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四题简答题,帮我答一下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书法 国画 昆曲 景泰蓝 瓷器 丝绸 太极拳等等。
二.《论语》的特点:《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22年,周灵王21年),卒于前479年(鲁哀公16年,周敬王41年)。
《论语》是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所着。
详见于:http://ke..com/view/19183.html?wtp=tt#1
三. CHINA与中国的关系
1、与瓷器的关系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另据《英汉词海 The English-Chinese Word-Ocean Dictionary》(王同亿 主编译,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年)China词条介绍,China做为瓷器的涵义,是源于波斯语chini(中国的或中国人),由于受到China表示中国这种表示法的影响,产生了元音音变,由chini变为china,成为瓷器的专有名词。
至于这种变化最终在何时最后确定下来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与瓷器永远地结合在了一起。还有因为当时生产瓷器地方是昌南。所以叫china。
2、与古梵文的关系
外邦对我华夏称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后曰拓跋Tabac,最后曰契丹Kitai。今之China即支那,先是国名。明代中期葡萄牙人贩瓷器到欧洲,称其商品名曰Chinaware,若汉译应该是“支那瓦”。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支那瓦者,中国瓷也。China放在ware之前,可知China国名,初无瓷器一义。后来省掉ware,简称为China,才小写其字头,获得瓷器之义。这已经是晚近的事了。
3、与丝绸的关系
英文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翻译中,中国被译成“SINO”,这与拉丁文中的“丝”比较接近,而在印度语中,“丝”被称为“CINA”,后来口译成“支那”。
丝绸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载体,在西方人眼里,丝绸是中华古代灿烂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国”的翻译“CHINA”源自丝绸就顺理成章了。
四.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的了,在明朝有过大规模修建。
长城现在的作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祥见于:http://ke..com/view/4256.html?wtp=t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