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帽黑客的五大白帽黑客
黑客并非都是黑的,那些用自己的黑客技术来做好事的黑客们叫“白帽黑客”,这点和网络安全工程师的性质有点相同。大多数的普通黑客都是挂靠在安全公司,通过检测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来谋生。 Stephen Wozniak
Wozniak和史蒂夫·乔布斯一起,是apple的联合创始人。他的黑客之旅也是源于盗打免费电话。
他和乔布斯一起辍学做出apple第一代PC机,当时一共生产了100台一代苹果机,每台666.66美元。
目前,Wozniak金盆洗手,专注于慈善事业。 Tim Berners-Lee
提姆·伯纳斯·李是互联网之父,当他还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学生时就开始和同伴一起攻击,之后他被学校禁用电脑。
他超意识地将超文本和TCP、DNS结合起来,诞生了WWW,进而在MIT成立了W3C. Linus Torvalds
李纳斯·托沃兹是最优秀的类Unix系统——Linux之父。
在1991年,在Minix操作系统基础上,他写出了Linux的内核,并邀请广大程序员们一起来完善代码。现在,Linux中仅有2%的代码是李纳斯自己写的。
因为他的杰出工作,被斯德哥尔摩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授予荣誉博士,时代周刊将其列入60年内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Richard Stallman
斯多曼于1983年发起GNU计划,以开发一套完全自由的操作系统。当他还在MIT工作时,人们要求他们给计算机加上密码,而他和其他一些黑客认为口令系统是系统管理员控制用户的手段。于是后来他破解了用户们的密码,然后发邮件告诉他们,他破解了他们的密码,并告诉他们不如像他一样用回车键作为密码,更短也更方便。以此含蓄地告诉他们,所谓安全只是一个笑话。
另外一个请求打印机程序源代码以便修改却遭到拒绝的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走自由软件道路的信念。目前他活跃于多种反垄断活动中。 Tsutomu Shimomura
下村勉的成名得益于着名的的黑帽黑客--Kevin Mitnick的一次攻击。
这位日裔美籍安全专家,神乎其神地准确找到了Mitnick的准确位置。他与《纽约时报》 记者马可夫(John Markoff)合着了一本书《纪实∶追捕美国头号电脑通缉犯──由追捕者自述》。
㈡ 中国现在比较缺程序员还是一枚白帽黑客呢
压根没有划分 程序员也可以是黑客 保卫者和入侵者本就是相互的,全看自己爱好.
不过不要犯罪哦~
㈢ 白帽黑客杰克具体信息
现年35岁的美国着名黑客巴纳拜·杰克(见图)在2010年“黑帽”黑客会议上利用他独创黑客技术令自动提款机狂吐钞票,一跃成为全球最牛的“明星黑客”。而他本打算在7月31日开幕的2013年“黑帽”黑客会议上,展示一项更为惊人的黑客绝技——遥控杀人。然而蹊跷的是,7月25日,就在这项“黑客绝技”曝光前夕,杰克突然在美国旧金山神秘死亡!
据报道,巴纳拜·杰克是一名出生于新西兰的黑客、程序员和计算机安全专家。他曾花了2年时间研究如何破解自动提款机。2010年7月28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黑帽”黑客会议上,杰克将2台ATM搬到“黑帽”会场上,他刚一执行破解程序,自动提款机便不断吐出钞票,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这段“提款机破解秀”堪称2010年“黑帽”黑客会议上最为轰动的精彩好戏。
时隔整整3年之后,身为“明星黑客”的杰克重出江湖,打算在7月31日开幕的“黑帽”黑客会议上,展示一项更为惊人的“黑客绝技”——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无线医疗装置,然后向其发出一系列830V高压电击,从而令“遥控杀人”成为现实!杰克声称,他已经发现了多家厂商生产的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漏洞。
由于美国警方拒绝透露杰克死亡细节,杰克的死引发了各种疯狂阴谋论——有阴谋论者指出,杰克最新针对医疗设备的“遥控杀人”技术不仅会对公众的生活安全构成威胁,也将令生产这些存在漏洞的医疗设备的厂商的名誉和经济利益遭到重创,不排除杰克因此惹火烧身,招来杀身之祸。
㈣ 黑客巴纳拜·杰克到底有多牛
在2010年“白帽”黑客会议上利用他独创黑客技术令自动提款机狂吐钞票,一跃成为全球最牛的“明星黑客”。他刚一执行破解程序,自动提款机便不断吐出钞票,在地上堆成一座小山。这段“提款机破解秀”堪称2010年“白帽”黑客会议上最为轰动的精彩好戏。
拓展资料:
1、时隔整整3年之后的2013年,身为“明星黑客”的杰克重出江湖,打算在2013年7月31日开幕的“白帽”黑客会议上,展示一项更为惊人的“黑客绝技”:在9米之外入侵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无线医疗装置,然后向其发出一系列830V高压电击,从而令“遥控杀人”成为现实。杰克声称,他已经发现了多家厂商生产的心脏起搏器的安全漏洞。
2、杰克开发了一款名为“电鳗”的程序,可以扫描一定范围内所有的心脏起搏器并入侵。杰克甚至认为,可以直接入侵生产商的软件服务器,将“后门程序”植入他们生产的所有起搏器,并使其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
3、2013年7月25日,就在这项“黑客绝技”(电鳗的程序)曝光前夕,杰克突然在美国旧金山神秘死亡。
㈤ 黑客和骇客的区别是什么
由于媒体的宣传,“黑客”的名声已经非常恶劣了。“黑客”一词让人们联想到恶意用户能攻击普通用户、诈骗勒索一些企业、窃取信息,甚至摧毁经济或者侵入军用计算机系统引发战争。无可否认,确实有很多心怀不轨的黑客,但他们只是黑客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
电脑黑客这个词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首次出现的。黑客一般是程序员——那些忙忙碌碌写代码的人。黑客们是些理想家,他们总能找到用电脑的新方法、总能编出别人做不出来的程序。他们是计算机业界的先锋,从小应用程序到操作系统他们都能开发。按照这个定义的话,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都算是黑客了——他们看到了计算机的潜能,并创造性地实现了这些潜能。
这些黑客的一个统一特征就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时候甚至是有些偏执。这些黑客不仅以自己开发新程序的能力而自豪,并且还以能够弄明白其他程序或系统的原理为荣。如果程序有bug——代码缺陷,使程序无法正常运行——黑客们经常会开发并发布一些称为补丁的少量代码来解决此类问题。有些人利用自己的技能来找到一份工作,他们可以用那些他们很愿意免费做的事情来获得报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电脑工程师们也开始把单机联接成一个系统网络。很快地,“黑客”这个词也有了新的解释——使用计算机访问别的网络。通常黑客们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想知道电脑网络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将不同网络之间的屏障视为挑战。
