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c语言编译器是用汇编语言写的吗
这个是肯定的。算法优化,首先是逻辑描述的精炼化。至于C,只是计算逻辑到计算机模式的一种映射,而汇编仅是利用特殊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更深的藕荷。
不过有一点,C语言由于是计算逻辑到计算机模式的映射,所以不单单考虑算法本身,还肩负数据组织的实现。数据流动方式,数据组织方式,对计算性能的影响也很大。这要看是否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相贴近。其实这块也是侧重逻辑的设计,而不是具体机器指令的实现,因此汇编是无能为力的。
不过在DSP等特殊CPU架构,C语言和编译器无法很好的将上述逻辑转换为机器指令,或者C本身的逻辑无法很好的贴近CPU的特性,那么还是得汇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何使用DSP的并行指令(通常的矢量计算)和并发指令集,几个不同的指令(隶属不同处理单元)的同时执行。使用C语言无法描述清楚这些逻辑方式,而编译器又太水,则还是不得不用汇编。此时C语言仅能沦落到大的计算机组织特性的贴近,和整体框架,模块的设计上。细节方面无能为力了。
⑵ 常见的C语言编译器是什么
目前最流行的C语言编译器有以下几种:
1、GNU Compiler Collection 或称GCC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编译器套件),是由 GNU 开发的编程语言编译器。它是以GPL许可证所发行的自由软件,也是 GNU计划的关键部分。
GCC原本作为GNU操作系统的官方编译器,现已被大多数类Unix操作系统(如linux、BSD、Mac OS X等)采纳为标准的编译器,GCC同样适用于微软的Windows。GCC是自由软件过程发展中的着名例子,由自由软件基金会以GPL协议发布。
2、Microsoft C 或称 MS C
Microsoft C 是c语言的一种IDE(集成开发环境),常见的还有Microsoft Visual C++,Borland C++,Watcom C++ ,Borland C++ ,Borland C++ Builder,Borland C++ 3.1 for DOS,Watcom C++ 11.0 for DOS,GNU DJGPP C++ ,Lccwin32 C Compiler 3.1,High C,Turbo C等等......
3、Borland Turbo C 或称 Turbo C
Turbo C是美国Borland公司的产品,Borland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的大公司。该公司相继推出了一套 Turbo系列软件, 如Turbo BASIC, Turbo Pascal, Turbo Prolog, 这些软件很受用户欢迎。
(2)c语言编译器和指令集扩展阅读:
C编译的整个过程很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预处理阶段在该阶段主要完成对源代码的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宏定义指令,头文件包含指令,预定义指令和特殊字符的处理,如对宏定义的替换以及文件头中所包含的文件中预定义代码的替换等,总之这步主要完成一些替换工作,输出是同源文件含义相同但内容不同的文件。
2、编译、优化阶段编译就是将第一阶段处理得到的文件通过词法语法分析等转换为汇编语言。优化包括对中间代码的优化,如删除公共表达式,循环优化等;和对目标代码的生成进行的优化,如如何充分利用机器的寄存器存放有关变量的值,以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3、汇编阶段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指令。
4、链接阶段链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将有关的目标文件连接起来,即将在一个文件中引用的符号同该符号在另外一个文件中的定义连接起来,使得所有的目标文件成为一个能够被操作系统装入执行的统一整体。
⑶ C语言编译器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C语言编译器目前主要有VC++、dev-C++、C-Free、win-TC、TC 2.0等等。
其中比较经典的VC++,微软的产品,编译器,链接器,运行,调试等功能于一体的强大开发工具,特点是功能十分强大,对于新手来说需要一段时间去摸索。
dev-C++是windows下一款开发c/c++的开发环境,使用gcc为编译器,遵循标准,功能比较强大,语法高量,可以进行单步调试(这对排除错误很重要),进行断点设置等功能,遵循C标准,是一款很强大的开发工具。
C-Free是一款支持多种编译器的专业化C/C++集成开发环境(IDE)。利用C-Free,使用者可以轻松地编辑、编译、连接、运行、调试C/C++程序。
TC 2.0:Borland公司的产品,在dos界面下编译运行,小巧、灵活,但是不能使用鼠标。
