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express 中可不可以实现热部署
在配置文件里对对应目录加 reloadable=true 或者每次重启服务器。。。 或者,把部分业务别用java写,比如用php,tomcat里用quercus,把前端用php实现,然后就可以在线频繁改模板神马的。
‘贰’ Python的web项目如何进行动态重载和热部署
真正意义上的代码热部署应该是类似erlang那样的,将代码更新到节点后不停服务,不断连接的自动应用新代码。auto reload什么的还是会造成业务瞬间中断。我感觉是可以从wsgi容器级别上实现,比如更新代码后检测到文件变更,然后通知容器创建新的wsgi application的实例,之后所有新的请求都发送到新的wdgi application实例上。等旧wsgi application实例的最后一个请求返回后就将其回收掉。不过貌似没有看到类似的实现
‘叁’ php为什么不适合做微服务
php不适合做微服务原因:例如与硬件通讯.至于开发的话,你可以用swoole扩展或者grpc。
PHP毕竟是CGI脚本,很多底层的驱动级的工作还不能做,而且主要是其面向对象不够完善,在SOA上的应用还是有些不足。当然因为PHP能够做些位计算什么的,可以很方便的做些帧协议的操作,比如Radius协议的实现等。
快捷高效:
PHP的内核是C语言编写的基础好效率高,可以用C语言开发高性能的扩展组件;PHP的核心包含了数量超过1000的内置函数,功能应有尽有很全面,开箱即用程序代码简洁;PHP数组支持动态扩容,支持以数字、字符串或者混合键名的关联数组,能大幅提高开发效率。
PHP是一门弱类型语言,程序编译通过率高,相对其他强类型语言开发效率快;PHP天然热部署,在php-fpm运行模式下代码文件覆盖即完成热部署;PHP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互联网上可以搜到海量的参考资料供参考学习。
‘肆’ 为什么大型网站前端使用 PHP 后台逻辑用
最近纠结了一下,如果开发一个大型的网站,我到底应该使用php还是jsp,后台到底使用php还是用java,我的选择要么是php要么是java,因为我喜欢linux、unix,当然window平台也必须支持,以便哦的妹纸可以查看。这就要求用一些跨平台相当好的软件+工具+语言,所以选择只能是这么几个。最后我的决定是php+java,一个前台一个后台,理由如下: php和java在开源社区的活跃度严重超过了其他的语言,使用人数也都是相当之多;活跃的开发工程师们能够给我帮助,且这俩都能很好的跨平台,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 我也做过一个物联网的网关网站,比较复杂,当时采用的是jsp+java,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单单说开发过程,网站部分繁琐,每次想查看结果运行网站的时候还需要重新打包部署一下,严重影响了哦的开发效率,每天的时间都是在等待(因为网站比较复杂,打包部署需要浪费一些时间)。相对来说呢,php就没有了,php灵活,好学,上手快,容易修改,容易发布,关键是热部署,这个真让哦眼睛大亮。当然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两种眼光,php也会有缺点,比如没有太好的开发IDE,所以拼写错误很正常,且php的sql注入危险较大点,执行效率不高,安全性不如java。还有一些理由,来自知乎的米米们给的建议: Java的优点则是稳定可靠、运行效率高(尤其是JIT的出现之后差距更大了)、不容易犯错(强类型、预编译、必须拦截异常等等),缺点是开发和发布的效率相对较低。尽管优秀的工程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上的问题,但通常而言,哪能到处都是高手多如狗的梦之队? 从MVC的层次结构上说,在一般网站项目的开发周期中,需求变更最频繁、调整最多的是View,其次是Controller,最后是Model。这非常好理解,没事干谁天天改数据结构?每次版本升级控制结构都要改的啦,或多或少而已。再次是两者之间的通信,目前RPC技术已经足够成熟,无论是Web Service/Hessian/RESTful API都能够让开发人员专注在功能开发上,而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异构平台的差异和通讯的细节。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公司里同时应用两种语言的方案并不会引入过多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当然,文档量的下限倒是因此被拔高了不少,但事实上大部分团队对此其实都是喜闻乐见的:别每天说文档重要但没空了,你不写其他同事怎么配合? 