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理工科(软件工程 现大二) 想跨专业考研
但从事情的可执行性方面看,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要考虑实际情况,跨专业考研,只要努力的话初试问题可能不是太大,问题在复试。一般复试要直接面对导师,由于本科的专业与研究生的专业跨度太大,相比于本专业考研的人,导师会质疑你的专业基础,一般不愿意要专业跨度较大的。但如果你专业可以跟得上,或者事先已经联系好导师,那就容易得多了。
可还是会存在一个问题:因为你本科是学计算机,为了考研肯定会疏于本专业的学习,考了管理或金融的研后,又由于本科的时候很多金融或管理上的基础根本没有,读起研来也不会很轻松。最坏的结果就是两个专业方向都稀松。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会明确标明招收本硕同专业的。
从就业上讲,软件工程的女生就业确实不太乐观,本专业就业了,也是比较辛苦。但据了解,你所说的管理或金融类的专业,就业前景也不是很明朗。相比岗位需求上,工科类的还是更大一些。或许你可以考虑一下,坚持本专业(软件),毕业争取留校或考本专业的研究生,社会上每年都有两次的教师、事业编制考试,还有公务员考试。可考虑将来从事教师、或者事业单位就业或考公务员,就能避免去企业做程序员。当然主要看你本人对将来就业的一个期许。有时候想这样的事容易钻牛角尖,退一步或换个角度来看看,也许未来没有现在想得么悲观。
实在不感兴趣的话,要不现在申请转系(专业)不可以吗?每个学校都有一套对应的规定的。
Ⅱ 请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出来只能当程序员吗如果考研跨专业考通信工程难度有多大
可以当程序员呀!!!不过你要会一些程序呀,比如php,c语言,c++,asp等,最起码要精通一两种。考研只要你有信心就可以了,不管有多大,业精于勤嘛!!!认真学,相信自己就行了
Ⅲ 跨专业考研用一年的时间足够么!
那就看你自己了。只有做得到,没有做不到的。
相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了,专业课是比公共课更加严峻的挑战。应届计算机系毕业生,其专业课得分在总分中的比重平均约为42%,而其他考生则只有33%。针对这种情况,跨专业考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发挥公共科目优势的同时,尽量缩小专业课的差距,以争取较高的总分数,从而在录取中占据有利地位。
专业课必须早作准备。因为对于一个没有多少专业基础的考生来说,想在短短的两三个月中搞好两门以上的专业课是很困难的。而且进入秋季以后,数学政治将会牵扯你很大一部分精力。
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该采用什么教材和参考书。是的,一般来说在四、五月份大多数考生连报考什么院校都还没有确定,这时候只能使用一些通用的、质量较好的教材来进行准备。数据结构几乎是所有学校必考的专业课,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本在国内很权威、流行很广的教材——《数据结构(第二版)》, 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有pascal和c两个版本,懂c语言的考生最好选择出版较新的c版,再配以同版本的习题集。离散数学,虽然很多学校不考,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还是应该看一看的。在没有确定报考院校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先用耿素云和屈婉玲编的《离散数学》打打基础。这本32开书是用作程序员考试辅导的,所以都是些最基础的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不考离散的话,学这么多也就够了。如果确定下来考离散,再找北大厚书不迟。操作系统,西电的汤子赢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是适合于入门的教材。这本书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确实是一本好书。相比之下,清华张尧学的橙皮书真的是垃圾,好多地方根本就没讲清楚,自然就看不懂,结构也很混乱。编译原理,绝大多数学校都考,这方面的书太多了,但根本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找一本流行的,比如国防工业出版社的那本即可。组成原理,现在的教材好像都挺老的,电子工业出版社有一本2000年的新书,王闵编,比较适合于自学。
或许有人认为,同一门课买好几本教材是一种浪费,我不这么认为。一个有志于考高分的考生是不会嫌书多的。报考院校都会列出自己的参考书,但是出题并不一定只从这本书上出,清华就是一个典型,操作系统考了20分书上完全没有的内容。而且指定的书不一定是一本适合于自学的书,所以最好是两三本配合使用,先看大众化的教材,再看指定的参考书。我去年就购买了三本数据结构和三本操作系统。
专业课如果有辅导班或者能去听课是最好了;否则就只有一条路:苦学。我建议每门课找一个笔记本,在看书的同时把重要的知识点抄下来。这样很费时间,但效果很好,比楞看三遍还要好,特别是操作系统。等你积累了上百页的笔记,你这门课的水平也应该不比计算机系的差多少了。另外就是创造一切机会多做题,书后的习题、题集上的题目,还有往年试题,统统都要做完。这些办法对任何一门专业课都适用。对于数据结构,最好把你的算法也写在笔记上,以后有时间可以从头再看一遍,推敲推敲,你会发现数不清的错误和可以改进之处,水平不知不觉的也就提高了。事实上当我最近整理去年已经纠正过一遍的算法时,我还经常从里面找到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
还有一些题外话。我在这里给跨专业的考生提供建议,计算机专业的应届生们可能会有意见了:“好哇一具,你凭什么教他们这种种手段来对付我们?这是不公平竞争,我抗议!!!!:mad:” 然而我认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在招生方面,根本就无法做到真正的“费厄”。从命题,到阅卷,到录取,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昂费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单方面和他“费厄”,那我们就是白痴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昂费厄”也正是从客观上使得一些学校的招生工作变得更加“费厄”。
祝好运吧!
