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儿编程培训Scratch与C语言学哪个好
少儿编程培训推荐Scratch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不会说自己“就不是一个编程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从第一步就产生成就感,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达到目标,学好编程。
在这样的前提下,你让孩子从学习例如 C 或者 java 这样的工业级编程开始,他可能会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编程的困难,他还会遇到打字的困难,标点是否使用正确的困难,编程语言语法的困难,编译错误时莫名其妙的困难等等。 这些困难会消磨掉孩子学习编程的兴趣,自己找理由说“我不喜欢编程”,就和很多人找到无数理由说自己“不喜欢数学”一样。 这就是在没有形成自我效能感的情况下拔苗助长的结果。
欧美在打造孩子的未来创新能力上有很多创新的项目。比如乐高教育,专注于用物理世界的结构搭建;乐高WeDo,专注于机器人编程;Tickle,专注于智能硬件;Scratch,专注于提供适用于儿童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 Scratch。
前运算阶段的标志是符号功能的出现。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语言能力,以及玩耍时把棍子想象成枪的“假装”能力,都是符号功能的体现。
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对于守恒和可逆性这样的逻辑运算的理解是有限的。
而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迅速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并能运用这些重要的新技能思考事物。具体运算思维表现为守恒的理解、关系推理的理解运算顺序性的理解。但是,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是有局限的,因为他们只能把运算图式应用到真实的或可以想象得到的事物、情境或者事件上。
因此,在编程教育中,往往最早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也就是6-7岁左右,并不会让儿童直接接触到逻辑和关系推理的概念。而是通过序列(Sequence)来让儿童理解基本的因果关系。
同时,由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映射到具体的事物上,所以高级编程语言中的抽象逻辑、语言和教学方法是很难为这个阶段的儿童所接受。Scratch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可视化的“积木”形式,儿童可以很轻松的编写自己的游戏或者动画书。在Scratch中,儿童很容易把具象的结果和程序所对应起来,这样就很好的避免了高级编程语言如C、C++等低反馈的学习流程。
所以针对7-11岁的儿童,Scratch的可视化语言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逻辑、关系推理、数学的概念,同时避免过早的接触到“形式运算阶段”之后才能理解的抽象的演绎推理。
2. java 鸡和兔子一共35只 脚94只 有多少只鸡和兔子 用java 计算结果
这种问题你关键是要理清里面的逻辑,然后寻求一个程序的解法。
这题目关键是:总数是35, 兔子4只脚,鸡2只,一共有94只脚。相当于
2个变量x + y = 35 4*x + 2*y = 94
JAVA处理就是在0~35内寻求符合条件的正整数。完整编码:
public class Du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head = 35;//头数
int feet = 94;//脚
for(int chicken = 0; chicken <= feet / 2; chicken ++){
int rabbit = head - chicken;
if(rabbit * 4 + chicken * 2 == feet){
System.out.println("笼子里面有" + chicken + "只鸡," + rabbit + "只兔子");
}
}
}
}
注:这是经典的题目,以前很多人写了文章介绍的,楼主可以去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