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web安全要学什么
Web安全的范围实在太大,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如果没有系统的路线会降低大家效率,对于刚入门的同学们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所以,这篇类似学习路线的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刚入门的萌新们少走弯路。(文末附学习资料及工具领取)
首先我们来看看企业对Web安全工程师的岗位招聘需求是什么?
1职位描述
对公司各类系统进行安全加固;
对公司网站、业务系统进行安全评估测试(黑盒、白盒测试)
对公司安全事件进行响应、清理后门、根据日志分析攻击途径
安全技术研究,包括安全防范技术、黑客技术等;
跟踪最新漏洞信息,进行业务产品的安全检查。
2岗位要求
熟悉Web渗透测试方法和攻防技术,包括SQL注入、XSS跨站、CSRF伪造请求、命令执行等OWSP TOP10 安全漏洞与防御;
熟悉linux、Windows不同平台的渗透测试,对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有深入理解和自己的认识;
熟悉国内外安全工具,包括Kali、Linux、Metasploit、Nessus、Namp、AWVS、Burp等;
对Web安全整体有深刻理解,有一定漏洞分析和挖掘能力;
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再来制定我们的学习路径,如下:
一、Web安全学习路径
01 HTTP基础
只有搞明白Web是什么,我们才能对Web安全进行深入研究,所以你必须了解HTTP,了解了HTTP,你就会明白安全术语的“输入输出”。黑客通过输入提交“特殊数据”,特殊数据在数据流的每个层处理,如果某个层没处理好,在输出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应层的安全问题。关于HTTP,你必须要弄明白以下知识:
HTTP/HTTPS特点、工作流程
HTTP协议(请求篇、响应篇)
了解HTML、javascript
Get/Post区别
Cookie/Session是什么?
02 了解如下专业术语的意思
Webshell
菜刀
0day
SQL注入
上传漏洞
XSS
CSRF
一句话木马
......
03 专业黑客工具使用
熟悉如何渗透测试安全工具,掌握这些工具能大大提高你在工作的中的效率。
Vmware安装
Windows/kali虚拟机安装
phpstudy、LAMP环境搭建漏洞靶场
Java、python环境安装
子域名工具 Sublist3r
Sqlmap
Burpsuite
Nmap
W3af
Nessus
Appscan
AWVS
04 XSS
要研究 XSS 首先了解同源策略 ,Javascript 也要好好学习一下 ,以及HTML实体 HTML实体的10 或16进制还有Javascript 的8进制和16进制编码,最终掌握以下几种类型的XSS:
反射型 XSS:可用于钓鱼、引流、配合其他漏洞,如 CSRF 等。
存储型 XSS:攻击范围广,流量传播大,可配合其他漏洞。
DOM 型 XSS:配合,长度大小不受限制 。
05 SQL注入
所谓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你需要了解以下知识:
SQL 注入漏洞原理
SQL 注入漏洞对于数据安全的影响
SQL 注入漏洞的方法
常见数据库的 SQL 查询语法
MSSQL,MYSQL,ORACLE 数据库的注入方法
SQL 注入漏洞的类型:数字型注入 、字符型注入、搜索注入 、盲注(sleep注入) 、Sqlmap使用、宽字节注入
SQL 注入漏洞修复和防范方法
一些 SQL 注入漏洞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
06 文件上传漏洞
了解下开源编辑器上传都有哪些漏洞,如何绕过系统检测上传一句话木马、WAF如何查杀Webshell,你必须要掌握的一些技能点:
1.客户端检测绕过(JS 检测)
2.服务器检测绕过(目录路径检测)
3.黑名单检测
4.危险解析绕过攻击
5..htaccess 文件
6.解析调用/漏洞绕过
7.白名单检测
8.解析调用/漏洞绕过
9.服务端检测绕过-文件内容检测
10.Apache 解析漏洞
11.IIS 解析漏洞
12.Nginx 解析漏洞
07 文件包含漏洞
去学习下
include() include_once() require() require_once() fopen() readfile()
这些php函数是如何产生文件包含漏洞, 本地包含与远程包含的区别,以及利用文件包含时的一些技巧如:截断 /伪url/超长字符截断等 。
08 命令执行漏洞
PHP代码中常见的代码执行函数有:
eval(), assert(), preg_replace(), call_user_func(), call_user_func_array(),create_function(), array_map()等。
了解这些函数的作用然后些搞清楚如何造成的代码执行漏洞。
09 CSRF 跨站点请求
为什么会造成CSRF,GET型与POST型CSRF 的区别, 如何防御使用 Token防止CSRF?
010 逻辑漏洞
了解以下几类逻辑漏洞原理、危害及学会利用这几类漏洞:
信息轰炸、支付逻辑漏洞、任意密码修改、越权访问、条件竞争、任意注册、任意登录、顺序执行缺陷、URL跳转漏洞.