Ⅳ 做了一年程序员想辞职跨专业读研了,该不该这样任性
这叫任性?这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Ⅳ 本人大三女 软件工程专业 专业课较为扎实 可是觉得程序员的工作真的不适合女生 打算跨专业考研 对设
如果喜欢设计专业就多花点时间学,你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的
Ⅵ 跨专业考研 or 跨专业就业
先回答你的考研问题。不是过了国家线你就可以复试,211学校是国家线,但是有招生人数,即1:1.2--1:1.5的人数进行复试。一般来说,如果学校不是很红火的话,过线基本能复试。 34所学校,分数线要高于211,同理复试,即使划线也不代表一定能复试。按考生的分数和名额进行。
数学一是数学中最难的,也就是高数,现代,概率都要考,难度较大,但是由于近几年考商科的学生比较多,所以数三是竞争力最大的,数一其实竞争力还好,但是复习比较耗时间。而且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比较顺利的复习。英语和政治考过120不算很难,只要平时复习按部就班,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专业课,鉴于你有很深的基础,问题也不大,基本是数学的问题。同时你可以比较下你的学校,文科类名校,计算机专业一般过线就能复试的。
至于你的工作打算,也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要看你未来想要一个高起点,还是一个低起点了。你可以选择在工作中学习,或者是在研究生生涯中学习。研究的项目要看学校和导师了。毕业以后导师可以进行推荐,或者凭自己学历找,都不难。
祝成功!
Ⅶ 我想跨专业考研,大家来给支招!
推荐学计算机
现在通信的就业已经赶不上计算机了
现在的名企外企的高薪招的基本上都是计算机专业
Ⅷ 计算机方面的专业跨专业考研怎样
问题1:
我原来的专业是物理,纯粹出于个人的兴趣,打算今年跨专业考计算机研究生....... 而我的目标,除了考上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更希望的是能够做一个电脑高手...... 我迫切的想要多读点书,来增加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可是走进书店,面对琳琅满目的书架和书中各种陌生的术语,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所以,我想,作为计算机版的老大哥,能不能给我一点指引呢?
回答:
很高兴收到您的来信,同时,很钦佩您跨专业考计算机的勇气。
的确,计算机专业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特点,更新速度快,理论较为复杂,使得很多跨专业考者望而却步,但其中,也不乏成功者,我所接触的网友中,有很多是跨专业考研成功的。
跨专业,重要的有两点:一,要有勇气和自信战胜复习中的任何困难;二,不要盲目乐观,要充分估计困难并作好充分的准备和辛苦的努力。谁都知道跨专业的难度,但是,有难度不要紧,即使是科班的同学,他们当初对计算机也是陌生的,也是通过四年的本科才逐渐了解了计算机。你跟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你要用几个月的时间学完他们可能用四年才学到的计算机核心课程。所以,这里就有个取舍的问题,也就是说你应该把时间放在哪方面的问题。毫无疑问,你现在最需要作的就是把时间放在要考的几门专业课上,其它非考的计算机课,你可以暂时不管,但我说的是暂时不管,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那些核心科目最起码是应该知道个大概,了解其课程实质的。
至于说起要成为电脑高手该看哪些书,我觉得这个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想法。事实上,在所有的高手成为高手之前,他自己都有一个相当长的积累时间。当然,我不是说的那种攒机高手,我是指的真正的计算机高手。比如,懂得汇编可以从事系统底层的工作,或从事软件加解密的工作,这样也可以称为高手;再比如,精通OOP,熟悉设计模式,也可以成为系统设计的高手。高手的定义很多,总体来说,“高手”是在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一个很自然的反馈。
如果你想了解业界最新动态,你可以经常看一些业界的报纸和杂志,从中可以看到很多的新技术和新名词,这也是在同时积累你的复试资本。
安心复习,祝你成功。
问题2
我是一名普通学校的大二学生,学的是自动化,考研想转计算机......想乘假期自学些专业课。我听说复试时导师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不是指编程的能力?计算机本科生的编程水平大约是什么样的,能具体说个例子吗,我该怎么样去向他们的水平方向靠拢?想知道跨专业考计算机该怎样去自学专业课,是否他们学的课我都要去学,要到何种水平,大哥有例子可以谈谈吗?是不是考研重要的是计算机的基础,而不是基于某个平台的操作(如vc++),那我现在没必要去研究windows编程了?
