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源码编译 > 四柱计算法

四柱计算法

发布时间:2022-06-07 12:11:53

1. 四柱算命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方法

第一点:命主的生辰八字

命主的生辰八字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必要的一点,个人的八字是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共八个干支所组成(正好八个字)!

第二点:分析命主八字

生辰八字算命会根据命主给出的八字来看,从一个人的八字可以看出不同的结果!下面举例说明,旺夫克子的八字。

女人为什么会旺夫克子呢,这就要从时柱上推算,因为时柱是夫星子星的归宿,不管怎样,最后总是要引归时柱上,而夫星健旺,子星就会微弱,比如这样一个命:丙戌年丙山月丁巳日辛巳时,自身丁火生于申月,日支又使它处于帝旺的状态,本身自旺,丁火以壬水为夫星,时支亥又正好是壬水的临官禄地,而夫星壬水和月支申又处于长生的状态,又以辛金为财,七月金旺,二丙相比,皆坐夫之财印,故主夫聪秀富贵,丁以戊为子息,引至时上见亥,亥中甲木克戊土,乃子星被克而难得也。故主旺夫克子。

四柱八字其实也就是自己的生辰八字,我们根据自己的生辰八字可以知道自己的命运或者是一些运势之类的,但是你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你必须要问你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

2. 四柱结算法

“四柱结算法”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旧管”、“新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会计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们和“开除”、“见在”一起构成了“四柱结算法”的基本要素。“旧管”的基本含义即“期初余额(或上期结存)”,“新收”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增加额”,“开除”的基本含义即“本期减少额”,而“见在”的基本含义则为“期末余额”。四柱结算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因此用现代的话来讲,“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就是进行会计核算及会计结算的四大要素。古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为支撑大厦的四根支柱,缺一而不可,故名“四柱结算法”。

根据专家的研究考证,在中国唐代中期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运用[3],开始由“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过渡。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净土寺编制的年终会计结算账单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结算法”在唐代后期业已创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运用。沙州净土寺为唐代传下来的古老寺院之一,后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灭亡仅十八年,后唐长兴二年亦仅隔二十四年,故该寺后唐年间的会计水平及对“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可以说与唐代后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于晚唐时期皇帝对佛教的迷信,当时寺院的规模一般较大。寺院的收入来源复杂,如庄田收入、园税收入、放债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较复杂。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终结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领导者——方丈主持全院的会计核算年终工作会议——“算会”,对“直岁”(即寺院里的主管会计)一年来经手的账目进行全面的审核,并由直岁编制收支会计结算报告,即“钱物账”。在旧历年正月寺院众僧聚会之时,由直岁将其所编账单在全体僧众面前当众宣读,以解除直岁当年的责任。在考古发现的一份后唐长兴二年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所编的会计报告中,已经可以发现运用“四柱结算法”核算财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该份会计报告内容总体上分为六个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财物总况。在报告人本年度经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帐”(即旧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两部分。两项合计数为1803.005硕[4],合计数之下依次排列各项实物的“旧管+新收”的数量。

2.“承前帐(旧)”(即旧管)部分。依次排列“旧管”各项财物的数量,本项合计数为1549.765硕。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类实物的新收总数之外,还抄录有各项实物收入的明细数目,并逐项说明本年各项收入之来源,本项合计数为253.24硕。以上“旧管”+“新收”=1803.005硕。

4.破用(即开除)部分。开除之数的排列顺序与新收部分相同,亦先总数,后明细数目,各项支出一一交待其开支原因,本项合计数为324.751硕。

5.本年财物结存(即见在)部分。根据以上三柱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按照“四柱结算法”的处理方法,对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结果进行总的结算。其结算公式实际运用情况如下:

“承前账(旧管)”+“新附入”(新收)-破用(开除)=见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硕

