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月入两万的30岁程序员应该如何理财
现在举一例子:帝都,程序员,30周岁左右,月入两万。
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让自己的钱不至于通货膨胀贬值呢?
正常的,21-22岁大学毕业就应该开始学习理财【保险规划/现金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到了30岁应该积累了10年左右的理财经验。
不过,从一生的角度来看,理财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抱着能看见的心里,姑且写一写我对理财背后的动机和长期计划的理解。
首先,建议先明确一下自己理财的需求,比如说,你的目的是:
*应付通货膨胀,避免资产损失
*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资产迅速增长,赚取超额收益
那么,你能够承担的风险是多少呢?也就是,你的收益率期望值是多少呢?
一般来说,
现金类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和期限小于7天的债券逆回购等,平均收益3%-4%,收益较低,波动小。几乎没有亏损。
固定收益类资产,如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和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5%-7%,收益低,波动较小。亏损的概率较低,也不是完全不会亏。
权益类资产(P2P、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权证等),平均收益10%-20%,收益高,但是波动较大,亏也是10%-20%左右,遇到极为不好的市场行情,亏50%以上的都有可能。
要求的10%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不是没有,但是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一般来讲,无风险收益=4%以下的年华收益率;
如果对此不满意,那么你们愿意为多高的收益率承担多大的风险呢?
以下是市场上比较正常的收益率与亏损的关系:
*本金不亏损,最高收益4%
*本金最多亏5%,最高收益10%
*本金最多亏10%,最高收益25%
*本金最多亏20%,最高收益40%
那么你可能说,我也不知道我要哪种收益率,
这很正常,因为人有很多的需求,
有些需求对应长期、低波动、低收益率的理财方式,比如养老;
有些需求对应短期、高波动、高收益率的理财方式,比如乐享生活(度假、奢华旅行);
有些需求在中间,比如结婚(你是要豪华五星酒店还是老家村里办),买房买车(你是要买市中心老破小还是新区一流开发商大户型,买丰田雅阁还是BMW 5系)、生娃养娃(你是要去和睦家生上赫德实验学校还是一般公办学校即可);
那么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像lz这种情况的,建议:
1.结婚的需求=短期、低波动、低收益率的理财方式,如现金、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和期限小于7天的债券逆回购,平均收益3%-4%;
2.买房买车的需求=长期、中等波动、中等收益率,如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和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5%-7%;
3.生娃养娃的需求=长期、中等波动、中等收益率,如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和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5%-7%;
4.养老的需求=长期、中等波动、中等收益率,如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和债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5%-7%;
5.乐享生活的需求(度假、奢华旅行)=短期、高波动、高收益率,如P2P、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权证等。如果你胆子大,也可以去买数字货币,或者那种10万块就能入的PE。
通常来说,理财的时候要建立不同的心理账户,强烈建议专款专用。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下次继续分享,喜欢我的就关注我吧
㈡ P2P理财公司老板跑路,我只是个最底层的小页面程序员,害怕会被拘留
P2P理财公司被抓,说明可能已经是“蓄水池”方式经营了。可能涉嫌的罪名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诈骗等;其次一旦有人被抓,建议尽快委托律师处理,被抓的委托律师会见维权,没有被抓的委托律师制定风险防范的方案等。
㈢ 程序员多年工作经验找工作真的有用吗
程序员多年工作经验找工作真的有用吗
程序员多年工作经验找工作真的有用吗?程序员是一种技术方面的职业,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程序员在社会发展中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程序员觉得多年的工作经验也不好找工作,下面我分享程序员多年工作经验找工作真的有用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从p2p公司出来高薪低能的,有准备了大量面经来蒙题的,还有被拒后忿忿不平发邮件来讨论的??甚至有答题不顺拿面试官泄愤的。
通过面试者寥寥无几,而通过者基本都拿到了offer。最近招聘工作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坐下来回顾这半年多来的面试,总结一些经验教训出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进行的是社招,校招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在此系列文章中讨论。
为什么要求“N年工作经验”?
你有没有发现,各大招聘平台在发布职位时,工作年限都只有这几个档:1年以内、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
一个人无论在哪个领域:
达到“入门”的级别最多只需要一年;达到“熟练”的级别最多只需要三年;达到“精通”的级别最多只需要七年。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犯错来进步。当一个人犯过大量的错误后,就具备了成为大牛的潜质,当然前提是他愿意并能够从自己的错误中反省并成长。
遗憾的是,现今的课堂教育根本不给学生任何犯错误的机会,更不包容犯错误的学生。因此学生们无法在学校得到足够的成长,只能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来进行。
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乃至前三年,是犯错误的时间。之所以招聘时要求N年工作经验,是希望筛选出那些已经犯过足够多错误的.人。
因此建议各位准备踏入职场的同学们,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更多地考虑公司是否有容错的机制和环境,这基本决定了你未来成长曲线的起始角度,薪资待遇绝对绝对应该放在最后来考虑。当然了,在这方面大公司是上上之选。
工作经验年限和工资成正比吗?