011 XEE(XML外部实体注入)
当允许XML引入外部实体时,通过构造恶意内容,可以导致文件读取、命令执行、内网探测等危害。
012 SSRF
了解SSRF的原理,以及SSRF的危害。
SSRF能做什么?当我们在进行Web渗透的时候是无法访问目标的内部网络的,那么这个时候就用到了SSRF漏洞,利用外网存在SSRF的Web站点可以获取如下信息。
1.可以对外网、服务器所在内网、本地进行端口扫描,获取一些服务的banner信息;
2.攻击运行在内网或本地的应用程序(比如溢出);
3.对内网Web应用进行指纹识别,通过访问默认文件实现;
4.攻击内外网的Web应用,主要是使用get参数就可以实现的攻击(比如struts2,sqli等);
5.利用file协议读取本地文件等。
如果上述漏洞原理掌握的都差不多那么你就算入门Web安全了。
如果看了上面你还不知道具体如何学习?可参考合天网安实验室Web安全工程师岗位培养路径学习:网页链接
② 网络安全和黑客攻防有什么区别
类似一个守 一个攻的关系。。或者警察与小偷的关系。。
网络安全是一个统称,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字面意义上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的安全都属于网络安全。以TCP/IP四层网络模型为例,从底层的硬件到顶层的应用,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来说都属于网络安全的范围。而web安全主要就是指应用层面上,我们平时使用的web应用、web平台、网站等。
黑客攻防利用网站操作系统的漏洞和Web服务程序的SQL注入漏洞等得到Web服务器的控制权限,轻则篡改网页内容,重则窃取重要内部数据,更为严重的则是在网页中植入恶意代码,使得网站访问者受到侵害。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应用层的安全问题,对Web应用安全的关注度也逐渐升温。
IT行业那么多方向为什么选择网络安全
理由一:对年龄无限制,像老中医一样越老越吃香,在IT行业很多岗位年龄上了30岁是没有企业愿意接收的,一个是不好管理,一个是技能容易复制年龄大没有优势;唯有网络安全安全靠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由二:容易入门,对英语和数学要求不高,简单的英文通过翻译器就可以搞定,更不用涉及到微积分,函数,矩阵等非常难得数学问题,会熟练操作电脑即可
理由三:网络安全是IT行业唯一不看重学历之一,很多从事安全共工作的年龄并不是很大,学历也很低,大学里面开设网络安全得专业少之又少,很多人到企业才接触到安全,才知道网络安全得重要性,市场需求大,招人难,所以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
理由四:薪资高:网络安全的薪资比同等学历的开发薪资要高,更容易入门,北上广深杭平均薪水12000起步。
理由五:升职快:安全工作对接得一般是企业领导人和部门高管,更容易获得领导得认可,开发程序有问题最多是一个bug,但是安全只要有问题,不仅仅是业务方面得损失,更多的是企业会承担法律责任。
理由六:对个人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网站出现不安全警告需要及时处理及时响应及预防
网络安全是个很好的方向,17年国家才立法,现在市场上特别缺这方面的人才,IT互联网发展这么快,还有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催生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我们的各种网站和app时时刻刻面临着信息被窃取,篡改,泄密,欺诈等一些列不安全的因素,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所以这门学科是很好的学科,我们这边毕业的学生,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出来工资基本大偶在14000左右的。
帮助有志向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把企业的生产案例搬到课堂里面来讲了,课程涵盖网络安全核心基础、web渗透测试及源码审计、等级保护、风险评估、app渗透,内网渗透,过狗,逆向工程、安全巡检、应急响应,全实操案例,可以满足你学习的需求;
③ 高分求web漏洞扫描器(针对sql漏洞和xss漏洞)的程序源码,我愿用我全部的积分作为回报
www.hkfx.net 这个红客防线好像有你想要的工具,看它们官网好像是要收费的,具体你去了解一下吧
④ web漏洞攻击有哪些
一、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攻击(SQL Injection),简称注入攻击、SQL注入,被广泛用于非法获取网站控制权,是发生在应用程序的数据库层上的安全漏洞。在设计程序,忽略了对输入字符串中夹带的SQL指令的检查,被数据库误认为是正常的SQL指令而运行,从而使数据库受到攻击,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更改、删除,以及进一步导致网站被嵌入恶意代码、被植入后门程序等危害。
通常情况下,SQL注入的位置包括:
(1)表单提交,主要是POST请求,也包括GET请求;
(2)URL参数提交,主要为GET请求参数;
(3)Cookie参数提交;
(4)HTTP请求头部的一些可修改的值,比如Referer、User_Agent等;
(5)一些边缘的输入点,比如.mp3文件的一些文件信息等。
常见的防范方法
(1)所有的查询语句都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参数化查询接口,参数化的语句使用参数而不是将用户输入变量嵌入到SQL语句中。当前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提供了参数化SQL语句执行接口,使用此接口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SQL注入攻击。
(2)对进入数据库的特殊字符(’”<>&*;等)进行转义处理,或编码转换。
(3)确认每种数据的类型,比如数字型的数据就必须是数字,数据库中的存储字段必须对应为int型。
(4)数据长度应该严格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比较长的SQL注入语句无法正确执行。
(5)网站每个数据层的编码统一,建议全部使用UTF-8编码,上下层编码不一致有可能导致一些过滤模型被绕过。
(6)严格限制网站用户的数据库的操作权限,给此用户提供仅仅能够满足其工作的权限,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入攻击对数据库的危害。
(7)避免网站显示SQL错误信息,比如类型错误、字段不匹配等,防止攻击者利用这些错误信息进行一些判断。
(8)在网站发布之前建议使用一些专业的SQL注入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及时修补这些SQL注入漏洞。
二、跨站脚本漏洞
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发生在客户端,可被用于进行窃取隐私、钓鱼欺骗、窃取密码、传播恶意代码等攻击。
XSS攻击使用到的技术主要为HTML和Javascript,也包括VBScript和ActionScript等。XSS攻击对WEB服务器虽无直接危害,但是它借助网站进行传播,使网站的使用用户受到攻击,导致网站用户帐号被窃取,从而对网站也产生了较严重的危害。
XSS类型包括:
(1)非持久型跨站:即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是目前最普遍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一般存在于链接中,请求这样的链接时,跨站代码经过服务端反射回来,这类跨站的代码不存储到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上面章节所举的例子就是这类情况。
