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程序命令 > 程序员上下班不带电脑

程序员上下班不带电脑

发布时间:2025-08-31 01:16:29

⑴ 普通程序员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

通常我们进入公司以后,不会是重头开始一个项目,而是在已有代码的基础上进行维护或新功能的开发,所以必须“读代码”。
读有“泛读”,了解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对系统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各个功能能找到相应代码实现的位置。
还有“精读”,通常就是调试了,在fix bug的时候使用。此外还包括审核:一些规范一点的公司,都会有code review,也是精读,但不用debug。
对于一个成熟的项目来说,读代码——而不是写代码——可能是最耗时间的工作了。
写注释文档
为了减少“读代码”的时间,我们不得不花时间“写注释”“写文档”——这个程序员最深恶痛绝的工作。所以现在“烂代码才需要注释”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强,但无论如何,文档还是要写的。(注意:要能区分注释和文档)
了解需求
好了,终于到了“写代码”的时间了。
然而,在动手开始写代码之前,你必须花时间“了解需求”。和自己写个小程序玩玩不同,在公司,你是为别人写代码,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别人究竟想实现什么功能。通常,这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反复的沟通。
当然,也有一些团队和个人,不愿意在这上面“浪费时间”,通常他们的下场就是不断的写代码,然后不断的改代码,加班加点的做大量的无用功,整个公司怨气冲天一地鸡毛。

⑵ 阿里程序员上下班时间

大多数程序员遵循公司规定的每日8小时工作制,然而,运气好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在3小时内就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作为软件开发公司,如果面临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情况就会大为不同。这时,程序员们可能需要加班至晚上12点,甚至更晚,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们需要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确保自己的健康和效率。尽管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但公司也应该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休息和奖励机制,以确保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公司还应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例如,可以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总体而言,虽然程序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个人努力,仍可以实现高效、健康的工作状态。

此外,公司还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总之,虽然程序员需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但通过优化管理、合理安排工作,以及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可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⑶ 程序员能干一辈子吗(程序员能干一辈子吗知乎)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吗,可以干到多少岁?

作为一个技术老兵,在技术行业内混了十几年了,明显能感觉到目前国内软件开发工作,在某些行业就是吃青春饭般的存在,尤其是表现在互联网公司,而且公司越大加班的疯狂程度越强,互联网公司更加喜欢招收一些年轻人毕竟工资相对低一点,冲劲还足最关键能不惜体力的加班,国内互联网公司大部分做的事情跑马圈地,应用级的开发居多,所以难度不是很高,有了2,3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跟着做了,谁的执行力强能够加班更加被公司所喜爱,很多老程序员在互联网公司体验几年基本上就回归传统软件企业了。

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发现年龄超过35岁就开始有意设置门槛了,毕竟这个年龄段的程序员人生阅历也比较丰富,对于职场上的一些事情也摸得比较透彻,说的不好听就是职场的老油条了,公司出个什么政策这帮人看到比较彻底,不容易忽悠,年轻点的更加容易被接受,所以说成是吃青春饭的职业有点夸张,但一定程度上也能说得过去,国外40多岁继续做研发的环境要不国内还是好很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找工作受到一定的制约,现在过40多岁如果还在写代码肯定被周围的人议论了,都这么大了也没混上个管理职位之类,现在这个年龄段还在一线写代码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基本上属于公司顶梁柱存在,绝大部分做着技术管理,并没有完全脱离技术岗位,遇到难点还是上阵去解决问题。

老程序员如何在技术生涯找好自己的方向点?

1.尽早向技术管理方向转移

越是拖到最后完成转型形式越是被动,管理是一种学问,不像是玩技术你把自己管理好久万事大吉了,技术类的管理如果在技术能力到位的情况下可以,以技术服人这样无形之中减少了管理的阻力,更加容易让底下的人信服,平时多补一些管理方面的基础。如果有转的想法今早实施,做什么事情都要趁早。

2.将技术进行到底

技术类在职场上的分支有两个主项,一个是管理方向,可以沿着这个路线一直做到副总或者更高的级别;还有一个技术专家方向,对别的事情不感兴趣就想着一辈子能研究点技术,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在很多公司专门设置某个项目的技术专家称号,职位基本上和技术经理持平,算是同一个级别,同样是拿着这个级别的薪水。

技术职位如果技术足够强,可以考虑直接在这个方向一直走向去,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高级的技术专家永远都是持开放的程度,金字塔上层的技术人才毕竟是少数,但也是技术领域一直欠缺的,如果喜欢技术并且干的还不错就可以考虑在这个方向上一直坚持到底。