“见在”各类实物的数量,亦按照“四柱结算法”公式逐项计算之后,依次排列。

6.会计报告的结尾。按照当时官方、民间大体通行的报告格式,说明以上账目已经过“算会”审核无误,现将其结果公诸于众,以待批准核销。

这份会计报告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系统地反映了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既有总括反映,也有明细反映,且以总合控制明细。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计算结果正确,条理比较分明。可以说这已是一份比较完善的四柱式会计报告清单。

不过,从“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后唐时期,“四柱”的名称还比较凌乱,除“见在”一柱外,其余三柱尚无统一的名称。说明这一时期的“四柱结算法”尚处于创立、运用的初期阶段,还显得比较粗陋,还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加以改进。

“四柱结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运用,并走向成熟。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宋代“四柱”记载的最早文献记录源于《文献通考》卷二十三《国用一》:“止斋陈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诸州应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见在钱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早在10世纪末“四柱结算法”就在宋代官厅会计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且名目划一,简明扼要,在实践中“四柱结算法”不断得到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止斋陈氏所讲淳化五年编制“四柱”式会计报告呈送中央,并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结算法”运用的继续。止斋陈氏所讲“元管”、“已支”、“见在”为我国“四柱”名目由不定称到定称的过渡阶段的提法。根据现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统治时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元管”改作“旧管”,“已支”改为“开除”,四柱名目划一,也基本上成为后来通用的“四柱”名目。

“旧管+新收-开除=见在”的公式在宋代开始定型,并得到普遍运用。由于这一公式自“四柱结算法”产生之日起便在官厅与民间会计中得到普遍运用,人们通过它计算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见在结存数,故后世之人把这一公式称之为“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于管理经济的实际需要,人们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运用的基础上,逐步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了比较财政收支,掌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当时的人们逐渐学会运用“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考核和检查的手段,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移项又产生了以下两个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见在

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见在-旧管

上列公式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四柱结算法”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代表了宋代会计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级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编制会计报告,包括年报、季报和月报,分别反映各种物资的“原”(元),“入”、“出”、“存”情况。南宋时,对各部门所编制的“四柱”式会计报告,还统一颁行了专门的格式,要求各部门必须遵照格式编报,不得违反章法。如各仓申报钱帛、粮草的会计报告一律采用“四柱”式,各转运司所编制的会计报告,亦须采用“四柱”式;负责饲养官马的部门,每季所编会计报告,必须按“旧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开除若干”)和“见管若干”列示各类马匹数目。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呈报的各种名籍,也规定用“四柱”式,如关于各州和尚、道土的名籍,也必须用“旧管若干”、“新收若干”、“开除若干”和“见在若干”的格式编报。宋代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报格式、编报内容和明确提出编报要求的作法,不仅体现了在“四柱结算法”运用方面的显着进步,而且体现了我国官厅会计编报制度、会计报告方法的显着进步。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进步。

到元、明、清时代,不仅“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和影响扩大到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而且出现了对这种专门方法的总结,人们开始把会计核算方法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上加以认识。在元代,手工业者、商业经营者在结算账簿时,各会计科目须按“四柱”列示数据,并按“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计本期余额。年报、月报也必须按“四柱”归类。明代从账簿到各种会计、统计报表,以及各种名籍的编制,均以“四柱”为基本格式。清代时“四柱”法已普及到凭证、盘点清单等各个方面;光绪年间,出现了会计报告的最新格式——“四柱报告表”。在官厅会计中,凡考核财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采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

“四柱结算法”的历史地位

“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是我国唐宋时代在中式会计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国古代的会计工作者在管理社会经济实践中创造的科学结算方法,它的产生、运用和发展完善,在会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宋代到清代,“四柱结算法”在实际运用中,已成为系统反映王朝经济活动或私家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科学方法,成为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它集中归结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