(2)持久型跨站:这是危害最直接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存储于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常见情况是某用户在论坛发贴,如果论坛没有过滤用户输入的Javascript代码数据,就会导致其他浏览此贴的用户的浏览器会执行发贴人所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
(3)DOM跨站(DOM XSS):是一种发生在客户端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中的跨站漏洞,很大原因是因为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常用的防止XSS技术包括:
(1)与SQL注入防护的建议一样,假定所有输入都是可疑的,必须对所有输入中的script、iframe等字样进行严格的检查。这里的输入不仅仅是用户可以直接交互的输入接口,也包括HTTP请求中的Cookie中的变量,HTTP请求头部中的变量等。
(2)不仅要验证数据的类型,还要验证其格式、长度、范围和内容。
(3)不要仅仅在客户端做数据的验证与过滤,关键的过滤步骤在服务端进行。
(4)对输出的数据也要检查,数据库里的值有可能会在一个大网站的多处都有输出,即使在输入做了编码等操作,在各处的输出点时也要进行安全检查。
(5)在发布应用程序之前测试所有已知的威胁。
三、弱口令漏洞
弱口令(weak password) 没有严格和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容易被别人(他们有可能对你很了解)猜测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均为弱口令。设置密码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不使用空口令或系统缺省的口令,这些口令众所周之,为典型的弱口令。
(2)口令长度不小于8个字符。
(3)口令不应该为连续的某个字符(例如:AAAAAAAA)或重复某些字符的组合(例如:tzf.tzf.)。
(4)口令应该为以下四类字符的组合,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0-9)和特殊字符。每类字符至少包含一个。如果某类字符只包含一个,那么该字符不应为首字符或尾字符。
(5)口令中不应包含本人、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纪念日期、登录名、E-mail地址等等与本人有关的信息,以及字典中的单词。
(6)口令不应该为用数字或符号代替某些字母的单词。
(7)口令应该易记且可以快速输入,防止他人从你身后很容易看到你的输入。
(8)至少90天内更换一次口令,防止未被发现的入侵者继续使用该口令。
四、HTTP报头追踪漏洞
HTTP/1.1(RFC2616)规范定义了HTTP TRACE方法,主要是用于客户端通过向Web服务器提交TRACE请求来进行测试或获得诊断信息。当Web服务器启用TRACE时,提交的请求头会在服务器响应的内容(Body)中完整的返回,其中HTTP头很可能包括Session Token、Cookies或其它认证信息。攻击者可以利用此漏洞来欺骗合法用户并得到他们的私人信息。该漏洞往往与其它方式配合来进行有效攻击,由于HTTP TRACE请求可以通过客户浏览器脚本发起(如XMLHttpRequest),并可以通过DOM接口来访问,因此很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防御HTTP报头追踪漏洞的方法通常禁用HTTP TRACE方法。
五、Struts2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ApacheStruts是一款建立Java web应用程序的开放源代码架构。Apache Struts存在一个输入过滤错误,如果遇到转换错误可被利用注入和执行任意Java代码。
网站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网站采用了Apache Struts Xwork作为网站应用框架,由于该软件存在远程代码执高危漏洞,导致网站面临安全风险。CNVD处置过诸多此类漏洞,例如:“GPS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网站存在远程命令执行漏洞(CNVD-2012-13934);Aspcms留言本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NVD-2012-11590)等。
修复此类漏洞,只需到Apache官网升级Apache Struts到最新版本:http://struts.apache.org
六、文件上传漏洞
文件上传漏洞通常由于网页代码中的文件上传路径变量过滤不严造成的,如果文件上传功能实现代码没有严格限制用户上传的文件后缀以及文件类型,攻击者可通过 Web 访问的目录上传任意文件,包括网站后门文件(webshell),进而远程控制网站服务器。
因此,在开发网站及应用程序过程中,需严格限制和校验上传的文件,禁止上传恶意代码的文件。同时限制相关目录的执行权限,防范webshell攻击。
七、私有IP地址泄露漏洞
IP地址是网络用户的重要标示,是攻击者进行攻击前需要了解的。获取的方法较多,攻击者也会因不同的网络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在局域网内使用Ping指令,Ping对方在网络中的名称而获得IP;在Internet上使用IP版的QQ直接显示。最有效的办法是截获并分析对方的网络数据包。攻击者可以找到并直接通过软件解析截获后的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具体的IP。
针对最有效的“数据包分析方法”而言,就可以安装能够自动去掉发送数据包包头IP信息的一些软件。不过使用这些软件有些缺点,譬如:耗费资源严重,降低计算机性能;访问一些论坛或者网站时会受影响;不适合网吧用户使用等等。现在的个人用户采用最普及隐藏IP的方法应该是使用代理,由于使用代理服务器后,“转址服务”会对发送出去的数据包有所修改,致使“数据包分析”的方法失效。一些容易泄漏用户IP的网络软件(QQ、MSN、IE等)都支持使用代理方式连接Internet,特别是QQ使用“ezProxy”等代理软件连接后,IP版的QQ都无法显示该IP地址。虽然代理可以有效地隐藏用户IP,但攻击者亦可以绕过代理,查找到对方的真实IP地址,用户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方法隐藏IP,也要因情况而论。
八、未加密登录请求
由于Web配置不安全,登陆请求把诸如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字段未加密进行传输,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以劫获这些敏感信息。建议进行例如SSH等的加密后再传输。
九、敏感信息泄露漏洞
SQL注入、XSS、目录遍历、弱口令等均可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漏洞获得敏感信息。针对不同成因,防御方式不同
十、CSRF
http://www.cnblogs.com/hyddd/archive/2009/04/09/1432744.html
Web应用是指采用B/S架构、通过HTTP/HTTPS协议提供服务的统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Web应用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网上购物、网络银行应用、证券股票交易、政府行政审批等等。在这些Web访问中,大多数应用不是静态的网页浏览,而是涉及到服务器侧的动态处理。此时,如果Java、PHP、ASP等程序语言的编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对程序参数输入等检查不严格等,会导致Web应用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本文根据当前Web应用的安全情况,列举了Web应用程序常见的攻击原理及危害,并给出如何避免遭受Web攻击的建议。
Web应用漏洞原理
Web应用攻击是攻击者通过浏览器或攻击工具,在URL或者其它输入区域(如表单等),向Web服务器发送特殊请求,从中发现Web应用程序存在的漏洞,从而进一步操纵和控制网站,查看、修改未授权的信息。
