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乎热议: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最近在知乎看到一个很意思的问题,“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
很多人会以为程序员“ 脱发、加班、压力大、上班摸鱼 ”等标签是悲哀,而实际上这只是大众对此的刻板映像,并不是程序员真正的悲哀
毕竟这些标签在其他行业也都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对于程序员群体来说,这些标签被互联网放大了所以显得格外的悲哀
但实际上的程序员的悲哀却来自我们程序员这个群体的内在通病
只关注技术的实现,不关注业务逻辑
大部分程序员在学习技术的时候,只会在乎技术的实现,而不去考虑更多的业务逻辑
经常出现的画面就是:
也正因为如此有了产品经理这个冤家,国外的产品经理更多的是对于商业业务的推进,而国内的产品经理更多的是对于产品细节的把控
因此,程序员的发挥能力进一步被局限,工作日常就是等着产品和设计给出流程图,按照图纸去步步执行
这样不仅禁锢了自己对业务的思考和成长,而且等项目做砸了,第一个背锅的可能就是程序员
只关注技术的分享,不关注商业逻辑
开源精神是程序员所推崇的,各个项目托管网站、学习资料、视频的分享造就了一大帮跨行进入互联网的程序员
要是没有现在那么多开源的技术,估计市场上有一大半的程序员得下岗
但是也正因为程序员的开源精神,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涌入,毕竟环化材生只需要拿出发一篇SCI的精力,就能成为个初级程序员,加入程序员的面试大军
造成的结果就是初级人才越来越多,越来越内卷,最后35岁提前退休,卷王脱颖而出
让一个看起来高技术的职业人才通通成为了前期英雄,只要到第二年校招,就会发现自己很大概率被倒挂了
以为职业发展都是线性增长
温水煮青蛙在各个行业可能都有,但是别的行业可能是温水慢慢的蒸,但对于程序员这个行业水温还没上去来着,就有人拿着网兜把带走了
一行曾经见过,做项目前老板发奖金鼓励你把技术完成,但是项目完成上线后,为了节约成本就开了大部分程序员,留下少量的员工来进行维护
作为前期英雄的程序员,年轻点还好,赶紧去找下一份工作,但是年纪大了一点就难受了
这就是因为很多人按照惯性认为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是线性模型,以后会越来越好,但很大情况下对于程序员来说职业发展是抛物线的,先增长后下降
如果没有预案准备,未来将会非常难受,当然做到一半提前转岗的不在此列
与其温水煮青蛙,不如主动的规划未来,那具体怎么做呢?
就算说程序员35岁退休,那也是针对初级程序员,技术专家的生命周期要长的多
毕竟工资增长靠工龄是不可持续的,能持续支撑工资增长的就是技术的不断精进了
不仅懂技术,而且还得更深层次的底层逻辑,才能再日常核心问题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这样就算优化也很难优化到自己身上
一直在技术圈子里很容易形成信息茧房,就像现在的各类算法推荐的流媒体,只推荐你感兴趣的内容,对你有帮助但不感兴趣的内容却离你越来越远了
同时跟电脑打交道久了,就更不想跟人进行交流了,越陷在信息茧房之中
所以还得多离开你的电脑桌,与人交流
只有不断的迈开腿,张开嘴,你将会发现,未来很多机会都是在与人交流中的碰撞摩擦出来的
为什么转行做程序员?那还不是因为工资高嘛
如果要提前规划未来的话,最好还是多尝试去了解兼职和副业,知道钱除了从工资里来,还能怎么来
至少赚1块钱也是好的,因为很多个项目都是从1块钱开始,然后不断滚雪球变大
只有副业开始不断有收益,那什么35岁危机、提前退休等危机全都不用考虑
程序员悲哀也都将会烟消云散了
书籍的好处就在于权威和体系健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可以只看视频或者听某个人讲课,但等你学完之后,你觉得你掌握了,这时候建议还是得去看一下书籍,看权威技术书籍也是每个程序员必经之路。
安装 Python 环境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Python常用的开发软件也都整理在这了,给大家节省了很多时间。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如果你不知道你该做什么,可以查看下面的实战案例。
我们学习Python必然是为了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是来自阿里、腾讯、字节等一线互联网大厂最新的面试资料,并且有阿里大佬给出了权威的解答,刷完这一套面试资料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需要资料的小伙伴请私信我哦!