“四柱结算法”的发展完善与普及运用,不仅为我国会计分析方法的产生创造了基本条件,而且为我国由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奠定了基础。在“四柱结算法”的影响之下,我国明末清初,出现了中国固有复式记账法的早期形态——“龙门账”;也是由于“四柱结算法”和“四柱”式会计报告编制方法的影响,这个时期在民间会计中产生了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法——“四脚账”。

“四柱结算法”的创立、运用,是中国会计对世界会计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会计核算,都曾有过重要影响。1494年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大全》一书中列示出“一人所有财物=其人所有权总值”的平衡公式,标志着西式平衡结算法的创建完成。西式平衡结算法与中式“四柱结算法”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原理和作用却大致相同。如果把西式平衡结算法产生的时间确定在13世纪的话,那么,我国“四柱结算法”的创立和运用,比西式平衡结算法的出现要早好几百年,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这一方法一度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四柱结算法”,不仅得到世界会计史学家的肯定,而且普遍受到世界会计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3. 四柱大运怎样推算呢

八字喜用木火

4. 四柱清册的“四柱结算法”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根据专家的研究考证,在中国唐代中期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已有了“四柱”基本名目的运用,开始由“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过渡。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及长兴二年(公元931年)沙州净土寺编制的年终会计结算账单中已可以看出“四柱结算法”在唐代后期业已创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运用。沙州净土寺为唐代传下来的古老寺院之一,后唐同光三年距李唐王朝灭亡仅十八年,后唐长兴二年亦仅隔二十四年,故该寺后唐年间的会计水平及对“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可以说与唐代后期的水平基本一致。
由于晚唐时期皇帝对佛教的迷信,当时寺院的规模一般较大。寺院的收入来源复杂,如庄田收入、园税收入、放债收入,交易收入,以及散施收入等。另外,支出也比较复杂。在唐代的寺院中,每到年终结算之前,一般由寺院的最高领导者——方丈主持全院的会计核算年终工作会议——“算会”,对“直岁”(即寺院里的主管会计)一年来经手的账目进行全面的审核,并由直岁编制收支会计结算报告,即“钱物账”。在旧历年正月寺院众僧聚会之时,由直岁将其所编账单在全体僧众面前当众宣读,以解除直岁当年的责任。在考古发现的一份后唐长兴二年沙州净土寺直岁愿达所编的会计报告中,已经可以发现运用“四柱结算法”核算财物的基本思想萌芽。该份会计报告内容总体上分为六个方面:
1.本年(公元930年至931年)寺院财物总况。在报告人本年度经手的全部收入中,包括“承前帐”(即旧管)及“自年新附入”(即新收)两部分。两项合计数为1803.005硕,合计数之下依次排列各项实物的“旧管+新收”的数量。
2.“承前帐(旧)”(即旧管)部分。依次排列“旧管”各项财物的数量,本项合计数为1549.765硕。
3.“自年新附入”(即新收)部分。这一部分除依次排列各类实物的新收总数之外,还抄录有各项实物收入的明细数目,并逐项说明本年各项收入之来源,本项合计数为253.24硕。以上“旧管”+“新收”=1803.005硕。
4.破用(即开除)部分。开除之数的排列顺序与新收部分相同,亦先总数,后明细数目,各项支出一一交待其开支原因,本项合计数为324.751硕。
5.本年财物结存(即见在)部分。根据以上三柱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按照“四柱结算法”的处理方法,对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结果进行总的结算。其结算公式实际运用情况如下:
“承前账(旧管)”+“新附入”(新收)-破用(开除)=实在
即: 1549.765+253.24-324.715=1478.29硕
“见在”各类实物的数量,亦按照“四柱结算法”公式逐项计算之后,依次排列。
6.会计报告的结尾。按照当时官方、民间大体通行的报告格式,说明以上账目已经过“算会”审核无误,现将其结果公诸于众,以待批准核销。
