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序员很厉害吗
程序员只是在编程方面很厉害,其他的方面并不比别人强,甚至还会比别人差。
2. 工程师与程序员谁厉害
等于说是:
硬件程序员和软件开发程序员相比,谁发展比较好呗?
近几年,全球互联网发展迅速,让软件人才变得炙手可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加之软件业的成本主要是人(硬件需要更多的设备投入),软件工程师的薪资也更为丰厚。
“在大型设备比如工控和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硬件的处境就好很多,但对知识的要求也会高一些,不光数字电路和嵌入式底层软件,模拟电路,大功率,高可靠性设计的知识也是必须的。没有现成的芯片解决方案;没有现成设计可供参考,系统的庞大,很长的生命周期,可靠性设计相关的需求(出错可能出人命),都决定了硬件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深度的硬件技术也有了用武之地。”不过,在这种复杂度下,硬件工程师的受重视程度也是和待遇跟软件相当。
硬件学习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开始阶段,必须从电子技术,信息方面的只是开始。这些只是基础,目前掌握计算机核心硬件技术的公司都是老外。基本上,我们更多的是应用别人的东西。但是,就电子硬件技术来说,从原理图设计,PCB线路板设计需要更多的是经验。所以作为一个电子工程师往往是越老越吃香。
软件学习难度比硬件低,而且发展速度很快。需要掌握的基础是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等基础只是,另外就是掌握一门或多门编程语言。对软件来说,经验没有硬件那么重要,知识和一个人的智商反倒比较重要。所以这是一个年轻人热衷的行业,也是年轻人短期就可以拿到高薪的一个行业。
从发展前景看都不错,只不过硬件工程师相对人数数量会少一点,待遇方面整体来讲软件会高一些,但具体到个人在选择的时候还是以个人的兴趣点为依托,特别是起步阶段不要太在意工资高低,即使在工资非常高的行业水平达不到一样还是适应不了,从就业的广度看软件工程师就业的机会更多一些,但参与竞争的人也多,就业机会多少主要是影响刚就业,进入技术成熟期阶段就是看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了,无论做什么都要想办法让自己迈进技术金字塔的顶峰,所以入行阶段看不出这些表面的东西,还要侧重内在驱动力,如果就是对某一方面刚兴趣直接去选择,没必要在意当前一兵一卒的得失,职业生涯路子长着那。
3. 为什么年纪大的程序员都转行了
我不确定多大年纪才算是“年纪大”。我今年43岁仍然做程序员。
从九几年开始进入这一行,中间也曾自己做过传统业行,也做IT行业不同岗位做过,在程序员的晋升通道中也做过研发总监,可这些,都没法带给自己那种写代码得到的乐趣。,最终还是又回到程序员岗位。
在中国,愿意一直写代码的人,并不多,这是事实,但我的看法是,这并不是因为年纪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竞争的原因,而主要是【中国式职业规划】和【IT企业的生存压力】的带来的。
中国式职业规划
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很多企业,都在谈职业规划。
企业告诉你:我们这个岗位的晋升通道是这样的,巴拉巴拉巴拉……
这意思就是说,你来做这岗位吧,做若干年,你就可以在这个通道上往上爬一层……
那么好了,不管这个晋升通道是什么样的,你一开始是程序员,爬几步后肯定就不是了。
培训机构告诉你:要有职业规划,要有人生规划。
在我看来,这是洗脑:他们的人生规划的核心是"努力挣钱,然后去过幸福的日子",然后根据这个再推出相应的职业规划:努力工作->获取更高的职位->挣更多的钱->更努力工作……
如果信奉了这些,那么,当一个程序员接近个人能力的瓶颈或者职业、行业的瓶颈时,感受到那种突破的压力,他就会考虑转换岗位以寻求更容易突破的方向。而遇到这类瓶颈的程序员,估计多数就是所谓的”年纪大“的范围了。
中国经济正处在高增速阶段,这导致每个家庭、每个人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以保持与之同步,这一方面导致这种将”钱“作为核心词汇的人生规划大有市场,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企业的生存压力高于其它国家。
IT企业的生存压力
世界的变化正在加速,在IT这个行业尤其显着。
对企业来说,速度就是利润,就是生存的机会。早些年流行的一句话”快鱼吃慢鱼“把这个道理形容得十分形象。所有行业上,竞争都是越来越激烈,IT企业只会更甚。
