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温铁军的《八次危机》
温老师几年前下课,但值得学习好,写作思路,请傅正文老师在课堂上和在中国小农经济的自然理性规定的第。
有以下几个原因。
㈡ 对温铁军的《八次危机》的读后感,800字左右555
《八次危机》读后感(二):“备胎”农村
毛主席当时打天下时就是以农村为据点,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就是个“备胎”,Plan B,不过很多时候,这个后背还是很给力的,当危机来临时,找它就可以了,那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靠背呢?2014年年底农村工作会议昨天刚结束,提出了现代化的口号,其实这些都是虚的,主要看具体的政策内容和落实如何。把这个缓冲用好了,又不能一次用完就不能用第二次了,而且不能只用完不管了。如加快城市化,并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如果这样的话,下一个危机来临时,只能在城市硬着陆了,因为你一次就把好东西给用尽了;同时,也不能用完就不管了,经济危机来了,就把农村当做一个新的发展点,发展的时候要注意多多惠及到农村的群体,并且危机过后,还应该进一步的反哺,因为还没有把账还完,也可以适当多还点,下次毕竟还有用的上的时候!
当然,书中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值得学习的内容,在下经济学知识有限,很多时候看起来有点费劲,以上只是一些很浅陋的收获。
㈢ 《八次危机》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八次危机》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xRlQLVVA-k41TYCaaDgi-w
㈣ 八次危机的内容简介
在人们通常的意识形态中,中国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也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最多只能算是经济波动,而不能算是危机。但作者认为,中国不仅发生过经济危机。而且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六十年间,已经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而这些危机均与国家工业化阶段性特征有关:在 “城乡”二元对立的基本体制矛盾约束下,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整个体制的改革所产生的制度成本均向“三农”转嫁,因而城市的产业资本就可以实现“软着陆”,原有体制得以维持;而不能直接向农村转嫁的危机,就导致产业资本在城市“硬着陆”,引发政府财税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三农”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于是在2005年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连续增加数万亿投资以吸纳数千万“非农”就业的举措,最后成功地应对了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了“软着陆”。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危机,不仅是金融化泡沫经济所引起的,也是由内含高成本上推机制的西方现代政体在累积了大量的国家负债后产生的,因此中国人应引以为戒,加深对资本主义危机规律及其引发的内部乱像和外部地缘政治法西斯化倾向的认识。只有复兴生态文明,维持乡土社会内部化来应对外部性风险的综合性合作与自治,才是中国免于重蹈负债过高的现代化危机的合理选择。
㈤ 温铁军都有哪些着作呢
温铁军都有这几个着作,分别是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八次危机,半个世纪农村制度的变迁,我们到底要什么,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等。
㈥ 美国历史上有哪几次金融危机
对于美国所经历的金融危机来说,其似乎总在大约每20年便轮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国的经济在繁荣与动荡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苏争霸,但在1987年却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导致了一场金融大地震,接着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轮回往往都标志着其经济衰退期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