能力。
1,加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很简单学习者只要熟记一种加法速算通用口诀 ——“本位相加(针对进位数) 减加补,前位相加多加一 ”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比如:
(1),67+48=(6+5)×10+(7-2)=115,
(2)758+496=(7+5)×100+(5-0)×10+8-4=1254即可。
2,减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也同样是用一种减法速算通用口诀 ——“本位相减(针对借位数) 加减补,前位相减多减一 ”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减法速算方法,比如:
(1),67-48=(6-5)×10+(7+2)=19
(2),758-496=(7-5)×100+(5+1)×10+8-6=262即可。
3,乘法速算:魏氏乘法速算通用公式:ab×cd=(a+1)×c×100+b×d+魏氏速算嬗数×10。
速算嬗数|=(a-c)×d+(b+d-10)×c,,
速算嬗数‖=(a+b-10)×c+(d-c)×a,
速算嬗数Ⅲ=a×d-‘b’(补数)×c 。
Ⅳ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怎么掌握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的计算,对于速算方法的掌握,是计算这个环节里面最核心的内容,用得比较多的一些速算方法有估算法、直除法、转化法、分子分母比较法、首尾法等等。而要想真正的掌握这些方法,如果只是单纯的明白它们的一些特点,以及怎么运用,那显然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快速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速算方法最好,最好是通过自己做题去总结相应的速算方法。学习速算方法,总的一个原则是:方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在于方法的记忆,而在于方法的运用;运用速算方法,总的原则是:根据选项的布局来确定估算的尺度,根据数据的特征来选择速算方法。如果真正的掌握了速算方法这个核心点,那么资料分析中的计算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1、估算法
估算法就是粗约的估计,大致的计算,在某种程度上说,基本上所有的速算方法都用到了估算,但是单纯的估算法主要是指对一些数据的近似处理,使其在计算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速。在选项数据相差较大,并且需要计算的数据能够近似成整数、整十、整百或者能够近似约分的情况下,基本上都可以考虑运用估算法。下面来通过一个例题加深理解。
例:材料:2011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
题目:2010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
A.2972 B.3540 C.3865 D.4373
解析:2010年前十一个月为(896.31/25.32%)/(1+19.1%),由于25.32%≈1/4,19.1%≈20%,计算式900×4-900×4/6=3600-600=3000,那就是A选项。
这道题之所以可以采用估算法,一方面是因为四个选项中它们的数据相差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列出的计算式子中有些数据可以计算近似处理,例如:25.32%可以近似为1/4,19.1%可以近似为20%。
2、直除法
直除法就是直接相除,不过一般情况下,在相除之前可以近似处理一下,而且相除的过程中,没必要把商完全求出来,只需要求出前面一两位就可以了,虽然这个直除法技术含量不高,但是用途很广,一般涉及到除法的计算过程,而且选项中的数字前一两位不同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用起来的时候,还算比较方便。下面来通过一个例题来看一下。
例:材料: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7万人,比上年增加324万人。
题目:与上年相比,2011年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增长率约为( )。
A.2.0% B.4.4% C.5.2% D.8.1%
解析: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比上年增长324/(7-324)≈324/16200,直除可以商一个2,那么就可以直接得到答案。当然这道题比较简单,应运直除法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当计算比较复杂的时候,合理的运用直除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转化法
这里所讲的转化法主要是指通过转化数据、公式和解题思路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所以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的转化,例如0.25与1/4,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0.33与1/3,0.167与1/6,0.143与1/7等等;二是公式的转化,例如:A/(1-a)≈A(1+a),(要求其中 a<3%)等等;三是解题思路的转化,当从题目入手不太好解题时,可以考虑直接从答案着手,这样可能会更加快捷。下面也通过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转化法的运用。
例1:材料: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
题目:该市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
A. 124 B. 126 C. 129 D. 132
解析:依据题意和材料中所给的数据,可以计算2009年全年实现农业加增加值约为。这个地方就是运用到了公式的转化,A/(1-a)≈A(1+a)。
这个地方就列举了转化法的第二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也是用得比较多,在具体的题目中也要知道怎么去运用。
4、分子分母比较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一般用于比较类题目之中,用来比较两个分数值的大小,往往有三种情况,一是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数值就越大;二是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数值越大;三是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一般情况下都这样,而处理这一种情况采用的方法是把它转化到前面两种情况中去,或者是利用约分、直除等估算的手段来近似计算,再来比较计算结果的大小。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理解一下分子分母比较法。
Ⅳ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速算技巧有哪些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解题中适当运用速算技巧可以快速、准确的解题。
1. 一个四位数能同时被15、12和10整除,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这个四位数中四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A.17 B.16 C.15 D.14
【答案】C。解析:能被15和12整除的数定能被3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应该为3的倍数,C是惟一一个满足条件的选项。
2. 花店购进一些康乃馨和玫瑰来包装花束,若平均每束花使用6枝康乃馨、5枝玫瑰花正好使用完;若将8枝玫瑰花换成康乃馨,采用平均每束4枝康乃馨、3枝玫瑰的包装方式,也正好都用完。花店共购进多少枝花?
