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制造bug的程序员

制造bug的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5-07-09 10:31:43

程序员为什么要一直改bug

程序写代码就像造一座大楼,包含有地基、楼层、窗户等。而且现在的软件开发,大多是团队合作,多人的合作产出都符合设计要求,势必需要合适的开发流程,需要更多的项目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这就要求软件开发者尽可能多地在软件测试阶段发现bug,而不是交付之后。

另外Bug分很多类,一类是对用户来说不能正常使用,能被用户感知到的错误。一类是用户能正常使用,但是有各种异常的错误。一类是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符合产品预期的问题。

1、对用户来说不能正常使用,能被用户感知到的错误。

其中一种情况是程序员和测试人员的问题,所有功能在上线前,工程师和QA人员应该测试,回归完功能。能被用户感知到使用流程有问题的话,一定是相关人员能力或者线上意识某一方面欠缺,也是最不能容忍的。

2. 用户能正常使用,但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有各种异常的。

一个功能模块几乎不可能是独立的,它必然牵扯到其他模块。这个时候可能虽然有错误,但是只要不影响主要流程,我们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但这个时候对于外部依赖的异常处理,很考验工程师的能力。

3. 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符合产品预期

这个更多的是研发和产品经理对于需求理解的不一致。因为文字是有二义性的,况且人和人对相同文本的理解本来就可能出现偏差,这就导致了需求理解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了线上产品不符合预期。对于内部人员来说,这个也算BUG。

❷ 如何看待程序员把Bug都改完就被开除了

作为一名码农、程序员,加班算是家常便饭了。周一至周五晚上加、周末加、办公室加、回家加、有偿加、无偿加……确实让人看见就怕。
但是你加班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01 程序员踩点下班,领导:不想干的请办理离职,我这里不养闲人与废物
在职场上加班不是目的,加班是为了完成工作,当员工能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完成工作,无需加班,这时候作为领导也就没有必要让其留下来加班。
然而也有一些公司领导不看产出只看员工加不加班,就有一领导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新来的几名程序员每天晚上不到八点就早早的下班走了。
对此这名领导很生气,想管管这群新来的程序员,于是在群里通知称:
都是干嘛使的?八点不到都 TM 走了!不干的直接说,现在就表态度,我这里从来不养闲人,也不养废物!不干的不想干的都去人事那里办理离职。
其实员工有这种心态实在人之常情。但退一步想,为何老板却能做到 5+2、白+黑呢?难道老板们都是铁打的?都是超人?非也,只因他们是经营者,他们为企业负责,为自己负责。
员工往往拿的是固定工资,所以这就导致了老板与员工焦点矛盾的局面:老板只关心利润,员工只关心工资。

❸ 程序员为什么要一直改bug 不能一次性写好吗

程序写代码就像造一座大楼,如果即便经过严格的设计论证,装配高质量的部件,最后还有系统性地验收,让你去造这么一座大楼,你能保证不管是窗户安没安好,还是地基挖浅了挖深了,还是墙皮脱落,都一个问题没有?
回想早年的小程序,执行某一个具体的任务,明确的输入输出,一般是不会有bug的。
但现在的软件开发,早就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大部分的工程,开发规模5人左右居多,另外稍大的软件工程动辄几十人,更有甚者几百人的团队规模并行作业。你试想一下,要保证这么多人的产出都符合设计要求,势必需要合适的开发流程,需要更多的项目管理的技巧和方法。这就对个人以及团队的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了。
软件工程的方法论中,要求软件开发者尽可能多地在软件测试阶段发现bug,而不是交付之后。
但是楼主说的能不能让软件开发出来没有bug,我觉得把下面这几个事情做好,还是有可能的。
1、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客户沟通软件需求,了解每一项需求的用意。
2、确保软件需求不能随意变动,因为很多情况下一个需求的变化,程序会带来很多问题,有可能连底层结构都需要跟着一起变动。频繁的需求变动,加上开发周期和成本的约束,带来的结果就是软件质量的不可控。
3、确保软件测试质量,完成全覆盖测试,设计系统需要的全部用例并保证全部通过。
总结下,软件项目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风险点还是很多的,通过合理的控制,可以降低和减少bug。但是软件本身是为人的需求而生,只要需求在变化,软件是永远都需要跟着去维护和更新的,所以只要有不可控的因素(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等)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人产生问题,反映到最后的软件产品上就是一个bug。
另外Bug分很多类,一类是对用户来说不能正常使用,能被用户感知到的错误。一类是用户能正常使用,但是有各种异常的错误。一类是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符合产品预期的问题。其他应该还有很多,这里我们一一讨论。

