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亚马逊邮购包装要达到ISTA-3A吗
是的。
作为ISTA里面的一个系列。3A针对的是单个包装件,是完全模拟运输测试,项目:ISTA3A环境(可选),跌落,堆码随机振动,随机振动,冲击(标准件、小件:跌落/扁平件:旋转棱跌落、旋转面跌落、危险物冲击/加长件:旋转棱跌落、旋转面跌落、桥式冲击)。如果就是单个标准纸箱那种,就是最简单的:1环境预处理2环境处理(可选)3跌落4振动5跌落。里面有都严格的测试流程和试验条件。
❷ ISTA 3A测试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先环境预处理,再做跌落,振动,跌落
❸ ista-3b 标准的纸箱该注意什么
无非就是纸箱强度够。能挺住振动,跌落对纸箱对里面样品的损坏 。
以下是3B测试流程:
1.ISTA 3B测试的包装类型:
①标准型: W≦200 lbs(91 kg).主要包括细长型和扁平型.
②标准型: W﹥200 lbs(91 kg).主要包括细长型和扁平型.
③圆柱型: 指长圆柱型容器.(例如;油桶)
④底部带托盘及滑纸的包装.
2.包装类型的定义:
①细长型:当标准型包装及圆柱型包装满足最长尺寸大于36”(910mm);同时另外两个尺寸(圆柱直径)的1/5或者更小时.
②扁平型:最短边≦8英寸(200mm),同时第二长尺寸为最短尺寸的4倍或4倍以上;且体积大于800立方英寸(13000立方厘米)
③非刚性容器:指用收缩膜及纸等轻质量的包材裹在表面的包装。
3.标准型测试流程(W≦200 lbs(91 kg))
⑴ 环境预处理测试;
⑵ 环境测试;(可选)
⑶ 倾斜翻倒冲击测试;
⑷ 跌落测试;H 根据W 确定,跌6次
⑸ 顶部负载垂直随机振动测试;G 值为 0.54
⑹ 木盒尖点冲击;(可选钟摆式或木盒跌落,仅针对非刚性容器)
⑺ 自由跌落;(同 3)
⑻ 整体旋转跌落测试;(仅针对细长型包装)
⑼ 架桥冲击测试;冲击高度为16英寸(410mm),仅针对细长型包装。
⑽ 整体旋转跌落测试;2 次,仅针对扁平包装
⑾ 木盒铁边集中冲击测试;木盒规格:12*12*12英寸,W为9 Lbs,跌落高度为16英寸(410mm);(仅针对扁平型包装)
4.标准型测试流程(W﹥200 lbs(91 kg))
前3步同上
⑷ 旋转边角跌落;
⑸ 斜坡/水平冲击或自由跌落;冲击速度为:1.2m/s,跌落高度为 76mm;
⑹ 顶部负载垂直随机振动测试;G 值为 0.54
⑺ 木盒尖点冲击;(可选钟摆式或木盒跌落,仅针对非刚性容器)
⑻ 旋转摔边摔角,高度为9英寸(230mm)
⑼ 斜坡/水平冲击或自由跌落;冲击速度为:1.2m/s,跌落高度为 76mm;
⑽ 整体旋转跌落测试,1次,仅针对细长型包装。
⑾ 架桥冲击测试;冲击高度为16英寸(410mm),仅针对细长型包装。
⑿ 整体旋转跌落测试;2次,仅针对扁平包装
⒀ 木盒铁边集中冲击测试;木盒规格:12*12*12英寸,W为9 Lbs,跌落高度为16英寸(410mm);(仅针对扁平型包装)
5.圆柱型包装:
前两项同上
⑶ 跌落测试;H 根据W 确定,跌6次
⑷ 顶部负载垂直随机振动测试;G 值为 0.54
⑸ 同3,次数为5次
⑹ 垫危险物冲击,1 次,跌落高度按重量确定。
⑺ 整体旋转跌落。1 次,仅针对细长圆柱型包装
⑻ 架桥冲击测试;冲击高度为16英寸(410mm),仅针对细长圆柱型包装
6.带托盘及加滑纸的包装;
前3步同上
⑷ 旋转边角跌落测试,跌落高度按重量确定。
⑸ 斜坡/水平冲击或自由跌落;冲击速度为:1.2m/s,跌落高度为 76mm;
⑹ 顶部负载垂直随机振动测试;G 值为 0.54
⑺ 木盒尖点冲击;(可选钟摆式或木盒跌落,仅针对非刚性容器)
⑻ 叉车平面推动及旋转测试;
⑼ 叉车升高及推拉测试;
⑽ 叉车升高旋转测试;
⑾ 样品顶部负重稳定性测试
⑿ 旋转边角跌落测试,跌落高度视样品重量;
⒀ 斜坡/水平冲击或自由跌落;冲击速度为:1.2m/s,跌落高度为 76mm;
❹ 求最优路径的算法
以下是C写的广度优先的最短路径穷举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ap>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IGHTS 4 //自定义景点个数为4,以后可以扩充
class Sight //景点类信息,以后可以扩充
{
public:
Sight(string name, string sd) { sname = name; sight_detial = sd; }
string Sight_Name() { return sname; }
string Sight_detial() { return sight_detial; }
protected:
string sname; //景点名称
string sight_detial; //景点备注
};
struct SI
{
string sname; //景点名称
int index; //景点编码
};
SI SightInfo[SIGHTS];