1.1 Web应用的漏洞分类
1、信息泄露漏洞
信息泄露漏洞是由于Web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没有正确处理一些特殊请求,泄露Web服务器的一些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源代码、服务器信息、配置信息等。
造成信息泄露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Web服务器配置存在问题,导致一些系统文件或者配置文件暴露在互联网中;
–Web服务器本身存在漏洞,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些特殊的字符,可以访问未授权的文件或者动态脚本文件源码;
–Web网站的程序编写存在问题,对用户提交请求没有进行适当的过滤,直接使用用户提交上来的数据。
2、目录遍历漏洞
目录遍历漏洞是攻击者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通过在URL中或在有特殊意义的目录中附加“../”、或者附加“../”的一些变形(如“..\”或“..//”甚至其编码),导致攻击者能够访问未授权的目录,以及在Web服务器的根目录以外执行命令。
3、命令执行漏洞
命令执行漏洞是通过URL发起请求,在Web服务器端执行未授权的命令,获取系统信息,篡改系统配置,控制整个系统,使系统瘫痪等。
命令执行漏洞主要有两种情况:
–通过目录遍历漏洞,访问系统文件夹,执行指定的系统命令;
–攻击者提交特殊的字符或者命令,Web程序没有进行检测或者绕过Web应用程序过滤,把用户提交的请求作为指令进行解析,导致执行任意命令。
4、文件包含漏洞
文件包含漏洞是由攻击者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时,在URL添加非法参数,Web服务器端程序变量过滤不严,把非法的文件名作为参数处理。这些非法的文件名可以是服务器本地的某个文件,也可以是远端的某个恶意文件。由于这种漏洞是由PHP变量过滤不严导致的,所以只有基于PHP开发的Web应用程序才有可能存在文件包含漏洞。
5、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漏洞是由于Web应用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攻击者通过Web页面的输入区域(如URL、表单等) ,用精心构造的SQL语句插入特殊字符和指令,通过和数据库交互获得私密信息或者篡改数据库信息。SQL注入攻击在Web攻击中非常流行,攻击者可以利用SQL注入漏洞获得管理员权限,在网页上加挂木马和各种恶意程序,盗取企业和用户敏感信息。
6、跨站脚本漏洞
跨站脚本漏洞是因为Web应用程序时没有对用户提交的语句和变量进行过滤或限制,攻击者通过Web页面的输入区域向数据库或HTML页面中提交恶意代码,当用户打开有恶意代码的链接或页面时,恶意代码通过浏览器自动执行,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跨站脚本漏洞危害很大,尤其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网络银行,通过跨站脚本漏洞攻击者可以冒充受害者访问用户重要账户,盗窃企业重要信息。
根据前期各个漏洞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SQL注入漏洞和跨站脚本漏洞的普遍程度排名前两位,造成的危害也更加巨大。
1.2 SQL注入攻击原理
SQL注入攻击是通过构造巧妙的SQL语句,同网页提交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注入攻击。比较常用的手段有使用注释符号、恒等式(如1=1)、使用union语句进行联合查询、使用insert或update语句插入或修改数据等,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内置函数辅助攻击。
通过SQL注入漏洞攻击网站的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步:探测网站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第二步:探测后台数据库的类型。
第三步:根据后台数据库的类型,探测系统表的信息。
第四步:探测存在的表信息。
第五步:探测表中存在的列信息。
第六步:探测表中的数据信息。
1.3 跨站脚本攻击原理
跨站脚本攻击的目的是盗走客户端敏感信息,冒充受害者访问用户的重要账户。跨站脚本攻击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本地跨站脚本攻击
B给A发送一个恶意构造的Web URL,A点击查看了这个URL,并将该页面保存到本地硬盘(或B构造的网页中存在这样的功能)。A在本地运行该网页,网页中嵌入的恶意脚本可以A电脑上执行A持有的权限下的所有命令。
2、反射跨站脚本攻击
A经常浏览某个网站,此网站为B所拥有。A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B网站,B网站存储下A的敏感信息(如银行帐户信息等)。C发现B的站点包含反射跨站脚本漏洞,编写一个利用漏洞的URL,域名为B网站,在URL后面嵌入了恶意脚本(如获取A的cookie文件),并通过邮件或社会工程学等方式欺骗A访问存在恶意的URL。当A使用C提供的URL访问B网站时,由于B网站存在反射跨站脚本漏洞,嵌入到URL中的恶意脚本通过Web服务器返回给A,并在A浏览器中执行,A的敏感信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发送给了C。
3、持久跨站脚本攻击
B拥有一个Web站点,该站点允许用户发布和浏览已发布的信息。C注意到B的站点具有持久跨站脚本漏洞,C发布一个热点信息,吸引用户阅读。A一旦浏览该信息,其会话cookies或者其它信息将被C盗走。持久性跨站脚本攻击一般出现在论坛、留言簿等网页,攻击者通过留言,将攻击数据写入服务器数据库中,浏览该留言的用户的信息都会被泄漏。
Web应用漏洞的防御实现
对于以上常见的Web应用漏洞漏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防御:
1)对 Web应用开发者而言
大部分Web应用常见漏洞,都是在Web应用开发中,开发者没有对用户输入的参数进行检测或者检测不严格造成的。所以,Web应用开发者应该树立很强的安全意识,开发中编写安全代码;对用户提交的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POST数据等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限制,只接受一定长度范围内、采用适当格式及编码的字符,阻塞、过滤或者忽略其它的任何字符。通过编写安全的Web应用代码,可以消除绝大部分的Web应用安全问题。
2) 对Web网站管理员而言
作为负责网站日常维护管理工作Web管理员,应该及时跟踪并安装最新的、支撑Web网站运行的各种软件的安全补丁,确保攻击者无法通过软件漏洞对网站进行攻击。
除了软件本身的漏洞外,Web服务器、数据库等不正确的配置也可能导致Web应用安全问题。Web网站管理员应该对网站各种软件配置进行仔细检测,降低安全问题的出现可能。
此外,Web管理员还应该定期审计Web服务器日志,检测是否存在异常访问,及早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3)使用网络防攻击设备
前两种为事前预防方式,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然而在现实中,Web应用系统的漏洞还是不可避免的存在:部分Web网站已经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而Web开发者和网站管理员并没有意识到或发现这些安全漏洞。由于Web应用是采用HTTP协议,普通的防火墙设备无法对Web类攻击进行防御,因此可以使用IPS入侵防御设备来实现安全防护。
H3C IPS Web攻击防御
H3C IPS入侵防御设备有一套完整的Web攻击防御框架,能够及时发现各种已经暴露的和潜在的Web攻击。下图为对于Web攻击的总体防御框架。
图1:Web攻击防御框架,参见:http://blog.csdn.net/moshenglv/article/details/53439579