3.转行做别的职业,闯出另一番天地

很多程序员中间转行挑战别的行业,只要能把一个职业做好一定能够把别的方向给弄好,尝试新的天地未尝不是一个方向,新的方向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可能带来的是新的收获。

作为一个程序员也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心头,能做的就是拼命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担心年龄大了淘汰,只能是继续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

希望能帮到你。

很多人都说程序员这个行业就是吃青春饭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难道程序员真的感到30岁就要退休了吗,或者必须转行吗?程序员难道不就是敲代码吗,难道年纪大了敲代码就不能敲不动了吗?不是都说程序员靠经验吗,经验越丰富,不就是技术越丰富吗?作为过来人,今天索性没啥事,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吧。

首先、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吧。

第一个就是很多人在这个行业干久了,从大学毕业到30岁至少也得6,7年了吧,行业做久了很多人自己也会感到厌烦,也想换换新的行业,尝试一下新的岗位,当然转行有风险,所以很多人转行都是转比较靠近的,比如做运维、做产品、做教育、当然走管理路线也是,这些都是比较轻松好转的行业,基本风险不大。

第二个就是很多做开发公司加班比较多,晚上下班回家比较晚,陪老婆孩子没时间,况且加班熬夜身体吃不消,搞不好把身体搞垮了,而且大部分程序员都是懒得运动,健身的人,作息时间不规律,最后30岁的人居然熬成了快60岁的大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程序员就是秃顶(这里我要澄清一下不适所有程序员都是秃顶呀,至少我还完好的保留着头发),在这里不得不替这些人伤心3秒钟。最后连娶老婆都去不到,还有很多连说话都说不通的人,表达能力已经到达到了原始社会。

第三个就是很多那种在公司混日子,技术能力差一点的,以为公司就是可以养老的人,技术干不过别人,工资不见长,可以说非常佛系的,在这个行业混了个6,7年,终于待不下去了,压力大呀,老婆孩子一家人的希望呀,最后选择了转行,最后离开的原因竟然是公司不需要这种人了,但是我们想想哪怕是争一口气也不会混到这么差呀。

其实呢,不是说程序员真的就是考吃青春饭,30岁之后就必须的转行,想想原因还是在这些人自己身上,年轻不愿意拼实力,不愿意积累点能量,真正有技术的人,想想公司能放走嘛、高薪难道还差吗,除非那公司真的做的有点过分,亏待功臣,卸磨杀驴呢,自己不争气在前,怎能怪别人呢。

当然加班、熬夜这些都是存在,但是其他行业也不好做,那些高管,有钱的职业经理人,哪一位不辛苦呢,而且其他行业也是一样,老板虽然压榨,但是真正想要福利好的,除非公务员,不然工资很低,所谓功高者后禄,这个不会假。

另外当然也有很多愿意尝试新行业的人,愿意挑战,尝试新的开始这也有很多。总的来说,程序员真的是不是吃青春饭呢,不能一概论之,有经验,有能力的人,高薪,谁愿意走。

绝大多数程序员确实是吃年轻饭。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等你到40岁之后就知道了。

这里有个界定,从事研发的排除在外,从事开发的包括在内。要注意研发和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研究所,研究生院中的程序员多叫工程师,这类人是越老越值钱。年纪大经验越多,能力扎实,对做研发突破苦难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开发不同,开发更多是面相年轻人来做的,你开发一款软件给60岁的老大爷们,且不说你开发的好不好,老大爷他也不会用。

一般从事开发的程序员在35-45岁时是个分水岭,能力强,有水平能熬到领导层,或者能独当一面,那么就留下来。如果不能基本就被淘汰了。而这部分留下来的人只是少数。

为什么程序员要年轻化?第一,上面说过,开发主要针对的用户是年轻人,那么只有年轻的程序员才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爱好什么。让一名60岁的老程序员写一个游戏,能火起来的概率不大。第二,年轻人无牵挂,肯吃苦,能加班熬夜,工资待遇又相对低。上了年纪的程序员家里有老婆孩子需要管,还有父母需要照顾,也没有了年轻时干劲,思想也渐渐和社会主流脱钩,并且工资还极高。这个时候如果这个老程序员不能为企业创收,那么辞退一名老程序员,省下的薪水可以在招好几个大学毕业生。

有些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能人的借口,看看各大企业裁员的年龄段就知道了。

只有码农,靠蛮力,用体力而不是用脑力的程序员才是吃青春饭的人!