A.341 B.350 C.371 D.308
【答案】D。解析:每束花使用6枝康乃馨、5枝玫瑰花能包装完,即每束花有11支,花总数该为11的倍数。每束4枝康乃馨、3枝玫瑰能包装完,即每束花有7支,花总数该为7的倍数;花总数为77的倍数,答案为D。
3. 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桥,上桥的速度为每小时12公里,下桥的速度为每小时24公里。上下桥经过的路程相等,中间没有停顿。问此人过桥的平均速度是( )公里/小时?
A.14 B.16 C.18 D.20
【答案】B。解析:设桥长为24,则上桥时间为2,下桥时间为1,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48÷3=16。
4. 一批商品以70%的利润出售,售出80%后,剩下商品全部以5折出售,求商品的最终利润率?
A.50% B.53% C.46% D.48%
【答案】B。解析:设成本为100,总量为1。170×0.8+85×0.2=153。
5. 某年甲企业的利润比丙企业少210万元,甲乙两企业的利润之比为2:3,乙丙两企业的利润之比为4:5,问该年丙企业的利润为多少万元?
A.450 B.500 C.550 D.600
【答案】C。解析:甲:乙=2:3,乙:丙=4:5则甲:乙:丙=8:12:15。甲比丙少7份对应210万,则每份30万,丙15份对应450万。
6. 一位富豪有350万元遗产,在临终前,他对怀孕的妻子写下一份遗嘱:如果生下来是男孩,就把遗产的2/3给儿子,剩下的给妻子;如果生下女儿,则女儿拿1/3,剩下的给妻子。结果妻子生下一对龙凤胎,按遗嘱她可得到()万元?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D。解析:儿:妻:女=4:2:1,7份为350万,每份50万,妻子2份,为100万。
7.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有三种动物共18只,有118条腿和18对翅膀,蜘蛛,蜻蜓,蝉各有几只?
A.5、5、8 B.5、5、7 C.6、7、5 D.7、5、6
【答案】A。解析:带入选项,首先有18只动物可排除B选项,再从翅膀有18对,故蜻蜓数×2+蝉数×1=18,只有A选项满足。
8. 有粗细不同的两支蜡烛,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两倍,点完细蜡烛需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需要2小时。有一次停电,将这样两支蜡烛同时点燃,来电时两支蜡烛所剩长度一样,则此次停电共停多少分钟?
A.10 B.20 C.40 D.60
【答案】C。解析:细蜡烛长度为粗蜡烛的2倍,且只可燃烧1小时,所以60分钟后细蜡烛已燃烧完不可能与粗蜡烛剩下的一样长。同理如果燃烧时间不足30分钟,细蜡烛燃烧还不及一半,剩下的比粗蜡烛没燃烧时还长,不符合条件,排除A,B。故答案选择C。
9. 一个人到书店购买了一本书和一本杂志,在付钱时,他把书的定价中的个位上的数字和十位上的看反了,准备付21元取货。售货员说:“您应该付39元才对。”请问书比杂志贵多少元?