map<int, string>results; //距离与路径的映射结构体,可以动态扩充
vector<Sight> sights; //VECTOR向量保存景点信息,目前的作用只是保存
//但是其强大的功能完全可以应付以后的功能扩充
int MinDistanct = 50000; //假定最小距离为一个很大的值
string Sight_Names = "枫林园蛟桥园青山园麦庐园 "; //目标字符串
string Best_Path; //保存最佳路径的STRING字符串
int DISTANCE[4][4] = { //查找表,用于储存接点之间距离的信息
0, 1500, 2500, 2400,
1500, 0, 800, 0,
2500, 800, 0, 200,
2400, 0, 200, 0
};
bool connect[4][4] = { //查找表,用于储存接点之间连通的信息
0,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
void InitSights()
{ //初始化景点的各类信息
SightInfo[0].index=0;
SightInfo[0].sname = "麦庐园";
SightInfo[1].index=1;
SightInfo[1].sname = "枫林园";
SightInfo[2].index=2;
SightInfo[2].sname = "蛟桥园";
SightInfo[3].index=3;
SightInfo[3].sname = "青山园";
Sight s1("枫林园",
"枫林园以计算机系的理工科学生为主,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唯一一个计算机学院");
sights.push_back(s1);
Sight s2("蛟桥园",
"蛟桥园是江西财经大学的会计、贸易等财务教学为主的教学楼群,为本部");
sights.push_back(s2);
Sight s3("青山园",
"青山园是江西财经大学的会计、贸易等财务教学为主的学生的宿舍群");
sights.push_back(s3);
Sight s4("麦庐园",
"麦庐园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外语、艺术等人文科学为主的学习园地");
sights.push_back(s4);
}
void Find_Ways(string start, string end, int DIST, string path, int depth)
{ //递归调用,逐层寻找可连通的路径,并以该路径继续重复循环查找,根据分析可以
//知道,所有最优解即最短路径所经过的接点数目必定小于N,于是采用广度优先遍历,
//设置count为循环深度,当count大于SIGHTS时退出循环
int count = 1;
int i,j;
int start1 = 0,end1 = 0;
int distanct = 0, storeDist = 0;
string temp, target, pathway, storePath; //临时储存体,用于恢复递归调用后会
//改变的数据,以便之后无差别使用
count += depth;
if(count > SIGHTS)
return;
distanct += DIST; //距离累加
if(path=="") //第一次时,pathway初始化为第一个接点名称
{
pathway = start;
pathway += "=>";
}
if(path!="")
pathway = path;
storeDist = distanct; //填充临时储存值
storePath = pathway;
for(i = 0; i < SIGHTS; ++i) //通过遍历,查找景点名称对应的编号
{
if(start == SightInfo[i].sname)
start1 = SightInfo[i].index;
if(end == SightInfo[i].sname)
end1 = SightInfo[i].index;
}
for(i = 0; i < SIGHTS; i++) //算法核心步骤
{
if(connect[start1][i] != 0)
{
if(i==end1) //如果找到了一条路径,则保存之
{
distanct += DISTANCE[start1][end1];
for(j = 0; j < SIGHTS; ++j)
{
if(end1==SightInfo[j].index)
target = SightInfo[j].sname;
}
pathway += target;
results.insert(make_pair(distanct, pathway)); //保存结果路径信息
distanct = storeDist; //恢复数据供下次使用
pathway = storePath;
}
else //分支路径
{
for(j = 0; j < SIGHTS; ++j)
{
if(i==SightInfo[j].index)