回答:
计算机的核心课程大致为:数据结构,组成原理,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结构,软件工程,OOP,图形学,网络,C/C++/Pascal/Asm编程语言等。而考研的科目,一般为前面的五到六科(不同学校选择的科目会有不同)。导师所看中的动手能力,这里的“动手能力”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内容,但首要的应该是编程设计能力。因为现在国内计算机的导师,在收到学生后,绝大多数都会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作项目,所以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其实导师的要求跟普通企业对应聘员工的要求很相象,导师们当然愿意在分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动手能力很强,可以很快上手跟着他们作项目的人。中国的在校计算机研究生,是一群性价比极高的“义工”,拿着极低的报酬,却作着跟企业员工相差无几的“项目研究工作”。报酬的低廉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这不是我要说的内容。
计算机本科生的编程能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我想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清华的学生可以不声不响地搞个UFTP出来,而XX的学生可能也就只能搞个简单的信息管理程序。就拿我毕业时我们班的情况来看,真正可以动手写程序参与作项目的人不会超过十五个,所占比例不超过本班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即使有几个可以写程序的人,他们离一个成熟程序员的距离仍十分遥远。不同的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会有很大不同,但对于一般的二流学校,估计最好也就跟我们班的情况类似,不会太乐观。至于说,那样能写程序的他们写程序的水平是个什么样,这就更难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进入正规软件公司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编码习惯和编程思维上可能将面临很大的压力。
计算机的专业课程,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二、三十门,要想全部学精学熟是不可能的,你所能作的只是把重要的核心课程认真学习一遍或几遍,比如数据结构,比如离散数学,再比如操作系统和组成原理等。学习的层次应该是先学习核心课程,再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拓展学习其它课程。现在,你的学习跟计算机专业同学的学习可能很不一样,因为你面临的是一个换专业的问题,而换专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为了考研,所以,没有必要在诸如计算机导论这样的外围课程上浪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兴趣。你大可以以数据结构的学习来带动C等编程语言的学习,以离散数学和编程语言的学习带动编译原理的学习。总之,先确定一个课程,然后主攻它,同时辅助学习该门课程所需要的外围课程。
你的理解是对的,计算机考研中所考的专业课,多数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而诸如COM+和。NET这样业界最新的技术一般是不会考的。需要指出的是,在数据结构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已经将使用的语言由C变成了C++,尽管C++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能算是新技术了,但对于还没有熟悉OOP的人可能它仍然是一个障碍。对于你而言,离考研还有不短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些上机实践增强自己对计算机的理解和对计算机的兴趣。一个成功的小程序,会比任何奖励都来得实惠。
来源:计算机吧
推荐你去:http://www.jsj8.com/post/70.html
认真读一下里面的文章!
Ⅸ 请问从管理跨专业考计算机有多难
是想考什么?考研?考博?考程序员?
--------------------
考研。
为什么选择考计算机呢?开发软件,偏向编程?你有这方面基础和兴趣?或者偏向硬件?
首先,计算机专业是要考数一的,不知道大学你的专业开设高等数学没,总之如果你的英语还凑合,数学之前还学过,那我觉得有的跨。如果之前大学没学高数,线代,概率,统计,再之前高中不是学理科的,那我觉得最好再想想。其次,假使考上了计算机的硕士,我担心你和你的硕士同学也存在较大的基础差距,硕士毕业不难,难的是和他们竞争没优势,替你捏把汗。第三,管理方面照样可以做业务,做项目,如果你想再深造,也可以选择考经济类的硕士,再或者考注册会计师,也很有技术含量。
年轻是该为梦想一搏的,上面是敲一下警钟,真的有决心,什么都能克服。祝你成功~!
--------------------
嗯,我觉得你的情况努力一下应该可以的。考研是一个改变工作、生活现状的好途径,你现在还要考虑的是,选择考怎样的高校,该校计算机专业就业情况怎样,还要考虑报考导师是否接受等等细节问题。学什么专业确实和兴趣关系不大,目标是面向就业,面向发展,选择了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这么大跨度,很多东西要学了,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