H3C IPS采用基于特征识别的方式识别并阻断各种攻击。IPS设备有一个完整的特征库,并可定期以手工与自动的方式对特征库进行升级。当网络流量进入IPS后,IPS首先对报文进行预处理,检测报文是否正确,即满足协议定义要求,没有错误字段;如果报文正确,则进入深度检测引擎。该引擎是IPS检测的核心模块,对通过IPS设备的Web流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与IPS攻击库中的特征进行匹配,检测Web流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发现流量匹配了攻击特征,IPS则阻断网络流量并上报日志;否则,网络流量顺利通过。
此Web攻击防御框架有如下几个特点:
1) 构造完整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准确识别各种Web攻击
针对Web攻击的特点,考虑到各种Web攻击的原理和形态,在不同漏洞模型之上开发出通用的、层次化的Web攻击检测模型,并融合到特征库中。这些模型抽象出Web攻击的一般形态,对主流的攻击能够准确识别,使得模型通用化。
2) 检测方式灵活,可以准确识别变形的Web攻击
在实际攻击中,攻击者为了逃避防攻击设备的检测,经常对Web攻击进行变形,如采用URL编码技术、修改参数等。H3C根据Web应用漏洞发生的原理、攻击方式和攻击目标,对攻击特征进行了扩展。即使攻击者修改攻击参数、格式、语句等内容,相同漏洞原理下各种变形的攻击同样能够被有效阻断。这使得IPS的防御范围扩大,防御的灵活性也显着增强,极大的减少了漏报情况的出现。
3) 确保对最新漏洞及技术的跟踪,有效阻止最新的攻击
随着Web攻击出现的频率日益增高,其危害有逐步扩展的趋势。这对IPS设备在防御的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防御已有的Web攻击,更要有效的阻止最新出现的、未公布的攻击。目前,H3C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攻防试验环境,可以及时发现潜在Web安全漏洞。同时还在继续跟踪最新的Web攻击技术和工具,及时更新Web攻击的特征库,第一时间发布最新的Web漏洞应对措施,确保用户的网络不受到攻击。
4) 保证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
检测引擎是IPS整个设备运行的关键,该引擎使用了高效、准确的检测算法,对通过设备的流量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通过和攻击特征进行匹配,检测流量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流量没有匹配到攻击特征,则允许流量通过,不会妨碍正常的网络业务,在准确防御的同时保证了正常业务的高效运行。
结束语
互联网和Web技术广泛使用,使Web应用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Web系统时时刻刻都在遭受各种攻击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Web攻击防御解决方案,通过安全的Web应用程序、Web服务器软件、Web防攻击设备共同配合,确保整个网站的安全。任何一个简单的漏洞、疏忽都会造成整个网站受到攻击,造成巨大损失。此外 ,Web攻击防御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随着Web技术的发展和更新,Web攻击手段也不断发展,针对这些最新的安全威胁,需要及时调整Web安全防护策略,确保Web攻击防御的主动性,使Web网站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为企业和客户服务。
原文链接:
⑤ 如何在线学习web安全的攻防技术
第一部分 web的安全需求
1.1 Web安全的体系结构,包括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
1.2 Web浏览器和服务器的安全需求;
在已知的web服务器(包括软硬件)漏洞中,针对该类型web服务器的攻击最少;
对服务器的管理操作只能由授权用户执行;
拒绝通过web访问web服务器上不公开发布的内容;
禁止内嵌在OS或者 web server软件中的不必要的网络服务;
有能力控制对各种形式的.exe程序的访问;
能够对web操作进行日志记录,以便于进行入侵检测和入侵企图分析;
具有适当的容错功能;
1.3 Web传输的安全需求
Web服务器必须和内部网络隔离:
有四种实现方式,应选择使用高性能的cisco防火墙实现隔离
Web服务器必须和数据库隔离;
维护一份web站点的安全拷贝:来自开发人员最终发布的版本(内容安全);
其次,存储的地点是安全的(另一台独立的位于防火墙之后的内网的主机);
⑥ 如何搭建一个提供web网络安全测试的环境
搭建WEB渗透环境。
一般是asp+access+iis等但是利用ASP小旋风就可以搭建一个asp的环境,但是漏洞源码你需要自己寻找。
PHP+MYSQL+阿帕奇,这种黄金三配套你需要拥有一个服务器环境,一般你下载一个XMPP就可以搭建一个阿帕奇+MYSQL的环境,配合这种PHP黄金三件套的环境漏洞平台有,DVWA。
这款测试平台集成了 XSS,SQL,FUZZ,CSRF等常见得漏洞测试
更多详细的漏洞平台参见http://www.freebuf.com/sectool/15111.html
⑦ Web应用安全威胁与防治——基于OWASP Top 10与ESAPI的目录
第1篇 引子
故事一:家有一IT,如有一宝 2
故事二:微博上的蠕虫 3
故事三:明文密码 5
故事四:IT青年VS禅师 5
第2篇 基础篇
第1章 Web应用技术 8
1.1 HTTP简介 8
1.2 HTTPS简介 10
1.3 URI 11
1.3.1 URL 11
1.3.2 URI/URL/URN 12
1.3.3 URI比较 13
1.4 HTTP消息 13
1.4.1 HTTP方法14
1.4.2 HTTP状态码 19
1.5 HTTP Cookie20
1.5.1 HTTP Cookie的作用22
1.5.2 HTTP Cookie的缺点23
1.6 HTTP session23
1.7 HTTP的安全 24
第2章 OWASP 27
2.1 OWASP简介27
2.2 OWASP风险评估方法28
2.3 OWASP Top 10 34
2.4 ESAPI(Enterprise Security API) 35
第3篇 工具篇
第3章 Web服务器工具简介 38
3.1 Apache 38
3.2 其他Web服务器 39
第4章 Web浏览器以及调试工具 42
4.1 浏览器简介 42
4.1.1 基本功能 42
4.1.2 主流浏览器 43
4.1.3 浏览器内核 44
4.2 开发调试工具 45
第5章 渗透测试工具 47
5.1 Fiddler 47
5.1.1 工作原理 47
5.1.2 如何捕捉HTTPS会话 48
5.1.3 Fiddler功能介绍 49
5.1.4 Fiddler扩展功能 56
5.1.5 Fiddler第三方扩展功能 56
5.2 ZAP 58
5.2.1 断点调试 60
5.2.2 编码/解码 61
5.2.3 主动扫描 62
5.2.4 Spider63
5.2.5 暴力破解 64
5.2.6 端口扫描 65
5.2.7 Fuzzer66
5.2.8 API 66
5.3 WebScrab 67
5.3.1 HTTP代理67
5.3.2 Manual Request 69
5.3.3 Spider70
5.3.4 Session ID分析71
5.3.5 Bean Shell的支持 71
5.3.6 Web编码和解码 73
第6章 扫描工具简介 74
6.1 万能的扫描工具——WebInspect 74
6.1.1 引言 74
6.1.2 WebInspect特性 74
6.1.3 环境准备 74
6.1.4 HP WebInspect总览 76
6.1.5 Web网站测试 79
6.1.6 企业测试 86
6.1.7 生成报告 88
6.2 开源扫描工具——w3af 91
6.2.1 w3af概述 91
6.2.2 w3af环境配置 92
6.2.3 w3af使用示例 93
6.3 被动扫描的利器——Ratproxy 94
6.3.1 Ratproxy概述 94
6.3.2 Ratproxy环境配置 95
6.3.3 Ratproxy运行 96
第7章 漏洞学习网站 98
7.1 WebGoat 98
7.2 DVWA 99
7.3 其他的漏洞学习网站 99
第4篇 攻防篇
第8章 代码注入 102