temp = SightInfo[j].sname;
}
pathway += temp;
pathway += "=>";
distanct += DISTANCE[start1][i];
Find_Ways(temp, end, distanct, pathway, count); //以该连通的分支
//路径继续递归调用,查找子层路径信息。
distanct = storeDist; //恢复数据
pathway = storePath;
}
}
}
}
void Find_Best_Way()
{ //该函数建立在上述函数执行完毕之后,在map映射结构中通过对比每条路径的长度,来
//选择最优解
map<int, string>::iterator itor = results.begin();
while(itor!=results.end()) //寻找最小值
{
// cout<<"distanct = "<<itor->first<<endl;
if(itor->first < MinDistanct)
MinDistanct = itor->first;
itor++;
}
itor = results.begin();
while(itor!=results.end()) //寻找最小值所对应的整个路径字符串
{
if(itor->first == MinDistanct)
Best_Path = itor->second;
itor++;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choice;
size_t t1=0,t2=0;
string source, termination;
InitSights();
do{
cout<<"////////////////////////////////////////////////////////\n"
<<"**** 请输入您所需要的服务号码: ********\n"
<<"**** 1.枫林园介绍 ********\n"
<<"**** 2.蛟桥园介绍 ********\n"
<<"**** 3.青山园介绍 ********\n"
<<"**** 4.麦庐园介绍 ********\n"
<<"**** 5.查询地图路径 ********\n"
<<"**** 6.退出查询系统 ********\n"
<<"////////////////////////////////////////////////////////\n"
<<endl;
cin>>choice;
switch(choice)
{
case 1:
cout<<sights[0].Sight_Name()<<endl
<<sights[0].Sight_detial()<<endl;
break;
case 2:
cout<<sights[1].Sight_Name()<<endl
<<sights[1].Sight_detial()<<endl;
break;
case 3:
cout<<sights[2].Sight_Name()<<endl
<<sights[2].Sight_detial()<<endl;
break;
case 4:
cout<<sights[3].Sight_Name()<<endl
<<sights[3].Sight_detial()<<endl;
break;
case 5:
flag1:
cout<<"请输入路径的起点"<<endl;
cin>>source;
cout<<"请输入路径的终点"<<endl;
cin>>termination;
if((t1=Sight_Names.find(source,t1))==string::npos || (t2=Sight_Names.find(termination,t2))==string::npos)
{ //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否含有非法字符
cerr<<"输入的路径结点不存在,请重新输入:"<<endl;
goto flag1;
}
Find_Ways(source, termination, 0, "",0); //寻找所有可能解
Find_Best_Way(); //在所有可能解中找到最优解
cout<<"最佳路径是:"<< Best_Path <<endl
<<"最小路程为(米):"<< MinDistanct<<endl;
t1 = 0; //恢复字符串下标,以支持下次查询
t2 = 0;
break;
case 6:
break;
default:
cerr<<"您的选择超出了范围,请重新输入:"<<endl;
break;
}
}while(choice!=6);
system("pause");
return 0;
}
❺ 什么是JPEG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联合图象专家组规范