A.20 B.21 C.23 D.24
【答案】C。解析:由两数的和与差奇偶性相同,由于两书的价格和为39,是奇数,则两书的价格差也应为奇数,排除A,D。
代入B:书+杂志=39,书-杂志=21解得:书=30,杂志=9,不满足条件。故选C。
10. 甲乙丙三个蔬菜基地共存放了5200吨蔬菜,如果从甲基地运出544吨到乙基地后,乙基地的蔬菜比丙基地多800吨,且此时甲乙基地的蔬菜重量比为7:4,则甲基地原有蔬菜多少吨?
A.2256 B.2800 C.3059 D.3344
【答案】C。解析:设甲运出544后:甲为7x,乙为4x,丙为4x-800;则三者之和即7x+4x+4x-800=5200,x=400,7x=2800,甲原有3344。
Ⅵ 速算技巧口诀是什么
速算技巧:列式,当数据较大时,运算难度大,把a、b都看成两位数,进行两位数乘法,在选项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精度。两位数乘速算时,遵循口算速算法则,可以很快得答案。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加法速算:计算任意位数的加法速算,方法很简单学习者只要熟记一种加法速算通用口诀,本位相加(针对进位数)减加补,前位相加多加一,就可以彻底解决任意位数从高位数到低位数的加法速算问题。
例如:67+48=(6+5)×10+(7-2)=115,(2)758+496=(7+5)×100+(5-0)×10+8-4=1254即可。
算嬗数(a+b-10)×c+(d-c)×a适用于一因数的二位数之和接近等于“10”,另一因数的二位数之差接近等于“0”的任意二位数乘法速算
Ⅶ 行测数量关系十大技巧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
“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错位),知道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答案为止。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
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差(即a*b+/-c*d),应该注意:
三、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到底采取哪个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后计算难度决定。
一般说来,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若答案需要有N位精度,则计算过程的数据需要有N+1位的精度,但具体情况还得由截位时误差的大小以及误差的抵消情况来决定;在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计算过程中的数据甚至可以不满足上述截位方向的要求。所以应用这种方法时,需要考生在做题当中多加熟悉与训练误差的把握,在可以使用其它方式得到答案并且截位误差可能很大时,尽量避免使用乘法与除法的截位法。
★【速算技巧四:化同法】
所谓”化同法”,是指“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一般包括三个层次:
一、将分子(分母)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再看分母(或分子)即可;
二、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出现“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或“某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可直接判断两个分数的大小。
★【速算技巧五:差分法】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速算技巧六:插值法】
“插值法”是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直接比较相对困难,但这两个数中间明显插了一个可以进行参照比较并且易于计算的数,由此中间数可以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比如说A与B的比较,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数C,并且容易得到A>C,而BB。
二、在计算一个数值F的时候,选项给出两个较近的数A与B难以判断,但我们可以容易的找到A与B之间的一个数C,比如说AC,则我们知道F=B(另外一种情况类比可得)。
★【速算技巧七:凑整法】
“凑整法”是指在计算过程当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整百、整千等其它方便计算形式的数),从而简化计算的速算方式。“凑整法”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
在资料分析的计算当中,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凑成“整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由于资料分析不要求绝对的精度,所以凑成与“整数”相近的数是资料分析“凑整法”所真正包括的主要内容。
★【速算技巧八:放缩法】
“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我们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扩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若A>B>0,且C>D>0,则有:
1)A+C>B+D
2)A-D>B-C
3)A*C>B*D
4)A/D>B/C
这四个关系式即上述四个例子所想要阐述的四个数学不等关系,是我们在做题当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非常简单、非常基础的不等关系,但确实考生容易忽略,或者在考场之上容易漏掉的数学关系,其本质可以用“放缩法”来解释。
★【速算技巧九:增长率相关速算法】
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
r1+r2+r1× r2
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
A′=A/1+r≈A×(1-r)