这份会计报告以“四柱”为基本格式,以“四柱结算法”为基本方法,系统地反映了寺院一年来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既有总括反映,也有明细反映,且以总合控制明细。收入有源,支出有因,且计算结果正确,条理比较分明。可以说这已是一份比较完善的四柱式会计报告清单。
不过,从“四柱”的名目方面考察,在唐末和后唐时期,“四柱”的名称还比较凌乱,除“见在”一柱外,其余三柱尚无统一的名称。说明这一时期的“四柱结算法”尚处于创立、运用的初期阶段,还显得比较粗陋,还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加以改进。
“四柱结算法”在宋代得到了普遍运用,并走向成熟。目前所见到的关于宋代“四柱”记载的最早文献记录源于《文献通考》卷二十三《国用一》:“止斋陈氏[5]曰……淳化五年十二月,初置诸州应在司,具元管、新收、已支、见在钱物申省。”淳化是宋太宗的年号,淳化五年即公元994年,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早在10世纪末“四柱结算法”就在宋代官厅会计核算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且名目划一,简明扼要,在实践中“四柱结算法”不断得到发展,逐步趋于完善。止斋陈氏所讲淳化五年编制“四柱”式会计报告呈送中央,并非第一次,而是“四柱结算法”运用的继续。止斋陈氏所讲“元管”、“已支”、“见在”为我国“四柱”名目由不定称到定称的过渡阶段的提法。根据现有史料考察,到宋哲宗统治时期,“四柱”的名目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元管”改作“旧管”,“已支”改为“开除”,四柱名目划一,也基本上成为后来通用的“四柱”名目。
“旧管+新收-开除=见在”的公式在宋代开始定型,并得到普遍运用。由于这一公式自“四柱结算法”产生之日起便在官厅与民间会计中得到普遍运用,人们通过它计算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见在结存数,故后世之人把这一公式称之为“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或基本方程式。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出于管理经济的实际需要,人们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运用的基础上,逐步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了比较财政收支,掌握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当时的人们逐渐学会运用“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为考核和检查的手段,在“四柱结算法”基本平衡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移项又产生了以下两个平衡公式:
四柱平衡公式:旧管+新收=开除+见在
四柱差额平衡公式:新收-开除=见在-旧管
上列公式的运用,标志着我国“四柱结算法”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代表了宋代会计核算的最高水平。
宋代要求各级官吏按照 “四柱”格式向中央政府和皇帝编制会计报告,包括年报、季报和月报,分别反映各种物资的“原”(元),“入”、“出”、“存”情况。南宋时,对各部门所编制的“四柱”式会计报告,还统一颁行了专门的格式,要求各部门必须遵照格式编报,不得违反章法。如各仓申报钱帛、粮草的会计报告一律采用“四柱”式,各转运司所编制的会计报告,亦须采用“四柱”式;负责饲养官马的部门,每季所编会计报告,必须按“旧管若干”、新收若干”、“死失若干”(即“开除若干”)和“见管若干”列示各类马匹数目。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呈报的各种名籍,也规定用“四柱”式,如关于各州和尚、道士的名籍,也必须用“旧管若干”、“新收若干”、“开除若干”和“见在若干”的格式编报。宋代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报格式、编报内容和明确提出编报要求的作法,不仅体现了在“四柱结算法”运用方面的显着进步,而且体现了我国官厅会计编报制度、会计报告方法的显着进步。这也是前所未有的进步。
到元、明、清时代,不仅“四柱结算法”的运用和影响扩大到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而且出现了对这种专门方法的总结,人们开始把会计核算方法方面的问题上升到理论上加以认识。在元代,手工业者、商业经营者在结算账簿时,各会计科目须按“四柱”列示数据,并按“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求计本期余额。年报、月报也必须按“四柱”归类。明代从账簿到各种会计、统计报表,以及各种名籍的编制,均以“四柱”为基本格式。清代时“四柱”法已普及到凭证、盘点清单等各个方面;光绪年间,出现了会计报告的最新格式——“四柱报告表”。在官厅会计中,凡考核财政收支是否平衡,必然采用四柱平衡公式和四柱差额平衡公式。