8.1 注入的分类 104
8.1.1 OS命令注入 104
8.1.2 XPath注入109
8.1.3 LDAP注入114
8.1.4 SQL注入 118
8.1.5 JSON注入131
8.1.6 URL参数注入 133
8.2 OWASP ESAPI与注入问题的预防 135
8.2.1 命令注入的ESAPI预防 135
8.2.2 XPath注入的ESAPI预防 138
8.2.3 LDAP注入的ESAPI预防 138
8.2.4 SQL注入的ESAPI预防 141
8.2.5 其他注入的ESAPI预防 143
8.3 注入预防检查列表 143
8.4 小结 144
第9章 跨站脚本(XSS)146
9.1 XSS简介 146
9.2 XSS分类 146
9.2.1 反射式XSS 146
9.2.2 存储式XSS 148
9.2.3 基于DOM的XSS 149
9.2.4 XSS另一种分类法 151
9.3 XSS危害 154
9.4 XSS检测 156
9.4.1 手动检测 156
9.4.2 半自动检测 158
9.4.3 全自动检测 158
9.5 XSS的预防 159
9.5.1 一刀切 159
9.5.2 在服务器端预防 160
9.5.3 在客户端预防 168
9.5.4 富文本框的XSS预防措施 170
9.5.5 CSS 172
9.5.6 FreeMarker174
9.5.7 OWASP ESAPI与XSS的预防 177
9.6 XSS检查列表 183
9.7 小结 184
第10章 失效的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 185
10.1 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简介185
10.2 谁动了我的琴弦——会话劫持186
10.3 请君入瓮——会话固定 188
10.4 我很含蓄——非直接会话攻击191
10.5 如何测试 199
10.5.1 会话固定测试 199
10.5.2 用Web Scrab分析会话ID 200
10.6 如何预防会话攻击 202
10.6.1 如何防治固定会话 202
10.6.2 保护你的会话令牌 204
10.7 身份验证 208
10.7.1 双因子认证流程图 209
10.7.2 双因子认证原理说明 210
10.7.3 隐藏在QR Code里的秘密 211
10.7.4 如何在服务器端实现双因子认证 212
10.7.5 我没有智能手机怎么办 216
10.8 身份认证设计的基本准则216
10.8.1 密码长度和复杂性策略 216
10.8.2 实现一个安全的密码恢复策略 217
10.8.3 重要的操作应通过HTTPS传输 217
10.8.4 认证错误信息以及账户锁定 219
10.9 检查列表 219
10.9.1 身份验证和密码管理检查列表 219
10.9.2 会话管理检查列表 220
10.10 小结 221
第11章 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 222
11.1 坐一望二——直接对象引用 222
11.2 不安全直接对象引用的危害 224
11.3 其他可能的不安全直接对象引用 224
11.4 不安全直接对象引用的预防 225
11.5 如何使用OWASP ESAPI预防 227
11.6 直接对象引用检查列表 230
11.7 小结 230
第12章 跨站请求伪造(CSRF) 232
12.1 CSRF简介 232
12.2 谁动了我的奶酪232
12.3 跨站请求伪造的攻击原理233
12.4 剥茧抽丝见真相235
12.5 其他可能的攻击场景236
12.5.1 家用路由器被CSRF攻击 236
12.5.2 别以为用POST你就躲过了CSRF 238
12.5.3 写一个自己的CSRF Redirector 241
12.5.4 利用重定向欺骗老实人 243
12.6 跨站请求伪造的检测245
12.6.1 手工检测 245
12.6.2 半自动CSRFTester 246
12.7 跨站请求伪造的预防250
12.7.1 用户需要知道的一些小技巧 250
12.7.2 增加一些确认操作 250
12.7.3 重新认证 250
12.7.4 加入验证码(CAPTCHA) 250
12.7.5 ESAPI解决CSRF 250
12.7.6 CSRFGuard 256
12.8 CSRF检查列表 260
12.9 小结 261
第13章 安全配置错误 262
13.1 不能说的秘密——Google hacking 262
13.2 Tomcat那些事 264
13.3 安全配置错误的检测与预防 264
13.3.1 系统配置 264
13.3.2 Web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268
13.3.3 数据库 282
13.3.4 日志配置 284
13.3.5 协议 285
13.3.6 开发相关的安全配置 291
13.3.7 编译器的安全配置 302
13.4 安全配置检查列表 305
13.5 小结 307
第14章 不安全的加密存储 308
14.1 关于加密 310
14.1.1 加密算法简介 310
14.1.2 加密算法作用 312
14.1.3 加密分类 313
14.2 加密数据分类 314
14.3 加密数据保护 315
14.3.1 密码的存储与保护 315
14.3.2 重要信息的保护 323
14.3.3 密钥的管理 336
14.3.4 数据的完整性 339
14.3.5 云系统存储安全 342
14.3.6 数据保护的常犯错误 343
14.4 如何检测加密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344
14.4.1 审查加密内容 344
14.4.2 已知答案测试(Known Answer Test)344
14.4.3 自发明加密算法的检测 345
14.4.4 AES加密算法的测试 345
14.4.5 代码审查 346
14.5 如何预防不安全的加密存储的数据347
14.6 OWASP ESAPI与加密存储 348
14.6.1 OWASP ESAPI与随机数 353
14.6.2 OWASP ESAPI 与FIPS 140-2 354
14.7 加密存储检查列表 355
14.8 小结 355
第15章 没有限制的URL访问357
15.1 掩耳盗铃——隐藏(Disable)页面按钮357
15.2 权限认证模型 358
15.2.1 自主型访问控制 360
15.2.2 强制型访问控制 360
15.2.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361
15.3 绕过认证 363
15.3.1 网络嗅探 364
15.3.2 默认或者可猜测用户账号 364
15.3.3 直接访问内部URL364
15.3.4 修改参数绕过认证 365
15.3.5 可预测的SessionID365
15.3.6 注入问题 365
15.3.7 CSRF 365
15.3.8 绕过认证小结 366
15.4 绕过授权验证 367
15.4.1 水平越权 368
15.4.2 垂直越权 369
15.5 文件上传与下载373
15.5.1 文件上传 373
15.5.2 文件下载和路径遍历 377
15.6 静态资源 382
15.7 后台组件之间的认证383
15.8 SSO 385
15.9 OWASP ESAPI与授权 386
15.9.1 AccessController的实现387
15.9.2 一个AccessController的代码示例390
15.9.3 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391
15.10 访问控制检查列表 393
15.11 小结 393
第16章 传输层保护不足 395
16.1 卧底的故事——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395
16.2 明文传输问题 396
16.3 有什么危害398
16.3.1 会话劫持 398
16.3.2 中间人攻击 399
16.4 预防措施 399
16.4.1 密钥交换算法 400
16.4.2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结合 401
16.4.3 SSL/TLS 406
16.5 检查列表 423
16.6 小结 423
第17章 未验证的重定向和转发 425
17.1 三角借贷的故事——转发和重定向425
17.1.1 URL转发425
17.1.2 URL重定向 426
17.1.3 转发与重定向的区别 429