靠近用户的前端,使用PHP能够更快的完成前端频繁而琐碎的更新,自如的应对各种需求的变化。页面的结构调整、用户输入内容的基本验证、仅只和用户交互有关的简单逻辑等都很适合使用PHP来开发,甚至可以通过类似Smarty等模板技术将其页面的变动迁移到前端团队。而基本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的更新采用Java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复用度、提升性能和吞吐能力、规避安全问题等。而开发效率稍有降低换来的是可维护性的提升,发布速度慢就更不是问题了,因为通常对于基础业务逻辑的调整往往都是整体修改,并层层测试确认才能发布的。 所以,大型网站前端采用PHP后端采用Java,既好招人又好维护、系统稳定还性能高、连安全性都大大增加。代码复用、文档完备度居然也都改善了。让你在以上这些好处触手可及时,对架构师知识谱系在广度上要求更高一些这事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单一方案其实一样可以做良好的隔离,PHP同样可以提供Service,而性能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算法和架构的问题而不是语言差异的问题。如Velocity或JSTL等也是很优秀的隔离方案。
但这些方案在高压力下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体现双语言的优势,这些在上面其实都提到,详细说明一些很难得到改变的点:
1. PHP由于其动态脚本语言的特性,包括类、函数、常量在内都需要在每次请求周期中重复执行后才能建立运行环境;为了保证解析速度而牺牲编译质量;应用了FastCGI但仅仅只是复用进程处理请求减少fork成本而不是像其他语言,初始化完毕后通过FastCGI的接口获得数据并以对应接口返回数据等几个原因,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在性能上追回当初更烂现在开着JIT牌跑车的Java了。
2. 在PHP里是如此的容易犯错而难以发现,即使你用实质上出自官方的Zend Studio,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要保证你的程序高质量无大错,得要有充足的经验、足够的严谨、以及——负责任的QA。淘宝的黄裳就曾经拿IDE这事开过玩笑。而玩笑背后的那个原因“缺乏中间件”最近几年有不少的改善,主要是不少中间件的支持变得更广泛了从而让PHP得益,但发展的根源其实还是在C和Java社区。性能和易犯错则是语言特性造成的技术难点,也是用来换取灵活、快捷的必要代价,很难去指望有根本的改善。
3. Java的世界里也有JSTL、Velocity和Freemaker等,但和PHP灵活而强大的动态能力、丰富的函数和类库、轻松的学习成本、多到令人发指的文档相比,简直就是渣,就是渣啊!JSTL改完了要重启Context啊有木有?Velocity不关缓存也要重启啊有木有?Velocity开缓存性能低下啊有木有?即使这些都不管,调整下某个数据校验规则要改Action也要重启有木有?
实际工作中性能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架构解决,容易犯错的问题可以通过框架和规范以及全面的测试来解决,中间件选择少些但其实该有的都有了,Java的灵活性一样有不少可供考虑的解决方案哪怕是挫得要死的摘掉节点重启,完成后重新上节点的策略。
所以,大家会看到单一语言的技术团队也很多,这个问题的真正考虑还是更多在团队自身的特点、积累等等。用了双语言的,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些,不用的也清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最后的最后说一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用双语言方案的话,基本上你也就不需要考虑它了
‘伍’ 后端就像汽车发动机引擎,不同的后端php,java,node等
如果你需要后端渲染HTML,需要后端支持热部署,需要后端内置大量Web开发库函数,那就用PHP.因为Python和Node都不支持热部署,都需要手动或自动重启服务进程才能使代码更新生效,而且其语言自带的库函数并不如PHP丰富,而且Python和Node默认没有模板引擎的功能,PHP则天生就支持嵌入到HTML中的模板功能.就算你需要后端只写接口,PHP同样适用,区别在于PHP不再输出HTML而是输出JSON罢了,PHP中用内置的json_encode就能轻松把PHP数组(数据库查询结果)编码为JSON.