二十年前,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可以花三到五年来打磨一个产品;十年前,这个时间只有一年;而现在,更是缩短到几个月。
IT行业对开发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速度是的提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实现的:增加人手、优化开发流程、压榨人力。前两者对于一个具体的IT企业来说,在没有业务变化的前提下,都是有明显的极限的,所以,最终,还是落到第三个手段上:压榨人力。
在你以为996就是程序员世界的现实时,真正的现实是:在996之外,你还得保持随时待命的状态:电话保持通畅、微信常开什么的只是小儿科,网上随手搜搜就能搜到程序员深夜在马路边、地铁上改代码的消息。这种对工作时间的压榨,在其它职业上是很少见的。所以,程序员的工作压力之大,也是少见的。
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程序员,尤其在中国,年轻化相对于其它行业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当摆脱了经济压力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想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或事业去投入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的,这时,如果对coder是真爱,还是会再次回到这个岗位上的。只是,在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企业与这类人在工作时间方面的冲突难以调和,所以,这类人就比较少见了。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会有更多的大龄程序员活跃在代码界的。
4. 大家都知道高级程序员很吃香,那么高级程序员和黑客到底谁更厉害
非从业人员对于程序员和黑客的外在形象就存在着不一样的认知,因为电视电影和网络上的段子,普通的程序员一般都是有才能却一点不风趣的男性,常年一件格子衬衣,几根稀疏的头发,虽然赚的钱不少,却不会花钱装扮自己;而黑客的形象就完全是另一种,他们很神秘,可能我们身边随便一个人在暗地里都可以是黑客,黑客还喜欢穿黑衣服,带黑色的帽子,不喜欢以真面目示人。
相对的,普通程序员也不会关注黑客关注的很多点,比如CAPTCHA这种可能就直接引入个第三方的来防御了,并不会自己去实现一遍。还有加密算法这种,也几乎只有黑客才会去研究。普通程序员可能研究的就是压缩算法。黑客的攻击手段多种多样,有的甚至不会写代码,比如《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里就有一位,根本不写代码,通过翻垃圾桶,开锁偷看资料这类操作搜集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起攻击。一般称这种为手段‘社工攻击’。
5. 程序员老了怎么办
很多人都是说程序猿是吃青春饭的,上了年纪的程序猿将会面临着脑力或者体力不支的问题,导致一些老程序猿不再被公司重用或者重视,甚至面临失业的危险。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程序猿老了未必就没有用了,很多老程序还是大用用武之地的。
6. 普通的程序员和大神级的程序员有什么区别
你好,普通程序员只能做一些重复简单的事情,大神级程序员可以解决普通程序员解决不了的难题,还可以给普通程序员建框架。
7. 作为高龄的程序员,跟同行人还有竞争优势吗
本文会给你一些Java工程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也给很多二三十岁对职业前途迷茫的同学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你梳理一下程序员,让你知道如何规划我们的程序员,从20岁初出茅庐到40岁老码农的半条命。
首先我们来看看a 程序员三四十岁的时候有什么可以捍卫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从反面来看。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程序员犯过哪些错误,导致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后期缺乏竞争力?
适合老年人的几种职业发展途径程序员看了以上内容,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样的老年人程序员能被各种30多岁甚至40多岁的公司青睐?