我曾面试过一些5年甚至更长工作经验的求职者,结果往往不理想。很多人甚至不如刚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基础不扎实,思路不清晰,缺乏优化意识,没有阅读习惯……而且,基本都自恃甚高。
有不少程序员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是下面这样子的:
while (true) {
while (n--) {
做项目();
团建活动();
涨工资();
拿年终奖();
}
跳槽() && 涨工资();
}
他们觉得,工资应该而且必须随着工作经验年限的增长而不断提升。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混淆了结果和目标。
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工资增长是个人能力提升后必然的结果。我们应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个人能力上,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去不断跳槽。
工作时间久了就可以带团队吗?
还有不少人觉得自己工作的资历久了,就可以开始走管理路线了,不用关心具体实现和技术细节了。于是我问他们一些团队管理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这样的:
问:你如何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能力?
答:从豆瓣上收集整理一些书单给他们。
问:你如何保证项目如期完成?
答:每天开会碰进度,如果有人拖后腿就督促他,搞不定就自己上,实在不行就找PM延期。
……
工作经验的多少,与领导力的强弱的相关度并不高。工作经验少自然难以服众,但一个具备多年经验,在基层工作表现优异的工程师,也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领导力是一门艺术,是需要专门学习的乃至训练的。个人的性格在这方面会有一定的加减分,具备开朗乐观、包容的性格的管理者会更容易开展工作。极个别的人仅凭自己的魅力就能做好管理工作,但那毕竟是个例。
新生大学社群成员有一本必读书:《领导梯队》,这本书相当全面地讲解了如何完成从基层工作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推荐给各位准备带团队和想带好团队的朋友们。
当然,每个人最后都会晋升并停留在自己并不适合的那个位置上。
程序员小A的故事
小A大学毕业后,由于基本条件不够没能进BAT等大公司,只好进了一家业内的小公司。刚入职实习的那段时间里小A发奋图强,买了好几本豆瓣上推荐的大部头经典,每天晚上都刻苦学习,加上前辈们点拨,很快就上了手。
不出一年,小A已经对开发组长安排的工作驾轻就熟,信手拈来。那些大部头的书只翻了一小半,就扔下再也不看了。有时在看前辈们的代码时,他还能挑出BUG来:“哼哼,你们也就不过如此嘛!”
业务进入了维护期,工作量不大,且缺乏挑战性,但在每天晚上的内部DOTA局里,小A却和同事们杀得难分难解。于是经过无数个晚上的刻苦练习,小A成了公司DOTA最强者,每天带着小弟们征战天梯,不亦乐乎。
时间一天天飞逝,在越来越熟悉的业务和环境里,小A过得十分舒适和安逸。由于只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他便将剩余的上班时间用来刷朋友圈、刷微博、追逐新闻热点、和同事闲聊……
就在小A憧憬着3年买车10年买房时,噩耗突然传来。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而倒闭了。当他出来找工作时才发现,这几年除了对原来公司的业务熟悉度外,自己的能力并没有多少长进。虽然做了好多项目,但都不过是CRUD而已,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业务数据量不大,连分表分库都不用。既然用不着,为啥要学啊?
小A买了几本面经解题书,背了一堆算法题、设计模式,想进大公司,却发现他们要求的标准不是一个level的:解耦、可用性、服务化……这些都是神马,能吃吗?
屡次面试受挫后,小A只好进了一家和原来公司要求标准差不多的小公司。但是这时他对公司业务的熟悉度已经归零,一切又重新开始……
有句话虽然很俗,却很实在:1年工作经验用了10年,算不算10年工作经验?
程序员考试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解题的步骤
1、把握题意。
根据问题的描述,确定问题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并了解算法(程序)要达到的目的,窥测出题者的用意。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对题目的整体把握。准确的讲,这一步就要知道输入是什么,又得到什么样的输出结果。
2、快速确定算法。
每个题目的题干都有详细的描述,通过对描述的分析,要确定题目应该属于哪种类型的题,用到了哪一类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有些题目可能不属于任何数据结构,则它可能与某类算法有关;但也有一些算法纯粹是数学方法。
3、带着问题阅读程序。
阅读、分析程序结构时,如果有很多子函数,首先弄清楚各函数之间的关系和各函数的作用;如果程序较长,则应该根据算法过程,把每个程序段与算法的每个过程对应起来,确定相应的程序段功能。在程序中,已经定义了某些变量,则在理解程序时,首先必须理解这些变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