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entos系统用什么做备份
centos系统做备份方法:
linux不像windows,它不限制根用户存取任何东西,因此,你完全可以把一个分区上每一个的文件放入一个TAR文件中。
使用root用户切换到根目录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备份完整的系统:
tar cvpzf backup.tgz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gz --exclude=/mnt --exclude=/sys
说明:
tar 部分就是我们将要使用的软件。
'cvpfz'是我们给tar加的选项,像“创建一个压缩文档”(这是显然的),“保存权限”(以便使每一个相同的文件有相同的权限),以及“gzip”(缩减大小)。接下来,是压缩文档将获得的名称,在我们的例子中是backup.tgz。
紧随其后的是我们想要备份的根目录。既然我们想备份所有东西:/。接着就是我们要剔除的目录了:我们不想备份每一样东西,因为包括有些目录不是非常有用。同时确保你没有把备份文件本身也加进去了,否则,你会得到怪异的结 果的。你也许同样不打算把/mnt文件夹包括进来——如果你在那儿挂载了其他分区——否则最终你会把那些也备份的。同时确保你没有任何东西挂载在 /media(即没有挂载任何cd或可移动介质)。否则,剔除/media。
在进程的最后,你也许会得到一条信息,写着“tar:由于先前错误的耽搁而存在错误”或者其他什么,不过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仅仅忽略它。
作为选择,你可以使用Bzip来压缩你的备份。这意味着较高的压缩比但是也意味着较低的速度。如果压缩比对你很重要,只需用“j”替换命令中的“z”,同时给备份命一个相应的扩展名。这些会使命令变成这样:
tar cvpjf backup.tar.bz2 / --exclude=/proc --exclude=/lost+found --exclude=/backup.tar.bz2 --exclude=/mnt --exclude=/sys
恢复:
如果系统被毁坏,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备份好的tar包进行恢复。
在分区的根目录下的backup.tgz文件
再一次确保你是根用户以及备份文件在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Linux美妙的地方之一就是这一项工作甚至可以在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上进行;没必要被引导cd或者任何东西搞得晕头转向。当然,如果你使你的系统 无法被引导了。你也许别无选择,只能使用一张live-cd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你甚至可以在Linux系统正在运行的时候,移除它里面所有文件。可是 我不告诉你那个命令!
这是我要用的命令:
tar xvpfz backup.tgz -C /
如果你使用 bz2:
tar xvpfj backup.tar.bz2 -C /
警告:这会把你分区里所有文件替换成压缩文档里的文件!
确保在你做其他任何事情之前,重新创建你剔除的目录:
mkdir proc
mkdir lost+found
mkdir mnt
mkdir sys
/proc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lost+found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mnt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sys 权限:文件所有者:root群组:root 所有者:读取 写入 执行 群组:读取 执行 其它:读取 执行
当你重启以后,所以的事情都会和你备份的时候一模一样。
B. centos6.5怎么备份配置文件
如果之前是这样备份的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恢复操作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1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C. centos7系统备份哪些文件
方法/步骤
centos系统备份有2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linux命令,另外一种是利用多备份客户端
linux的命令可以去多备份论坛查找
多备份客户端可以登陆多备份,然后进入控制面板
进入控制面板,然后点击开始
然后选择文件备份,选择没有FTP
然后进入客户端下载项,选择linux的版本下载和安装,最后创建任务,即可实现centos系统备份
END
注意事项
区分32位及64位
使用linux系统备份
D. Centos系统怎么备份所以的文件
mkdir /root/backup
cd /root/backup
mysqlmp -uroot -p test>/root/backup/test.sql
E. 采用mkisofs命令对centos系统做镜像备份,备份后的镜像只有系统文件,而没有用户新加的文件夹或文件。
把新加的都复制到./目录下
F. centos定时备份文件命令
crontab -e
增加:
0 */5 * * * tar zcvf /backup_dir/backup.`date +%Y%m%d%H%M`.tar.gz /source_dir >> /tmp/backup.log 2>&1
G. 请问,centos7如何用xfsmp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备份,还原
最简单粗暴的备份方式就是使用tar命令,用tar打包备份有个最大的优点是,解压后的权限和修改时间是不变的