(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
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
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
r≈r1+r2+r3+……rn/n
(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
★【速算技巧十:综合速算法】
“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尾数法速算:
因为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资料分析当中的尾数法只适用于未经近似或者不需要近似的计算之中。历史数据证明,国考试题资料分析基本上不能用到尾数法,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Ⅷ 数学速算法64种口诀有哪些
1、20以内进位加法 2、20以内退位减法 3、加法意义,竖式计算 4、减法的意义竖式计算 5、两位数乘法 6、两位数除法。
数学计算方法的一种——它可以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使学习者,用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快速准确地掌握任意数加、减、乘、除的速算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提高学习者口算心算的速算能力。
全脑速算是模拟电脑运算程序而研发的快速脑算技术教程,它能使儿童快速学会脑算任意数加、减、乘、除、乘方及验算。从而快速提高孩子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全脑速算的运算原理:
通过双手的活动来刺激大脑,让大脑对数字直接产生敏感的条件反射作用,达到快速计算的目的。
(1)以手作为运算器并产生直观的运算过程。
(2)以大脑作为存储器将运算的过程快速产生反应并表示出。
Ⅸ 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平均数有没有速算的方法
一、“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二、“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
1.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
2.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
(1)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三、“综合速算法”包含了我们资料分析试题当中众多体系性不如前面九大速算技巧的速算方式,但这些速算方式仍然是提高计算速度的有效手段。
平方数速算:
牢记常用平方数,特别是11~30以内数的平方,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速度:
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
441、484、529、576、625、676、729、784、841、900
四、尾数法速算
资料分析试题当中牵涉到的数据几乎都是通过近似后得到的结果,所以一般我们计算的时候多强调首位估算,而尾数往往是微不足道的, 但在地方考题的资料分析当中,尾数法仍然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
1.错位相加/减:
A×9型速算技巧:A×9=A×10-A;如:743×9=7430-743=6687
A×9.9型速算技巧:A×9.9=A×10+A÷10;如:743×9.9=7430-74.3=7355.7
A×11型速算技巧:A×11=A×10+A;如:743×11=7430+743=8173
A×101型速算技巧:A×101=A×100+A; 如:743×101=74300+743=75043
2.乘/除以5、25、125的速算技巧:
A×5型速算技巧:A×5=10A÷2;A÷5型速算技巧:A÷5=0.1A×2
;如:8739.45×5=87394.5÷2=43697.25 36.843÷5=3.6843×2=7.3686
A×25型速算技巧:A×25=100A÷4;A÷ 25型速算技巧:A÷25=0.01A×4
如:7234×25=723400÷4=180850 3714÷25=37.14×4=148.56
A×125型速算技巧:A×125=1000A÷8;A÷125型速算技巧:A÷125=0.001A×8
如:8736×125=8736000÷8=1092000 4115÷125=4.115×8=32.92
A×1.5型速算技巧:A×1.5=A+A÷2;如:3406×1.5=3406+3406÷2=3406+1703=5109
3.“首数相同尾数互补”型两数乘积速算技巧:
积的头=头×(头+1);积的尾=尾×尾
如:“23×27”,首数均为“2”,尾数“3”与“7”的和是“10”,互补
所以乘积的首数为2×(2+1)=6,尾数为3×7=21,即23×27=621
Ⅹ 资料分析速算顺口溜是怎样的
1、十几乘十几: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解: 1×1=1
2+4=6
2×4=8
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2、头相同,尾互补(尾相加等于10):
口诀:一个头加1后,头乘头,尾乘尾。
例:23×27=?
解:2+1=3
2×3=6
3×7=21
23×27=621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
速算法的定义: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 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可分别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
每个手指上9个数,首先我们看,我们的手指上有三根骨节,从上到下,第一骨节中部左侧表示1,第二骨节中部左侧表示2,第三骨节中部左侧表示3。
从3往下移到手掌上表示4,手指的上端表示5,指肚表示6,手掌上有三道横纹,从上到下,第一道横纹表示7,第二道横纹表示8,第三道横纹表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