5. 四柱结算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分别进行了哪方面的改进

四柱结算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分别进行了哪方面的改进

6. 求四柱中日柱最简单的推算方法

日柱指的是我们农历干支出生的那一天,通过日柱我们可以看出自己命运的轨迹和走向,从风水学上来讲日柱是八字算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日柱呢?通过本期的四柱预测,给大家介绍一种最简便的推算口诀和日柱计算方法。

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双月间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口诀解密:

1、能被4整除年份:

单月(1、3、5、7、9、11月) A=0、0、1、2、4、5。

双月(2、4、6、8、10、12月 B=1、1、2、3、4、5。

2、不能被4整除年份:

单月(1、3、5、7、9、11月) a=1、0、1、2、4、5。

双月(2、4、6、8、10、12月 b=2、1、2、3、4、5。

3、单月:(年数×5、25+09+日数+A或a)÷60=商+余 双月:(年数×5、25+39+日数+B或b)÷60=商+余

举例:

例一:能被4整除年份

1996年1月16日,(96×5+96÷4+9+16)÷60=8余49,49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对应天干壬,49除12余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1—12月16日情况:

01、(96×5+96÷4+9+16+0)÷60=8余49 壬子

02、(96×5+96÷4+9+16+30+1)÷60=9余20 癸未

03、(96×5+96÷4+9+16+0)÷60=8余49 壬子

04、(96×5+96÷4+9+16+30+1)÷60=9余20 癸未

05、(96×5+96÷4+9+16+1)÷60=8余50 癸丑

06、(96×5+96÷4+9+16+30+2)÷60=9余21 甲申

07、(96×5+96÷4+9+16+2)÷60=8余51 甲寅

08、(96×5+96÷4+9+16+30+3)÷60=9余22 乙酉

09、(96×5+96÷4+9+16+4)÷60=8余53 丙辰

10、(96×5+96÷4+9+16+30+4)÷60=9余23 丙戌

11、(96×5+96÷4+9+16+5)÷60=8余54 丁巳

12、(96×5+96÷4+9+16+30+5)÷60=9余24 丁亥

注:(96×5、25+9+16+30+5)÷60=9余24 见六十甲子表24为丁亥

例二:不能被4整除年份

1997年2月16日,(97×5+97÷4+9+16+30+2)÷60=9余26,26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对应天干己,26除12余2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1—12月16日情况:

01、(97×5+97÷4+9+16+1)÷60=8余55 戊午

02、(97×5+97÷4+9+16+30+2)÷60=9余26 己丑

03、(97×5+97÷4+9+16+0)÷60=8余54 丁巳

04、(97×5+97÷4+9+16+30+1)÷60=9余25 戊子

05、(97×5+97÷4+9+16+1)÷60=8余55 戊午

06、(97×5+97÷4+9+16+30+2)÷60=9余26 己丑

07、(97×5+97÷4+9+16+2)÷60=8余56 己未

08、(97×5+97÷4+9+16+30+3)÷60=9余27 庚寅

09、(97×5+97÷4+9+16+4)÷60=8余58 辛酉

10、(97×5+97÷4+9+16+30+4)÷60=9余28 辛卯

11、(97×5+97÷4+9+16+5)÷60=8余59 壬戌

12、(97×5+97÷4+9+16+30+5)÷60=9余29 壬辰

注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4整为能被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即8月加3、11月加5,依此类推,(公历一年十二个月中七个月是大月,五个月是小月,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为大月,其余五个月为小月)。

7. 四柱结算法的详细介绍

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见在四个部分。分别相当于现代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见在

8. 求四柱中日柱最简单的推算方法是什么

具体公式如下: (年的后两位*5+年的后两位/4+9+阳历日子数+单月(0)+双月(30)+月调度数)/60=?