17.1.4 URL 重定向的实现方式 430
17.2 危害 438
17.3 如何检测 439
17.4 如何预防 440
17.4.1 OWASP ESAPI与预防 441
17.5 重定向和转发检查列表 443
17.6 小结 443
第5篇 安全设计、编码十大原则
第18章 安全设计十大原则 448
设计原则1——简单易懂 448
设计原则2——最小特权 448
设计原则3——故障安全化450
设计原则4——保护最薄弱环节451
设计原则5——提供深度防御 452
设计原则6——分隔 453
设计原则7——总体调节 454
设计原则8——默认不信任454
设计原则9——保护隐私 455
设计原则10——公开设计,不要假设隐藏秘密就是安全 455
第19章 安全编码十大原则 457
编码原则1——保持简单 457
编码原则2——验证输入 458
编码原则3——注意编译器告警459
编码原则4——框架和设计要符合安全策略 459
编码原则5——默认拒绝 460
编码原则6——坚持最小权限原则 462
编码原则7——净化发送到其他系统的数据 463
编码原则8——深度预防 464
编码原则9——使用有效的质量保证技术464
编码原则10——采用一个安全编码规范 465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带点酷酷的工程师范儿和人文气质的“硬货”。作为一名资深IT文艺老人,特别喜欢这种带着思想气息却又有着丰富案例娓娓道来的实用信息安全书,过去却往往只在国外作者中读到。正如书中开头的引子说的那样:“家有IT,如有一宝。”那么在Web安全日益火爆的今天,你会不会在读完这本书后的未来也成为传说中让我们顶礼膜拜的大牛呢^-^
——IDF威慑防御实验室益云(公益互联网)社会创新中心联合创始人万涛@黑客老鹰
伴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于B/S架构的业务系统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安全从业人员面临空前的压力。如何让安全从业人员快速掌握Web应用安全?本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精彩、丰富的实例,帮助安全从业人员从端到端理解Web应用安全。不失为近几年Web应用安全书籍的上佳之作。
——OWASP中国区主席SecZone高级安全顾问 RIP
很乐意看到有人将自身的资深安全积累和OWASP的最佳实践出版成书,内容严谨细致却不乏生动。这本信息安全领域的实用手册将成为银基安全致力于互联网安全的参考指导书目之一,我们广泛的电信、银行、保险、证券和政府部门等客户都会从中受益。
——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胡绍勇(Kurau)
随着安全访问控制策略ACL的普及应用,互联网企业目前面临的安全风险面主要集中在Web服务层。其中Web应用系统在架构设计、开发编码过程中是安全漏洞和风险引入的主要阶段,而普遍地我们的架构、开发、测试岗位在安全技能与意识上恰恰是相对比较欠缺的。本书详细介绍了Web安全基础知识、测试平台与方法,常见漏洞形式与原理,并结合OWASP最佳实践经验给出预防建议、设计和编码原则等。书中举例生动形象,图文代码并茂,步骤归纳清晰。特别推荐给广大Web开发、测试、安全岗位的朋友们。
—— 中国金山软件集团信息安全负责人程冲
在网络攻击愈加复杂,手段日益翻新的今天,Web攻击依然是大多数攻击者首选的入侵手段。反思CSDN泄密及新浪微博蠕虫事件,Web应用的安全突显其重要性。OWASP作为全球领先的Web应用安全研究团队,透过本书将Web应用安全的威胁、防御以及相关的工具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详尽的操作步骤说明是本书的亮点之一,这些详实且图文并茂的内容为逐步深入学习Web应用安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信息安全专业的在校生以及应用安全相关从业人员的学习指导书。
--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施勇(CISSP CISA)
⑧ 《Web安全之强化学习与GAN》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Web安全之强化学习与GAN》(刘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Fbg0gTMNBmtwCCyxeXJGLA
书名:Web安全之强化学习与GAN
作者:刘焱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4-18
页数:262
内容简介:
刘焱编着的《Web安全之强化学习与GAN》重点介绍强化学习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安全领域中攻防建设的实际应用。从AI安全攻防的基础知识,到智能工具的打造,全面介绍如何使用AI技术提升Web安全。本书作者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书中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实际工作的体会,包含大量案例,每个案例都使用互联网公开的数据集并配有基于Python的代码,代码和数据集可以在本书配套的GifHub下载,可帮助读者降低学习门槛,快速将最新人工智能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简介:
刘焱 网络安全Web防护产品线负责人,负责网络安全Web安全产品,包括防DDoS、Web应用防火墙、Web威胁感知、服务器安全以及安全数据分析等,具有近十年云安全及企业安全从业经历,全程参与了网络企业安全建设。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Web安全、僵尸网络、威胁情报等。他是FreeBuf专栏作家、i春秋知名讲师,多次在OWASP 、电子学会年会等发表演讲,参与编写了《大数据安全标准白皮书》。他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兜哥带你学安全”,发布了大量信息安全技术知识。
⑨ web前端不掉头发的学习方法
不掉头发的前端(这可能吗哈哈)
只要想学习哪里学习都是有效果的。但需要结合自身的一些特点来调整学习方向,这样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以下推荐3种学习线路,适用于不同的学习人群;
方法1:先学习编程,然后学习Web渗透及工具使用等
适用人群:有一定的代码基础的小伙伴
(1)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需要学习以下内容:
(1.1)计算机网络 :
重点学习OSI、TCP/IP模型,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工作原理等内容,其他内容快速通读;
【推荐书籍】《网络是怎样连接的_户根勤》一书,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初学者的福音;如果觉得不够专业,可以学习图灵设计丛书的《HTTP权威指南》;
(1.2)Linux系统及命令 :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Web服务器7成都是运行在Linux系统之上,如果要学习渗透Web系统,最起码还是要对linux系统非常熟悉,常见的操作命令需要学会;
学习建议:学习常见的10%左右的命令适用于90%的工作场景,和office软件一样,掌握最常用的10%的功能,基本日常使用没什么问题,遇到不会的,再去找相关资料;常见的linux命令也就50-60个,很多小白囫囵吞枣什么命令都学,这样其实根本记不住。
【推荐书籍】Linux Basics for Hackers;
(1.3)Web框架 :
熟悉web框架的内容,前端HTML,JS等脚本语言了解即可,后端PHP语言重点学习,切记不要按照开发的思路去学习语言,php最低要求会读懂代码即可,当然会写最好,但不是开发,但不是开发,但不是开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数据库:
需要学习SQL语法,利用常见的数据库MySQL学习对应的数据库语法,也是一样,SQL的一些些高级语法可以了解,如果没有时间完全不学也不影响后续学习,毕竟大家不是做数据库分析师,不需要学太深;
