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机器人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的区别。
机器人示教编程一般是通过手持示教器让器人运动到目标点,选择机器人运动指令,逐点记录。
示教编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示教编程过程繁琐、效率低。
2、精度完全是靠示教者的目测决定,而且对于复杂的路径示教编程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离线编程是在不接触机器人真实工作的环境中在虚拟的情况下对要生成的轨迹进行规划、生成、仿真、后置,最后将代码拷到机器人本体上机器人就会按照我们已经生成的轨迹进行工作了。
相比于在线示教编程离线编程的优点是:
1、 减少机器人的停机时间,当对下一个任务进行编程时,机器人仍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工作。
2、 使编程者远离了危险的工作环境。
3、 适用范围广,可对各种机器人进行编程,并能方便的实现优化编程。
4、 可对复杂任务进行编程。
5、 便于修改机器人程序。
㈡ 机器人编程的坏处
容易出故障,维修困难,成本高,划不来,兼容性不如人类。
编程是编定程序的中文简称,就是让计算机代码解决某个问题,对某个计算体系规定一定的运算方式,使计算体系按照该计算方式运行,并最终得到相应结果的过程。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意图,人类就必须将需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这种人和计算体系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编程。
在计算机系统中,一条机器指令规定了计算机系统的一个特定动作。一个系列的计算机在硬件设计制造时就用了若干指令规定了该系列计算机能够进行的基本操作,这些指令一起构成了该系列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在计算机应用的初期,程序员使用机器的指令系统来编写计算机应用程序,这种程序称为机器语言程序。使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由于每条指令都对应计算机一个特定的基本动作,所以程序占用内存少、执行效率高。
缺点也很明显,如:编程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依赖具体的计算机体系,因而程序的通用性、移植性都很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编程
㈢ 急!求焊接机器人的编程技巧。
那我就给你稍微的普及一下。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包括切割与喷涂)的工业机器人,它主要包括机器人和焊接设备两部分。其中,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和控制柜(硬件及软件)组成;而焊接装备,以弧焊及点焊为例,则由焊接电源(包括其控制系统)、送丝机(弧焊)、焊枪(钳)等部分组成。对于智能机器人,还应配有传感系统,如激光或摄像传感器及其控制装置等。
焊接机器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出现焊偏问题:可能为焊接的位置不正确或焊枪寻找时出现问题。这时,要考虑TCP(焊枪中心点位置)是否准确,并加以调整。如果频繁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检查一下机器人各轴的零位置,重新校零予以修正。
(2)出现咬边问题:可能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当、焊枪角度或焊枪位置不对,可适当调整。
(3)出现气孔问题:可能为气体保护差、工件的底漆太厚或者保护气不够干燥,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处理。
(4)飞溅过多问题:可能为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气体组分原因或焊丝外伸长度太长,可适当调整机器功率的大小来改变焊接参数,调节气体配比仪来调整混合气体比例,调整焊枪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5)焊缝结尾处冷却后形成一弧坑问题:可编程时在工作步中添加埋弧坑功能,可以将其填满。
焊接机器人的编程技巧
(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小焊接变形、焊枪行走路径长度来制定焊接顺序。
(2)焊枪空间过渡要求移动轨迹较短、平滑、安全。
(3)优化焊接参数,为了获得最佳的焊接参数,制作工作试件进行焊接试验和工艺评定。
(4)采用合理的变位机位置、焊枪姿态、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工件在变位机上固定之后,若焊缝不是理想的位置与角度,就要求编程时不断调整变位机,使得焊接的焊缝按照焊接顺序逐次达到水平位置。同时,要不断调整机器人各轴位置,合理地确定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角度与焊丝伸出长度。工件的位置确定之后,焊枪相对接头的位置必须通过编程者的双眼观察,难度较大。这就要求编程者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5)及时插入清枪程序,编写一定长度的焊接程序后,应及时插入清枪程序,可以防止焊接飞溅堵塞焊接喷嘴和导电嘴,保证焊枪的清洁,提高喷嘴的寿命,确保可靠引弧、减少焊接飞溅。
(6)编制程序一般不能一步到位,要在机器人焊接过程中不断检验和修改程序,调整焊接参数及焊枪姿态等,才会形成一个好程序。
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焊接产品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目前,采用机器人焊接已成为焊接自动化技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焊接机器人由于具有通用性强、工作可靠的优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好了这就说到这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去这里看看./http://robot.ofweek.com/2014-09/ART-8321202-8300-28883649.html.希望能够帮的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