大多数程序员都认为程序员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编程这个事只能干到30岁,最多35岁吧。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论,都让人感到相当的无语……

有研究者用了最近5年内比较流行的技术Tag,然后用了一套比较严谨的算法来查看那些所谓的“老程序员”是否在新技术上跟上不了,所谓跟不上,也就是这些老的程序员在回答这些新技术上并不活跃。所谓老,就是37岁以上的程序员。

老程序员和年轻的程序员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学习来说也是差不多的,甚至有些项目还超过了年轻的程序员:

1、程序员技术能力上升是可以到50岁或60岁的。

2、老程序员在获取新技术上的能力并不比年轻的程序员差。

由于如今许多的年轻程序员太浮躁了,才会说30岁是程序员的顶峰。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还没有编程到30岁,还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程序员。所以,并不是编程编到30岁就玩完了,而是编程编到30岁才刚刚入门。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年龄在40以上,并且还对技术保持热衷的“老程序员们”,他们无一不是身怀绝技,在公司身居要职或高管,成为公司最宝贵的技术保障。

工龄超过三十年了,做了一辈子程序员,单位还在不断招人,所以还有事情做,没有坐冷板凳,不存在什么危机。。

公司也很重视加班,但我早就过了干体力活的阶段,领导并不管我加不加班。进度慢了领导就会说你需要人吗。

学新技能么,还好吧,java,c语言这样的经典可以用一辈子,重要的是有编程思维,学习并使用哪种语言很容易。

做一辈子程序员肯定是可以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而已。可能男人野心大了些吧,编程一辈子觉得很丢脸,总想往上爬。。身为女性就没那么多想法,人到中年,有人愿意雇我们有口饭吃就满足了,老老实实干活的人,老板不会不要的,换过几次工作,并没有遇到年龄障碍,也没有刻意去经营人脉,你的表现如何,别人都是默默看在眼里的。。

回顾一下,有几点经验,一是不管坐哪个职位,不能丢掉编程这个技能,做了很多项目的负责人,框架自己搭,核心模块自己写,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项目完成有保障。。项目结束了,就要去当普通程序员,有一手过硬的编程技能,还是挺受欢迎的。二是不能总是生活在一个舒适圈里,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迎接新的挑战,每次接受新的项目或任务,一定要有所突破,不能只是单纯的重复。

我也算是这个行业的一位老兵了,从13年到现在也快八年了,程序员其实是挺费身体的,熬夜加班家常便饭,所以我觉得程序员是在吃青春饭,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看谁下班的晚,不管你在公司有没有在做事情,只要你下班比其他人晚那么你的绩效就一定不会差。至于我现在的话已经没有经常加班了,偶尔发一下版,上下班都比较规律,这就是我还在坚持的原因,程序员能干到多少岁这全看你自己,我身边三十多岁依然在干程序员,虽然程序员吃青春饭,但是你自己也可以选择往中层或者其他岗位去转,肯定不能再像初出校园那样,不然身体迟早吃不消的,秃头,脂肪肝,亚健康,近视,腰椎间盘脱出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大家不要觉得程序员的工资就一定非常的高,这也要看地方,像重庆程序员的工资还真不如有些工种。

大多数程序员认为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工作。编程只能干到30岁,最长可达35岁。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都让人感到适当的无语......

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老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篇论文《?》(英文版)。本文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两个人,他们在StackOverflow.com上对用户进行了相关的数据挖掘。一些数据出来了。(StackOverflow.com上的数据被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进行分析和核算,所以这篇论文的实际情况还可以。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年龄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年龄的正常分布(高点大约是25岁,但中点大约是29岁)然后,计算每个人的月营业额,这样你就可以找到用户的真实生动的时刻,这样便于计算程序员的真正才能。(总声望/活泼时刻),我可以得到他每个月均匀得到的Reputation。我们可以看到程序员的才能从25岁开始上升,并且直到50岁才会开始下降。因此,程序员不吃青春饭的。只有码农,依靠蛮力,使用武力而不是脑力的程序员才是吃青春饭的人。

年龄大可以跟上新技能吗?该论文的作者使用了过去5年更受欢迎的技能标签,然后使用更谨慎的算法来检查所谓的“老程序员”是否跟上新技能。所谓的跟不上,也就是说,这些老程序员并没有积极回答这些新技能的问题。所谓的老,就是是37岁以上的程序员。

