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着作编译局翻译的资本论那个好
据我阅读,郭大力的译本要好。
虽然有个别地方有出入,但在把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精神上,是非常到位的。
比如,他翻译等价形式的第一个特点,使用价值是其对立物——价值——的现象形态。“现象”二字有其哲学意义,表明了他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一种传承关系,表明了马克思本身是在西方哲学传统中的。这样的翻译把你重置到西方哲学传统中,要比把你刻意从那个传统中剥离出来,能让你更好地理解真正的马克思。
㈡ 马克思的着作有哪些
《共产党宣言》
中文名:共产党宣言
外文名:德文: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英文:The Communist Manifesto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作者: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
发表日期:1848年2月21日
语言:德文
出版地:伦敦
译者: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
《神圣家族》
书名:神圣家族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原版名称:Die heilige Familie
出版时间:1845年2 月
成书时间:1844年9~11月
表达思想: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书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又名:克罗茨纳赫手稿
作者:马克思
译者:曹典顺
ISBN:9787500477259
《法兰西内战》
书名:法兰西内战
作者:马克思
译者: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
类别: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页数:23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61年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拼音:fǎ lán xī nèi zhàn
领域:经济、政治、教育
《资本论》
书名:资本论(全三册)
又名:Capital;Das Kapital
作者:卡尔·马克思
原版名称:Das Kapital
译者: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着作编译局
ISBN:7010041156
类别:政治经济学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
着作性质: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指导理论 。
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m还是c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㈣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哲学家的着作都是哪些人翻译的
陈独秀、李大钊肯定翻译了不少,尤其是前者。
㈤ 全民族抗日正面战争取得的成就
在抗日根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得到大力发展。
有领导、有计划地组织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列着作。为了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中共中央1938年月在延安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简称马列学院),并在院内成立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编译马列着作的专门机构———编译部。这个机构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着作共32种,达几百万字。这些着作的翻译和出版,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深入的传播。
进行广泛的研究。延安马列学院是一所专门从事马列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干部学校,设有马列主义、中国问题、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研究室。1941年7月,马列学院改组为马列研究院。为了加强对中国现状和历史的研究,9月改名为中央研究院,主要任务是以中国实际问题为中心,调查研究敌、我、友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1941年12月17日,中央发布《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规定“中央研究院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直属中央宣传部。”[4](P473)经过全院的共同努力,在不长的时间就涌现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历史研究室范文澜主持编写的《中国通史简编》(上册)、文化思想研究室和中央政治研究室合作编辑的《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教育研究室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促进会、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社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等的研究和论述,文艺研究室的《中国新文学史纲》,等等。
成立社会科学的学术团体。延安的社会科学研究团体主要有抗日战争研究会、中国现代史研究会、民族问题研究会、历史研究会、延安新哲学会、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等。各研究会积极开展研究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有不少重要的成果问世:抗日战争研究会的《抗日战争丛书》,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社会科学概论》,民族问题研究会的《回回民族问题》,历史研究会的《近代世界革命史》、《陕甘宁边区实录》、《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辑的时事问题丛书《战争中的日本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等等。
在国统区,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也得到一定发展。中共南方局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抗日民主宣传,领导党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支持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团结进步人士,利用合法途径,开展社会科学研究。邓初民的《中国社会史教程》、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等论着,用唯物史观阐明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这一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党领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成为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一个繁荣时期。
㈥ 马克思的着作有那些
马克思的主要着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等。
1、《资本论》。《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㈦ 何锡麟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原顾问
1915年1月13日,出生于天津市军粮城,曾先后在南京金陵中学和北平汇文中学读书。
1933年秋,在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1934年春,在苏州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
1935年6月,参与组织成立北平左翼青年大同盟(后改名“北平反帝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北平社联,任执委。
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北平社联书记、北平文总执委兼党团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文委会委员、北平学委会干事会主席。
1937年11月,到长沙临时大学学习。
1938年3月,到抗大第三期学员班学习。同年5月,调入延安马列学院编译部从事马列经典着作翻译工作,后兼任延安女子大学教员。
1941年秋,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世界经济研究小组组长。