性能方面 Nginx+PHP7-FPM 的组合足够,PHP-FPM容器在底层用C实现了一套多进程架构,利用多核应对并发不是问题.而且PHP-FPM还有进程池机制,运维和开发人员可以把存在严重IO阻塞操作的脚本请求放到一个单独的动态进程池中处理,避免阻塞到其他进程池,也就是说,PHP-FPM能在脚本级别的粗粒度上分离IO阻塞.
‘陆’ PHP为什么会被认为是草根语言
从PHP诞生之日起,PHP就开始在Web应用方面为广大的程序员服务。同时,作为针对Web开发量身定制的脚本语言,PHP一直秉承简单、开源的思想,这也使得PHP得以快速的发展,并且大力地推动Web2.0的出现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PHPer(PHP Programmers)被认为是处于草根阶层的程序员,被认为是技术含量少,层次低的程序员。这点在国内尤其突出。
记得一个技术主管说过这样一个事情。他给一个程序员分配了PHP的开发任务,没想到那个程序员居然说:“我是学Java出身的,你让我去写 PHP,你这不是在贬低我吗?”。这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触动也很大。虽然这不能代表大部分程序员的看法,但是这么认为的人应该不少。还有人说,现在如果是大型的政府项目,PHP是肯定不会被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的。
那么为什么PHPer会被认为是草根阶层,是因为它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会,所以没什么难度吗?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PHP入门很快,处理文件,数据,远程连接,网络编程都非常方便,官方也有这样的说法:PHP学习的成本很低,所以你容易去使用它。这个想法也是普遍的,甚至大部分的PHPer 自己都这样认为。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就会想到我为什么要写这些文字。因为一年多的PHP推广工作让我了解到许许多多的使用PHP的公司的大概情况。在这些过程中我慢慢体会到其中的根本原因。这里我说是根本原因虽然是个人的看法,但是我觉得事实就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PHPer会被看成草根阶层,根本原因是PHPer所作的事情(通过代码实现)的绝大部分都是表现层的东西,这个熟悉PHP的人都知道。当然也会有PHP会说他用MVC结构编写的某某框架具备的如何如何的功能。但是这些还是表现层。所以只会处理表现层的程序员就被看成草根阶层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这种情况下PHP确实很难构造大型的应用。
这就找到原因了,不是的。为什么PHPer总是在负责表现层的东西呢。答案是底层的数据处理(Web应用就是数据存储和查找)我们一般不去触及。好,那么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已经想到了,那不就是数据库吗?对,就是数据库。让PHPer一直当草根的元兇就是数据库。为什么?
PHPer对MySQL的依赖过大
因为目前流行的web架构中,前端是负载均衡系统,中间是web服务器,后面是数据库服务器。所以,大部分PHPer工作在Web服务器层面。因为数据库已经很好地为我们组织数据了。所以PHP中没有太多的算法,而且大家潜意识下也觉得不需要,更何况会影响性能。
这种情况下,PHPer就成为了数据库使用者,他总是在操作数据库。而不是在做程序。一个最简单的PHP脚本就是,连接数据库,把数据取出来,然后用命令输出到浏览器。整个过程不超过10行代码。给人的感觉就是太简单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为什么了,因为数据处理部分都已经被数据库做完了。尤其是MySQL的使用。MySQL是免费的,所以大多数程序员可以自由地使用它,另外MySQL的速度够快了,所以做个PHP应用程序非常的简单。这就相当于给你枪以后你觉得没有必要学习武功一样。当然,我不是说枪没有武功好。而是说,枪的出现,小孩都可以轻松便捷地杀人了。
我们再详细说说为什么是数据库。这里我说一个例子。我去过北京一家非常着名的网站,当时我们还有一个比较资深的PHP程序员在那说些系统架构的事情。我记得当时那个程序员问大家一个数据结构中的算法问题的时候,全场没有一个人能答得出来(包括我)。然后那个程序员就开始给大家讲些很基础的数据结构的东西了。让我一下子回想到大学时候学的数据结构课。而这些基础的数据排序、查找、传递的问题在其他高级语言(比如C)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PHP没有。PHPchina.com的论坛也有个板块叫PHP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这个板块的帖子也是寥寥无几。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吧?大部分PHPer仅仅处理表现层的东西,而在MySQL的便捷使用下,PHPer几乎不用触及任何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情况下完成大部分开发任务,所以一个才有上面的,没有一个PHP程序员能够回答出那道数据结构的问题,换成是C等语言,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了。是PHPer草根,才让PHP显得草根。