例:将/test/目录下所有文件备份
tar -zcvf back.tar.gz /test/
解压:
tar -zxvf back.tar.gz
H. 怎样利用CentOS自动备份增量文件
还是利用crontab功能,这个功能太实用了,赞一个先
利用人家的备份脚本:
---------------------------------代码开始----------人称可爱的分割线------------------------------------------------------
#!/bin/bash
#好的做法
#根据项目不同来重命名该脚本
#例如 amountebak.sh or pandawillsbak.sh
#该脚本最好放在 $bakpp定义的绝对路径部分
#你可以在$bakpp下找到相应的备份文件
#例如 /usr/backup/amountebak.sh or /usr/backup/pandawillsbak.sh
########## Init Path ########
# 在下面的参数中必须定义的参数有 $bakpp、$project、$projectpp
TAR=/bin/tar
# 存放备份文件的地方,以项目名称区分
bakpp=/var/www/html/media/backupfiles/"$project"
# 需要备份的文件夹,文件夹的路径
project=media
projectpp=/var/www/html/media/root/
# parament for varible
ym=`date +%Y%m`
ymd=`date +%Y%m%d`
# 存储备份文件的子目录,以月份区分,他的上级目录是$bakpp定义的
monthbakpp=$bakpp/$ym
gidpp=$monthbakpp
gidshot=gid$project$ym
# 完全备份的文件名
fullname=$ym
# 增量备份的文件名
incrementalname=$ymd
# Record the location of the log
log=$bakpp/$project.log
############ chk_full #######################
# 检查完全备份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就创建它
#this function check fullbackup file exist or not , if not then create fullbackup now
chk_full()
{
if [ -e "$monthbakpp"/"$project"_"$ym"_full.tar.gz ];then
echo ""$project"_"$ym"_full.tar.gz file exist!! ====`date +%Y-%m-%d-%T` " >>$log
else
tar_full
fi
}
######### chk_incremental ########
# 检查增量备份是否存在
chk_incremental()
{
while [ -e "$monthbakpp"/"$project"_"$incrementalname"_incremental.tar.gz ]
do
incrementalname=`echo "$incrementalname + 0.1" | bc `
done
}
######## tar_incremental #######
# 执行增量备份
tar_incremental()
{
cd $projectpp
echo "BEIGIN_TIME=====`date +%Y-%m-%d-%T` ==== CREATE "$project"_"$incrementalname"_incremental.tar.gz" >> $log
sleep 3
$TAR -g $gidpp/$gidshot -zcf $monthbakpp/"$project"_"$incrementalname"_incremental.tar.gz $project
echo "END_TIME========`date +%Y-%m-%d-%T` ==== CREATE "$project"_"$incrementalname"_incremental.tar.gz" >> $log
}
######## tar_full ###########
tar_full()
{
touch $gidpp/$gidshot
cd $projectpp
echo "BEIGIN_TIME=====`date +%Y-%m-%d-%T` ==== CREATE "$project"_"$fullname"_full.tar.gz" >> $log
$TAR -g $gidpp/$gidshot -zcf $monthbakpp/"$project"_"$fullname"_full.tar.gz $project
echo "END_TIME========`date +%Y-%m-%d-%T` ==== CREATE "$project"_"$fullname"_full.tar.gz" >> $log
}
########### backup ##############################
# 总体调用备份,此时会做相应的检查以确保备份前提准备充分
backup()
{
if [ -d $monthbakpp ]; then
chk_full
chk_incremental
tar_incremental
else
mkdir -p $bakpp/$ym
tar_full
fi
}
########### let's begin #############
# 先检查$bakpp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先创建后备份
if [ -d $bakpp ];then
backup
else
mkdir -p $bakpp
backup
fi
#advice you can create a file for put backup file, eg /usr/cctcc
#crontab
#mini hours day month week command
