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80c51单片机的i/o口的功能和特点
80C51单片机的引脚及其功能介绍
首先我们来连接一下单片机的引脚图,如果,具体功能在下面都有介绍。
单片机的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②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 I/O线
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② MCS-51单片机4个I/O口的作用是什么
4个I/O口的作用是:
第一功能是普通I/O口,其中P0口需外接上拉电阻;
第二功能各不相同,分别为:
P0口:作外部三总线的地址总线(低8位)/数据总线;
P1口:作扩展型芯片的外部引脚,例如52的C/T2外部信号输入,S52之WDT的报警输出等;
P2口:作外部三总线的地址总线(高8位);
P3口:作串口、定时器、外部中断的输入/出线,及外部RAM读写的控制信号(外部控制总线的一部分)。
外部三总线是如何分配的:
数据总线:P0口;
地址总线:P0口,外部地址总线(低8位,需锁存);P2口,外部地址总线(高8位);
控制总线有:P3.6(外部RAM /WR)、P3.7(外部RAM /RD)、EA、ALE、PSEN等。
③ 89c51单片机有几组I/O口,请简单介绍其主要功能
4组,P0可以作普通IO口,也可以在读写外部存储器作低8位的地址总线和8位的数据总线;P1口只作为一般IO口;P2作为一般IO口还在在读写外部存储器作高8位的地址总线;P3口除作为一般IO口还为第二输入/输出功能(P3.0
串行数据接入端;P3.1
串行数据发送端;P3.2
外中断0输入端
;P3.3
外中断1输入端;P3.4
定时或计数器TO
的外部输入端;P3.5
定时或计数器T1的外部输入端;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信号;)
④ (1)单片机IO口的作用是什么若写入指令p0=0xf0 io口电平怎样输出
(1) IO口可以有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状态,作用有驱动、通野并大讯等。
(2) STC89C52RC 时钟周期:0.08333333us;
机械周期:1us;
STC12C5A60S2 12T模颂竖式同STC89C52RC.
1T模式:时钟周期:蔽戚0.08333333us;
机械周期:0.08333333us;
⑤ 单片机io口是什么 谢谢
单片机io口是用来定义相应I/O口位的输入输出状态磨饥和方式。包括3个基本项:数据向量Data、属性向量Attribution和方向控制向量Direction。3个端口内每个对应的位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控制字,单片机对控制字或者包装后的控制字读取进行双路切换。
扩搭游灶展资料:
单片机A口下拉电阻式的输入口的I/OA0~I/OA7为唤醒源,常用于键盘输入。要激活IOA0~IOA7的唤醒功能,必须读P_IOA_Latch单元,以此来锁存IOA0~IOA7管脚上的键状态。
随后,系统才可通过指令进入低功知扮耗的睡眠状态。当有键按下时,IOA0~IOA7的输入状态将不同于其在进入睡眠前被锁存时的状态,从而引起系统的唤醒。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单片机IO口
网络——IO端口
⑥ 单片机IO口的第二功能是什么
单片机IO口第二功能是:
P0口的第二功能是数据/地址总线。
P2口的第二功能是地址总线
P3口的第二功能是控制总线,具体是:
P3.0--RXD
P3.1--TXD
P3.2--外部中断0
P3.3--外部中断1
P3.4--T0输入
P3.5--T1输入
P3.6--WR
P3.7--RD
⑦ 单片机的I/O口是什么意思
单片机的I/O口的意思是:I/O是 input/output的缩写,即输入输出端口。
每个设备都会有一个专用的I/O地址,用来处理自己的输入输出信息。CPU与外部设备、存储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都需要通过接口设备来实现,前者被称为I/O接口,而后者则被称为存储器接口。
(7)单片机io口的两大主要功能扩展阅读:
单片机I/O口的输出模式:
1、准双向口输出
准双向口输出就是可作为输出也可作为输入口,因此这个口是不定的,是准双向类型,不用重新I/O口的输出状态 。准双向口有3个上拉晶体管以便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表不同的参数。这三个晶体管分别是起到强上拉、极弱上拉、弱上拉功能。
2、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是因为它的输出结构类似于推挽结构,它是一种由两个三极管(或者其他MOS管等)分别受到一个信号的控制,这信号的互补的,就是说只有一个三极管导通,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就要截止。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电平,也可以输出低电平。当锁存器为“1”时候可以持续提供强上拉,这种输出结构可以驱动需要很大电流的器件。
3、开漏输出
这种结构作为逻辑输出时候,必须要有外部上拉,上拉电阻要为10K左右比较好,一般是通过电阻加到VCC电源,这样才可以读取外部状态,也就是说此时的开漏输出的可以作为外部的输入I/O口。
⑧ mcs-51单片机4个I/O的作用是什么三总线如何分配的为什么说能作为I/O使用的一般只有P1口
51单片机的4 个口都 可铅世作为IO口使用,并不是说只有P1口能作为IO口。
应该是P0、P2和P3除了IO口外还并激旅有第二功能 。而P1口只有IO口功能。
P0口可作为数据总线口,它可以对外部存储器低8 位读写。P2口也可以作为系统绝凳 扩展时的高8 位地址。P3口除了IO口功能 外,还有第二功能,即P3.0(串行输入口RXD)、P3.1(串行输TXD)、P3.2(外部中断/0INT0)、P3.3(外部中断1)、P3.4(定时器0外部 中断T0)、P3.5(定时器1外部中断T1)、P3.6(外部存储器写/WR)、P3.7(外部存储器读/RD)