win-TC:在tc2.0的基础上加上了界面,能够使用鼠标,具有语法高量,可以嵌入汇编等特点,对新手一些,拜托了不能用鼠标的困难。
编译器,简单讲,就是将“一种语言(通常为高级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通常为低级语言)”的程序。一个现代编译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码 (source code) → 预处理器 (preprocessor) → 编译器 (compiler) → 目标代码 (object code) → 链接器(Linker) → 可执行程序 (executables)。
⑷ C语言和c语言编译系统有什么区别两者是包含关系吗
无区别,只不过编译器不一样罢了。因为不同的cpu构架有不同的指令集。而嵌入式基本使用RISC结构的cpu,需要使用pc上的cpu编译出在能嵌入式cpu上运行的二进制程序。这叫交叉编译。pc上的程序不可以直接在其他cpu上运行,需要重新编译。 因为编译器不一样,执行的c语言标准就跟编译器相关。 管理内存映射,设置中断系统等在pc上也有,不是嵌入式的专利。 只是做嵌入式里的界面、网络、文件编程的话,跟pc上几乎没有差别,因为有操作系统罩着。如果开发驱动程序,就要求你对所使用的cpu和板子的结构很了解,也就是看得懂硬件手册即可。 另外嵌入式环境同pc的差别 如cpu位数、硬件资源紧缺等是需要程序员考虑的
⑸ 正常编写的c语言程序编译器会自动进行针对特定指令集用汇编语言优化吗
这个要看你使用什么编译器了。查看编译器的帮助文档,它会告诉你它支持那些指令集,并且做哪些可能的优化。
不同的编译器,是不一样的。
补充:GCC 不太清楚,你连VC++的版本都不说。汗,VC6是不支持SSE的,需要安装VC6SP5。
VS2005 和 VS2008 都支持 SSE。对 SSE/MMX 指令集优化得最好的,还是 Intel 的 c++ 编译器。
对并行和高性能计算,Fortran 的优势比较大。特别是 Fortran2003 的新特征,为并行计算做了很多专门的设定。Intel 也有 Fortran 的编译器。
⑹ c51,arm时,编程用的是c,那么和指令集有什么关系。指令集只是针对汇编的吗,疑惑中
指令集就是指汇编指令。
C是一个跨平台的语言, 各种环境下的C语言语法基本上都差不多。
之所以在各个平台上用C语言写起来都差不多,那是因为编译器帮了你大忙。
比如说windows下你可以用C语言写程序, 那么windows平台下有专门的C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目标代码就是针对windows的。
如果是ARM平台下,也有专门的C编译器,编译出来的目标代码就是针对ARM编译器。
编译器帮助你做了很多事情,所以你才会觉得差不多。
⑺ c语言的编译与处理器的指令集有关吗一定要CISC吗RISC可不可以
C语言只是用于描述问题和算法的一种语言,而在实际机器上真实运行的却是各处理器自己的机器指令。编译器的工作就是将C语言翻译为机器指令。对你的问题答复如下:1. C语言与指令系统没有关系,但是编译器翻译的指令与指令系统有关系;2.无论CISC还是RISC,编译器都可以将C语言翻译为对应的机器指令。
⑻ 编译器与指令集
1.tc是16位的编译器,它用于64位的程序开发。自然没有对新的64位指令集支持。
2.楼主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如同楼上所说,C语言是本地编译和链接的,此次编译链接成的可执行文件时针对本地机。其跨平台是在可用一个源文件在多平台编译链接,但是其产生的目标文件和本地不同。
TC已经过时N久了,推荐楼主使用微软的VS2008。
⑼ 每个编译器都不一样么 c语言一般用什么编译器 每次一种编译器不能编译 另一种却能编译出
编译器就是c语言编译成二进制的东西,
不同的编译器是不同的,
比如16位系统和32位系统的编译器就不同,因为16位的认为int是2字节,32位的则认为是4个字节。
另外
linux上的编译器跟windows下的编译器也不同,linux上的认为内核空间占1G,而windows下则认为占2G,
此外两个系统对环境变量以及其他的设置也不同所以编译器更不能用。
而且不同的CPU的指令集时不同的,所以同样int
a
=1
最后被编译成的二进制代码也是不同的。
C语言的编译器有很多,windows下的编译器也有很多,不同的编译器可能会做一些不同的优化,linux下的gcc也可以添加选项让他编译windows下运行的程序。
main(int
argc,char*argv[
】
)
argc
是你的参数个数
argv是你的参数。
比如你最终程序叫
add
那么
你在命令行执行add
1
2
那么argc
=3
第一个参数使你的add,
第二个第三个就是
1
2,
在函数内部你就可以获取这俩参数进行相加然后打印
visual
是个IDE,集成开发环境,已经集成好了windows下使用的编译器连接器
等,
编写代码完成后直接点击编译就行了。
IDE的默认编译器是可以更改的,不同的IDE设置不同。
⑽ C语言编译器与cpu中指令编译器的区别
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完全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