(1)成为技术大牛,掌握公司核心技术
第一种方式是掌握自己行业的各种技术,即使离开这家公司,也是其他公司的对象。我举个例子。比如你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负责并经历过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系统架构设计。对于一个互联网系统,如果你想支持1亿用户,有什么技术挑战,如何设计,你都经历过这些过程。如何支持每秒10万个并发请求,如何设计系统支持数百亿的数据存储。你知道这一切。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有了核心技术。
即使你现在的公司不要你,你也会被其他公司完全争夺,因为很多公司需要大规模系统、高并发经验、海量数据经验的架构师。
一千人的部队很容易得到,但一个人很难找到。很容易招到很多工资20-30 K的高级工程师,把一个模块做好。但是很难招聘到一个能掌控全局,在贵公司掌握复杂大系统的资深架构师。这样的人很有价值,很多公司都需要。
这个时候你虽然三十多岁了,但是因为你有核心的技术能力和核心的结构能力,你是公司技术的最后一道防线,很多岗位对你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再举个例子,比如大数据领域。现在你已经工作了10多年,有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可以完全优化大数据领域的各种系统,比如hadoop、spark、hbase、kylin、elasticsearch等等。遇到问题可以从源代码层面推断解决,可以修改开源项目的源代码进行二次开发。
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有了核心技术。未来大数据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因为各个行业都有大量的数据,很多公司需要最好的专家来解决自己的大数据问题。所以,即使你已经40岁了,但是你已经积累了多年的核心技术能力,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顶尖牛人来坐镇,解决各种技术难题。
所以如果想往这个方向走,建议一定要从20多岁开始规划自己的技术学习和职业发展。大家一定要想好自己想学什么技术,想学多深,想在什么样的公司积累经验,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到你三四十岁的时候,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技术能力,你的核心技术会像“九阳沈工”一样保护你的身体,让你留在职场,保持热度。
(2)深入业务,成为业务领域的专家型人物
第二条路线,可以考虑成为某个业务领域的专家。你可以在一些业务绝对难且深、业务极其复杂、行业持续发展、业务领域的知识持续保值的领域进行深度挖掘。比如电信、金融、银行、保险、金融、ERP等等。在这些领域的公司里,你不仅可以做技术工作,还可以注意积累这方面的业务知识。就像电信系统和ERP系统一样,业务极其复杂,包含了很多东西。如果能持之以恒,深入挖掘各种商业知识和商业体系,成为这方面的商业专家也是很有价值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对于很多特定的行业来说,没有高水平的技术是可以做出一个系统的,但是最好的业务专家对其进行控制是绝对必要的,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与特定行业相对应、业务极其复杂的系统。所以很多同学,如果走传统行业的系统发展方向,可以考虑多关注业务积累,将来成为顶尖的业务专家。这样,即使你40岁了,行业也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老专家”继续支撑公司的业务发展。
(3)带领团队:踏上技术管理之路
另一种方式是走技术管理的道路,相信大家都懂。作为任何公司的老板,他都需要技术经理,技术经理需要懂技术,但不是特别精通,但必须有很强的团队管理能力。作为团队经理,你需要有驾驭公司大技术方向的能力,有足够的行业人脉和资源去招募和组建合适的技术团队。另外,你应该能够制定出技术团队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在团队之间定义和分配责任,让每个团队能够有效合作,最终成功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这个管理就两个字,其实背后的知识很棒。要把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不同的人拧成一根绳子,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做好公司的配套工作。其实这里很难,考验一个管理者的水平。如果可以从几个人的小主管,到几十人的技术负责人,再到几百人的高级技术经理。
如果你能朝这个方向发展,其实到了40岁,你就会有相应的竞争力,因为很多老板需要你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来掌控公司的技术团队。当然,说实话,真正能做好技术管理的人很少。尤其是我们有技术背景的学生,普遍比较内向害羞,不太会交际。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工程师来说,个人还是推荐技术专家或者业务专家以上的路线,机会比较多,更适合大多数人。
(4)转换其他岗位或行业
如果有人说,我对技术没那么热情,想当专家,又讨厌整天在业务上工作,没有做技术经理的天赋,怎么办?然后30多岁的时候可以考虑写代码,做点别的。比如考虑转型为产品经理?考虑做互联网运营?还是考虑做软件销售?也就是说,你可以考虑考上一定的技术背景,转型到技术行业的其他岗位,在其他岗位积累经验,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更何况在北上广工作了10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在老家买了房子,然后回老家做生意,比如开餐馆什么的。这也是一种方式,只是这个因人而异。毕竟每个人的网络资源都不一样。
