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ES五种加密模式(CBC、ECB、CTR、OCF、CFB)
AES加密算法提供了五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电码本模式(ECB),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BC),计算器模式(CTR),密码反馈模式(CFB),以及输出反馈模式(OFB),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场景。
首先,电码本模式(或ECB)简单直接,将明文按固定大小分组后逐个加密,优点是易于并行处理,但缺点是无法隐藏明文模式,易受主动攻击。
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BC),常用于长报文加密,通过异或连接明文和先前密文段,增强了安全性,适合SSL、IPSec等应用,但需额外的初始化向量IV,且不利于并行加密,可能出现误差传递。
计算器模式(CTR)以密钥生成的流密钥为明文进行异或,可实现快速、安全的并行加密,但密钥使用次数有限,且一旦算子出错,所有后续密文都会受影响。
密码反馈模式(CFB)和输出反馈模式(OFB)都提供了流密码的功能,隐藏了明文模式,适合实时加密小数据,但同样存在并行性较差和可能的误差传递问题,OFB还增加了明文主动攻击的风险。
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比如数据长度、安全性要求、并行处理能力等因素。理解并掌握这些模式是确保AES加密有效且安全的关键。
‘贰’ 学摩尔斯电码教程
摩尔斯电码在解密前,通常需要掌握栅栏电码和中文电码。这三种电码相互辅助,才能成功解读摩尔斯电码。栅栏密码,是一种通过将明文分成N组,再将每组第i个字连起来,形成一段看似无规律的话语的加密方式。
栅栏密码有一个潜规则,即组成栅栏的字母数量通常不会太多,一般不超过30个,也就是一两句话。对于2栏栅栏密码,解密过程较为常见。例如,明文为“THEREISACIPHER”,去掉空格后变为“THEREISACIPHER”。将其分成两个一组,得到“TEESCPE”和“HRIAIHR”。将它们连在一起,就是“TEESCPEHRIAIHR”。要还原密文,需先将其从中间分开,再按上下上下的顺序组合起来,即可得到原文。
需要注意的是,栅栏密码的破解过程可能涉及复杂的分析和推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技巧和工具来提高解密效率。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解密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涌现,为解密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叁’ 电报密码分为几类
有:摩斯电码,恺撒移位密码,栅栏易位法。
1、摩斯电码,是一种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不同于现代化的数字通讯,摩尔斯电码只使用零和一两种状态的二进制代码,它的代码包括五种:短促的点信号“・”,读“滴”(Di)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读“嗒”(Da)表示点和划之间的停顿、每个词之间中等的停顿,以及句子之间长的停顿。
2、恺撒移位密码,因据说恺撒是率先使用加密函的古代将领之一,因此这种加密方法被称为恺撒密码。这是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法,这种密码的密度是很低的,只需简单地统计字频就可以破译。 现今又叫“移位密码”,只不过移动的位数不一定是3位而已。
3、栅栏易位法。由点(.)、划(-)两种符号按以下原则组成::一点为一基本信号单位,每一划的时间长度相当于3点的时间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