我可以看到老程序员和年轻程序员在学习一些新技能方面相似,有些甚至超过了年轻的程序员。

论文的结论是:

1、程序员技能可以升至50或60岁。

2、老程序员在获得新技能方面并不比年轻程序员差。

结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现在很多年轻程序员都太浮躁了,据说30岁是程序员的巅峰。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没有编程到30,你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程序员。因此,并不是编程编到30岁就玩完了,而是编程编到30岁才刚刚入门。

这个问题,我应该比较有发言权,大城市呆过2年然后回了小城市,5年程序员转行当老师。大部分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因为大部分程序员干技术,只是停留在应用层面,没有足够的平台,5年后很难再有质的提升。技术有了提升后,还需要有足够大的平台才能撑的起你的薪资。我离开程序员行业的导火索是见到某公司,辞退唯一的一个45岁架构师。当然如果你可以不要求高薪,放平心态,我相信很多公司还是愿意要大龄程序员的。

到35岁还在基层那基本上就是没希望了,随着年龄增长,思维能力不如年轻人,如果不能升上去带团队,那只能一直做基层码农。

程序员三十以后就老了,一是技术更新太快,二是经常性熬夜加班,三十以后转管理岗,搞技术吃不消了。

单纯作为一个职业来说,程序员在中国能干一辈子直到退休吗?

单纯就职业来说程序员当然可以做一辈子直到退休,如果你的脑力、体力都还跟得上的话。

但是,程序员的黄金年龄一般在25—35岁之前,超过这个年龄段无论是自身的体力还有脑力都不如从前,再加上后辈们也会成为岗位的威胁。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

程序员的到底能干多久?

程序员到底能干多久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的,有些朋友本身就喜爱编程研究,这也许就是他的终生归属了,一直当成事业干下去。还有一部分开发到一定阶段后,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转行出现。下面部分学习知识点:

1.例如字符串查找、子串、模式匹配等。?当在Lua中对字符串做索引时,第一个字符从1开始计算(而不是C里的0)。索引可以是负数,它指从字符串末尾反向解析。即,最后一个字符在-1位置处,等等。

2.字符串库中的所有函数都在表string中。?它还将其设置为字符串元表的__index域。因此,你可以以面向对象的形式使用字符串函数。例如,string.byte(s,i)可以写成s:byte(i)。

字符串库假定采用单字节字符编码。

接收零或更多的整数。返回和参数数量相同长度的字符串。其中每个字符的内部编码值等于对应的参数值。

数字编码没有必要跨平台。

string.mp(function[,strip])

3.返回包含有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一个二进制代码块)指定函数的字符串。?之后可以用load调用这个字符串获得该函数的副本(但是绑定新的上值)。如果strip为真值,二进制代码块不携带该函数的调试信息(局部变量名,行号,等等。)。

带上值的函数只保存上值的数目。当(再次)加载时,这些上值被更新为nil的实例。(你可以使用调试库按你需要的方式来序列化上值,并重载到函数中)

string.find(s,pattern[,init[,plain]])

4.查找第一个字符串s中匹配到的pattern)。?如果找到一个匹配,find会返回s中关于它起始及终点位置的索引;否则,返回nil。第三个可选数字参数init指明从哪里开始搜索;默认值为1,同时可以是负值。第四个可选参数plain为true时,关闭模式匹配机制。此时函数仅做直接的“查找子串”的操作,而pattern中没有字符被看作魔法字符。注意,如果给定了plain,就必须写上init。

如果在模式中定义了捕获,捕获到的若干值也会在两个索引之后返回。

string.format(formatstring,···)

5.返回不定数量参数的格式化版本,格式化串为第一个参数(必须是一个字符串)。格式化字符串遵循ISOC函数sprintf的规则。不同点在于选项*,h,L,l,n,p不支持,另外还增加了一个选项q。q选项将一个字符串格式化为两个双引号括起,对内部字符做恰当的转义处理的字符串。该字符串可以安全的被Lua解释器读回来。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⑷ 你知道程序员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吗

我以前公司研发部门的程序员作息是:9:00-18:00正常上下班的时间,有些程序员会加班到晚上8点。

⑸ 为什么有些程序员是三、四台电脑一起用的

计科专业毕业在软件行业混了几年,加上现在这份工作已经前前后后经历了四家公司,程序员基本的标配是一个台式机一个笔记本电脑,当然还有很多在桌子上多放几个显示器,程序员用多个电脑一起工作主要原因还是同事处理多个事情,干脆一个屏幕一件事情,这样大脑就可以根据的屏幕的信息进行切换。一般来讲编写代码的放在一个屏幕上,其余的事情放在一个屏幕上。就是为了减少思维模式的切换,减少干扰,至于说三四台电一起用的程序员倒不是很多见。