(2)Web安全
(2.1)Web渗透
掌握OWASP排名靠前的10余种常见的Web漏洞的原理、利用、防御等知识点,然后配以一定的靶场练习即可;有的小白可能会问,去哪里找资料,建议可以直接买一本较为权威的书籍,配合一些网上的免费视频系统学习,然后利用开源的靶场辅助练习即可;
【推荐书籍】白帽子讲Web安全(阿里白帽子黑客大神道哥作品)
【推荐靶场】常见的靶场都可以上github平台搜索,推荐以下靶场DVWA、bWAPP、upload-labs-master、SQL-lib-master、WebBug、pikachu等,有些是综合靶场,有些是专门针对某款漏洞的靶场;
(2.2)工具学习
Web渗透阶段还是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工具的学习b站上的视频比较多,挑选一些讲解得不错的视频看看,不要一个工具看很多视频,大多数视频是重复的,且很浪费时间;
主要要掌握的工具和平台:burp、AWVS、Appscan、Nessus、sqlmap、nmap、shodan、fofa、代理工具ssrs、hydra、mesa、airspoof等,以上工具的练习完全可以利用上面的开源靶场去练习,足够了;
练习差不多了,可以去SRC平台渗透真实的站点,看看是否有突破,如果涉及到需要绕过WAF的,需要针对绕WAF专门去学习,姿势也不是特别多,系统性学习学习,然后多总结经验,更上一层楼;
(2.2)自动化渗透
自动化渗透需要掌握一门语言,且需要熟练运用,可以是任何一门自己已经掌握得很熟悉的语言,都可以,如果没有一门掌握很好的,那我推荐学习python,最主要原因是学起来简单,模块也比较多,写一些脚本和工具非常方便;
虽说不懂自动化渗透不影响入门和就业,但是会影响职业的发展,学习python不需要掌握很多不需要的模块,也不需要开发成千上万行的代码,仅利用它编写一些工具和脚本,少则10几行代码,多则1-200行代码,一般代码量相对开发人员已经少得不能再少了,例如一个精简的域名爬虫代码核心代码就1-20行而已;
几天时间学习一下python的语法,有代码基础的,最快可能一天就可以学习完python的语法,因为语言都是相通的,但是学习语言最快的就是写代码,别无他法;接下来可以开始尝试写一些常见的工具,如爬虫、端口探测、数据包核心内容提取、内网活跃主机扫描等,此类代码网上一搜一大把;然后再写一些POC和EXP脚本,以靶场为练习即可;有的小伙伴可能又要问了,什么是POC和EXP,自己网络去,养成动手的好习惯啦;
(2.3)代码审计
此处内容要求代码能力比较高,因此如果代码能力较弱,可以先跳过此部分的学习,不影响渗透道路上的学习和发展。
如果希望在Web渗透上需要走得再远一些,需要精通一门后台开发语言,推荐php,因为后台采用php开发的网站占据最大,当然你还精通python、asp、java等语言,那恭喜你,你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了;
代码审计顾名思义,审计别人网站或者系统的源代码,通过审计源代码或者代码环境的方式去审计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属于白盒测试范畴)
那具体要怎么学习呢?学习的具体内容按照顺序列举如下 :
掌握php一些危险函数和安全配置;
熟悉代码审计的流程和方法;
掌握1-2个代码审计工具,如seay等;
掌握常见的功能审计法;(推荐审计一下AuditDemo,让你产生自信)
常见CMS框架审计(难度大); 代码审计有一本国外的书籍《代码审计:企业级Web代码安全架构》,当然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翻翻,建议还是在b站上找一套系统介绍的课程去学习;github上找到AuditDemo,下载源码,搭建在本地虚拟机,然后利用工具和审计方法,审计AuditDemo中存在的10个漏洞,难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可以挑战一下;
至于CMS框架审计,可以去一些CMS官方网站,下载一些历史存在漏洞的版本去审计,框架的学习利用官方网站的使用手册即可,如ThinkPHP3.2版本是存在一些漏洞,可以尝试读懂代码;但是切记不要一上来就看代码,因为CMS框架的代码量比较大,如果不系统先学习框架,基本属于看不懂状态;学习框架后能够具备写简单的POC,按照代码审计方法结合工具一起审计框架;其实也没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你是开发人员转行的,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代码审计的先天性优势。
可能有人会问:“我代码很差,不学习代码审计行不行?”其实代码审计不是学习网络安全的必要条件,能够掌握最好,掌握不了也不影响后续的学习和就业,但你需要选择一个阶段,练习得更专业精通一些,如web渗透或者内网渗透,再或者是自动化渗透;
(3)内网安全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从事一份网络安全相关的工作,比如渗透测试、Web渗透、安全服务、安全分析等岗位;
如果想就业面更宽一些,技术竞争更强一些,需要再学习内网渗透相关知识;
内网的知识难度稍微偏大一些,这个和目前市面上的学习资料还有靶场有一定的关系;内网主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内网信息收集、域渗透、代理和转发技术、应用和系统提权、工具学习、免杀技术、APT等等;
可以购买《内网安全攻防:渗透测试实战指南》,这本书写得还不错,国内为数不多讲内网的书籍,以书籍目录为主线,然后配合工具和靶场去练习即可;
那去哪里可以下载到内网靶场?如果你能力够强,电脑配置高,可以自己利用虚拟机搭建内网环境,一般需要3台以上的虚拟机;你也可以到国外找一些内网靶场使用,有一些需要收费的靶场还可以;
(4)渗透拓展
渗透拓展部分,和具体工作岗位联系也比较紧密,尽量要求掌握,主要有日志分析、安全加固、应急响应、等保测评等内容;其中重点掌握前三部分,这块的资料网络上也不多,也没有多少成型的书籍资料,可通过行业相关的技术群或者行业分享的资料去学习即可,能学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算入门成功,学习日志分析、安全加固、应急响应三部分的知识也相对较为容易。
方法2:先学习Web渗透及工具,然后再学习编程
适用人群:代码能力很弱,或者根本没有什么代码能力,其他基础也相对较差的小伙伴
基础需要打好,再学习Web渗透比如linux系统、计算机网络、一点点的Web框架、数据库还是需要提前掌握;
像php语言、自动化渗透和代码审计部分内容,可以放在最后,当学习完毕前面知识后,也相当入门后,再来学习语言,相对会容易一些;
【优先推荐】方法2,对于小白来说,代码基础通常较弱,很多很多小白会倒在前期学习语言上,所以推荐方法2的学习,先学习web渗透和工具,也比较有意思,容易保持一个高涨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具体学习内容我就不说了,请小伙伴们参照方法1即可。
方法3: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
适用人群:需要体系化学习、增强实战能力的小伙伴
具体根据自身条件来讲,如果你自学能力较差,那建议选择课程学习,网上各大平台等都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课程,是可以更快帮助你迅速入门的,然后再根据自己自身所欠缺的方面,不断去完善和学习,最后达到你所要的优秀水平。
学习书籍推荐如下:
【基础阶段】
Linux Basics for Hackers(中文翻译稿)
Wireshark网络分析(完整扫描版)
精通正则表达式(中文第3版)
图解HTTP 彩色版
[密码学介绍].杨新.中文第二版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_户根勤
[PHP与MySQL程序设计(第4版)].W.Jason.Gilmore
【web渗透阶段】
web安全攻防渗透测试实战指南
白帽子讲Web安全
Web安全深度
【自动化渗透阶段】
Python编程快速上手-让繁琐工作自动化
【代码审计阶段】
代码审计:企业级Web代码安全架构
【内网渗透阶段】
内网安全攻防:渗透测试实战指南
社会工程防范钓鱼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