仔细回想下,目前网络上大家讨论的最多的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PHP的类的使用(处理过程的封装),还有一个是开发框架问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的话,发现这些所谓的PHP中比较复杂的概念里面没有数据处理。为什么,有数据库。用一个Adodb或者PHP5的PDO就可以搞定了。真的搞定了吗?不是,这些无非是在连接数据库,没有数据处理。所以PHPer似乎就没有什么可以拿出台面上的东西。
再说一个具体的代码问题,无级分类。这个概念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吧。我见过两种处理方式。第一个是地道的PHPer的处理方式,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用数据库来处理。而且字段很少,只需要加个父类的字段并加以判断就行了。而且这个方法很实用。效率也高。但是这个不是数据处理的范畴了,而是数据库的查找。
第二个是C程序员用PHP写出来的,他把所有的分类信息都从数据库取出来,然后用数据结构算法进行排列分布,然后输出。
这里我们不对这两种方式的效率进行对比,我想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是我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种做法的本质的区别。PHPer习惯性地用数据库来处理,而且有很巧的处理方式,效率也很高。这种方式就是数据库查询。而第二种方法是比较有特点的。他认为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地方,具体的逻辑处理还要靠自己的逻辑。
因此,结论是第二种方法的使用者觉得自己强些,因为数据的逻辑是他组织的。并且觉得PHPer的那种做法无非就是会查询数据库罢了。所以他认为PHPer是草根级的,只懂得操作数据库和排列页面(smarty搞搞那种)。
让数据库回归本职工作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都已经回忆了不少自己平时用PHP做开发的经历了吧,是否发现大家确实都在操作数据库呢。
那么我们来讨论下这个问题。数据库不好吗?为什么我一直用数据库处理数据都没有问题。我要说的是数据库是有问题的,而且有很大的问题。当然这里我并不是说不能用数据库,也不是在贬低数据库的性能。而是,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数据库所起到的作用。
我的想法源起于这样一个事情,有一次一个网站的技术总监问我,为什么他们的网站那么慢,要怎么办。当时,我的MSN里Zend总部的工程师正好在线,我就问他PHP响应比较慢了,怎么办?他当时直接告诉我,是数据库问题。肯定是数据库没有优化设计好。所以,我没有给那个技术总监确切的答案了,因为他们的数据库设计我们是不能涉及的。所以就给了大概的数据库优化的建议。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我就开始怀疑,为什么Zend总部的工程师每次都跟我说是数据库的问题呢,难道我们不能从PHP层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答案是不能。因为PHP目前的运行速度已经是很快了,通过Zend的性能分析也能看到一个用户的点击,PHP的运行时间只有10%不到,那PHP在干吗?它在等。等数据库的查询结果。这个方面在目前的PHP产品中有了很大的提高,那就是 Caching和网页静态化两个方案。
Caching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但是网页静态化现在连PHP产品的用户都非常清楚了。速度快、容易被搜索到等等,好处不言而喻。开玩笑地说,现在网站的主页实现网页静态化只需要硬盘足够大。J至于Caching就比较复杂些,也是大多数PHPer感到头疼的地方。甚至于有些人会用C来实现。因为Caching中的数据有效期验证、查找、提取、更新等等都是比较难处理。当然,也有人会用数据库来处理 Caching问题。
所以,当访问量激增的时候,PHP架构的网站会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因数据库而起。数据库的同步问题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数据库的响应速度会有指数级的降低。这个问题我在10月23号LAMP发布会的时候问过MySQL的副总裁。他当时也没有给我比较完美的答案(这也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数据库总会有瓶颈的,除非是神仙数据库,哈哈!
