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示命令的词语有哪些
表示命令的词语比较常见的如下;
【发号吐令】:发:发布;号:号令;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B. 表示命令的谓语动词
order
command
在动词insist(1坚持做某事),order, command(2命令), advise, suggest, propose(3建议做某事),demand, require, request, ask(4要求)等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名词性从句中谓语动词要用虚拟语气。基本句型:主语+ (should) + 动词原形。另外像decide, desire, intend, recommend等也要接(should)+动词原形结构。
[例句]
Mother insists that Tom (should) go to bed at nine o’clock.(宾语从句)
We suggested that the meeting (should) be held at once.
It was required that the crops (should) be harvested at once.(主语从句)
The suggestion that he (should) be invited was rejected.(同位语从句)
That is their demand that their wages (should) be increased.(表语从句)
C. 形容指令的词语
碍难遵命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不得违误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夕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出处:《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发号施令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D. 表示命令的词语
勒令 [lè lìng]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不管对方愿意与否,强令从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迫令
网络释义
勒令,汉语词汇。拼音: lè lìng释义: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事。
E. 表示命令的词语有那些
命令 mìnglìng:
发出号令,使人遵行。如:行政命令。
上对下的号令。如:“独立画堂听命令,珠帘底下一声传。”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19出
近义词:号令、下令、敕令、饬令
反义词:恳求、请求、哀求
F. 命令是动词还是形容词
命令是动词。
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必须严肃审慎,不能滥用,错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可以发布命令。
G. 形容口头指派或者命令,"嘱咐"是什么词语
吩咐【fēn fù】、命令【mìng lìng】,指示【zhǐ shì】、指令【zhǐ lìng】、托付【tuō fù】、叮嘱【dīng zhǔ】、交代【jiāo dài】、交托【jiāo tuō】、叮咛【dīng níng】、发号施令【fā hào shī lìng】。
H. 跟命令有关的词语
碍难遵命 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不得违误 公文用语,不得违反命令,耽误公事。
朝令暮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朝令夕改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出处: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绝对服从命令。
出处:《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发号施令 号:号令;施:发布。发布命令。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
出处:《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藏。”《淮南子·本经训》:“发号施令,天下莫不从风。”
奉令承教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免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奉命唯谨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奉命惟谨 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违背。
出处:明·李东阳《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东阳皆奉命惟谨。”
俯首听命 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出处:《旧五代史·杜重威传》第一百零九回:“召诸将会,告以降敌之间。诸将愕然,以上将既复,乃俯首听命,遂连署降表。”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出处:《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拱手听命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处:《明史·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麾之即去 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
出处:宋·辛弃疾《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词:“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之须来。’”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军令如山 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下级必须执行,不得违抗。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二章:“汝等只知刁明忠来襄阳原为探母,情有可原,却忘记军令如山,凡不听约束者斩无赦。”
I. 形容口头指派或者命令;嘱咐是什么词语
吩咐fēnfù(方言又叫吩示) 口头指派或命令
嘱咐zhǔfù(1) ∶吩咐;叮嘱 嘱咐他保守秘密 (2)托付
希望可以帮到你!
J. 日语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的命令形是什么注意不是问动词,是问形容词
现代日语中是没有形容词、形容动词的命令形的。只有形容词、形容动词加动词命令形的形式例如楽しくしろ这样。作为外语的日语教育也就是把形容词、形容动词称为一类、二类形容词的里面更没有。再拉就要到日语古文里去了。
形容词 く活用 命令形 かれ例:なし- なかれ
形容词 しく活用 命令形 しかれ例:楽し - 楽しかれ
形容动词 ナリ活用 命令形 なれ
形容动词 タリ活用 命令形 た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