1.选择一个合适的键盘。从自身出发这点比较在意,有个合适的键盘使用起来明显的感觉不一样, 其实本身不追求什么机械键盘,就是喜欢自己已经使用习惯的,不在于贵贱主要是已经习惯了,其实这也是程序员很大的一个特性,用的顺手的东西很难去改变,如同现在编写代码无论是不是需要依赖linux环境,都要在linux下面编写代码,已经是多年养成的习惯。

毕竟已经在linux上面研究了好多年的编程习惯,里面的快捷键或者编程工具太熟悉了,通常来讲在上面写代码或者调试都变得十分自然,真要突然的改变会变得十分的不适应。

2.逛技术网站。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时间来看看技术论坛,看看有什么新鲜的技术更新出来了,唯恐拉下什么新技术了,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技术的更新速度太快了,稍不留神就拉下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看技术网站能学到很多新的编程思维,毕竟技术性的东西,只靠闭门造车肯定很容易遇到瓶颈,通常更加喜欢技术交流。

现在开源社区发展迅猛,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个新的框架,能够解决当前很多棘手的问题,其实看技术文章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可能某些你正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高手已经通过框架的方式给解决掉了,你只需要拿出来去学习如何使用就可以了。

3.在网络上技术交流。程序员平时可能说话不多,但并不代表着没有交流的诉求,很多程序员都有自己的技术圈子,当然这种圈子多数是以网络性的技术交流多一些,探讨一些技术问题,或者讨论下技术生涯的各种不如意的地方,最主要探讨一些技术爱好方面的东西,更加喜欢虚拟世界的技术交流,所以很多人讲程序员比较闷骚,内心其实挺狂热,其实网络上的交流也算是释放的一种。

在刚毕业那会公司有个技术高手,平时标准的沉默寡言,有一次一起出差聊到如何开始做技术,经历了几家公司倒是勾起了他的一些往事和记忆,然后拉着我聊了半宿,我都快睡着了他还在滔滔不绝的讲,程序员并不是不喜欢讲话聊天,主要没有撬动开内心的世界,一旦打开一样也会滔滔不绝。

使用多个屏幕编程也算是程序员的一个嗜好吧,主要方便思维的切换,总体来讲还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其实也算是一个特别的爱好,每个程序员更加讲求实际的效果,更加务实而已。

希望能帮到你。

同时用两三个显示器的我见过,同时使用三四台电脑的倒是真的很少见。

现在也不需要天天背着电脑上下班了,家里常用两台电脑:

两台电脑在单位,两台电脑在家,虽然看起来也是有着四台电脑,但是“一起使用”的时候几乎没有的。

主要是为了便捷,高效。

其实一般是两台电脑,三台的实际上很少人用,第一没必要第二太张扬,两台倒是很多,尤其是经常会一台显示器一台笔记本。

你想想如果你的办公位有三台电脑,而自己只是普通程序员,连小领导都不是,这样会不会怪怪的。所以我就见过的配三台的,他是技术总监。

现在很少用3.4个电脑做事了,那是以前很多工作室或者个人做复杂的工作用的方法,比如一个电脑做服务器和文档资料,一个电脑做大内存的工作( 游戏 ,渲染,绘图,大文件处理等),一个电脑做调试(写程序,上位机,串口,外接设备调试验证等),现在电脑配置很高了,可以一个电脑做N个系统,连接多个显示器和鼠标键盘,(类似网吧装的无盘系统),外置接口也可以是无限扩张根据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系统。程序员三、四台电脑一起用主要是为了调试软件和硬件的兼容性,比如说你用VB或者易语言写了一个Windows程序,你都需要在95,2000,W7,W8,W10的系统中运行,测试运行的结果是否一致,有的系统可能因为兼容性问题根本就运行不了

游戏 行业是常事,我申请了4台电脑,平时主要用的是i9 64G内存,1080ti的显卡的台式,一台15存i9的macpro,需要用来开会和移动,家里放一台13寸的MacPro,临时有事在家解决的时候用。正版的Maya和unity,adobe套装很贵,公司一般不愿意员工装在自己私人电脑上,所以需要家用处理问题一般会提供额外电脑。最近因为需要出差,需要有独显的笔记本,又申请到一台17寸的1080的外星人

掐指一算家里合共6台电脑3台笔记本,最常用的只有两台,一台客厅PC一台卧室iMAC,客厅撸完代码checkin后,到卧室checkout继续撸,这样老婆就不会唠叨你不陪他了!