# */5 * * * * /home/mmroot/zbb/aaa.sh
# 0 1 */1 * * /home/mmroot/zbb/aaa.sh
# tar -ztf test.tar.gz 查看备份文件里面的文件
---------------------------------代码结束----------人称可爱的分割线------------------------------------------------------
说明一下我的目录结构
挂载装数据的分区shda5 挂载到/var/www/html/media
php web文件放到/var/www/html/media/root
要备份的就是/var/www/html/media/root/media目录
存放备份目录在/var/www/html/media/bacupfiles
把以上代码建立一个文件放入/usr/tmp/autobakfile.sh
修改/usr/tmp/task加入一行:
原来的这行:*/2 * * * * elinks -source http://localhost/autotasks.php
加入这行:
12 12 * * * /usr/tmp/autobakfile.sh
每天12点12分执行 这个脚本
另外注意就是 chmod +x /usr/tmp/autobakfile.sh 给予执行权限,要不然会提示没有权限
the end
I. 如何备份centos用户名和密码
默认用户名是root
如果忘记了,可以进单用户破解
破解方法
1 Linux开机引导的时候,按键盘上的e 就可以进入进入GRUB菜单界面。
2.在出现GRUB引导画面时(CentOS(2.6.18-274**)),按字母e键,进入GRUB编辑状态。
3.把光标移动到kernel ...那一行,再敲入“e”进入命令行编辑,
在kernel 一行的最后加上空格s,回车
敲入“b”,启动系统,即进入单用户模式,
4.这个时候就可以用passwd命令改密码了。
passwd root
改完以后reboot重启。
J. CentOS如何备份策略
备份要点
备份资料的考虑
造成系统损坏的问题:
硬件问题:硬盘毁坏
软件问题:误删除、安全攻击、
主机角色不同,备份任务也不同
备份因素考虑
备份哪些文件
选择什么备份的设备
考虑备份的方式
备份的频率
备份使用的工具
备份哪些 Linux 数据
具有备份意义的文件通常可以粗分为两大类:
1.系统基本设置信息
2.类似网络服务的内容数据
操作系统本身需要备份的文件:
1./etc/ 整个目录
2./home 整个目录
3./var/spool/mail
4./boot
5./root
6.如果安装过其他的套件,那么 /usr/local 或 /opt 也最好备份一下
网络服务的数据库方面
1.软件本身的配置文件,例如:/etc/整个目录,/usr/local/整个目录
2.软件服务提供的数据,以 WWW 及 MySQL 为例
WWW 数据:/var/www 整个目录或 /srv/www 整个目录,及系统的用户主文件夹
MySQL:/var/lib/mysql 整个目录
3.其他在 Linux 主机上面提供服务的数据库文件
推荐需要备份的目录
1./boot
2./etc
3./home
4./root
5./usr/local (或者是 /opt 及 /srv 等)
6./var (注:若这个目录当中有些临时目录则可以不备份)
不需要备份的目录
1./dev
2./proc
3./mnt 与 /media
4./tmp
选择备份设备
存储设备的考虑
备份速度要求:思考硬盘用途
存储容量:磁带备份考虑
经费与数据可靠性:DVD 的使用,可保存 10 年左右
一些常见的设备代号:
光驱:/dev/cdrom (其实应该是 /dev/sdX 或 /dev/hdX)
磁带机:/dev/st0 (SCSI界面),/dev/ht0 (IDE界面)
软盘驱动器:/dev/fd0,/dev/fd1
硬盘:/dev/hd[a-d][1-16] (IDE),/dev/sd[a-p][1-16] (SCSI/SATA)
移动硬盘:/dev/sd[a-p][1-16] (与 SCSI 相同)
打印机:/dev/lp[0-2]
备份的种类、频率与工具的选择
备份的方式:
1.增量备份
2.差异备份
完整备份的增量备份 (Incremental backup)
还原的考虑
增量备份的原则
所谓的增量备份,指的是在系统进行完第一次完整备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比较
系统与备份文件之间的差异,然后金备份有差异的文件而已。
增量备份使用的备份软件
完整备份常用的工具有: dd、 cpio、 pm/restore
直接进行增量备份的命令:pm
dd if=/dev/sda of=/dev/sdb
find / -print | cpio -covB > /dev/st0
cpio -iv < /dev/st0
1.完整备份
mp -0u -f /backupdata/home.mp /home
2.第一次进行增量备份
mp -1u -f /backupdata/home.mp.1 /home
tar -exclude /proc --exclude /mnt --exclude /tmp
--exclude /backupdata -jcvp -f /backupdata/sys.tar.bz2
完整备份的差异备份 (differential backup)
差异备份值的是:每次的备份都是与原始的完整备份比较结果
tar -N -06-01' -jpcv -f /backupdata/home.tar.bz2 /home
rsync -av 源目录 目标目录
rsync -av /home /backupdata/ (将 /home/ 镜像到 /backupdata/home/ 去)
rsync -av /home /backupdata/ (再次进行会快很多,如果数据没有改动,几乎不会进行任何操作)
关键数据备份
tar -jpcvf mysql.`date +%Y-%m-%d`.tar.bz3 /var/lib.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