1943年春至1944年1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从事党报社论撰写、教材编写及翻译工作。
1944年2月,任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教导主任。
1944年10月至1945年6月,在中共中央外事组从事翻译及研究工作。
1945年6月,到中央政治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
1946年1月起,先后任中共东北局社会部调查研究室主任,吉林省永吉地委宣传部部长,吉林大学教育长兼文法学院院长、教授,汪清吉林省政府工作团团长,军调第33执行小组支部书记兼翻译,吉林省民主学院教育长。
1948年3月,任吉林大学教育长。同年6月,任东北大学(曾改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长。
1952年11月至1961年10月,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
1961年11月至1964年4月,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64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1978年,任中央编译局顾问。
1987年12月离休。
2002年经中央批准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2013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013年8月15日,何锡麟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对何锡麟同志逝世表示深痛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等单位,何锡麟同志的学生和生前友好分别致电或致函,对何锡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敬献花圈。
何锡麟同志病逝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到何锡麟同志家中对其家属表示慰问。中央编译局领导贾高建、俞可平、魏海生、王学东、陈和平、杨金海,原局领导宋书声、韦建桦、顾锦屏等同志以各种方式对何锡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向何锡麟同志的亲属表示慰问,并参加何锡麟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学者和干部职工,以及何锡麟同志的亲友、同事、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何锡麟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何锡麟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革命。20世纪30年代,受进步思潮的影响,何锡麟主编了进步刊物《丧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193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何锡麟同志曾在延安从事马列经典着作翻译工作。1943年初,到中央宣传部工作,从事马列着作、特别是列宁选集的翻译工作,也为中央领导翻译其他资料。1944年冬,调入中共中央外事组。在此期间,何锡麟从国外刊物中摘录资料,译成中文,编成《供您参考》,送中央主要领导参阅,受到肯定和表扬。延安时期,何锡麟同志主要翻译的作品有:《马恩丛书》中的《资本论提纲》和《政治经济学论丛》,以及《列宁选集》第一、十一、十六、十七等卷,为党的思想理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何锡麟同志服从党的安排,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对用马列主义指导教育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第一副校长期间,何锡麟大力提倡用马列主义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并成立教职工马列主义业余大学,同时开办马列主义、共运史、教育学等研究班为全国各个大学,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力量。何锡麟为全校作了题为《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报告,并邀请党和国家各条战线的领导同志以及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到学校作报告。在何锡麟的努力下,北京师范大学于1953年9月成立了政治教育系,明确为中学培养政治课教师。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培养中学政治课教师的系科,成为现今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系科。何锡麟同志在担任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期间,身体力行,亲自给学生授课,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党的三大作风教育。何锡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为南开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何锡麟同志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严谨治学,积极推动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动向的研究,为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制订提供了宝贵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何锡麟同志受到冲击,但他始终矢志不渝,坚信党和人民的事业必将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上来。
何锡麟同志任中共中央编译局顾问期间,十分关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的编译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参加学术研讨会。离休后,仍然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在90多岁高龄时,何锡麟每天都坚持看电视新闻,读书学习,为编译局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积极协助编译局筹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展览,接受采访并撰写回忆录。何锡麟十分关心编译局青年一代的成长进步,经常给青年同志讲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鼓励青年同志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
作为一名具有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何锡麟同志大公无私、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严于律己。近些年来,在历次为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捐物活动中,何锡麟都率先垂范,积极响应。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先后交纳特殊党费和捐款共计28000元。2009年,把自己几十年收藏的一批珍贵图书捐献给编译局图书馆。何锡麟还捐款50万元,用于青年人才培养。中央编译局用此捐款设立了“何锡麟青年人才基金”及“何锡麟青年人才奖”。何锡麟用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何锡麟同志忠诚于党和人民,始终如一地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的思想理论战线和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努力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何锡麟同志的逝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大损失。
何锡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㈧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什么是正确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
㈨ 中共中央编译局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中共中央编译局全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成立于1942年,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副部级单位.
主要任务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翻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着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践;收集和整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