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女程序员如何在职场提升自己
首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成长是一个适应社会的过程。选择成为一名程序员需要长期的坚持,而非三分钟的热度。走弯路或遭遇困难是常有的事,考验的不仅是自己在学习中积累的技术,还有自己的智慧。
如果是程序员新手,初入职场一般会被安排一些简单而基础的工作,按照分配的任务开始写代码,和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基本一致。如果对相应语言的代码比较熟练,工作效率会很高,也不会出太大的错误。在这一阶段也是对自己学生时代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在参与过几个项目之后,你会拥有一定的成就感。在刚入职的3年内,可以在业余时间来自学弥补一些知识上的不足,同时对所做的工作热情而专注,这是今后职业生涯的一笔财富。
在经过3年的职场锻炼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扬长避短。当然,这是以后要讨论的,这里暂不详细阐述。
1、初入职场,要有平和的心态
上班不仅仅是工作,也是在与人相处。学编程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大牛梦,希望通过一波高端的操作来获得同事和领导的认可。该表现的一定要表现,这无可厚非,笔者要提示大家的是当我们初来乍到就获得好的成绩,不能沾沾自喜,而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遭遇挫折,也不用气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一定要清楚挫折的由来,不要重复昨天的故事。拿得起、放得下是高情商的人共有的特点。
2、学会学习,增强“自身造血”能力
优秀的程序员到底需要几万行代码的积累?其实因人而异。人和人的悟性不一样,但要记住,在工作中所敲的代码不应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而要从中吸取营养。当自己能够接触到工作几年的同事写的代码,要留意几分,看看有没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
及时关注行业内新的趋势。IT技术更新换代很快,在从事Java开发的同时,不要甘于满足这一领域,可以了解Python、AI开发方面的技术,在业余时间可以去尝试一番,如果公司有新的业务需要勇敢地尝试,不要保守在自己的已知领域。学习和工作并不冲突,若是能够从工作中理清思路,找到需要弥补的地方,这样的学习才是可持续的。
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论是Coder还是Programmer,对代码的态度绝不应该停留在“知道”和“看懂”的水平上。很多编程的经验就是从无数次敲代码中得到的。为什么新手敲代码IDE会频繁地报错而老程序员不会?原因就在这里。程序员一般都面临很繁重的工作,如果每敲一段代码都要用力去回忆自己当初是怎么学的,而不是信手拈来,那么,工作将成为一笔沉重的负担。要让编程语言和母语一样熟练,遇到问题就知道调那个函数和变量,不假思索地敲出代码,这才是大牛应当具备的功力。
4、树立项目全局观
项目全局观有广度也有深度。一个团队负责一个项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那么在熟悉掌握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后也要把眼界放宽,看看自己的模块是如何与别人的模块衔接的,开发流程是怎样的,整个项目的架构是怎样的情况。然后了解一下该项目的应用场景,实施的意义,问问自己目前的架构能否解决客户的需求,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把自己思考的内容记录到工作日志中,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成长的很快。除了在广度上有所突破以外,还要研究的有深度。笔者曾经看过JavaEE框架的源码,其中涉及到的算法、数据结构、设计模式等编程思想,当下不一定会理解,但可以记下来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慢慢消化,这样今后遇到一些底层的问题会处理得游刃有余。
② 突然意识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编程其实是一种工具,这是一种悲哀吗
对于喜欢编程的人来说,写出一段代码,运行之后获得理想的效果,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自己会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自己会发现,编程,其实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从本质上说,编程的过程与用笔写字、用锯子锯木头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使用某一种工具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性质。
当自己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就会消失,自己可能会感到一点不舒服的感觉。自己所最自豪的能力,被认为如此,这时候产生一点不舒服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时候我们不能真的被这种消极的心理影响了自己的状态。
这时候,自己应该理智地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所掌握的任何一种专业技能,都是一种工具。
专业技能本身,没有高低之分。
我们学会用锯子锯木头,这项技能并不比用电脑编程更低级,事实上只要是能给我们的工作或者生活带来效益的技能,都是有意义的。
与之对应,没有那种技能是高高在上的。……每一种技能对应一种工作或者生活需求,编程并不比锯木头更体面。
其次,我们掌握一种实用工具,目的是为了满足我们工作或者生活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说,编程不过是让我们解决电脑运行软件的需求而已,这只是很平常的一种技能、一种工具,并不足以让我们飘飘然……
因此,我们可以对自己所掌握的技能感到自豪,这是因为自己可以作用这种技能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自身价值。
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拔高或者贬低某种专业技能。这样的想法并不妥当。
③ 程序员有必要评职称吗
有必要的,其实不光程序员,各个岗位各个工种其实都需要,理由如下:
1、从程序员主观来看,个人成长需要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除了体现在薪资等物质条件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体现在职位title,这是有别于其他同事的重要特征,如果自己工作了五年还和刚毕业的学生一样都叫工程师,内心会有极大的不平衡,也觉得自己做了那么久没啥成绩!
2、从企业管理需求来看,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员工的潜能,因此通过对员工进行平级分类,可以有效的甄别上进和优秀的人才,进而对他们加以激励和培训,反过来也可以说把差的和不上进的甄别出来,进而进行针对性帮扶亦或予以淘汰,这是组织人力资源发展多年实践的有效做法!
主客观都有需要,因此评职称纵然过程会有很多争议,但只要企业或组织够大(如果员工只有几个人那就没必要了),这个就一定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