对用户来说不能正常使用,能被用户感知到的错误。
其中一种情况是程序员和测试人员的问题,所有功能在上线前,工程师和QA人员应该测试,回归完功能。能被用户感知到使用流程有问题的话,一定是相关人员能力或者线上意识某一方面欠缺,也是最不能容忍的。
另外一种情况是黑天鹅事件,什么网线被挖断,机房被炸,服务器爆炸什么的。。。。。。 ,这个说实话,出了在软件架构上做冗余,目前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2. 用户能正常使用,但是在用户看不到的地方有各种异常的。
一个功能模块几乎不可能是独立的,它必然牵扯到其他模块。对于你所依赖的模块,你没办法保证这些模块是100%可用的。这个时候可能虽然有错误,但是只要不影响主要流程,我们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但这个时候对于外部依赖的异常处理,很考验工程师的能力。
举个例子,有可能你看到的点赞数比你实际收到的点赞数少。这个是由于点赞统计在什么时候失败了一次,某些用户可能认为这个是bug,但是其他可能不会在意(当你有10001赞的时候,你在意少了1个么?)
3. 使用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不符合产品预期
这个更多的是研发和产品经理对于需求理解的不一致。因为文字是有二义性的,况且人和人对相同文本的理解本来就可能出现偏差,这就导致了需求理解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了线上产品不符合预期。对于内部人员来说,这个也算BUG。
说了那么多,最主要的核心在于实现功能的是人。人不像机器,不可能不犯错;同样的,不可能存在没有bug的程序,像大家使用的windows,穷尽无数优秀的工程师,给予用户优秀的桌面体验的同时,也有你可能完全看不到的数千个bug。想要完全避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有也不存在一次性就写好的情况,鬼知道产品经理什么时候改需求呢~

❹ 程序员为什么要一直改bug不能一次性写好吗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也总是在调试,Bug总是防不甚防的出现,这个过程真是有趣又痛苦,最后我觉得习惯就好,一次性写出完美代码是每个程序员不可实现的梦想。

  • 程序员作为一项工作,是有任务有指标的,比起慢慢写出完美程序解决所有问题,大家更喜欢快速看到一个可以执行解决部分问题的程序,此时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没有哪个程序员可以写出完美的代码,即使高能又伟大的公司也做不到这一点,想想看你的手机软件是不是经常提醒你该更新了,连微软都在三天两头的让你打补丁,不是吗?

    阅读全文

    与制造bug的程序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项目编译后浏览器不对应刷新 浏览:564
    三星升级android60 浏览:292
    粘土的压缩模量 浏览:115
    美国程序员生活 浏览:219
    51单片机摘要 浏览:405
    英语经典pdf下载 浏览:317
    大学文件夹怎么删除 浏览:668
    linux科研软件 浏览:553
    ue4打包编译着色器 浏览:775
    云服务器可以在手机上登录吗 浏览:676
    网游脚本为什么要连接服务器 浏览:7
    程序员发展路线图 浏览:319
    手机语音加密会议 浏览:592
    冰与火pdf 浏览:421
    为什么叫我买阿里云服务器 浏览:475
    加密货币征税一览表 浏览:964
    llc编译器 浏览:927
    数控可编程电阻器 浏览:762
    培训app源码 浏览:436
    phpcurl启用 浏览: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