事实上,现在也是这样。尽管有很多传闻描述恶意黑客如何破坏计算机系统、侵入计算机网络并传播计算机病毒,大部分黑客只是比较好奇——他们想知道计算机的所有复杂细节。有些黑客用他们的能力帮助政府和企业来建立更好的安全措施。还有的黑客则可能用他们的技术来做些违背道德规范的事情。
黑客与骇客
很多计算机程序员认为“黑客"只代表那些守法的热心人士,他们帮助人们开发程序和应用,帮助人们提高计算机安全性能。那些将自己的技术用在不好的方面的人不能算是黑客,他们应该是骇客。
骇客会入侵计算机系统,导致系统问题。不幸的是,黑客圈外的大部分人都将黑客这个词当作负面意义的词,他们无法分清黑客和骇客的区别。
㈥ 黑客是什么意思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那么,什么是黑客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㈦ 程序员和白帽子黑客有什么区别
程序员编写程序 黑客找程序存在的漏洞(或者称为BUG) 程序员盖房屋 黑客就找这所房屋的除了门以外可以进入该房屋的地方(或者摸索不用钥匙就能开门的方法) 这时就有了黑客与骇客之分了.. 黑客会通知程序员修补那个地方 而骇客会利用这点非法进入该房屋内进行破坏或者实施盗窃.
白帽子黑客是那些用自己的黑客技术来做好事的黑客们...FoundS?one只接受经过系统计算机编程培训的程序员参加...与其他提倡开放源代码的人不同.
㈧ 信息安全工程师(白帽子)收入高吗和程序员比哪个发展好点啊
高,程序员发展好点。
程序员(Programmer)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一般将程序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编码人员,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特别是在中国。
软件从业人员分为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测试工程师六大类。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是埃达·洛夫莱斯。
岗位职责:
1、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软件项目的详细设计、编码和内部测试的组织实施,对小型软件项目兼任系统分析工作,完成分配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
2、协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同客户进行沟通,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3、参与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4、熟悉并熟练掌握交付软件部开发的软件项目的相关软件技术。
5、负责向项目经理及时反馈软件开发中的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6、参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参与软件首次安装调试、数据割接、用户培训和项目推广。
7、负责相关技术文档的拟订。
8、负责对业务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
㈨ 什么是黑客就是程序员的那种
一名黑客(hacker)是一个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脑编程或电器工程。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
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和骇客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
也有人叫黑客做Hacker。
着名黑客站点:
黑客一词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
一个对(某领域内的)编程语言有足够了解,可以不经长时间思考就能创造出有用的软件的人。
一个恶意(一般是非法地)试图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网络安全的人。这个意义常常对那些符合条件(1)的黑客造成严重困扰,他们建议媒体将这群人称为“骇客”(cracker)。有时这群人也被叫做“黑帽黑客”。
像国内着名的黑客 “教主”则是一个专业的黑帽黑客,利用系统的漏洞来达到入侵和渗透的目的。
一个试图破解某系统或网络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这群人往往被称做“白帽黑客”或“匿名客”(sneaker)或红客。许多这样的人是电脑安全公司的雇员,并在完全合法的情况下攻击某系统。
一个通过知识或猜测而对某段程序做出(往往是好的)修改,并改变(或增强)该程序用途的人。
“脚本小孩”则指那些完全没有或仅有一点点骇客技巧,而只是按照指示或运行某种骇客程序来达到破解目的的人
㈩ 白帽子三项原则
白帽子坚持三个原则:
1、发现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存在的单点安全漏洞时,要及时向政府部门报送,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重要行业部门和政府网站责任单位开展核查整改;
2、对于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普遍存在的安全漏洞,如果确实需要公开发布,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客观准确描述漏洞情况、避免过度炒作;
3、相关漏洞发布平台要加强漏洞报送人员管理,完善漏洞登记制度、建立报送人员档案,防止漏洞隐患被随意扩散和恶意利用。
(10)白帽和程序员扩展阅读:
白帽子站在黑客的立场攻击自己的系统以进行安全漏洞排查的程序员。他们用的是黑客(一般指“黑帽子黑客”)惯用的破坏攻击的方法,行的却是维护安全之事。他们可以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但并不会恶意去利用,而是公布其漏洞。
这样系统可以在被其他人(例如黑帽子)利用之前修补漏洞。“白帽黑客”是高校培养的网络安全人才,被称为“信息安全保卫者”,他们是互联网世界的“守护者”,也是“互联网+”语境下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白帽子
网络——白帽子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