总结
最后一句总结: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需要仔细想想,有了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你会积累哪些核心竞争优势。然后仔细考虑这些优势是否是刚毕业的年轻人绝对不可替代的,其他公司的高级职位是否一定有你这样的人。把这些事情考虑清楚,剩下的就是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在此期间,你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怀疑最初的决定。但还是那句话:相信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心态,用眼泪完成自己选择的路!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30多岁的我,只能“用”各种技术,十几二十种技术,什么都能用。但是没有技术深度,没有竞争力,只是一些使用上的经验。
如果是这样的话,刚毕业的年轻人可能在一到两年内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也许在关键时刻可以取代你。这些家伙只是没有经验,但是他们可以加班来弥补,而且他们要求的工资比你低很多。希望每一个程序员兄弟都有美好的未来和生活。程序员这条路充满了困难、障碍和挑战。但它也充满机遇,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最后引用最近很火的电影《哪咤》的台词来结束全文:我的命运由我决定!
8. 为什么现在的程序员,真正的大牛非常少
简单算个账: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各种大学每年有30万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加上其他行业的转入,编程岗位每年新增超过20万人,全国的规模大约300万。平均每人年15万成本,大约需要4500亿成本。市场有多大呢?手机万亿级,互联网万亿级,游戏万亿,企业服务市场万亿。至于不足的那部分在哪里呢?中国之外, 还有很多国家。
而IT和编程这种转移成本几乎为零的行业,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占领。以美国为例, 它本国市场规模比中国还大, 却也占领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包括中国的大部分市场。美国大约有700-800万程序员,编程工资相当于中国的2-3倍,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能自给。世界范围来看, 把上面的市场单位换成美元就好了。
当程序员, 确切的说是码农, 是一个见钱最快的职业, 这也就导致现在干这个的特别多,各种培训机构也满天飞。当然, 程序员也是有分水岭的, 这取决于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多少。也有一些比较精深的知识,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等这些, 如果能掌握,会让一个程序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巨大的提高 , 也有了向高阶程序员进化了资格 。 然而, 对于一份普通的写代码的工作, 这些东西最多只能算是绵上添花, 掌握与不掌握, 对于饭碗没有本质的影响 。 假如把掌握这些知识作为程序员的入门标准, 那么程序员的数量估计会少一大半。不过话说回来, 不应该说程序员的数量多, 而是整个IT行业的从业人员多, 像做设计、产品、运营这方面的人, 数量不比程序员少吧。
9. 程序员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
我个人认为,程序员的“黄金时代”,并没有结束。
第一,虽然IT人员是在不断的涌入,但是互联网,智能终端也在不停的更新迭代。
09年的时候,android和ios开发可谓火得一塌糊涂。当年学ios和android的程序员薪资轻松过万。慢慢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html5前端工程师一度成了为企业招聘的香饽饽。后面人工智能火遍大江南北。业内掀起一片学习python潮。 甚至被高中列为必修课了。由此可见,互联网企业对程序员的需求并不会随着大批人员的涌入而饱和,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企业只招聘中高级的程序员哦。未来几年,随着5G的商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员依然会是企业的香饽饽。
10. 如何看待程序员的工作是否真的可替代性强,老程序员到了35岁以后会被公司嫌弃
其实35岁对于大多数在私企工作的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坎。
因为35岁之后人的体力会下降,相对来说,有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呆长了,公司相对来说会喜欢招新人,因为那样成本更低,如果你没有自身特别高的价值,极有可能被淘汰。
说到底还是需要自身的能力,如果35岁之后某项技术特别强,就算是在一家公司里面待不下去了,还可以去其他的相关行业,或者是在前期就考虑多种技能,随时转岗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