9. 推四柱的推算方法

推年柱的干支,有以下三种方法:
1、 查万年历:用万年历确定年柱干支最可靠。但万年历必选用正确无误的版本。
2、 由六十甲子表反推。
六十甲子表起于甲子,终于癸亥,六十年一循环。因此,只要知道当年的干支,就能推出其它年的干支。
3、掌上定位手指速查法(以左手为例)。 每月的月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但其天干不固定,必由年干推出。
推月干必须以24节气中的节为基础。正月为立春、二月惊蛰、三月清明、四月立夏、五月芒种、六月小暑、七月立秋、八月白露、九月寒露、十月立冬、十一月大雪、十二月小寒。只要出生那天进入该节令,即按该月月支推。
如:此人是1966年阴历5月初5生,因1966年芒种节是5月16日,他生的5月5日,没交芒种节,所以就得按阴历4月推,即为巳月生人。
以谁为准很重要,推算时必须严格掌握,绝不能因查错节令,而推错了月份。
推月柱必须从年干推出其歌决: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为方便查阅,列下表 寅一 卯二 辰三 巳四 午五 未六 申七 酉八 戌九 亥十 子十一 丑十二 甲己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乙庚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丙辛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丁壬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戊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1、日干支是从《万年历》中查得。2、用阴阳干来推算日柱干支。需说明的是:一天是从头天晚11时起至今晚11时为今日,即子时为日的分界线。例:
1998年农历7月12日23时10分出生人的年月日干支为:
戊寅 庚申 癸丑 时干支中地支也是固定不变的。即23——1时为子时,1——3时为丑时,3——5时为寅时,5——7时为卯时,7——9时为辰时,9——11时为巳时,11—13时为午时,13——15时为未时,15——17时为申时,17——19时为酉时,19——21时为戌时,21——23时为亥时。时干因日干不同而有异,时干求法有以下口决: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10. 排四柱是怎么算出来的

怎样排年柱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如果你是1987年出生的,个位是7,那你的年干就是“丁”
上中下3元,每元管60年:
上元 1864(甲子)年~1923(癸亥)年
中元 1924(甲子)年~1983(癸亥)年
下元 1984(甲子)年~2043(癸亥)年
每60年循环往复
1987-1984=3 3÷12=0……3 余数3+1=4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酉 戌 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那么,你的年支就是4是卯
1987年的年柱就为“丁卯”
1987年是兔年,兔对应“卯”
怎样排月柱
月柱中的地支固定不变。月与月的分界线以节令来定:
一月寅月(立春~惊蛰)二月卯月(惊蛰~清明)三月辰月(清明~立夏)
四月巳月(立夏~芒种)五月午月(芒种~小暑)六月未月(小暑~立秋)
七月申月(立秋~白露)八月酉月(白露~寒露)九月戌月(寒露~立冬)
十月亥月(立冬~大雪)冬月子月(大雪~小寒)腊月丑月(小寒~立春)
月柱的天干和地支排法在各类命书中都有这样的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寻庚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阅读全文

与四柱计算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積架小型空气压缩机 浏览:553
绿盾文档加密系统哪里有卖 浏览:635
我的世界怎么开挂在服务器里面 浏览:787
西门子自锁正反转编程图 浏览:747
出国英语pdf 浏览:918
算法线性匹配 浏览:671
山东省dns服务器云主机 浏览:552
安卓5g软件怎么隐藏 浏览:837
编译内核空间不足开不了机 浏览:884
汉纪pdf 浏览:471
在哪里下载国家医保app 浏览:654
没有与文件扩展关联的编译工具 浏览:425
我的世界反编译mcp下载 浏览:18
安卓手柄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67
pushrelabel算法 浏览:848
硬盘资料部分文件夹空白 浏览:614
cssloader的编译方式 浏览:937
java面板大小 浏览:501
怎么用命令方块打出字体 浏览:497
台湾加密货币研究小组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