这里有个题外话,LAMP大会的时候我跟Yahoo的一个技术高管聊的时候,我问他Yahoo在选择MySQL还是Oracle的时候是怎么考虑,他的答案令我非常惊讶。他说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会用MySQL的,因为它的性能已经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什么时候我们会选用Oracle呢,就是当我们需要存储收费用户的数据的时候。我就问为什么,难道Oracle比MySQL稳定吗?他说,这个倒没有特别考虑。关键是如果使用Oracle的话,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到负责人,Oracle会负责事故的处理,但是如果用MySQL的话,我们找谁去?
所以,我们对数据库的看法应该纠正过来,就是说数据库不是万能的。如果有实力的话自己开发数据库。听说Google就是那样的。
那么我们怎么看待数据库呢?我个人的理解是数据库只是用来降低开发成本的手段。因为采用数据库以后我们不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尤其是排序和查找。但是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就是当业务膨胀的时候,数据库就成为瓶颈了。这个时候问题就会非常棘手。因为这个是底层的数据处理。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观点是,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备份机。怎么理解,我们只需要保证数据的存储有效性就行了。而这本来就是数据库的核心功能,只不过因为数据库的方便的排序等功能让大家把过多的处理都交给数据库来操作了。一个用户的点击PHP就把一大堆的任务交给数据库,然后把结果排列下给用户就完事了。这对数据库是不公平的。也是因此大家开始抱怨数据库的性能了。
针对这个观点,我们再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大型的网络公司(基本上国内只要上过互联网的都知道),他们使用PHP很少,但是我了解到他们其它业务是怎么使用数据库。他们自豪地跟我介绍说他们在数据库的外围有个第二数据库(我这里起名叫第二数据库)。为什么叫第二数据库呢,原来它是一个缓存系统。那么开发工程师怎么去这个缓存系统获取数据呢?那个技术总监自豪地说,他们这个缓存系统有SQL查询语句。我当时很惊讶,但是后来想想确实需要这个。因为当你的缓存系统达到一定量级的时候从缓存获取数据都非常复杂,干脆写个SQL查询语句让缓存系统分析、处理并返回数据。而且他们告诉我,在他们那里,就算是用PHP的话也是让PHP去那个缓存系统读取数据。
所以说,如果你能处理好这样的问题的话,把数据存放在数据库,然后数据库只起到备份的作用。然后你用自己的中间层来处理分析数据,效果是90% 以上的用户不访问数据库。有人就会说了,这不就类似连接池的东西吗?是的,因为数据库的瓶颈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只能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间加个中间层来做缓冲。
可能大家会说了,切,这个我们早就知道了。那好,这里我要说的是它引发的两点思考:
第一,有些语言已经有连接池技术的基础上,那些程序员可以方便地使用连接池而构建大型应用。那么如果他们认为 PHPer只会是用数据库,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们只会是用连接池呢?连接池和数据库在这个概念上有何区别?
第二,当PHPer开始构建自己的缓存系统的时候,他是不是突破了PHPer只会是用数据库的层次?因为他参与了数据逻辑的处理工作。那么他还是草根吗?
最后,懂得独立思考的PHPer不是草根,什么事情都丢给数据库去做的才是。
‘柒’ 为什么大型网站前端使用 PHP 后台逻辑用 Java
php和java在开源社区的活跃度严重超过了其他的语言,使用人数也都是相当之多;活跃的开发工程师们能够给我帮助,且这俩都能很好的跨平台,不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php灵活,好学,上手快,容易修改,容易发布,关键是热部署。
Java的优点是稳定可靠、运行效率高(尤其是JIT的出现之后差距更大了)、不容易犯错(强类型、预编译、必须拦截异常等等),缺点是开发和发布的效率相对较低。尽管优秀的工程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上的问题,但通常而言,哪能到处都是高手多如狗的梦之队?