平时做项目时侯基本上一台显示器一台主机,如果跟着视频学习项目时侯是一台电脑配2台显示器,做过图片渲染时候会单独备一台电脑用,如果是搞 游戏 代练的估计会一个人用好多台电脑,对于一些股票经纪人可能会一台电脑配4,5台显示器,或者一些网络入侵的人也会同时用几台电脑!

我公司新开发多合一计算机终端,正是为了把多台电脑的功能集成到一台主机内,通常用于多网办公,或需要多台电脑进行开发测试等场景

作为多年的程序员,我负责任的说,这绝对不是为了装13,一台显示器大的电脑通常用来编写代码,一台电脑通常用来查看设备输出的log以及文档图纸之类的,还有一台电脑用来实时查看股票和回复邮件微信的,:-)

因为可以显得牛逼?

⑹ 为何程序员都说他们平时的工作很枯燥

职场中,有一个职位是程序员。作为程序员,他们经常会觉得工作特别的枯燥。其实在工作中很多的工作都是枯燥无味的,感觉到工作枯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公司的程序员每天都是在做同一件事。

程序员工作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时间久了就没有鲜新感了。在公司每天规定时间上下班,上班时程序员每天都在电脑面前码字,而且每天码字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样的工作必然会感觉枯燥的。

第二,程序员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挑战性。

在公司里面,作为一个程序员他们的工作很多都是整理公司报表以及资料等。这些工作对于程序员来说没有任何的挑战性,就没有多大的激情。如果程序员的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那么我相信程序员的工作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而是每天都激情满满的。

第三,敬业不如乐业,没有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方法。

在职场中,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混日子或者只是为了养家糊口。那么对工作的抱怨也会增多,程序员也不例外。这个时候就需要程序员在工作中找到快乐的方法,当然这些方法很多。比如说程序员给自己下一个定义多久能够完成一份表格或者把资料做好都能够感觉快乐。那么对于程序员来说,工作肯定是不枯燥无味的。

不论为生活还是职场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态好了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觉得枯燥无味。

⑺ 为什么程序员上班的时候都爱背“双肩包”

双肩包其实有很多好处。
第一,双肩包不但方便而且容量大
其实不仅仅是程序员喜欢背双肩包,很多上班族也非常喜欢背双肩包。他们经常是电子产品如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不离身的,老板一个电话来,就马上需要进入“人机交互”的状态,可想而知他们和他们双肩包里的机器是随时待命的;此外,有些爱美的女生,平时包里也会存放很多东西的,什么化妆品、卫生巾、衣服、零食,饮料等等,这么多东西你觉得一个小小的单肩包能满足他们?
第二,工作思维的原因。
双肩包能收纳相对较多的物品,而上班族多被要求办事简洁、高效,于是一款双肩包能很好满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条分缕析的习惯,并且这样的结果能让他们保持思路清晰,克服忙乱的工作中如无头苍蝇般想到什么就干什么的念头!(这段感觉回答地有点玄乎,不过有过此种经历的人一定深有体会)
第三,据说背双肩包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并非危言耸听~!人体的骨架基本是对称的,你想想,长期背着单肩包,总是一边肩膀负重,日积月累会怎么样?但是双肩包就克服了这一缺点,两边肩膀负重,既减轻了负担,又将力量分散在两边肩膀,防止“高低肩”等破坏形体美的情况出现,这对于爱美的女生而言,怎能不是福音呢?

阅读全文

与程序员上下班不带电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inux查看网卡的命令 浏览:492
basic语言算法 浏览:8
怎么快捷删除无用文件夹 浏览:470
你家离学校源码用英语回答 浏览:499
电脑如何用服务器地址 浏览:647
php转化为二进制 浏览:733
程序员到国企感受 浏览:858
js二分搜索算法 浏览:655
文件夹的定义与原意 浏览:199
phpredis任务队列 浏览:460
文件夹的颜色代表什么 浏览:892
单片机模拟通信 浏览:928
pandas在哪里编译 浏览:917
安卓机怎么调清晰度 浏览:345
开始菜单文件夹英语 浏览:886
我本系列解压缩 浏览:743
阿里云服务器打开图形化界面 浏览:43
网页设计pdf 浏览:485
分支定界法算法 浏览:698
命令块视频大全 浏览: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