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CP网络编程一般都是怎么封包解包的 怎么才能解
字节序一般是对数字而言的,字符串中编码就定义了字节的顺序,所以使用相同的字符串编码就确定了它相同的字节顺序。而数字的字节序是历史问题,目前都还没统一,要处理数字字节序的问题也很简单,不要使用系统默认的数字写入或读取方式去读取数TCP网络编程一般都是怎么封包解包的? 怎么才能解
2. 简述TCP/IP中各层的功能
TCP/IP中共有七层,分别是:
物理层:完成相邻结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说,控制数据怎么被放置到通信介质中;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主要网络设备有 网卡,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
传输层:是整个网络的关键部分,实现两个用户进程间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
表示层:涉及数据压缩和解压、数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
应用层:支持运行于不同计算机上的进程进行通信,而这些进程则是为用户完成不同任务而设计的。
3. 请教高手:TCP如何 封包和解包
在源端加上源端口与目的端口号,在目的端根据目标端口号将数据去掉ICP头部信息后送给相应的应用程序。
4. 怎样安装tcpp3full(1)
第二步:将tcpp3full.zip解压;
第三步:当解压目录中找到install.exe,(是可执行文件,不是那个指向ms-dos的快捷方式。);
第四步:双击install.exe
第一个界面:按enter
第二个界面:Enter the SOURCE driver to use: 在键盘上按D, 回车;
第三个界面:enter the source path:不管,直接回车
第四个界面:通过键盘上的“上下键”,将“start installation”高亮;回车。
第五个界面:待安装完全,出现“torbu c++ is now installed on your system. …………”在键盘上随意按一个键,然后关掉安装的dos窗口。
第五步:到d:\tc\bin\目录下找到tc.exe, 双击运行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用。
可参考:http://blog.163.com/gao_junfu/blog/static/911773292009712104846118/
5. 系统七解压不了tcp,udp工具,怎回事,用系统解压软件不能。
合肥人都知道..............蜀山区修电脑人人都知道找启航
6. TCP/IP网络七层协议、ISO七层模型
ISO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层称之为高层,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人机界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三层负责把电脑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你能看懂的东西,或把你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电脑能看懂的东西。 下四层称之为底层,定义的是数据如何端到端的传输(end-to-end),物理规范以及数据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plex)、全双工(Full 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7. 如何解析TCP包内压缩的html页面数据
方案1:HOOK客户端发起的HTTP请求,
把request 中的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参数去掉。让服务器别给你去压缩。
方案2:直接在内核里解压缩也不是不可以呀。
内核已经有现成的压缩和解压缩函数呀
8. ISO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的区别和作用是什么
ISO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层称之为高层,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人机界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三层负责把电脑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你能看懂的东西,或把你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电脑能看懂的东西。
下四层称之为底层,定义的是数据如何端到端的传输(end-to-end),物理规范以及数据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plex)、全双工(Full 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网络层,负责管理网络地址,定位设备,决定路由。我们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这一层。上层的数据段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包(Packet),包有两种,一种叫做用户数据包(Data packets),是上层传下来的用户数据;另一种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发出来的,用来和其他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数据链路层,负责准备物理传输,CRC校验,错误通知,网络拓扑,流控等。我们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换机都工作在这一层。上层传下来的包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帧(Frame)。
物理层,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链路,负责将数据以比特流的方式发送、接收。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TCP/IP网络七层协议、ISO七层模型?iso的作用 ISO七层模型由下至上为1至7层,分别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Network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其中上三层称之为高层,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人机界面。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三层负责把电脑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你能看懂的东西,或把你能看懂的东西转化为电脑能看懂的东西。 下四层称之为底层,定义的是数据如何端到端的传输(end-to-end),物理规范以及数据与光电信号间的转换。 应用层,很简单,就是应用程序。这一层负责确定通信对象,并确保由足够的资源用于通信,这些当然都是想要通信的应用程序干的事情。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编码、转化,确保应用层的正常工作。这一层,是将我们看到的界面与二进制间互相转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语言与机器语言间的转化。数据的压缩、解压,加密、解密都发生在这一层。这一层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将数据处理为不同的格式,表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文件扩展名。 会话层,负责建立、维护、控制会话,区分不同的会话,以及提供单工(Simplex)、半双工(Half plex)、全双工(Full plex)三种通信模式的服务。我们平时所知的NFS,RPC,Windows等都工作在这一层。
答案补充传输层,负责分割、组合数据,实现端到端的逻辑连接。数据在上三层是整体的,到了这一层开始被分割,这一层分割后的数据被称为段(Segment)。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ed)或非面向连接(Connectionless-Oriented)的服务,流控(Flow control)等都发生在这一层。 网络层,负责管理网络地址,定位设备,决定路由。我们所熟知的IP地址和路由器就是工作在这一层。上层的数据段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包(Packet),包有两种,一种叫做用户数据包(Data packets),是上层传下来的用户数据;另一种叫路由更新包(Route update packets),是直接由路由器发出来的,用来和其他路由器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
答案补充
数据链路层,负责准备物理传输,CRC校验,错误通知,网络拓扑,流控等。我们所熟知的MAC地址和交换机都工作在这一层。上层传下来的包在这一层被分割封装后叫做帧(Frame)。 物理层,就是实实在在的物理链路,负责将数据以比特流的方式发送、接收。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补充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像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TCP/IP只有四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主机—网络层)。
OSI模型有七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OSI协议晚于TCP/IP协议
9. linux-2.4 如何安装 tcpmp
安装过程参照以下步骤:
1、打开网址:www.tcpmp.org/ 下载 libpcap-1.0.0.tar.gz (512.0KB) 软件包,通过命令 tar zxvf libpcap-1.0.0.tar.gz 解压文件,并将其放入自定义的安装目录。
2、打开网址:flex.sourceforge.net/ 下载 flex-2.5.35.tar.gz (1.40MB) 软件包,通过 tar zxvf flex-2.5.35.tar.gz 解压文件,并将其放入上述自定义的安装目录中。
注:如果没有编译安装此文件,在编译安装libpcap时,就会出现 “configure: error: Your operating system's lex is insufficient to compile libpcap.”的错误提示。
3、打开网址:ftp.gnu.org/gnu/bison/ 下载 bison-2.4.1.tar.gz (1.9MB) 软件包,通过 tar zxvf bison-2.4.1.tar.gz 解压文件,并将其放入上述自定义的安装目录中。
注:如果没有编译安装此文件,在编译安装libpcap时,就会出现 "configure: WARNING: don't have both flex and bison; reverting to lex/yacc checking for capable lex... insufficient" 的错误提示。
4、打开网址:ftp.gnu.org/gnu/m4/ 下载 m4-1.4.13.tar.gz (1.2MB)软件包,通过 tar zxvf m4-1.4.13.tar.gz 解压文件,并将其放入上述自定义的安装目录中。
注:如果没有编译安装此文件,在编译安装bison-2.4.1时,就会出现 “configure: error: GNU M4 1.4 is required”的错误提示。
5、而后依次进入目录m4-1.4.13,bison-2.4.1,flex-2.5.35,libpcap-1.0.0 并执行以下命令:
(sudo) ./configure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10.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Telnet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NFS协议、UDP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