从MVC的层次结构上说,在一般网站项目的开发周期中,需求变更最频繁、调整最多的是View,其次是Controller,最后是Model。这非常好理解,没事干谁天天改数据结构?每次版本升级控制结构都要改的啦,或多或少而已。
再次是两者之间的通信,目前RPC技术已经足够成熟,无论是Web Service/Hessian/RESTful API都能够让开发人员专注在功能开发上,而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异构平台的差异和通讯的细节。这也就意味着在大公司里同时应用两种语言的方案并不会引入过多的复杂度和工作量。当然,文档量的下限倒是因此被拔高了不少,但事实上大部分团队对此其实都是喜闻乐见的:别每天说文档重要但没空了,你不写其他同事怎么配合?
靠近用户的前端,使用PHP能够更快的完成前端频繁而琐碎的更新,自如的应对各种需求的变化。页面的结构调整、用户输入内容的基本验证、仅只和用户交互有关的简单逻辑等都很适合使用PHP来开发,甚至可以通过类似Smarty等模板技术将其页面的变动迁移到前端团队。而基本的业务逻辑和数据的更新采用Java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复用度、提升性能和吞吐能力、规避安全问题等。而开发效率稍有降低换来的是可维护性的提升,发布速度慢就更不是问题了,因为通常对于基础业务逻辑的调整往往都是整体修改,并层层测试确认才能发布的。
所以,大型网站前端采用PHP后端采用Java,既好招人又好维护、系统稳定还性能高、连安全性都大大增加。代码复用、文档完备度居然也都改善了。让你在以上这些好处触手可及时,对架构师知识谱系在广度上要求更高一些这事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为什么不是仅用PHP或是仅用Java?
其实也有很多公司为了保证团队组织不至于过度复杂,会更倾向于采用单一语言,尤其是中小公司。
单一方案其实一样可以做良好的隔离,PHP同样可以提供Service,而性能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算法和架构的问题而不是语言差异的问题。如Velocity或JSTL等也是很优秀的隔离方案。
但这些方案在高压力下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而体现双语言的优势,这些在上面其实都提到,详细说明一些很难得到改变的点:
1. PHP由于其动态脚本语言的特性,包括类、函数、常量在内都需要在每次请求周期中重复执行后才能建立运行环境;为了保证解析速度而牺牲编译质量;应用了FastCGI但仅仅只是复用进程处理请求减少fork成本而不是像其他语言,初始化完毕后通过FastCGI的接口获得数据并以对应接口返回数据等几个原因,基本上已经不可能在性能上追回当初更烂现在开着JIT牌跑车的Java了。
2. 在PHP里是如此的容易犯错而难以发现,即使你用实质上出自官方的Zend Studio,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要保证你的程序高质量无大错,得要有充足的经验、足够的严谨、以及——负责任的QA。淘宝的黄裳就曾经拿IDE这事开过玩笑。而玩笑背后的那个原因“缺乏中间件”最近几年有不少的改善,主要是不少中间件的支持变得更广泛了从而让PHP得益,但发展的根源其实还是在C和Java社区。性能和易犯错则是语言特性造成的技术难点,也是用来换取灵活、快捷的必要代价,很难去指望有根本的改善。
3. Java的世界里也有JSTL、Velocity和Freemaker等,但和PHP灵活而强大的动态能力、丰富的函数和类库、轻松的学习成本、多到令人发指的文档相比,简直就是渣,就是渣啊!JSTL改完了要重启Context啊有木有?Velocity不关缓存也要重启啊有木有?Velocity开缓存性能低下啊有木有?即使这些都不管,调整下某个数据校验规则要改Action也要重启有木有?