JPEG 是一个由ISO和IEC两个组织机构联合组成的一个专家组,负责制定静态的数字图象数据压缩编码标准,因此又称为JPEG标准。JPEG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静态图象数据压缩标准,既可用于灰度图象又可用于彩色图象。JPEG专家组开发了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一种是采用以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为基础的有损压缩算法,另一种是采用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无损压缩算法。使用有损压缩算法时,在压缩比为25:1的情况下,压缩后还原得到的图象与原始图象相比较,非图象专家难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V-CD和DVD-Video电视图象压缩技术中,就使用JPEG的有损压缩算法来取消空间冗余数据。为了在保证图象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压缩比,近年来JPEG专家组正在制定JPEG2000(简称JP2000)标准,这个标准中将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算法。
JPEG是一个有损耗的图象压缩算法,经常通过10个或更多因子中的一个来减少位图化图象的大小,它产生很小或根本不产生能够被分辨出来的图象损耗。JPEG压缩按照以下方式工作:滤掉一个图象的高频信息以减少数据量,然后通过一个无损耗的压缩算法对得到的结果数据进行压缩。低频信息在定义一个图象的特性方面贡献更大,因此丢失一些高频信息未必会影响图象质量。
JPEG 是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联合图像专家组 ) 的缩写( 开发这种格式的组织机构名称) ,文件后辍名为“. jpg ”或“. jpeg ” 。 JPEG 格式是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格式之一, Mac 机和 Windows 系统的几乎所有图像程序都可以打开和保存 JPEG 图像。 JPEG 还是万维网中图像处理时使用的主要两种文件格式之一( JPEG 及 GIF , JPEG 格式文件的大小一般小于 GIF 格式文件的大小 )。
JPEG 格式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压缩图像数据, JPEG 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图像中重复或不重要的资料会被丢失,因此容易造成图像数据的损伤。尤其是使用过高的压缩比例,将使最终解压缩后恢复的图像质量明显降低,如果追求高品质图像,不宜采用过高压缩比例。但是 JPEG 压缩技术十分先进,它用有损压缩方式去除冗余的图像数据,在获得极高的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最少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品质。而且 JPEG 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文件进行压缩,支持多种压缩级别,压缩比率通常在 10 : 1 到 40 : 1 之间,压缩比越大,品质就越低;相反地,压缩比越小,品质就越好。
因此, JPEG 图像文件比较小。图像文件越小越节省磁盘空间,从网上下载时也就越节省时间。问题是 JPEG 使用的是有损压缩方案。这就是说有些图像数据在压缩过程中丢失了。你每打开、编辑和再保存图像一次,图像就重复被压缩一次,损失也就更多。 JPEG 支持极高的压缩率。 JPEG 格式通过精确地记录每个像素的光亮,同时平均它们的色调,将人眼无法分辨的细节删除,以节省储存空间,对图像质量影响不大,因此,可以用相对较小的磁盘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 JPEG 文件进行压缩,即压缩率和图像质量都是可选的。 JPEG 格式可以支持 16M 种颜色,能很好地再现全彩色图像,较适合摄影图像的存储。由于 JPEG 格式的压缩算法是采用平衡像素之间的亮度色彩来压缩的,因而更有利于表现带有渐变色彩且没有清晰轮廓的图像。 JPEG ( 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 图像格式可支持 24-bit 全彩。 它精确地纪录每一个像素的亮度,但取出平衡色调方式的方式来压缩图像,如此我们的肉眼并无法明显的分辨出来。事实上,它是在纪录一张图像的描述说明,而不是如其表面的对图像进行压缩。浏览者所使用的网络浏览器或图像编辑软件将解译它所纪录的描述说明成为一张点阵图像,让它看起来可以很类似其原始的影像。
❻ 我安装的宝马ista诊断软件查询资料为什么显示不出来图片,只有文字
我也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