每个行业都有悲哀,虽然程序员的悲哀被放大了,但仍然是最有潜力的岗位
无论未来转岗、还是创业,技术能力都会成为buff为自己服务
加油,打工人~
2. 一名996程序猿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其实程序员在上班的时候并不是一直都坐在电脑前,写编程需要有一定的灵感,所以程序员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思考上。程序员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无止境的加班,每当有什么活动的时候,程序员就必须加班都凌晨,甚至是平时也经常是深夜下班,第二天照常得早起上班。
程序员加班已然是常态,程序员对996的反抗,也并非一开始就有。一位阿里的员工回忆,最早开始施行996时,通常是遇到淘宝大促等特殊时期,为了保证项目按时上线、抢购当天运转顺利,开发团队需要连续加班月余甚至数月,但在当时,每每项目结束,程序员们往往颇有成就感,随后到来的一段“闲时”,也可以让员工恢复体力。
3. 为什么很多人后悔学计算机做程序员很开心吗
比很多行业,程序员还是很辛苦的。
这么多年下来,平均工作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如果遇到产品上线或者急需处理的问题,加班通宵也是家常便饭。
但如果说每天都是这么辛苦,倒也不尽然。
那要是呆在什么公司和做什么项目,有的公司大部分都是闲的时候闲的要死,忙的时候忙的要命。
而忙闲的比例一般在2:1到3:1之间吧。
忙的时候加加班是应该的,闲的时候看看小说刷刷网页随便你,只要别太过分,基本没人管你。
当然,也有的企业“文化”看程序闲着就难受,程序员技不压身,开心快乐很重要。
程序员的累体现在频繁加班以及休息期间还要及时响应线上问题。
原因有两个:
1.整个行业对快速迭代要求很高,越快占领市场越好。
2.产品质量难以把控,会频繁出现bug。
我想说的恰恰是程序员其实并不累,因为你可以很轻松找到不加班的公司而且工资还不低。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哦。
网上有不少某工作油水高的传言,例如金融高富帅、国企员工的隐形福利等,但是这些工作很难跳槽,程序员基本可以做到一年一跳,北上广深杭兜一圈没问题。
2、工资起点高。我们不说特例,有一到两年工作经验,人人都敢要价月薪10k。
4. 请问现实中程序员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在上海工作了四年的女程序员,在公司做核心业务开发,公司前期忙的时候也会加班到十点,忙过一两个月就好了,现在上班很轻松,每天六点半下班,八点到健身房,上瑜伽,搏击操,还有尊巴等课程,有的时候直接去跑步,健身到九点半,然后在健身房洗个澡,做个按摩再回家,十点半的样子吧,回家刷刷微博,练练字,看看书,十一点半睡觉!早上七点半起床去公司,上班。周末睡个懒觉,打扫卫生,然后去泡一天图书馆,或者约好姐妹去周边的城市旅旅游,逛逛街,晚上跟好朋友约个饭,回去各种各样的馆子吃各种料理,有的时候,也会约三五好友,来家里自己动手做一顿好吃的,喝个小酒什么的,反正就是日子平平淡淡的。有的时候趁着离职了有时间,会去远一点的城市看看风景,呆个十天半个月的回来,看过了诗和远方,还是得回来面对眼前的“苟且”的。
5. 通宵写代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己作为程序员,每周基本都有两三天通宵写代码。
每次出现严重的BUG,基本都要加班通宵,刚开始的时候十分不习惯,感觉自己的睡眠时间都被打乱,每次需要加班通宵就会感觉心情很差。
但是现在,通宵加班成为一种娱乐,通宵写代码的时候,自己会准备喜欢吃的蛋糕,然后泡一杯咖啡,一边看电影、一边吃东西、一边敲代码,将工作和娱乐完美融合。
6. 程序员的工资这么高,为什么还会有人离职
1.团队暮气太重,产品方向不明、市场不明,改需求改到天荒地老。
2.老板的总是跟你谈理想,画大饼,让加班,给低工资,还说这是历练,熬过去就好了。
3.压榨得太厉害,加班太厉害,一直掉头发,快秃头了。没有培训,连程序员自己自学的时间都被加班占用,身体和技术很难提升。
4.此外,不少的程序员也有年龄层面的恐慌。
因为一些程序员已经认识到,程序员过了三十几岁大部分都不好找工作,年龄太大没人要,不如趁年轻把工资跳高,总比年龄大了后悔好
7. 一程序员因连续加班在外大哭,他们到底有多辛苦呢
都说程序员属于高薪行业那是不假,但这基本上是靠“卖青春”来换的。
笔者就看到有这样一条新闻:一个程序员进了餐厅点餐后,在与家人通电话的时候突然情绪崩溃,一个成年人在餐厅里流泪满面。
因为这个世界上,哪有职业是完全轻松容易的呢?
程序员需要加班,设计院也需要加班,体力劳动者也可能需要加班。
说白了,谁都不容易就别比谁最辛苦了。
8. 为什么程序员每天都要加班
我就是学游戏编程的,程序猿吧,很奇怪的一个职业,自由度低,精力低,时间低的一个职业。
所以奉劝没有耐心的人就不要学编程了,你承受不了总是改正就不要学编程了,你承受不了日夜加班就不要学编程了,你承受不了英年脱发就不要学编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