‘捌’ 为什么大型网站前端使用 PHP 后台逻辑用 Java
从这几个方面看
一、运行机制:
Java代码被编译成字节码后,会在虚拟机里由JIT进行二次编译成为本地码,据传言其执行速度可以和C++相媲美,经过我自己测试,用Java实现一个简单的Memcache协议的缓存服务器,在Java 1.6下运行,和memcache本身相比,同样数据量的存取时间比大概是3:2,虽然有差距,但是比想象的要好很多。Java 1.7在JIT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性能比Java 1.6还要好。
PHP是直接对文本代码进行解释执行,即便有opcode缓存技术,仍然有不可逾越的性能鸿沟。PHP的opcode类似于java的class字节码,仍是解释执行。
二、处理并发:
Java在并发处理上采取单进程多线程的方式,web应用会随着web server的启动而启动,而来自web 浏览器的请求将被分配给线程池内的闲置线程处理,也就是说当有请求到达的时候,进程是准备好的,线程是准备好的,Java要做的仅仅是业务逻辑处理了。
PHP在并发处理上时采取多进程的方式,在web server里没有物理的web应用概念,每个请求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应用,而进程也随着请求的到达才启动,而随着请求的结束而消亡。在Fast CGI环境下,有类似于线程池的进程池技术,对性能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一方面web server和Fast cgi通讯仍需要通过socket,多出了一定的IO损耗,另一方面进程池内的进程间也很难进行通讯,所以在并发处理上仍然无法和Java相比。
三、数据库应用:
Java可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节省下数据库连接过程带来的时间损失。
PHP没有这个好处,原因来自上面的第二条。
在数据库接口上java有JDBC,PHP有PDO,这两个很类似。然而Java有非常多的ORM技术框架(如Hibernate)使数据库操作变得异常简单,而PHP的运行方式决定了它是ORM的禁区(当然也可以做ORM,只是做到什么程度是由你对ORM带来的性能损耗的忍受程度决定的)。
四、缓存技术
Java是单进程,很多缓存可以直接在Java的heap中做,而无需借助外在的工具,当然也有很好的缓存框架,比如Ehcache,因为没有网络IO,所以性能非常高。
PHP多进程单线程决定了它只能借助外来的缓存服务器,比如Memcache.
五、热部署
Java的热部署能力很弱,如果希望修个BUG而不停服是很难做到的。
PHP天然热部署。
现在明白为什么后台逻辑用java了吧
‘玖’ java和PHP开发效率差多少,求两个都用过的给个大概比例。
首先,各个语言之间各有优势,说PHP比Java好,或者说Java比PHP好,都不全面的。比如PHP,开发了之后,直接载入就OK了,而Java虽然有热部署,但是,却有时候需要重启web容器。这是java的一大弱点,但是,java比之php也有很多优点,我个人对PHP不怎么了解,对Java也算是一个新手,说Java jar包难找,的确,有些Jar包第一次碰到的确需要写时间,但是,也就一次,对于一个做web开发的java程序员而言,要是还停留在找jar包的层次,说明你还只是刚刚接触web(因为web开发很多内容都是重复性或者相似性的)
其二,说javaweb编程时jsp编程,这个我不敢苟同,至少我在开发的时候,我不会往jsp上写多少逻辑,也许会有,但是绝大部分逻辑都是后台的,剩下的就和jsp没关了,是html的事了
其三,说道MVC模式,这正是软件开发维护方便的地方,层次结构便于程序架构和逻辑分析,如果是非常小的项目,逻辑等等这些东西都不重要的话,那就无所谓了,完全可以在一个类中全部实现。包的层次结构完全没必要了,这个时候,我只能说,Maven那玩意就是多余的了,但是,稍大一点的工程,企业级开发,我估计都会用到这种模式。
其四,说道数据库编程,java都能说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了,在这一点上,java不仅跨操作系统平台,也跨数据库平台。编程上快多了,当然,编程快了,效率相对会低一些。
然后说道配置Java环境,对于我这个java菜鸟而言,我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配置好(当然这里不考虑安装软件的时间。问题是你不可能有事没事就来配环境
还有一点,java天然支持多线程,而这一点,确是PHP的软肋,当然这里没贬低PHP的意思,语言各有优缺点嘛。
所以,碰到说PHP多好的,往往是自己主要是用着PHP,想找点心里满足感的,说Java如何如何,大多也是,对于语言本身而言,只要有人在用,就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语言是死的,人是活的。企业决定用哪种语言,往往决定于开发项目的工程师,他精通什么,用什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